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婧姝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决定了它在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地位。”可见,作為新时期的语文教师,我们要深入挖掘教材价值,以确保学生在高效课堂中获得良好的发展。因此,本文就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如何发挥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进行概述,以期能够为学生综合素质水平的提高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审美功能的发挥
美育是素质教育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陶冶学生情操、提高学生审美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将文本中的美有效地展示出来,以促使学生在美的熏陶下形成正确的审美观念。
例如,在教学《山中访友》时,为了向学生展示文本中所包含的大自然的美,也为了让学生在美的环境下获得健康的成长。所以,在授课时,我先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文本,并在脑海中形成一幅大自然美景图,接着,借助多媒体向学生展示了文本中所描绘的景色,引导学生在对比中感受作者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进而,在充分发挥语文学科价值的同时,也促使学生的审美能力得到大幅度提高。
二、道德功能的发挥
提高学生道德品质是语文学科价值的直接体现,也是学生健康发展的基础。但是,在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下,我们将过多的注意力放在了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上,常常忽视语文道德功能的发挥,导致学生的素质水平有待提高。因此,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借助恰当的形式来展现语文的魅力,以确保学生的道德素质水平获得健康全面的发展。
例如,在教学《“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时,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也为了培养学生的亲情意识,我引导学生结合文本思考了下面几个问题:(1)作者为什么要用“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为题目?(2)思考:作者的诗真的是糟糕透了吗?父亲为什么这样说?(3)为什么父母的评价会截然不同?(4)作者为什么感觉自己是幸运的?……引导学生结合教材内容思考上述的问题,并试着理解文本的中心思想,进而使学生懂得感恩,懂得亲情的无私。所以,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借助恰当的方法来展现语文道德素质的功能,以促使学生获得较为全面的发展。
总之,在素质教育思想的影响下,我们要借助确保文本价值在教师恰当的教学方法中得以有效展示,进而,在确保语文多重功能的有效展示的同时,也为学生综合素质水平的提高做出相应的贡献。
参考文献:
李明菊.如何挖掘语文教材中的情感因素[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