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化背景下土地流转与粮食物流问题研究

2015-06-18 15:54李维刚沈昭
商场现代化 2015年11期
关键词:土地流转城镇化

李维刚 沈昭

基金项目:佳木斯大学交叉学科项目,基于城镇化战略视角下土地流转与粮食安全问题研究(jc2014-008)

摘 要:目前我国正处于全面推进城镇化建设的攻坚期和深水区,土地流转是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和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必然趋势,土地流转对城镇化进程和粮食物流的规模、方式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通过确定土地流转政策的意义,简介我国粮食物流现状,分析了城镇化背景下土地流转对粮食物流的影响,并提出粮食物流如何良性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城镇化;土地流转;粮食物流

全面推进城镇化是实现深化改革的重要方法,也是我国长治久安的重要法宝。近年来,我国城镇化比例由1982年的21%提升到2014年的54%,提升空间巨大,粮食物流是一个重要环节。城镇化建设一方面是实现现代化,推动地方和谐健康发展,另一方面是扩大内需和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城镇化建设已经进入全新的阶段,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以人为本的可持续发展模式给中国粮食物流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性。然而,在国家对土地流转政策的坚持推进下,中国粮食物流迎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粮食物流和谐发展成为了城镇化是否成功的关键因素。

一、确定城镇化背景下土地流转政策的意义

土地流转指的是农民集体所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可以依法流转,而城镇化土地流转指的是农民集体所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可以依法流转用于城镇化建设。如今,在国家大力推崇经济产业升级,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土地流转对城镇化有着重要的意义和推动作用。

土地流转是打破城乡差异,改善民生的有效办法之一,打破城乡二元化是实现城镇化的根本目的之一。截至2014年初,我国流转耕地达到3.4亿亩,约为2009年初流转面积的3倍,流转率到达了26%,比2009年初提高了17.1%,土地流转促进零散土地整合,加快土地开发利用,推进城镇化进程。土地的合法交易使得大量的集体土地公开、透明,并以最大程度发挥集体土地潜力和升值空间。土地流转还可以促进农村经济产业结构转型,使得农村改变原来单一的生活保障来源(见下表)。此外,数据显示,2013年初,农村土地变成企业土地的面积比2012年初增长了34%,2014年初又比去年增长了40%。这组数据说明土地流转带来了大量的企业,带来了大量的就业机会,能够缩小城乡贫富差距,逐步消除小农的自然现象,使广大老百姓融入集体,实现共同富裕,推动了城镇化发展。

二、我国粮食物流现状

粮食物流是指粮食从生产布局开始,经收购、存储、流通加工、装卸、包装、信息处理,到销售整个过程中的有机结合,及在流通环节的一切增值活动。

1.我国粮食运输以北粮南运为主要通道,粮食流出地以东北地区为主,每年流出粮食约5700万吨,粮食流入地以东南沿海地区为主,流入量粮食约4500万吨。另外,我国东北地区的玉米为主要出口粮食,值得注意的是今年土豆已经成为中国第四大主要粮食。

2.图中直观的显示粮食物流的运转流程,其中粮食运输方式主要以铁路运输、水路运输为主,分别占跨省运输的48%和42%,公路为辅占10%。另外,集装箱运输发展迅速,装卸方便、可以有效的保护粮食品质,减少耗损率,降低损失。

3.我国粮食总产量在全世界排名第一。2014年我国粮食总产量实现十一连增,约为60709.09万吨(12142亿斤),同比增长0.9%,2014年全国粮食播种面积为112738.3千公顷(169107.4万亩),同比增加0.7%。粮食单位面积产量5385公斤/公顷(359公斤/亩),同比提高0.2%。另外,我国粮食进口量大,2014年三个季度的粮食进口量相当于2013年全年进口量,主要包括大豆、大麦和高粱,达7250万吨。

4.我国每年浪费粮食严重,大约为粮食进口量的一半。我国每年粮食的损失量高达约3500万吨,约4200亿元,等同于1.2亿多亩耕地的投入和产值,约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1/17,产后各项损失之和约为美国的3倍,世界发达国家的粮食产后损失率平均低于3%。

三、土地流转后对粮食物流的影响

农业大国是中国的标志,粮食是国之利器,土地是国之命脉,也是生活保障。土地流转把土地资源重新配置降低了粮食物流成本。

1.提高了粮食物流的总量

(1)土地流转提高粮食物流的供给需求。土地流转使得农村形成产业化,过去的粮食物流已经达不到企业和农户的供给需求。只有企业和农户有规模的建立粮食物流生产基地,建立的大型的仓库,才能提高粮食物流的需求量。以广西省田阳县为例,随着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深入,经营规模在100亩以上的农户和联合体有2000多个,形成果蔬类连片开发生产基地,刺激当地粮食物流的供给需求。

(2)土地流转缓解粮食物流人财物的缺乏。促进粮食物流发展一直是改善经济和民生的重要方针之一,但是人财物的匮乏却仍然是一系列重大难题。首先,土地流转使得大量的企业自愿到农村进行投资开发,既改善了“三农”问题,同时推进了城镇化建设。其次,土地流转使得大批的农业人才和物流人才加入到粮食物流的环节中,既减轻就业负担,又鼓励自主创业。最后,土地流转使得大量的现代化技术涌入农村,如条形码技术、网络通讯技术、数据库技术,解决粮食物流技术层面的不足。

2.转变了传统的粮食物流方式

(1)土地流转建设粮食物流基础设施。中国20世纪下半叶,农村基础设施不完善,我国60%的粮食由普通农民和合作社储存,但是不少农村的储存水平达不到标准水平,粮食容易变质。其次,运输方式落后,从田地到仓库,农民还用非常传统的方法,而且经常拆包、装包,粮食损耗大,物流效率低而且成本高。现在因为土地流转使得土地大面积的共同开发,粮食物流实现统一的管理,建立了规范的仓库。此外承租人为了提高效益,降低物流成本,对道路,仓储设施,交通工具,信息处理等方面进行改善,也是直观的建设了物流物流基础设施,促进了粮食物流的发展。

(2)土地流转缩短粮食物流流程。以往粮食主要以农民自行耕种,商人从上到下层层收购,使得农民收益低,实际购粮者花费高,国有粮食收储企业垄断主要粮食交易市场,控制粮食价格。土地流转缩短了粮食物流的流程,形成“农企结合”、“农超结合”、“农校结合”的型模式,提高了物流效率。

四、粮食物流良性发展的对策

1.政府发挥引导作用,使各地方共同发展

政府首先应当制定粮食物流规划,引导农民对土地流转的认同和向往;其次,在粮食物流不发达的地区适当构建粮食物流企业,完善粮食物流配送体系。一方面教育培训农业人才和物流人才,提高粮食物流从业人员的专业水平,另一方面组织落后地区农民到先进地区学习有用的技术和成熟的观念,使其意识到土地流转带来的巨大收益。

2.各方大力监督土地流转的具体状况,形成长效机制

城镇化是必然有利于国家和人民的,土地流转是国策,也是惠民政策,政府应建立监督体制,让土地流转透明化、公开化,让广大老百姓能更直观的看见土地的情况和种植物的情况,使得粮食物流健康发展。

3.第三方粮食物流全面化,第四方粮食物流平台化

土地流转对粮食物流有着明显的刺激作用,粮食物流也对土地流转有明显的加速作用,两者彼此推动,彼此发展,彼此促进。在土地流转的基础上推行第三方粮食物流,才能使粮食物流良性发展。此外,整合物流资源,形成粮食物流体系,建立第四方粮食公共信息平台,更好的管理粮食物流产业。

参考文献:

王宏宇.非传统视角下的粮食安全[D].中央民族大学,2013

猜你喜欢
土地流转城镇化
探讨中国城镇化进程中土地流转问题
加强农村土地流转经营 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根据、障碍和对策
农村土地流转中地方政府职能的构建
中国农村土地流转供需市场失衡问题的研究
城镇化过程中土地流转对农民土地权益影响问题分析
让老年农民挑起城镇化的重担?
坚持“三为主” 推进城镇化
城镇化面临的突出问题和应对之道
城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