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峰
一、网络教研的概念
网络教研是指建立在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网络技术等高新技术基础上,在手机、平板或电脑上利用E-Mail、QQ、UC、网站、论坛(BBS)和博客(BLOG)等时尚流行的网络沟通工具进行教学研究的行为。
二、目前网络教研的主要形式
1.基于QQ、微信、微博等技术的网络教研
此类技术多以智能手机为平台,适合教师随时随地参与,及时参与交流,具有便利性、及时性、经济性的特点,可以作为目前推进教师群体参与的主流模式。
2.基于博客或个人网页等技术的网络教研
主要是由教师个人申请建立的以个人资源展示为主要内容的个人主页、博客、空间等,是教师推介自己的一张电子名片。
3.各类教育论坛
由有实力的机构建立,有专人维护、监管。比如教育社区、教育在线等。
4.视频网站、综合资源网站
由专业团队运作,提供大量的视频、教案、课件等资源的综合网站。比如,中国教师研修网、凤凰数学网、青优网等。
几种技术的对比分析:时下智能手机已经基本普及,最便宜的智能手机也就几百元,登陆QQ、微信、微博绝对没有问题的。这就为以智能手机为平台通过QQ等及时通信软件进行教研探讨提供了随时随地的机会。所以,不管从普及性、时效性还是经济性等方面考量,QQ等及时通信软件比论坛、网站更适合一般性的自由讨论。
三、开展网络教研的主要优势
1.使用成本低廉
为庞大的教师队伍节约培训成本,且沟通及时,成效显著。既减少了组织教研活动的经费开支,也减少了参与教师的车旅费支出,更避免了时间成本的巨大浪费。
2.方便全员参与
为庞大的教师队伍创造更多的覆盖面、更广的网络培训机
会。原来是想参加却没有机会,现在是只要你愿意就能参加。
3.简单便捷高效
网络教研参与门槛低,有手机有网络就行。现在的智能手机都具有QQ聊天功能,随时随地可以和专家对话,无时间、空间限制。
4.开放专家门诊
传统的教育研讨模式下,挑选部分优秀教师外出培训,回来后再带动普通教师。因为名额、经费的限制,很多教师一辈子可能都没有机会和专家见面,聆听大师的教诲。有了网络教研就可以很方便地和专家坐而论道了。另一方面,专家们的研究也不能缺少地气,否则研究就脱离实际了。有了网络研讨,专家们就很方便地发动广大一线教师参与到他们的研究中去,帮助收集第一手的数据了。
5.扶持农村教师
可以解决广大农村教师的教科研难题。一直以来,教师的教科研都是城里学校老师参与度高,教师得到的专业发展机会多。农村教师分散,得到的机会相对较少。近几年虽然有所改观,但因为农村教师庞大的基数,洒下的几滴雨露依然不能普度芸芸众
生。根本无法满足广大农村教师参与培训的热情。网络教研让教师培训更公平、更普及。
6.照顾缺编学科
可以解决广大小学教师参与研讨的困惑。小学因为课时少,专业教师不多甚至没有。在广大的农村学校,让部分非专业老师带相近学科的课程是很普遍的现象。因此,备课、教研时,专业不对口,参与讨论的教师数量不足,无法激发大家的激情。有了网络研讨,就可以把大家聚拢起来,一起答疑解惑,共同进步、共同
提高。
四、对网络教研顶层设计的几点建议
各学科教科研网络QQ群建立后干什么呢?如何指导群内教师进行教学研究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1.网络分工,指导群内教师合作备课
县城大学校人数众多,不存在这个问题。但小学校,尤其是绝大多数农村初中,往往只有一至两个平行班,每门学科只有一个或两个人,怎么去集体备课?全部自己备,工作量也太大了!于是只好网上下载,修修改改。我们可以通过科研网络QQ群把大家组织起来,成立各学科的网络大备课组。通过组织,每人分一小块,抓好备课的质量,我为人人,人人为我,共同提高。
2.问题驱动,带领群内教师研究讨论
每个学科群可以定期邀请一些专家参与研讨。专家引领,专题讨论,答疑解惑,是广大教师专业快速成长的催化剂。大家遇到什么问题,只要提出来,就能及时得到专家的指点。群主也可以定期抛出一些主题,供大家思考、讨论。积极的参与,思维的碰撞必定能燃烧起熊熊的科研焰火。
3.优课展示,鼓励群内教师观看学习
教研员、特级教师、骨干教师毕竟出去的机会多,涉及面广。可以把优质的资料在网上、群里展示,供大家观摩。对提出的问题、观点展开讨论。
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室协同凤凰数学网一同做出了一些有益的探讨。他们经常举办网络视频公开课,邀请专家点评。全国的老师都可实时在网络上观看,并可以同步发言,互相讨论,共享心得。
4.开发资源,引导群内教师编写资料
大家合作,按课时编制教案、练习、课件,单元、期中、期末测试试卷,专题讲座,重点知识的微课、动画等,整理当年的中考试卷,分类解析,供大家选用。
网络教研是新时代下的新产物,积极开展网络教研能丰富我们的教研形式,也是响应中央提出的“互联网+教育”的具体实践和有益探索。
参考文献:
傅道春.教师的成长与发展[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注:南通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立项课题《网络教研促进农村教师专业成长》阶段性成果,课题批准文号:387。
·编辑 张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