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书留白离学生有多远

2015-06-18 08:28吴斌
地理教育 2015年6期
关键词:人教版课程标准案例

吴斌

摘要:以人教版高中地理教科书为例,依据《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要求,从教学内容的“精炼”到“丰富”,从教学方法的“读教材”到“学案例”,从教学安排的“选择合理”到“配置精益”三大方面阐述教科书留白的应用策略并举例说明。

关键词:教科书留白;地理教学;案例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要求构建开放式地理课堂,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鼓励学生积极探究。在现行人教版高中地理教材中,很多内容并不详实,需要教师灵活处理教学内容,选择有效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材,创造性地开展学习探究活动。因此,如何更好地利用教材留下的“空白”,使学生深刻领会教学内容,培养其良好的创造性思维以及个性化的学习方法,就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

一、 由“精炼”到“丰富”

教材不是课堂教学的圣经,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认知水平、学习能力等前情分析后,依据课程标准,用恰当方式将教材内容完整诠释。

1. 科学概念需丰富内涵

教材中有很多非常重要的地理概念、规律、原理,而且教材对这些概念、规律、原理的描述往往极其精炼,学生在理解其内涵时,有较多障碍,不能很好地把握并加以运用。因此,教师解释这些概念过程中,需利用图画或案例,使学生能够建立起良好的空间格局,更利于掌握科学概念。

“热力环流”是学生接触自然地理学习时的一个重要概念。学生对它的理解关系着后期课程中,如风的形成,气压带风带的移动等自然过程的学习。然而,教材中关于热力环流只是用简洁文字进行描述,这对初步学习自然地理的学生而言,容易造成概念混淆。教师需借助板图或多媒体动画,与学生一起探讨空气受热后的运动变化过程,使其理解空气运动的方向是先垂直方向后水平方向,同一水平面的气压梯度造成水平方向的空气流动等重要原理。

2. 经典图示需变换形式

在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中,有很多表示自然地理现象的图例,教师可借助多媒体和填充图册等辅助工具,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分析读图和总结规律等能力。

“地球运动”一节中,有许多光照图,包括地球的侧视图、俯视图、斜视图等。学生在学习昼夜长短变化和正午太阳高度角变化时,人教版教材只给出二至时间点上,全球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角的静态图,并不足以使学生形成动态变化思维。此时,教师应先将两个自然现象的变化过程分开教学,利用多媒体视频等手段,从简单易懂的二分时间点开始,循序渐进地描述北半球昼夜长短变化,进而鼓励学生说出南半球的变化情况。教学过程中,可以先帮助学生理解侧视光照图,再对侧视图进行变化,将全球(圆形)侧视图变换为不完整方形侧视图,使学生能够较好地掌握二分二至时期,地球的昼夜长短变化过程,最后从选择光照图的角度进行变换,进行俯视图与斜视图的学习。

3. 典型规律需不拘案例

地理学科的学习集自然和人文两方面,在人文地理学习过程中,有很多地理规律可以利用生活中的实例进行总结和学习。

教材在介绍工业区位选择的相关内容时,主要描述了鞍钢和宝钢的区位选择案例,对工业区位因素的介绍比较简单。但是工业区位的影响因素直接影响到后期工业区位选择以及工业地域形成的学习。通过工业区位因素的学习,还可以将工业进行分类,如原料指向型、市场指向型、技术指向型、动力指向型等。在对工业进行分类的同时,可以利用与教材不同的案例,使学生对工业区位影响因素的理解有所加深。

二、 由“读教材”到“学案例”

1.巧用教材空白

地理课堂教学中,有许多学习内容是教材文字没有涉及的,就需要学生对教材和教师所讲授的内容进行整合,在此过程中不仅可积累地理知识,还能锻炼学生的思维建构能力。

“地球运动”一节,有一些光照图需要进行归纳总结,此时学生尚不能很好掌握读图能力,则需要以教材图例为依据,进行思维扩散,将变换形式的典型图例在教材中绘制。这种巧用教材空白的方法,不仅是教师指导学生提升总结能力的途径,更可以起丰富教材的“留白”作用。

2. 巧学案例应用

地理是一门集自然与人文性质的综合学科,在人文地理内容中,有很多知识可以通过案例教学方法去完成。

高中地理教材必修3主要介绍区域地理的学习内容,其中包含了各种不同地理活动的典型实践案例。但这仅仅是抛砖引玉而已,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学习经典案例过程中应总结相关规律或原理,并灵活运用生活实例,可提高创新性思维能力。

3. 巧设问题情境

应适度而精心选取问题情境。适度包括“适量”和“适度”。“量”是指进行问题情境设计时须注意内容容量,力求少而新、少而精[1]。“度”是指问题情境的角度和难度,角度可以从设置趣味情境、悬念情境、陷阱情境、对比情境、矛盾情境、探究情境、实验情境、新闻情境、例题情境、角色情境和应用情境等方面考虑[2]。只有角度新颖的问题,才能更好地发挥其启发学生思考的作用。同时,问题的难度也必须在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认知水平范围内,不能让学生课堂上听到问题后变成“丈二和尚”。因此问题难度须适当。

教师采取情境教学同时,学生也在动脑思考,这种方式不仅使教科书中的案例得以应用,促进学生思维的迁移,遇到相似情况学生可根据课堂讨论得出的研究方法与步骤,判断分析其它实例,真正做到从教材留白到思维留白再到填补思维空白,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三、 由“选择合理”到“配置精益”

人教版高中地理教科书中的留白,有的以概括形式用文字描述地理知识,有的以活动形式图文并茂展现教学内容,虽然形式多种,但这些与教科书中的传统正文相比,学生重视程度不足。因此,需要教师在依据课堂目标、学生学情等因素设计教学过程时,不仅要合理选择和安排教学内容,更要将教学环节良好搭配,预设教学情境,让课堂教学在有序合理进行的前提下,还应符合科学逻辑和学生认知发展。

1. 关联内容,大胆迁移

对于教学内容的重难点,教师可通过联系生活实际,迁移关联案例等方法,加深学生印象,强调其重要性。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中要求学生关注人口、资源、环境和区域发展等问题,以利于正确认识人地关系,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2教材“流域的综合开发”中,以案例形式呈现美国田纳西河流域的治理与综合开发,针对不同地理条件在不同河段进行合理利用。教师可以对教材案例抛砖引玉,并依据世界范围内的典型河流治理与开发的经验教训,浓墨重彩地开展我国河流开发的教学。因此,适当地增加教学内容,让学生通过认识不同流域的自然地理条件,学会因地制宜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增强环境保护意识,树立可持续发展观。

2.合理增添,强化理解

地理科学知识体系中,有些内容学生在初中阶段就已经接触,但是涉及层次不深,而且,由于初中阶段与高中阶段之间相隔时间较长,有很多知识学生已经模糊甚至忘记,需要教师重新安排,增添高中阶段必须掌握的新知识以实施教学。

高中阶段“地球的运动”一节,需要联系学生初中阶段学习过的内容即包括:经纬度与经纬线的变化规律等。复习和加深这些知识的运用,对高中阶段学习地球自转的速度与周期、时差的计算、昼夜长短变化规律具有重要的奠基作用。教师开展新知识前,需进行一定的知识扩充,帮助学生顺利完成新知识的理解与掌握。

3. 把握主线,与时俱进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中要求地理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是培养未来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设计具有时代性和基础性的高中地理课程,提供未来公民必备的地理知识,增强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和生存能力。关注人口、资源、环境和区域发展等问题,以利于学生正确认识人地关系,形成可持续发展观,珍爱地球,善待环境。[3]因此,教师安排教学内容不仅要考虑学生的个人发展需要,更要考虑经济、社会发展对学生发展的需求。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2中关于“能源资源的开发”这部分内容,以我国山西省介绍为主。学生在学习山西煤炭资源开发的利弊后,需要总结该类问题的研究方法,抓住研究主线与背景,将其中规律应用到其它能源资源开发的实践中。从实践到理论,再从理论到实践,使学生充分掌握事物发展的研究规律,锻炼学生总结规律和灵活运用的能力。

地理教师进行课堂教学前,不仅要钻研《课程标准》的要求,更要针对现今社会发展的步伐,集合学生生活实际与认知水平,合理开发教材,填补教材中给予教师发展空间的有效“空白”,让地理教科书与学生的距离越走越近,学生对地理学习的积极性越来越强。

参考文献:

[1] 张文军.地理课堂问题情境创设中的误区及对策[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1,6.

[2] 陈炳飞.教材“留白”的运用策略——以高中《地理》(人教版)为例[J].地理教学,2013,24.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猜你喜欢
人教版课程标准案例
落实《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实践反思
案例4 奔跑吧,少年!
立足《课程标准》优化一轮复习
稳中求进,不断替身
——依托《课程标准》的二轮复习策略
随机变量分布及统计案例拔高卷
基于历史中“人”的历史叙事——以人教版《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为例
发生在你我身边的那些治超案例
人教版“两极世界的形成”商榷
一个模拟案例引发的多重思考
新人教版《逍遥游》中几处标点符号误用例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