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课程化思路初探

2015-06-19 00:10张晓玉
北京教育·普教版 2015年5期
关键词:国学中华教材

张晓玉

近来,传统文化教育引起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和高度重视。与之前出现的各种各样的国学热不同,这次的传统文化教育不再只是民间的、自发的、市场化的行为,而是在国家和各级行政部门的大力倡导,在社会各界人士的广泛支持下,以各级各类学校,尤其是以中小学为实施的主阵地来开展的。这些重要的变化表明了这样一个事实:一股新的传统文化教育的热潮正在兴起。

在中小学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背景

1.直接原因:中高考改革带来语文、英语学科分数的变化和调整

引发传统文化热度升高的原因很多,而中高考制度改革是直接原因。在中考、高考改革方案中,对于语文的内容和导向性均有这样一个关键词,即加强传统文化在基础教育教学与考试中的比重。从2016年起,中考语文将由120分提高至150分,英语将由120分降至100分。高考语文分值将从150分增加至180分,英语则降至100分,退出高考科目,实行社会化考试。

众所周知,语文分值的增加是要在一定程度上突显语文作为母语学科的基础性地位,而这部分增加的分值将承载什么样的内容呢?教育部近日印发的《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要“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在中考、高考升学考试中的比重”。另外,“在课程建设和课程标准修订中强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围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主要任务,适时启动课程标准修订和课程开发的研究论证、试点探索和推广评估工作”。

毋庸讳言,中高考改革方案中关于提高语文分值及传统文化考查内容的规定将会引发学校、家长对传统文化教育的高度重视。虽然将传统文化内容纳入考试范畴可能会引起在传统文化教学上的应试倾向,但在当前环境中,考试仍然是个有力的指挥棒。因此,换个视角来看,这也是传统文化教育的一个重要的助推力。

2.根本原因:多元文化背景下,中国亟需建立对本民族文化的自觉和自信

中高考分值的调整只是一个导向,其背后的根源是民族文化发展的需要。当前,中国正在和平崛起,在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必须有自己的文化作支撑。另外,随着社会文化日趋多元,人们的价值观也不可避免地呈现多元化趋势。在价值多元化的前提下,如何依托我们优秀的传统文化的根,树立起对本民族文化的自觉与自信就成了亟待关注的问题。

十八大报告中提出“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中指出: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日前,教育部也印发《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实施纲要》,对传统文化教育实施的内容与途径进行了较为具体的界定。

中小学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

1.传统文化是增强中小学德育实效性的重要手段

中小学校承担着立德树人的职责和功能。以国学为代表的中华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载体,也是现代学校教育的宝贵资源。如何充分发掘传统文化的育人功能,教会学生做事做人、成德达才就成为当前教育所面临的重要问题。这是提升德育实效、培养优秀人才的客观要求。

2.传统文化是学生智力发展的促进因素

一提到传统文化对智力发展的影响,首先想到的就是提高记忆力。古代常用吟诵的读书方式,在不经意间将古诗文的意蕴送达学生的心灵,学生非常易于记诵。

传统文化对学生的自我认知与自我塑造能力也有深刻的影响。举例而言,《大学》中,“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这是我们基本的认知过程。《中庸》中的“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也是治学所应遵循的一个基本的过程。另外,传统文化尤其是国学经典中蕴含着丰富而深刻的哲学思辨,这些都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审慎辨析能力的重要资源。

3.传统文化是培养学生审美情趣的重要渠道

传统文化中包含着很多美育元素,这些都非常适合培养学生的高尚审美情趣。例如《声律启蒙》中的文字“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春对夏,秋对冬,暮鼓对晨钟;观山对玩水,绿竹对苍松……”既有音律的节奏感,又有如画般的意境,让学生从小学开始,就能从音韵声律上去感受我们的汉字之美。

传统文化教育的课程化思路

1.教学内容选择的原则

关于教学内容,主要是一个选择的问题。传统文化的内容浩如烟海,到底应该选择什么样的内容来教?这涉及两方面的问题,一是部分选编与系统性的问题。现在语文课的选编方式基本是一种分离的、学科化的倾向,是在语文教学中增加经过遴选的数十篇中华古诗词文赋。这种思路主要是受了蔡元培先生的影响。这个思路将经典基本视作学科的知识点,割裂了经典的完整性。而且,这种方式也无法满足对传统文化内容的更高的需求。

二是去粗取精的问题。任何一个民族的传统文化中,都是精华与糟粕并存。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既有“三纲五常”这类过时的思想,也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有教无类”这种散发永恒光芒的思想。我们应该重视和弘扬的是传统中那些具有普遍价值的学说和命题。陶西平先生认为,经典不是不可以删减的,如今我们看到的《论语》《弟子规》都是几经修订后的版本。这是在教材内容上所应秉持的原则。

2.可用的教材资源

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的教材主要有三个来源:一是借助大学或科研院所的力量研发的通用教材;二是中华书局或其他国学研究机构引进或出版的教材;三是学校自己研发的校本教材。这些教材质量良莠不齐,需要通过严格的教材分析才能付诸使用。

3.教学实施方式

一是将中华文化教育内容融入具体的校本教材(现有的或本校自己研发的),进入课表,保证课时;二是进行多学科渗透,既以语文学科为主要依托开展经典文化教育,也在历史、思想品德、综合实践等相关学科中渗透;三是结合校园社团和社区活动开展经典教育,坚持在书法、国画、京剧、武术、剪纸、曲艺、木雕、篆刻等校本课程与诵读比赛等活动中进行渗透,同时在社区实践活动中努力践行,外化明德。

4.教学实施原则

小学一直是传统文化教育的争议区,很多学者不主张儿童读传统经典,因为传统经典的语言晦涩难懂,小学生很难理解。因此,在具体实施上,需要坚持这样的实施原则,即小学着重趣味性,中学着重思辨性,同时兼顾体验性。在这方面,台湾小学的国学教育可以给我们一些启示,其主要特点是自经典取材,改写为白话文,内容偏于故事性。初中阶段则直接自经典取材,以短章为主,较偏于故事性。高中阶段直接自经典取材,已扩及长章。台北国立女子中学的易理玉引导学生用说唱的形式表达对孔子及其弟子的看法,有观点,有情趣,引发了学生们的强烈兴趣。

5.经典教学模式

现在国学课大多等同于语文课,老师经常逐字逐句、一板一眼地讲,或者重文轻义、不求变通地教,或者脱离生活、坐而论道地说。应深入开展课程教学研究,探索更好的经典文化课堂教学方式。现在较为经典的课堂教学模式,有陈琴的“素读”经典教学法、北京通州区的“三步六正”(正音正读、正字正义、正心正行)教学法、江西上饶县 “四化”(诵读化、情景化、故事化、生活化)教学策略和广州天河区“三步七环”教学法等。

当前,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兼具天时、地利与人和,既有自下而上的草根力量,又有国家行政力量的高度重视;既有文化多元化时代的必然性,又有中高考制度改革的助推力。在这样良好的态势和境遇之下,我们需要抓住机遇,认真思考和实践,把学校的传统文化教育做到实处,推向深入,以培养出具有传统人文精神和优良品格的优秀人才。

猜你喜欢
国学中华教材
“垂”改成“掉”,好不好?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
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
On the Images of Araby and Their Symbolic Meaning
A Study of the Feminism in Mary Shelly`s Frankenste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