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恩来与共和国首批女飞行员

2015-06-18 12:52苗晓红何孝明
党史纵横 2015年2期
关键词:女飞行员邓颖超专机

苗晓红+何孝明

周恩来总理为共和国女飞行员队伍的创建与成长,倾注了大量心血,给予了无限关爱,在与她们交往中,演绎了许多感人故事。

向毛泽东建议培养女飞行员

新中国成立后,先后有了电车、汽车、火车司机和女拖拉机手,但一直没有女飞行员(当时称女航空员)。于是,时任全国妇联副主席的邓颖超便向周恩来提议培养女飞行员。她的建议得到了周恩来的支持。周恩来亲自向毛泽东汇报此事,毛泽东听后表示赞同。后经党中央和中央军委讨论决定,指示空军立即着手选调、培养共和国首批女飞行员。1950年下半年,空军先后从南京华东军政大学和汉口中南预科总队挑选了55名女飞行人员,于1951年初进牡丹江空军第七航空学校学飞行,1951年11月毕业。

1952年“三八国际妇女节”前夕,全国妇联与总政治部准备在北京西郊机场,为共和国首批女飞行人员举行隆重的起飞典礼,让她们驾驶6架里-2型飞机飞越天安门,接受中央首长和北京人民群众的检阅。准备期间,各级领导对此非常重视,刘亚楼司令员亲自组识指挥。经过两个多月的艰苦训练,一切准备工作就绪,通过了刘亚楼司令员和苏联专家的考核检查。但在受阅当天要不要教员上飞机保驾的问题上,姑娘们与领导发生了尖锐矛盾。一听说要让教员上飞机,湘妹子班长周映芝先急了:“不行,不行,教员上飞机,群众以为是他们飞的,谁要上去,就把他关进厕所里。”其他姐妹也反对教员上飞机。尽管姑娘们反对,但空军首长经过慎重考虑,还是决定让教员上飞机,因为她们的改装训练才两个来月,学飞行也不到一年,飞行经验和紧急处置能力都有限,而飞越天安门需要绝对安全,万无一失。经过反复做说服工作,姑娘们同意了领导的安排,好强的周映芝又提出,教员上飞机可以不关在厕所里,但不能上驾驶员座位,无特殊情况他们不能操纵飞机。后来,女飞行员要将教员关进厕所里的笑话,在西郊机场传开了,很快也传到了高度关注起飞典礼的周恩来耳朵里。

1952年3月8日这天,女飞行员的起飞典礼如期举行,朱德、邓颖超等领导和各国驻华大使夫人,以及7000多名首都各界妇女代表参加了这一盛典。邓颖超在典礼上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当女飞行员驾机返场后,她到停机坪亲自迎接,给她们献花,与她们拥抱合影。

3月24日,由周恩来提议,毛泽东、刘少奇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在中南海颐年堂接见了全体女飞行人员。接见时,周恩来给毛泽东、刘少奇等领导人讲述了女飞行员要将教员关进厕所里的故事,毛泽东、刘少奇等人听后都笑了,毛泽东还风趣地说:“巾帼不让须眉,细妹子老乡还蛮有志气嘛!”。

首次乘女飞行员驾驶的飞机遇险情

1959年11月22日8点整,一架机尾号为4209的伊尔-14型专机,从北京西郊机场起飞,向杭州方向飞去。驾驶这架专机的机长是专机团副团长刘发科,副驾驶是女飞行员曾月英,乘机首长是周恩来,同机的有邓颖超、彭真等。航线的前半段,天高云淡,气流平稳。但临近长江时天气变坏,云层越来越厚,到太湖上空时已是乌云密布,气团上下翻滚,时而将飞机托起,时而将飞机揿下,飞机似脱疆的野马很难驾驭。第一次执行周总理的专机任务,曾月英既兴奋又紧张,遇到这种恶劣天气时,她反而显得很平静,全部精力都用在操纵飞机上,一心只想配合机长使飞机尽量保持平稳。

正当机组与强气流博斗时,地面又传来了杭州机场正下大雨,能见度仅一公里左右的气象报告。降落机场是这样的天气条件,备降机场的天气也和杭州近似。而到其他机场备降,势必影响总理行程。机组经暂短研究后,刘发科副团长决定按原计划落杭州机场。为了确报专机安全,机组再次明确分工,曾月英的任务是配合机长操纵飞机,并负责报告飞机高度,寻找跑道。在机组人员的密切配合下,4209飞机冲破雨帘,准时安全地降落在杭州笕桥机场。专机在停机坪停稳关车后,服务员打开驾驶舱,邓颖超在彭真的陪同下走了进来。彭真一进门便高声道:“邓大姐听说有一位女飞行员驾驶飞机,急忙前来看看。邓大姐您是不是搞宗派呀!”邓颖超忙笑道:“这不是搞宗派,这是新中国妇女大翻身的体现,是妇女能顶半边天能力的体现。”邓颖超说完,便紧紧握着曾月英的双手,亲切地说道:“你真年轻,要好好飞,一定要干出一番事业来,证明我们新中国妇女是有能力干好任何工作的。”激动万分的曾月英忙答道:“请您放心,我们女飞行员决不辜负您和总理的期望。”说总理总理到,周恩来此时也挤了进来。他也握着曾月英的手夸赞道:“女飞行员,飞得不错。”这时曾月英忙指着刘副团长道:“刘副团长是机长,主要是他飞的。”周恩来又忙与刘副团长握手致谢:“杭州今天天气很复杂,你们能安全平稳降落很不简单。你们辛苦了,谢谢同志们!”

当晚,浙江省歌舞团演出,机组应邀参加。曾月英企盼能再次见到周总理与邓大姐,结果没盼来总理,只见到了邓颖超。大邓姐一见曾月英显得格外亲切,忙将她拉到身旁坐下。演出间隙,大姐又给小曾说了不少鼓励的话。几天后,原机组又执行了接周恩来、邓颖超等回北京的专机任务。飞机在西郊机场降落后,周恩来与邓颖超再次来到驾驶舱与机组道别。周总理与曾月英握手时特别嘱咐她好好飞,在祖国的蓝天上为中国妇女闯出一片天空。邓颖超则亲拥着曾月英道:“一定要热爱飞行事业,竭尽全力完成祖国和人民交给你们的一切任务。”

周总理和邓大姐下飞机时,曾月英一直站在客舱门口,含泪目送专车离去。周恩来、邓颖超和蔼的形象,亲切的话语,永远留在了曾月英的心里,一直温暖着她,激励着她。

宴请女飞行员给她们夹扣肉

1960年3月4日,女飞行员汪云和女领航员许君清执行了送周总理去南宁的专机飞行任务,任务完成得非常圆满,周恩来异常高兴,下飞机后与机组合人员影留念。这张珍贵照片,如今被陈列在航空博物馆里。

当天晚上,周恩来、邓颖超设便宴招待机组人员。宴席上最高档的一道菜是梅干菜扣肉。三年困难时期,这道菜别说普通百姓,就是空勤灶也难得一见。用餐时,两位姑娘显得有些拘谨,她俩见首长和男同胞都不吃肉,自然是不好意思夹肉吃。邓大姐发现大家的筷子都不往扣肉碗里伸,便笑道:“今晩是我掏腰包请同志们,大家不要客气。”周总理用筷子指着那碗扣肉说:“这是专门招待你们飞行人员的,吃吧,把肉吃光。”说完,周恩来起身用公筷给两位姑娘夹肉吃。总理和大姐给大伙儿夹肉吃,他俩却始终没舍得尝一口。

席间,邓大姐问汪云:“你是南方人吧?”“江苏高邮县人。”周恩来听她说是高邮县人,忙笑着说:“咱们还是老乡哩!”当许君清说自己是江苏淮安县人时,周恩来更是高兴地说道:“那咱们更是老乡了。”接着邓大姐与坐在两旁的姑娘又说了许多鼓励的话:“过去我经常去看望第

一批女航空员,最近忙一些,去得少了。你们不要辜负党和人民的期望,好好地飞,为中国妇女争光。”周恩来还问了两位女飞行员的年龄与飞行情况,希望她们早日成为部队的技术骨干。并还特别提到上个月专机团周连珊机组夜间到山西平陆空投药品,挽救61位中毒民工生命的事。他说:“独三团是一支政治、思想、技术、作风都过硬的部队,是党和人民信得过的部队。在独三团工作是你们的光荣,但你们肩上的担子很重,责任很大。你们的工作很辛苦,谢谢你们。”

乘机中的小事令女飞行员铭记终生

执行过周恩来专机任务的女飞行员共有5人,除曾月英、汪云、许君清外,还有芦德芬和李丽珍。芦德芬是空中通信员,李丽真是空中领航员。她俩在执行任务过程中,除同样受到周总理的关怀鼓励外,周恩来乘机的几件小事,也给她俩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

1964年9月19日,芦德芬所在机组送周恩总理来去哈尔滨会见朝鲜金日成首相。周恩来上飞机时,芦德芬发现一向注重仪表的总理,这天却胡子拉碴的,她心中纳闷,总理见外宾怎么不刮胡子?总理真是日理万机,忙得连刮胡子的时间都没有。

飞机起飞不久,周恩来走进前舱,与往常一样和机组人员握手问候。临走时,总理小声问芦德芬,飞机上哪里有镜子?周恩来以往空中出行主要是乘坐伊尔-14和伊尔-18型飞机,这天乘坐的是子爵型飞机,对客舱设施不熟悉,所以有此一问。开始,芦德芬没明白总理为何要找镜子,当总理做了一个剃须的手势后,她便将总理引到了卫生间。

周恩来一面冲小芦道谢,一面从口袋里取出一把剃须刀,对着镜子刮起脸来,动作十分熟练。站上一旁的芦德芬既惊奇又担心。惊奇的是万人敬仰的总理,会和普通百姓一样,自己用刀片刮胡子;担心的是万一这时来个强气流,飞机一颠簸,总理立足不稳刮破脸咋办?大概老天爷知道总理正在剃须,没使坏,气流一直很平稳。周恩来刮完胡须后,发现芦德芬还站在门口,便与她攀谈起来,问了她的姓名、年龄,特别问了她的飞行情况:“你飞了多少小时?”“报告总理,飞了近一千小时。”“哟,还没有我坐飞机的时间多哩,以后要多飞。”芦德芬忙不迭地点头。

此后五十多年,每当谈及此事,芦德芬都会激动不已。

1965年3月11月,李丽真执行了从上海接周恩来回北京的专机任务。飞机起飞后,平稳地航行在江南水乡的上空。

苏北淮阴是周总理的家乡。飞机临近淮阴上空时,周总理走进了驾驶舱:“快到淮阴了吧?”“报告总理,很快就到。”李丽珍答道,她知道总理是要鸟瞰家乡新貌。机长为了让总理看清地面目标,便向总理请示:“总理,我们降低高度吧。”周总理当即果断答道:“不用,按计划飞行。”说完,便非常专注地凭窗俯视家乡的秀丽山河。

飞机飞越淮阴后,周总理离开驾驶舱前和机组成员一一握手致谢:“谢谢同志们,谢谢!”和李丽真握手时鼓励她道:“毛主席,党中央和全国人民都非常关心你们女飞行员,你们一定要为中国妇女争光、争气啊!”“谢谢总理的关怀,我们决不辜负您的期望!”李丽真的热泪从她美丽的大眼里涌了出来。周总理真挚的爱乡之情与一丝不苟的严谨作风深深地感动了李丽真。

1965年7月,李丽真执行了送刘少奇和周恩来去武汉的机群任务。此次任务共两架飞机执行,一架是供刘少奇乘坐的子爵型飞机,一架是供周恩来乘坐的伊尔-18型飞机。李丽真机组是送刘少奇及随行人员。他们做好起飞前的一切准备工作后,都进了驾驶舱,坐在各自的位置上静候首长的到来。不久,刘少奇在送行人员的陪同下向飞机舱门走来,这时李丽真发现,送行人员中竟有周恩来总理。周总理不也要去武汉吗?怎么还来送行?她还在惊异时,飞机已开车滑行。飞机起飞后,地面调度让他们调整好飞行速度,要让后起飞的总理专机在空中超越他们。李丽珍以为总理到武汉有急事,所以要超越他们。为保证总理专机先落地,李丽真严格按照要求,根据空中的风向风速,不断调整飞机的速度,保证按指定的时间在汉口王家墩机场降落。当飞机滑向停机坪时,令她惊诧的一幕出现了,在欢迎的人群中她又见到了周总理的身影。这时她才明白总理专机超越他们的原因,原来周总理是要在武汉亲自迎接刘少奇。看到这一幕,李丽真再一次被总理谦逊的品德和一切事情都注重细节的作风所折服。李丽真的这次飞行,对她一生影响巨大,她从周总理的言行中,悟出了很多做人的道理。

最后一次乘女飞行员驾驶的飞机

1974年12月23日下午1点多钟,一架机尾号为248的三叉戟专机停在西郊机场的停机坪上。机组成员都静静地坐在驾驶舱里,等待着周总理的到来。不久,周恩来的专车径直开到了飞机旁,总理走出汽车后,没有与任何人交谈便向登机梯走去。这时坐在驾驶舱里的汪云等人发现,总理步履艰难,需要人搀扶。总理穿着一件呢子大衣,戴一顶呢子帽子,还围着围巾,戴着口罩,脸上也失去了往日的光彩,不仅十分苍白、憔悴,而且长满了黑色的斑点。在总理的身后还跟着一大群医务人员,带着各种急救器材。机组人员目睹这一切,个个眼含热泪。被国事累垮了的周总理,还要带着重病,饱受长途飞行的劳苦,去长沙见毛泽东。

248号专机,缓缓地滑行,稳稳地攀升,向着长沙飞去。

空姐马艳萍曾多次执行周总理的专机任务,了解总理的乘机习惯。她给总理沏了一杯清茶,端上一盘水果糖,递上一块淡黄色的小毛巾。见总理重病缠身,以为他会躺在床上休息,便给总理整理好了床铺。谁知总理仍强打精神,和以往一样,坐在沙发椅上与随行人员交谈。

3点多钟,专机在长沙大托铺机场平稳降落。落地后,周总理没有马上下飞机,而是稍作休息后,才由人搀扶着,向着细雨霏霏的机舱外慢慢地走去。

4天之后,也就是12月27日晚上,周总理结束了长沙之行,乘飞机返回北京。当晚长沙阴雨绵绵,总理的专机冒着纷纷雨丝,在茫茫夜色中向着北京飞去。这时的周总理虽然显得更加消瘦,也很疲劳,双眼里布满血丝,但精神很好,苍白的脸上挂着笑云。机组人员当然还不清楚周总理此行的真正目的,也不知道他在长沙的活动日程,更不晓得由于周总理和毛泽东的彻夜长谈,挫败“四人帮”篡夺国家领导权的阴谋,为以后的彻底粉碎“四人帮”,结束“文化大革命”奠定了胜利的基础。总理无法抑制的兴奋,感染了机组人员,他们以为总理的病情有了好转。特别是汪云,似乎又看到了总理昔日宴请她们时的潇洒风采,心里格外高兴,她就怀着这种欢悦心情驾驶飞机,使周总理的专机顺利地降落在北京西郊机场,

248号专机滑到候机楼门前停稳之后,原以为经过长途飞行,身患重病的周总理,在时间已经很晚的情况下,一定是径直下飞机离去。但是令机组终生难忘的一幕出现了,周总理不听医务人员的劝阻,用手扶着机舱的墙壁,极其艰难地向驾驶舱一步一步挪去。他和往常一样,离机前要到前舱看望机组的全体同志,向他们表示感谢。当总理走进驾驶舱时,脸上有了汗珠,呼吸也有些急促。他站在通道里,稍微缓了口气后对机组说:“你们飞得很好,很平稳,我以后还要坐你们驾驶的飞机,谢谢你们。”当他与女飞行员汪云握手时,说道:“我们是老乡,你飞得不错。”汪云握着总理那骨瘦如柴的手,再也抑制不住眼中的泪水,两行热泪滚出了眼眶。

周总理和机组握别后,在卫士的搀扶下乘车离开,结束了他的最后一次航行。

猜你喜欢
女飞行员邓颖超专机
周恩来和邓颖超:家国大爱,更有儿女情长
专机被撞
“这波老姐贼稳”看看第二次世界大战女飞行员
余旭 烈士走好
壮阔蓝天绽放铿锵玫瑰
邓颖超:你用鲜花绽放我一世爱恋
周恩来邓颖超参加何香凝的寿庆活动
邓颖超令周恩来勃然大怒的举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