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俊德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书声琅琅”成了当今语文课堂教学的一道靓丽风景线,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越来越认识到“读”在教学中的重要性。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小学语文教学要重视朗读,要给学生提供充分朗读的机会,让学生在读中感知,读中体验”。所以,怎样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搞好朗读教学,让小学语文课堂“读”占鳌头是目前一项很重要的教学任务。
我们的新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文章,篇篇涌动着作者的情感,当我们学习这些文章时,心中的那根情感之弦被拨动着,我们都会产生一种想倾吐情感的冲动。可是,由于受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我们的课堂气氛严肃又紧张,好多老师错误地认为自己是知识的主宰,在课堂上自己唱主角,学生没有朗读的机会,久而久之,学生的朗读冲动就慢慢消退了。因此,怎样改变这种状况,让课堂充满读书声是语文教师需要解决的问题,为此,我采取了这样的做法:(1)做好示范朗读。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教师是儿童模仿的对象”,朗读是否能达到我们预期的效果,教师范读至关重要,因为成功的范读有着直观、生动、感人的教学效果,学生在听读中可以纠正字音、明确词义,例如,在教学《这片土地是神圣的》这一课时,我紧紧抓住“这篇土地是神圣的”这句关键词,用高亢激昂、真切感人的语调给学生范读,让学生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在我的感染下,学生也有感情地朗读了起来。(2)采用灵活多样的朗读形式。朗读训练,形式要灵活多样,如果只是齐读、个人读,学生就会感到乏味,就会失去朗读兴趣与热情。因此,在学习新人教版小学语文中高年级教材时,我常常采用轻声读、大声读、个别读、领读、配乐读、竞赛读、分角色读、自由读等形式,至于选用什么样的朗读形式,那就要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情况来定。例如,在教学《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时,我选用了分角色朗读的形式;在教学《月光曲》一课时,我選用了竞赛读的形式;在教学《北京的春节》一课时,我选用了自由读的形式;在教学《山雨》时,我选用了配乐读的形式。正是这些灵活多样的朗读形式激发了学生的朗读兴趣,使课堂充满了琅琅书声。
总之,朗读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一环,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将继续采用灵活多样的朗读形式,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我相信,在广大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的小学语文课堂定会书声琅琅。
参考文献:
[1]任运昌.课堂默读!阅读教学不容忽视的话题[J].小学教学参考:语文,2005(5).
[2]陈少华.朗读:让语感不再朦胧[J].中小学教学研究,20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