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席岳
摘 要:课堂教学形式是学生形成良好学习习惯,促进学生养成创造性思维能力与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高效教学则在现代教育理念当中成为一项基本追求,在小学课堂教育活动开展中,需要注重理论与实践两者的有机结合,以此实现对小学生自我管理与学习能力的养成。
关键词: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理论
一、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习能力
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只有对所学知识产生兴趣,才有可能进一步获取更深层次的内容,也才能够以更加轻松的心态与主动性去求学。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并在这个过程中利用与发展自身优势特征。经过实践研究表明,儿童往往是在入学的最初阶段会对学习产生较为深厚的兴趣。但是如何能够让儿童始终保持这种热情与兴趣,则是需要进一步思考的。
众所周知,应用题教学一直都是小学教学活动当中一项重点也是难点。面对枯燥、呆板的应用题,教师就可以利用多媒体对学生进行直观展示,这样做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教学直观水平。除此之外,教师也可以通过在课堂当中增设一些游戏,使学生都能够参与到其中来。这样就能够很好地调动课堂中学生的活跃性,并最终达到提高学生学习热情的目的。有意思的是,教师采用越幽默的语言表达方式课堂效果就越好,课堂氛围也更轻松。学生能够在比较轻松和愉悦的氛围当中掌握知识,这必然会提升课堂实际教学效率。
为此,教师想要真正做好课堂教学,应当充分了解学生,真正走到学生的心目当中,切实关心了解他们的生活,真正去帮助他们解决问题。
二、探索教学方法,培养创新能力
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的过程中一定要积极鼓励学生利用自己的双手,开动脑筋,例如,教师在讲解质数与合数的问题时,要求学生首先掌握这两个概念的内涵,具备判断质数与合数的能力。新型教学方法当中教师应当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教师利用多媒体教学:
电脑显示出三个正方形,边长为1。
教师提问:“利用三个正方形能否形成一个长方形,如果可以那么这个长方形的长、宽、高格式多少?”
学生这时候举手回答:“长为3,宽为1。”
这时候教师就利用电脑加以展示。
教师还可以进一步进行提问增加问题的难度。
这时候学生之间会进行讨论:
学生甲:正方形的数量越多,长方形长度增加,但是宽度未增加。
学生乙:长方形的形状与正方形数量有关,因为偶数个正方形能够形成不同宽度的长方形。
可以看出,上述中的教学方式相异于传统方式,是教师利用教材进行新教学的重要表现,通过让学生自主学习与思考,令其能够更好地掌握知识。
三、创新教学环境,完善教学策略
真正优秀的数学教学开展应当结合身边的实际生活经验,以此为背景引导学生形成学习兴趣。并通过创设教学情境,令学生真正利用数学理论原理解决现实生活当中实际发生的事情。有效增加教学实践,能够使学生在实践过程中体会到数据的价值与意义,令学生认知生活当中数学的存在。
从事数学教学工作者认为数学属于一种主动学习的学科,因此,学生应当主动,积极参与到其中。例如,教师就完全可以通过组织学生到超市当中观察人群购物,并回到课堂当中进行角色扮演。教师想让学生掌握度量单位就可以令学生自己进行计量单位测量,测量的对象可以是教室当中的任何一件物品。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能够提升学生的热情,让学生在学习数学时更加灵活地掌握数学的科学内涵与属性。
四、总结发现问题,提出解决策略
在形成高效小学数学课堂中一项至关重要的工作就是对学生学习问题的发现与解决。教师应当及时地对学生在学习中可能遇到的问题进行掌握,因为不同的学生主体之间可能由于知识结构与理解能力方面存在差异,因此可能会对相同的问题产生不同的认知,这个过程中教师应当有能力和必须有整体掌控。及时收集和整理相关信息内容,并对教学内容进行调整,合理安排自学计划。不仅如此,针对学生面临的这些问题,教师还应当进行备课,并讲解问题的主要原因,提出解决的对策。进一步增强课堂教学效率。另外,教师还应当在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引导,使学生展开讨论。
教师并不直接解决全部问题,而是应当对学生的解决方案给予评价和更正。
综上所述,本文主要针对如何形成高效小学数据课堂进行了讨论,重点通过对学生能力的培养,重视学生主体性以及采用多种教学方式,高效利用课堂出发,并在此基础上了解学生实际情况等,真正做到开发学生探究与实践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李军.构建高效小学数学学习课堂[J].教师,2011(02).
[2]王红梅.如何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J].小学时代:教育研究,20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