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静 史海峰 时全丽
摘 要:近十年来,高职院校高就业率的成绩有目共睹,常州高职院校的就业率都达到95%以上,但高职高就业率的表象后面存在就业质量不高的问题。本文从常州高职园区就业现状出发,分析了就业质量概念以及就业质量评价体系内容,并着重从国家政策、学校内涵建设两个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剖析,提出了提高常州高职院校就业质量的对策。
关键词:高职院校;就业质量;对策
一、常州高职院校就业基本现状
近十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就常州高职教育园区来说,培养的全日制在校生就有六万多人,每年输送的高职毕业生人数庞大,为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作出了自己的贡献。常州高职院校的就业率相对较高,普遍都达到95%以上,但高职高就业率的表象后面存在就业质量不高的问题也是显而易见的。通过对常州高职院校就业质量的调查发现,2013年常州高职就业红牌警告专业就不少,涉及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国际金融、工商管理、法律事务、汉语言文学教育、电子商务等,这些专业在过去三年失业量较大、就业率、薪资等较低,而且就业状况具有一定的持续性,就业质量存在较大问题;就业率较高的专业如电子信息技术、自动化技术、机电、数控等专业在就业方面也存在专业不对口、满意度低、薪资不高、转岗离岗率高等问题,比如调查统计得到近两年高职毕业生就业专业对口率低,专业相关度只有60%左右;就业起薪低,主要是低水平就业,平均月收入2500-3000元;而转岗率较高,半年内离职率达到43%。高职毕业生的生涯前景不明晰,生涯教育进程不畅通。如何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着力提升毕业生就业质量,满足学生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成了大众关注的棘手问题。
那么什么是就业质量呢?影响就业质量的因素主要有哪些呢?就业质量的评价体系究竟是怎样的?
二、就业质量及其影响因数
所谓毕业生就业质量,广义来说指毕业生的工作收入、工作环境、个人发展前景和对工作的满意程度,也包括用人单位的满意度、家庭的满意度、社会的满意度等;侠义而言,就是毕业生所学专业获得的职业技能与实际职业所需能力的匹配度关系,表达式表示就是就业质量?=所学专业获得的职业技能/实际职业所需能力。显然?最大为1,且越大越好。所以影响就业质量的因素涉及社会的各方面,是一个庞大的体系。一般来说就业质量的评价体系主要包括个人、家庭、学校、用人单位、政府、社会等方面的内容。就业质量不高就个人而言是个人学习意识不强,专业基础薄弱,无法适应用人单位的岗位能力需求,无法真正实现人职匹配等导致的,是就业质量不高的重要方面;家庭来说,家庭的干预与影响会使个人在专业选择、岗位选择上出现偏差从而间接影响就业质量;从学校层面说,高职院校在快速发展过程中暴露出的诸多问题也是导致毕业生就业质量不高的关键因素,比如缺乏与地方产业布局和产业群相匹配的重点特色专业群建设、各地区普遍存在区域内专业设置重复失调和资源配置结构性失衡、培养规格和培养质量难以动态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等问题;就用人单位而言,企业文化的差异,福利待遇等是影响就业质量的重要方面;就政府来说,产业结构的不合理,没有适合区域经济发展的方针政策和激励措施等也是导致毕业生就业质量不高的因素。
那么如何提高毕业生的就业质量呢?
三、提高就业质量的对策与思考
提高就业质量是一个社会大问题,涉及到社会的方方面面。
1.就国家层面而言,需要进一步健全职业教育体制。国家为增强职业教育的吸引力,从关注民生和推进教育公平的高度,大幅度增强财政支持力度,但一些高职院校投入不足,资金短缺,教学资源匮乏或资源配置不合理仍然严重存在。所以在教育资源的配置中,要進一步提高高职教育所占比例,大面积、大幅度地改善职业教育机构的环境条件,使职业教育的师资和设备设施等得到较好的改善,而且要作永久性的制度设计,而不仅仅是一次性的专项投入。同时也要从制度上来增强高职教育的吸引力,比如降低高职教育的学习成本投入来吸引家庭条件困难但是好的生源,借鉴欧美发达国家大幅度提高生产和服务第一线实务人员的整体工资水平及其社会地位,改变社会对高职人才的认识偏差,改善高职技能人才的就业环境。
2.就高职院校而言,需切实提高职业教育办学质量和管理水平。(1)吸引优质生源确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手段。常州高职园区的生源录取是在本科教育结束后进行的,近年的本科扩招使得高职院校的生源质量也大不如前,录取分数线一降再降,同时为了解决生源危机,高职院校的生源中也包括了相当比例的自主招生考生。由于入学的考生基础较弱,对于要求有一定的入学基础才能保证教育教学质量的专业来说增加了高职教育的难度。但对于有的办学整体水平较高的学校,采取严格把关入学考试使学校的信誉得到了提高,优质考生报考也格外踊跃。
(2)提高和决定职业教育质量的主要因素是高职院校的师资水平、软硬件设备设施水平和管理水平等,也就高职院校的内涵建设。加强内涵建设,才能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才能带动本地区高等职业教育整体水平的提升,才能真正提高就业质量。首先得在师资结构上进行调整和改善,鼓励更多的年轻教师进入企业参与实际项目,真正提升双师比例和双师素质,其次在软硬件设备设施水平上做到两点:第一就是处理好与政府、社会、企业的关系,用足用好现有政策,争取更多的资源配置和合作共赢的机会;第二就是优化内部资源,创新办学体制机制,整合现有资源,优化资源组合。始终以专业建设为核心,改革课程设置,以就业结构、产业发展作为专业建设的直接动力和依据,借助产业的集群发展带动专业的集群建设,即要依据长三角区域产业集群建设专业集群。专业集群建设可以最大限度地弱化专业教学资源的分割、避免专业设置过于市场刚性,可以保持专业范围和就业面向的相对稳定。通过专业群建设,既优化培养模式和课程结构体系,又创新校企合作和工学结合机制,从而促进学生职业能力和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的整体提升,使专业群的设置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同时要与常州高职园区兄弟院校专业错位发展。对任何一所高职院校,都必须根据区域产业发展而合理定位自己的专业范围和服务行业,以专业特色凝练带动整体内涵发展,并从市场的多元需要出发找到自己的发展定位和生存空间,避免与区域内其他院校重合。最后高职院校的管理水平也是相当重要的方面,需要建立灵活的管理系统和完备的管理制度,使行政管理更好的服务于教育教学改革。
四、结束语
提高常州高职院校的就业质量的任务任重道远。常州高职园区经过十年多的发展已经在社会上取得了良好的声誉,荣誉的背后也包含了对这十年多培养的毕业生质量的肯定。很多的毕业生已经成为企业的中坚力量,在各自的岗位上默默为社会做出贡献,也为母校的发展献计献策,共同为提高常州高职院校的就业质量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李立,葛伟.对高职培养目标定位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2007年11期.
[2]牛家强.注重内涵建设促进高职教育健康发展[J].教育与职业.2007年29期.
[3]王纪安.注重高职高专毕业生就业的内涵建设[J].中国高等教育;2004年Z3期.
[4]余新.高职毕业生就业探析[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年21期.
[5]万永革,曾惜.对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几点思考[J].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2期.
[6]刘雅丽.职业教育毕业生就业能力及途径探析[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7]杨斌.对当代大学生就业难的思考[J].知识经济.2011年16期.
[8]李思静,孙小凯.浅谈当代大学生就业现状及其解决方法[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1年16期.
(作者单位:施静、时全丽/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史海峰/常州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