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互联时代传统电视新闻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2015-06-19 03:42康雪梅
传媒 2015年5期
关键词:新闻节目电视新闻

文/康雪梅

科学技术的进步对人类文明带来的影响是非常明显的。20世纪中叶,电视的普及彻底颠覆了当时的传播格局,广播和报纸被迫进行重新定位以适应突如其来的变革。而今,随着互联网的日趋成熟,尤其是移动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包括电视新闻在内的整个电视行业也无法逃脱被变革的宿命。机遇与挑战并存,我们该怎样迎接这个时代?

从历史经验上看,媒介技术的发展对传播手段的影响是不可逆的,任何已知传播形态都要为新涌现的、更符合传播规律的媒介形态让位。但我们也不必对电视行业的前景太过悲观。任何媒介传播形态,都具有通过技术融合等方式变革、进化的能力,传统的电视媒体通过结合当代互联网资讯传播形态,依然有机会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占据一席之地。

移动互联网对传统电视新闻发展的冲击

在移动互联网所引领的媒介变革之中,电视新闻受到了非常明显的冲击。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互联网时空同步导致传统电视新闻时效滞后。由于互联网传播高速、即时、低门槛的特质,尤其是移动互联网普及以后,3G 、4G网络获得全面覆盖,Wi-Fi随处可得,信息传播的速度获得了空前提高。互联网用户几乎可以在新闻事件发生的同一时间获得事件信息,这就对电视新闻节目的时效性提出了巨大挑战。不同于电视新闻节目需要进行采访、制作、编审等复杂流程,网民可以轻易地通过移动网络设备,上传突发新闻事件现场的图片甚至视频,快速描述事件过程。由于传播通道的快捷畅通,其他网民获取这些一手信息几乎没有任何延迟。在2014年3月8日发生的马航MH370失联事件中,国内一些门户网站及手机客户端甚至通过4G网络,以简易设备直播重要的新闻发布会,彻底颠覆了以往只有专业电视媒体才能做到的视频内容现场直播。一些网络媒体的直播报道专题,通过聚合全球信息来源,也基本做到了快、全、准。相比之下,国内一些电视新闻节目却还在引用一些网络信息来源,且时效性差、反应迟缓、互动性弱,在报道过程中处于非常不利的地位。以往那种一旦发生重大新闻事件,大家守在电视机前看新闻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网站或手机终端等新媒体形式能迅速集结各类相关资讯,包括文字、图片、视频,在新闻传播时显得更加快、全、准。图为网易做的马航客机失事事件专题页面截屏。

话语权反转凸显传统电视新闻互动劣势。开放的网络言论空间彻底地改变了以往信息由传统媒体向受众单向输出的传播方式,网民开始拥有独立言论的发表展示空间。对于新闻事件,网民可以通过发表评论、撰写博客、参与投票等形式,积极地参与到事件的讨论中,且这些评论可以为其他网民所见并迅速予以反馈。而移动互联网的迅速普及又加速了这一闭环的形成。从此,民众从受众变为了事件的参与者,有时部分民众的观点还能够对舆论走向产生相当大的影响,新闻事件本身将迅速得到充分解构。甚至,如今有相当多的新闻是通过微博、微信、视频网站首先传播开来,影响迅速而广泛,继而传统媒体纷纷跟进。这类新闻虽还没有形成主体,但已经成为常态。曾经有一位网友发帖说在北京三里屯有一位老人卖花筹钱为养子治病。这条新闻短时间内就在微信朋友圈疯狂转载,以至第二天老人的花车成了新闻焦点,各路媒体纷至沓来,各方热心人士前赴后继,所形成的轰动效应在传统电视新闻鼎盛时期也未必能够达到。相比之下,传统电视媒体有限的从业人员,有很多还是在守着热线电话等新闻,抱着报纸找新闻……这样的新闻来源的质和量都让人心忧。虽然传统的电视新闻节目已经尝试采用微博、微信互动等形式扩大新闻的影响力,但受限于传播方式的天然掣肘和一些政策上的限制,互动性根本无法同互联网相提并论,其整合受众意见的能力也无法同网络相比。

另一方面,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激发了人类本能的求知冲动和权利意识,民主政治的不断发展让更多的人不愿再一味倾听权威媒体的官方发布,转而走向自我判断、自我解读来获取信息。同时,传统媒体受宣传导向和报道内容的限制,客观上在部分新闻选题的竞争中也处于一定劣势。

电视新闻节目的改良策略

尽管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进步,传统电视新闻已经不得不让出霸主地位,但这并不意味着电视新闻将就此消亡。相反,由于互联网媒体的某些天生劣势,电视新闻节目获得了难得的发展机会。电视新闻通过有针对性的改良,完全有可能在移动互联时代占有一席之地。

以新闻专业主义塑造独立态度和公信力。虽然网络极大地提高了新闻传播的时效性,但由于任何人都可以发布内容,造成谣言和虚假信息横飞,普通网民难以对信息的真实性加以判断。曾经《北京:外国小伙扶起摔倒女子遭讹诈》的网络新闻在网上疯传,几张现场照片旁的文字是这样描述的:“(2013年)12月2日上午10点半,在朝阳区,一名东北口音女子在经过一个骑车老外时突然摔倒自称被撞伤,并死命抱住对方所骑车不撒手,撕扯中小伙衣服被撕烂,急哭小伙……经医生检查,该女子并未受伤。最后,女子要到1800元‘医药费’方才作罢自行离开。”初看这条新闻,几乎所有的人都认为大妈有撒泼耍赖的嫌疑,众口一词的予以谴责。但很快通过调看监控视频,真相浮出水面。原来是外籍男子无证驾驶无牌照摩托车,在人行横道内将中年女子撞倒,还爆粗口。消息的发布者撞人时并不在现场,没有看到事件的全部,只是根据自己看到大妈倒地后的场景主观臆断制造出这一则消息,使看的人误以为这又是一起做好事被讹的事件,造成恶劣的社会影响。这样的网络新闻几乎每天都在产生,基于互联网传播的现实特点,这种虚假片面的新闻仍难以避免。此时,传统电视新闻的媒体公信力优势能很快体现出来。即时的跟进、翔实的调查、迅速的反馈应该是职业新闻记者的责任。

由于电视新闻必须由专业新闻工作者来操作完成,其媒体公信力优势比较明显。图为《东方时空》节目还原了“外国小伙遭大妈讹诈”的事实真相。

需要强调的是,网民并非专业的新闻从业人员,对新闻事件的报道、挖掘不可能像专业记者一样全面。由于目前没有严格的网络审查惩罚机制,网络新闻发布者缺少承担不实新闻后果的责任担当。所以,人们依然有从专业电视新闻媒体求证新闻真实性和阅读深度报道的需求。电视新闻媒体必须要求从业人员提高能力水平,并恪守新闻的真实性原则,最大限度地塑造一个独立、客观、公正、全面的媒体形象。关注社会热点,深入探寻事实真相永远是电视新闻从业者要严格恪守的职业准则。只有对新闻专业主义和对事实真相的坚守,才是电视新闻在移动互联时代的出路。

直播手段弥补时效性不足,第二落点实现新闻由量到质的飞跃。在当今媒介生态环境下,电视新闻必须通过直播的常态化来弥补时效性的不足。观众无法满足于通过电视观看一些已经在网络上出现过的新闻资讯,而是希望获得身临其境般的现场感。一家电视新闻媒体拥有比普通网民更专业的新闻报道手法,通过先进的直播设备,新闻的呈现效果也将毫无悬念地超越网络传播,再加上专业性与公信力优势,电视新闻媒体完全有能力在新闻报道,尤其是重大新闻报道中拔得头筹。

2003年7月1日,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正式开播,电视新闻从此进入形式上的全天候直播时代,但在初期真正意义上的直播还是针对重大事件而言。近年来,随着直播技术的不断更新,通讯设备的日臻完善,直播已经进入常态化阶段。特别是在突发事件、灾难报道方面,做到了第一时间、第一现场、第一发布。很多地方卫视也打出了新闻立台的口号,做到重大新闻全天候、全方位覆盖。

与此同时,加强新闻的第二落点、第三落点的追踪报道也越来越成为传统媒体人的共识。同样是“老人卖花”的新闻,当其新闻热度几乎一天爆棚的同时,就有传言说老人是被幕后推手运作,这又是一个慈善骗局。此时相当多的民众犹豫了,困惑了,面对几百名热心市民对老人热心相助的动人场面,面对老人一晚上卖了16000元花的惊人事实,刚刚温暖的心似乎有些冷却了。此时,传统新闻媒体担负起探寻新闻第二落点、还原老人卖花真相的责任,及时化解了人们的担忧,弘扬了社会真、善、美的正能量。媒体人陈虻曾说:“其实拍新闻,确实也可以用记录的方式表现。但是,不一定表现在追求新闻的第一落点,即新闻的时效性。可以追踪新闻的第二落点、第三落点。”事实上,许多电视栏目在这方面做了很多努力。索契冬奥运前夕,短道速滑名将王濛突然受伤,媒体报道铺天盖地,然而,简单的伤情解释和笼统的官方发布并不能解开观众心中众多的谜团。在王濛回京的当天,《新闻1+1》打破原有演播室节目模式,白岩松深入病房与王濛面对面访谈。所有谜团都被解开,观众在遗憾的同时更多的是从中感受到一种积极向上的正能量。这样的访谈通过电话不是不能实现,而正是节目组对新闻第二落点的认真和重视的态度,才有了更好的传播效果,值得借鉴。

平台战略调整积极介入互联网生态,开辟公民新闻新途径。虽然大量电视新闻受众由电视机转向网络,但仔细观察可知,很多网络新闻的实际内容提供商正是传统的电视台。网络媒体虽然拥有强大的平台优势,但其受到专业能力薄弱和政策的限制,还很难提供电视台一样水准的新闻产品。这就给了电视新闻很大的发展空间。电视新闻的未来未必只能局限于电视机,电视新闻播放平台完全可以通过适当的调整在网络上传播并获得丰厚的广告收益。因此,打开思路,积极介入互联网生态的构建才是未来电视新闻节目的发展方向。

除了“走出去”,还要积极的“引进来”。在这方面许多国外媒体早已开始实践。2006年8月1日,CNN正式推出了《iReport for CNN》专栏,让公民新闻通过传统媒体走入公众视野。观众可以通过网络发来新闻素材,或者直接通过电子邮件向ireport@cnn.com发送报道,在通过CNN编辑的审查之后,即可以在网上或者节目中播出,同时用户可以直接针对报道进行互动评论及投票。为尊重信息提交者的权利,同时保证新闻的严肃性和自我免责,在采用公民新闻之前,CNN制定了严格规范的协议条款。另一方面,为提高观众参与的积极性,CNN有一套完善的观众反馈和激励机制。每隔两小时,CNN将观众投稿编辑后放在CNN.com的See your iReport(看你的“我报道”)或Gallery(图片库)中,投稿者既可以看到自己发送的报道,也可以看到编辑整理后的关于新闻图片的介绍。这样的信息反馈既满足了观众的成就感,使栏目具有较大亲和力,又保证了观众参与热情的持续性,同时它又成为一个巨大的新闻资源库,为CNN的报道提供了鲜活的素材。可以说《iReport for CNN》栏目开创了一种新的新闻报道方式,是对传统新闻报道的有效补充。其经验和做法,值得转型期的电视媒体认真总结和借鉴。

30年前,电视还是普通民众生活中的奢侈品;20年前,以《东方时空》《焦点访谈》为代表的新闻节目引领了舆论监督、民生新闻的风潮,开辟了中国电视新闻的黄金时代;10年前,风起云涌的选秀节目标志着电视娱乐时代的到来,电视新闻节目的影响力日渐消弱;而今天,海量新闻扑面而来之际,电视已经不是人们获取新闻的第一选择……感慨也好,无奈也好,忧虑也好,时间不会停止,移动互联时代越来越快的步伐不会停止。作为一名传统电视新闻的从业者,笔者认为未来的趋势和变化应该是把眼前单一的电视屏幕扩展到电脑、手机以及各种可能出现的移动终端上。新闻资源的提供者也不仅仅局限于媒体各自的新闻队伍,媒体共融、媒体共赢才是我们追求的方向。我们核心价值的体现永远是做最好的新闻内容提供商,过去是,现在是,将来依然是。

猜你喜欢
新闻节目电视新闻
电视新闻中的图片应用
新闻节目中主持人的“可为”与“不可为”
地方电视台如何办好新闻节目
论电视新闻编辑的创新之路
如何做好电视新闻节目编排
同期声在电视新闻报道中的作用
关于电视新闻报道平民化的讨论
电视新闻的后期编辑之我见
论新闻节目主持人的素质
方言新闻节目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