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翠华
摘 要:幼儿期是儿童规则意识萌发和规则行为初步形成的重要时期。要帮助幼儿理解行为规范,以行动促行为规范,帮助幼儿学习自我约束,并且让幼儿知道,违规就要承担后果,负起责任,在足够的空间内、有丰富的材料就必须遵守行为规范。在行为规范教育中教师因人而异地采取教育方式,提出的行为规范应便于幼儿记忆,要言传身教,为幼儿树立榜样。
关键词:幼儿;行为规范教育;制订实施
一、行为规范教育的作用
1.行为规范教育有利于帮助幼儿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
据了解,幼儿园小班的老师会教小朋友吃饭、洗手、睡觉、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和小朋友共处、游戏学习等等方面的一些基本行为规范。而在家里家长一方面配合幼儿园的老师贯彻执行这些行为规范,同时也可以培养孩子其他方面的行为规范意识。
2.行为规范教育有利于培养孩子的独立性
譬如老师教的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這么小的小朋友能做什么呢?家长特别是老人都希望一切为孩子代劳,年轻的家长有时候会认为孩子自己做事情不如自己做来得更省事,从而放弃让孩子自己做。行为规范可以由大人来定、来教,相信最后成就的一定是孩子,还会帮助家长减轻负担。
二、行为规范教育的实施过程及需要注意的地方
1.以行动促行为规范,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虽然孩子在思想上接受了行为规范,知道了它的存在,但必须经过不断练习来强化,才能让幼儿形成良好的规范行为习惯。《指南》强调,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所以,我们在合理安排幼儿日常生活的基础上进行环境的创设。根据不同的季节、不同的节日、不同的知识点设置孩子能看懂的画面。
2.违规就要承担后果,负起责任
自然后果法是法国启蒙思想家、教育家卢梭在幼儿道德教育方面提出的教育方法。它是指当幼儿有过失行为时,成人不是去人为限制儿童的自由,而是用过失产生的后果去约束儿童的自由,从而使儿童明白其危害,并下决心不再重犯的方法。实践证明,这是用来培养幼儿规则意识的一个比较有效的方法,它能帮助孩子内化规则,有效地控制自己的行为。如,玩沙活动,先由全班幼儿提议并通过“必须穿雨鞋或在脚上套上袋子的孩子才能进入沙池游戏”的行为规范,在每次活动前我都会提醒幼儿不要忘记带雨鞋,但每次总有几个小朋友会忘记。“该怎么对待忘记做准备的小朋友?”孩子一致决定,如果谁不做好准备工作就停止游戏。通过集体讨论,以停玩的方式对幼儿进行制裁,能让每个犯规幼儿记忆深刻,从而不敢再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