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在世界中”课堂活动设计(人教版)

2015-06-18 08:32苏延清
地理教育 2015年6期
关键词:成就教材探究

苏延清

“中国在世界中”是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十章的学习内容,是中国地理的“收笔之作”。 在整个八年级中国地理的学习结束之前,学生应清楚“我国在世界中处于什么样的地位”、“我国的发展面临哪些挑战”、“我国怎样才能更好地发展”,这些都是本章所要解决的问题。这一“收笔之作”让学生正确审视自我、放眼全球,看清中国现状,明确发展方向,在世界中定好位置。

一、分析课标“活动”

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中,本章节教学内容虽没有与之相对应的具体课程内容,但“标准”在第三部分“课程内容——世界地理的地域发展差异”中有所体现:“通过实例,认识不同地域发展水平存在差异”、“用实例说明加强国际经济合作的重要性”。这两条要求,与本章内容有所关联。因此,本章学习目标分解细化如下:①根据标志性、代表性的事例,了解中国的地理概貌,了解中国与世界的联系;②通过典型实例、数据和文字资料等,了解我国的过去,认清我国的现在,预测我国的未来,明确我国的基本地理国情,增强热爱祖国的情感;③通过中国的过去、现在以及未来等典型事例和资料,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④通过中国在国际事务中负责任的表现,感知中国在国际合作中所担负的责任,理解国际合作的意义,初步形成全球意识。本章学习目标的落实,需要教师在认真研究教材知识体系和“活动”的基础上,搜集大量教学素材,整合教材内容,创造性地设计课堂活动,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活动中完成本章的学习任务。

二、剖析教材“活动”

本章教材内容的知识系统主要由三部分构成: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发展面临的挑战、做负责任的大国。为完成对上述知识系统的学习,并实现课程标准的其它要求,教材设置3组“活动”、6组问题,并提供7组14幅图示等作为辅助。

总体来看,教材中这3组“活动” 是为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材三个知识点而设置。通过活动向学生提出三个基本问题:①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了哪些发展成就?②我国的发展面临着哪些挑战?③我国如何参与国际事务,做负责任的大国?通过切合学生实际生活的“活动”,很好地体现了“知识问题化、问题生活化”的课堂设计理念。纵观3组“活动”,材料充足、资源丰富、图文并茂,问题设计考虑了初中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思维水平,问题起点低、基础性强,同时重视对学生资料搜集、综合分析、归纳总结等综合能力的培养。这些具有较强操作性的“活动”,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有效组织学生开展“活动探究”并落实学习目标搭建了平台。

本章是中国地理的“收尾课”, 是中国区域地理内容学习结束的总结篇,也是初中地理所学内容——即中国地理和世界地理的大融合,所以教材内容不仅时空跨度大,而且呈现出区域性、综合性的有机结合和统一。学生虽然对我国发展成就、面临的挑战及做负责任的大国有一定直观感受,但学生受年龄、阅历和认知水平的限制,加之有些材料缺乏生活化的元素,因此,很容易在一部分学生中出现体会不深刻、理解不够到位的情况。

教材有别于教参,对于活动的具体组织形式,教材中很少涉及,需要教师结合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进行创造性的设计。因此,对于教材编写的活动,教师应采取“用”的态度,大胆取舍,合理调整,并周密组织,争取打造出具有可操作性并符合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的课堂“活动方案”。

三、优化课堂“活动”

基于以上教材特点、学生学情、“活动”特点的分析,为更好整合教材学习内容,落实教学目标,笔者对本节“活动”进行如下的整合和设计。

1.活动要求

*以小组为单位,小组成员先熟悉活动具体要求,并独立思考活动中的问题,确定自己能解决的问题和疑难问题,交组长进行整合梳理,以便安排具体任务。

*组长根据小组成员提供的“问题”和实际能力,给每位成员分配1~2道探究题,先自主探究,不能完成的问题通过小组讨论共同解决。

*展示探究成果时,先由各小组推选1名代表发言,之后其他组员进行补充,最后归纳总结,并对各组探究学习情况做出评价。

2.活动过程

活动一:探究我国取得的发展成就

播放课前录制的微课视频“辉煌六十年”,内容包括“我国国民经济建设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成就”、“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发展成就”、“体现我国发展成就的新名词”三部分内容,学生观看微课视频,完成下列问题。

(1)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经济建设第一个五年计划取得哪些成就?请举例说明。

(2)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21世纪,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我国取得哪些令人瞩目的成就?我国经济地位发生怎样的变化?

(3)改革开放以来,体现我国发展成就的新名词、新事物不断涌现,除视频中提到的以外,你还知道哪些?选择你感兴趣的新名词或新事物进行介绍,与大家分享。

【设计意图】通过“听一听”、“看一看”、“说一说”等活动方式,让学生深切感受到新中国在60多年发展历程中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通过活动,一方面学生对我国经济发展历程有较为全面的认识,另一方面利于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同时增强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

活动二:探究我国发展中面临的问题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探究活动。

材料一:中国政府表示资源相对短缺、生态环境脆弱逐渐成为中国发展中的重大问题,政府指出将保证群众饮水安全作为污染防治及环保工作的首要任务,同时表示将采取最为严格的措施,有效化解影响饮用水水源水质的污染隐患。官方数据显示中国七大流域有一半以上的地表水不适合居民饮用,严重的污染问题导致13亿人口的饮用水供给问题日益突出。

材料二:在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地区发展严重不平衡,沿海发达地区与内陆及农村贫困地区经济差距日益扩大,目前我国仍有大量贫困人口存在。近年来经济发展对环境的破坏比较严重,生态环境日益脆弱,中国西部地区不断经受干旱困扰,使贫富差距不断加剧。

材料三:我国正从一个传统的陆权大国向海陆兼备的强国转变,岛屿主权争端、海洋划界和管辖权争议、海洋资源争夺和海上安全等问题日益凸显,海洋权益问题已成为影响我国周边安全和国家发展的首要问题。

(1)以上材料,反映我国在资源利用、区域发展、海洋权益方面各面临哪些突出问题?解决措施是什么?请填入表格。

(2)我国发展过程中,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甲同学认为“把资源全部保护起来,一点也不能再开发”,乙同学认为“这么多人要吃饭、穿衣,不开发资源、发展生产怎么行”,丙同学认为“现在经济发展迅猛,但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沙尘暴、雾霾笼罩着大半个中国,所以经济发展要减速”。你的观点是什么?请说明理由。

【设计意图】通过“填一填”、“辩一辩”等活动,使学生明确新中国在几十年发展历程中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的同时,也面临着诸多矛盾、问题和挑战。主要问题可以概括为三大方面:一是人地关系不够和谐;二是区域发展不平衡;三是海洋权益面临严峻挑战。针对这些突出矛盾、问题和挑战,通过分析相关材料,找出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增强学生的危机感和忧患意识,树立人地和谐的思想。

活动三:探究我国在世界上的地位和作用

阅读图1,完成下列活动。

(1)我国在积极参与国际事务的管理中坚持的信念是什么?

(2)我国在广泛参与国际事务中提出什么新理念?这一理念为什么会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响应?

(3)我国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中作出哪些努力?

(4)谈谈应对气候变化,就节能减排而言,中学生能做些什么?

【设计意图】活动选取三组“镜头”:“中国——联合国常任理事国之一”、“中国蓝盔”、“关注全球气候变化”,通过“看一看”、“想一想”、“谈一谈”等活动,让学生了解进入21世纪,我国在自立自强、国际地位日益提高的同时,在维护世界和平、保护全球环境以及促进世界发展中同样担负着重任,这对学生“理解国际合作的意义,初步形成全球意识”有重要作用,也彰显了我国是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形象。同时活动设计上融入生活化的元素,让学生能结合生活实际,达到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之目的。

3.活动总结

通过以上探究活动,一方面使学生对我国基本国情有比较系统的认识:我国是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地域辽阔、人口众多,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经济飞速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国际地位日益提升,积极参与国际事务,是一个负责任的大国,但也面临着人地关系不够和谐、区域发展不平衡、海洋权益面临严峻挑战等诸多问题;另一方面也可增强学生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提高学生危机意识、责任意识和全球意识。活动设计充分考虑学生年龄特点、认知水平和生活阅历,活动题目难易适中、活动方式多样、活动内容融入了生活元素,学生参与度高、积极性强,高效顺利地完成本章学习任务。

猜你喜欢
成就教材探究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了不起的成就
教材精读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教材精读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失恋“成就”的C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