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商行资产管理业务转型在即

2015-06-18 22:39郭江山
银行家 2015年6期
关键词:资管理财产品资产

郭江山

2015年5月11日,央行决定再次下调存贷款基准利率25BP,同时扩大存款利率上限至基准利率的1.5倍。央行在经济下行时逐渐放开利率管制,既减少了银行之间竞相提高存款利率进行揽储的无序竞争,又为银行拓展表外业务提供了契机。

目前以城商行为代表的中小银行的中间业务收入占比约为10%,面对融资成本居高不下、贷款利息不断下行的压力,一些城商行将增收瞄向了资产管理业务。在城商行纷纷涉足资管业务之际,有必要对资管业务的特点本质、商业模式进行深入分析,在此基础上阐述城商行资管业务发展出现的问题及其未来发展的方向。

资管业务的本质

从资产负债表来看,银行传统资产主要是信贷资产,传统负债主要是存款,利润主要是存贷息差。在金融管制环境下,银行的资产负债业务受到严格保护,非银行性金融机构无法进入该市场,银行事实上得到了制度垄断红利。垄断意味着效率低下,资金的资源配置未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资管业务就是解开这个症结的关键金融创新工具。

从资产负债角度讲,资管业务包括负债端的理财产品与资产端的资产投资。理财产品本质是银行的负债,因此理财产品与存款形成了竞争关系,在存款利率管制环境下,为了满足投资者高收益的要求,通过发行理财产品,提供不受存款利率管制的有竞争性利率来吸引投资者,是银行主动开发产品、满足市场需求的内在反应。目前储蓄存款余额已突破50万亿元,这为理财产品的扩大提供了发展空间,同时也为资管业务提供了资金支持。资管业务概念的提出是基于银行主动进行投资运作角度提出的。从资金来源与资金运作整个过程来看,资管业务就是银行在不占用或较少占用经济资本的前提下,充分发挥人才优势,设计与推出各种创新产品,遴选资产,降低投资风险,为客户实现收益最大化,其本质属于直接融资业务。

“8号文”(银监发【2013】8号文)明确了银行理财业务实行单独管理、建账与核算,并且要求每只理财产品建立“三表”(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现金流量表)。就理财产品资产负债表负债端分析,理财产品创新设计是关键。目前理财产品种类丰富。

资管业务的商业模式

组织模式

资管业务的组织模式通常有三种:总行部门制、事业部制、子公司制。

总行部门制是大多数银行采取的组织形式。该模式造成业务、人员与系统重复,成本消耗较大,资管品牌零散、不统一。按照银监会2014年“35号文”,监管部门要求各家银行的资管部门实行事业部制改革。与总行普通的一级部门相比,事业部的人权、事权、财权相对独立,表现在部门内的员工考核、选聘相对独立,例如向总行推荐任用部门内的二级部门管理人员或技术系列的高级经理;事权表现为独立业务开展权力与相应的业绩目标考核压力,通常年初总行对事业部下达各项任务指标,年末根据指标完成情况对事业部进行奖惩,事业部再根据部门员工表现发放数额不等的奖金或者绩效进行激励;相对独立的资金使用权表现在事业部在年初总行拨付的资金预算内支配使用权,根据业务需求,合理配置资金,发挥有限资金的最大效应,显然事业部实际上是相对独立的利润中心。

如果单纯给事业部制下的资管部门员工提高薪酬,将引起总行其他部门的不满,毕竟都是总行员工,薪酬差距在一倍已经颇有微词,一旦差距增加到两倍以上,将爆发部门之间的冲突,结果是其他部门增加薪酬抑或是资管部门降薪,显然部门之间的薪酬矛盾无法调和。如何弥补体制上的根本缺陷呢?这还需要从体制上想办法。

2015年3月28日,光大银行发布公告称,董事会已同意全资设立理财业务子公司。这奏响了资管部门组织模式改革的最后一曲。从利益平衡角度分析,资管业务从银行分离出来,更好厘清资产管理与销售管理权责,合理划分中间业务收入。在事业部制下,资管部根据产品发售对象,与个人部、对公销售部、同业销售部建立业务联系,一般来说,资管部门与这些理财产品销售部门是总行平行一级部门,它们之间有关销售规模、收入分配、考核出现矛盾时,通常由行领导与财务部出面平衡。

就目前城商行资管部的组织框架来看,主要包括两大二级部门:投资运营部与办公室;管理人员包括总经理、副总经理、总经理助理,即一正两副;投资运营部是资管部核心业务处理部门,在理财产品规模几百亿元下,两个人员负责资产投资,两个人员负责运营(经办与复核)与普通产品开发设计。一些管理较为成熟的城商行采取了事业部制,其通常再设立二级风险管理部,并由总行派驻风险总监负责管理。

业务模式

资管业务模式经过了从简单到复杂、从不规范到逐渐规范的过程。资管业务模式是将募集来的理财资金通过投资运作,在产品到期时按照最高预期收益率支付客户理财收益后,挤兑后的投资收益作为银行中间业务收入记账,鉴于大多数城商行尚不具备托管行职能,因此还需支付一定的托管费。

这种盈利模式本质还是基于资金资产的期限错配。目前银行发行不同长度期限的理财产品,但是一般从一个月到一年之间,大于一年的产品很少,因此理财产品加权期限在4个月左右;而理财资金投资资产的范围主要是在银行间市场、交易所市场公开发行与交易的资产,具体包括利率债、信用债、回购等资产。由于利率债流动性高、收益低的特点,所以一般为了满足资产流动性监管要求以及遇到市场行情作为质押品进行杠杆操作,增加收益。而以超短融、短融、中票、私募债、资产支持票据为代表的信用债的特点拥有一定流动性且收益较高,银行一般要求资产发行方主体评级通常在AA级以上,且有国有背景,除此之外,为了提高整体理财产品收益率,投资经理按照监管部门尽可能多投资非标准化资产。根据“8号文”规定,理财资金投资非标资产额度为理财产品余额的35%与上年末银行资产规模的4%两者之间的较低者,因此理财资产加权平均期限都在两年以上。以上结果表明资管业务期限错配的盈利模式实质是对银行表内传统存贷业务的盈利模式的复制。

风控模式

资管业务的风险控制主要有两种模式:一是资管部门与风险部门分离模式;二是风险部门派驻人员到资管部门模式。在第一种模式下,资管部门单纯是前台业务部门,投资经理撰写拟投资资产调查报告,在部门负责人审批后上报风险管理部门,经风险经理进行风险审查后,报授信审批委员会审批。

在第二种模式下,资管部门内设二级风险管理部,总行风险管理部门向资管部门派驻风险总监,负责领导二级风险部门的日常风险管理工作。总行每年年初对资管部门业务与风险限额授权,在业务授权权限内,二级风险部门进行独立授信审批。这两种模式其实还是沿用了传统信贷业务授信审批模式,只不过风险部门嵌套模式缩短投资审批链条,提高运作决策效率。这一点对资管业务而言至关重要,因为与信贷业务相比,资管业务中的资产遴选所需的专业性更强,时效性更快,竞争也比较充分,故需要快捷有效的审批历程。尤其对不断推陈出新的新型资产业务、二级债券市场投资的债券更是如此。

城商行资管业务“慢行”

人才水土不服

近年来,城商行以高薪、高职级为条件采取社会招聘与校园招聘方式引入了大量业务能力较强、专业知识扎实的外部人才,然而实际效果却不尽如意。资管业务作为近年来城商行新开展的业务,其人员不足是根本问题。从同业挖掘成为当仁不让的首选。从社会招聘的人员基本都是本岗位的业务骨干或管理经验丰富的中层管理人员。但是城商行从信用社沿袭下来的酱缸文化,造成新来的职业经理人所带来的新管理理念、业务创新模式无法融入到城商行资管部中,结果是筑巢引凤工程只是停留在口号中、宣传中,鲜有任何实质性的改变。

其次校园招聘也成为城商行资管部提升员工素质的一个重要战手段。“本科做柜台、硕士选一选、博士不稀罕”俨然成为城商行校园招聘的原则,然而城商行资管业务负责人无论从学历、知识结构,还是资管业务水平距离先进银行的标准尚有一定距离,甚至一些城商行高管人员也存在高学历毕业生管理使用的误区。例如将博士生等同于硕士生使用,进而得出“博士生不如硕士生好用”的谬论,缺乏可以落地的毕业生培养方案等,如果将毕业生只是作为提升城商行形象的工具,而未能够真正开发其潜质,那么城商行管理层最终将承担起毕业生每年约20%的流失率的后果,这种状况尤其多发生在将资管部门设在北京或上海等金融较为发达的地区,因为同业之间的交流非常频繁,毕业生流动的机会更多,当其没有施展自己的才能时,就会想办法离开。因此当“好用人”已经选聘上来时,“用好人”就是管理层应该着重思考的问题。

业务规模“虚胖”

当中国经济增速开始向7%看齐时,城商行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也从平均20%多的高速增长下降到2015年15%左右,但是城商行理财业务逆势而上快速发展,同时也出现了规模发展过快、盈利相对较低的问题。下面我们以上市城商行——北京银行、南京银行与宁波银行为例,将其规模、收入与中国理财业务发展的标杆——工商银行进行比较,就可发现不足(见表1、表2)。理财产品包括保本型与非保本型理财产品,保本型理财产品占比较小,通常在20%左右,并且随着存贷比的逐渐废除以及保本型理财产品高成本压力,其占比正在逐渐降低,非保本型理财产品将主导理财产品市场,因此我们选择非保本理财产品余额占资产余额比例作为理财规模指标,从表1可以看到工行占比为7.06%(国际大型商业银行资管规模占比约为50%),其他三家上市城商行占比都高于工行,尤其是南京银行占比达到23.60%,但是从表2看到2014南京银行理财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只是3.92亿元,占全部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营业收入比分别为19%、2.45%,都远低于工行27%、5.40%的比例水平。整体来看这三家上市城商行理财手续费收入占营业收入比例都不到工行5.40%的一半,结合以上分析我们不难得出:城商行理财业务规模在向先进银行看齐,但是这种表面上的增长掩盖不了持续内涵增长的乏力,业务“虚胖”式业务发展模式决定城商行资管业务发展难以持续。

另外,理财产品规模扩张需要大量资产作支撑。随着资金市场流动性转向宽松,在同样风险等级下的资产收益率整体出现下调,前几年银行资管部门储备了收益率在7%以上的优质资产,但是随着这些资产陆续到期以及新产品对资产的配置要求,资产投资压力愈来愈大。

风控方式错位

城商行资管业务发展很快,但是其中隐藏了很多风险问题。资管业务属于资本市场业务,与传统的信贷业务存在较大差异。城商行仍然是用管理信贷业务风险的方式来控制资管业务风险。首先是授信审批模式,仍然是根据项目或者资产的规模进行相应的审批权控制,这种模式无法满足资管业务量大、投资时效性强的要求。比如说总行对资管业务事业部打新股业务授权审批权限5亿元,但是在出现市场行情时,突破事业部投资权限将意味着向总行申请贷款,其漫长的审批过程导致错过市场时机。其次,风险监测手段落后。由于资管能力较为薄弱,理财资产大部分是持有到期,交易类资产很少,因此资管业务面临的风险主要更为重视信用风险与市场风险,对市场风险关注较少,监测内容仅仅是按日监测头寸限额、基点价值与交易价格偏离度等零星几个指标,监测结果通常都是“适度”、“不足”等简单形式,根本未能建立起持仓限额、敞口限额、止损限额一整套监测指标体系。对于流动性风险管理,一些城商行采取了理财资产负债期限错配比例与流动性比例等监测指标,但是对于流动性较强的净值型理财产品资产仅仅设置了高流动性资产占比一个指标,如果遇到理财产品巨额赎回与资产无法及时变现时,将遇到流动性不足,因此有必要建立一套行内资金支持流动性危机的应急响应措施。

在资管业务中,作为委托者的投资者与作为受托者的银行之间是信托关系,这决定了“受人之托,代人理财”是不同于银行传统的间接融资业务,也不同于一般的委托代理业务。但是中国银行业现实的情况却是将资管业务认定为代理业务,其潜在的风险是银行发行的理财产品无法与银行自身的资产负债业务隔离,一旦银行理财投资产生的收益未达到预期最高收益率,银行将被迫用自身其他收入进行调剂,按照预期收益率兑付客户。同时这也违背了直接融资中资金供求双方的风险收益对等原则。

城商行资管业务转型在即

根据收益的表现形式,可以将理财产品分为净值型理财产品与预期收益率型理财产品。客户需求的多样化要求银行不断创新理财产品,其主要特征是向类基金方向发展,开放频率高、净值表现收益。定期申购赎回的开放式净值型理财产品不但得到了客户的认可,更是得到了监管部门的认可与支持。

政策支持

2013年10月,银监会允许11家银行开始债权直接融资工具、银行资产管理计划两项试点工作。这两项试点相辅相成。债权直接融资工具处于资产端,解决基础资产如何从非标准化变成以债权直接融资工具为载体的标准化产品;银行理财管理计划则处于资金端,使银行理财风险隔离,不再有刚性兑付性质,变成真正的代客业务,其管理方式类似基金化管理——定期公布净值或收益区间,投资者直接面对风险收益(损失)。目前银证信通道业务的资金与项目都来自银行,为了规避监管,才选择通道。允许银行绕开通道与实体项目直接对接,既要求银行更审慎、完善地遴选债权投资项目,为自己发行理财产品的投资风险负责任也是减少通道业务,让银行向专业的资管方向转型。真正的资管应该是是银行通过投资、交易等为客户提供增值的服务,这是银行向专业化资产管理的转型。

经过一年多净值型产品的运营,2014年银监会的征求意见稿向17家银行征求意见,明确将开放式净值型理财产品作为银行理财产品转型的方向,逐渐破除“隐形担保”、打破刚性兑付,鼓励银行理财采取直接投资方式,避免多重嵌套,缩短资金链条。

理顺流程

净值型理财产品是指按照份额发行并定期或不定期披露单位份额净值的理财产品。净值型理财产品的特点:一是公允估值,每日计算理财产品单位净值,并定期对外公布;二是定期分红,体现银行资产管理的能力;三是动态管理,银行每日盯市,对资产价格异常波动,采取资产组合调整措施;四是流动性管理要求高,银行自主设定产品的开放周期与频率,稳定产品规模,避免因净值大幅波动引发大规模的申购与赎回。

分析客户需求,确定产品方案,销售新创设的净值型理财产品,遴选资产,进行投资管理,每日终对产品估值,定期分红并按照监管要求及时披露估值、分红、“非标”资产等信息。通过单纯发行预期收益率型理财产品所付出的成本愈来愈高,同时为了防止声誉风险,又承担了“刚性兑付”的压力。因此银行客户流动性需求的增加以及银行理财成本与风险的提高等因素正在共同推动传统理财业务向净值型理财业务合理转型。

强化风控

流动性风险管理。首先从资金募集、资产配置等源头上进行控制,合理控制流动性风险敞口并做好投资资产的久期管理,并做好相应的流动性管理预案;其次加强申购与赎回的监测,做好流动性安排;最后发生巨额赎回时,应按照监管要求采取延期办理、媒体公告说明处理方法,同时报总行领导及财务部予以垫款等融资支持。对于存在期限错配的资产,严格按照限额管理要求,对理财业务的期限错配比率、流动性比率和杠杆融资比率等指标进行了流动性限额管理,配备专人计算这些指标并进行监测,提高产品流动性风险的管理能力。

信用风险管理。在资产信用风险方面,首先,严格按照净值型理财产品投资流程进行筛选;其次,在标的资产的选择上,坚持“严格筛选,尽量选择优先级产品”的原则,投资时分投前、投中和投后三个阶段对资产进行全流程追踪和管理,强化信用风险缓释机制的建立,全面防范资产信用风险。

市场风险管理。在资产管理系统中投资组合久期、基点现值、止损限额等风险指标,设置了一定的止损线和警戒线。将指定专职的工作人员负责逐日盯市,及时关注交易对象的风险变化情况和证券市场变动情况,如遇不利市场变动,及时采取有效策略,降低投资损失。

声誉风险管理。理财销售人员在销售理财产品时,以预期收益率替代净值概念,这可能会造成一些投资者对收益率未能实现的误解,进而通过媒体、网络的传播影响银行的信誉。对此,采取如下风险防控措施:一是对客户经理进行系统培训,强化对净值型理财产品的基本特点与风险特征的了解与认识,克服其恐惧感造成的产品销售停止不前与为了完成任务而夸大其词、任意许诺;二是通过客户经理、网银、LED显示屏、手机银行等渠道充分揭示风险。

(作者单位:包商银行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猜你喜欢
资管理财产品资产
资管新规过渡期延长,不改转型方向
资产组减值额确定方法探讨
财政部:资管产品暂按3%征收率缴纳增值税
券商资管挑战重重
刘珺?:大资管是金融脱媒的路径之一
报告
非保本理财产品
保本理财产品
非保本理财产品保本理财产品
非保本理财产品保本理财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