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小英
(温州市文成县文化馆 浙江 温州 325000)
越剧身段和越剧的戏曲程式是越剧区别于其他戏曲剧种的主要标志,也是越剧发展走向成熟的标志。中国戏曲追求以歌舞演故事的审美,对戏曲运用什么样的形体动作进行表演都有严格的美学要求,对表演动作的规范性也有一系列的原则。越剧的身段表演贴近社会实际生活,在相似性中追求变化,神形兼备,塑造了生动的越剧舞台形象,使得越剧独辟蹊径,自成一家。
戏剧表演运用什么样的动作来表达人物的心理活动、人物情感的喜怒哀乐,都有严格的美学要求,不同的动作法则对不同的形体动作又有一定的规范性要求。中国戏剧的舞台艺术主要是通过歌舞故事的审美追求来塑造的,换句话说,就是用歌唱形式的语言来表达人物内心情感,采用舞蹈的动作形式来对戏曲的故事性进一步强化渲染,进而塑造了生动的舞台形象。戏曲舞蹈类型的形体动作可以被称为“动作”[1]。但是,从不同类型的戏曲语言上来分,它又被称作是“语言”。对其功能作用进行定义,戏曲舞化的形式被总结成为“语汇”,程式和身段是对戏曲舞化形式规范化的另一种称法。但是,身段和程式又不仅仅是局限于戏曲舞化,它们还包括语言载体这一深层的含义。尽管戏曲舞化存在各种形式的称谓变化,但归根到底都是从不同的方位来对“动作”的性能进行展现。
越剧是我国近代产生的一个戏曲种类,虽然它产生得比较晚,却独辟蹊径,自成一家,拥有其自身的艺术魅力,是一个在身段表演上以及自身风格上已经成熟的特色剧种。化身表演是戏曲的本质追求,不同的地方戏曲会有不同的审美追求以及不同的表演规范法则。戏剧的表演形式主要分为写实和写意两种,写实追求摹写真实,写意追求离形得似,越剧巧妙地选择了两者之间的位置,追求情真意切的形体表演。
(一)巧妙地协调疏离与贴近之间的关系。其他戏曲因为过度追求舞台艺术效果,虽然是立足于生活进行创作,却与生活实际相疏远。越剧反其道而行,在疏离的形式上实现了与生活相贴近。戏曲的程式化对舞台的背景调度、演员的形体动作都有一系列的规范化要求,但是越剧在艺术表现上进行了一点创新,形成了越剧新的美学追求,完整地展示了整个剧种的特性,形成了新颖的舞台艺术形象。越剧通过对人物亮相形式的创新,摒弃了人物心理表演的空灵性,使得整个戏曲程式在规范化的表演下还能够对感情进行真情流露,使人物的表演极具个性化。越剧表演注重与观众的情感交流,在审美上追求“以情感人”。越剧舞台上极少运用传统戏剧的“背躬”形式来与观众进行情感交流,而是通过演员的真情演绎、内心独白来与观众实现情感上的共鸣,克服了传统戏曲表演的游离性[2]。越剧对传统戏剧舞台动作进行革新,将舞台动作的夸张性控制在一个很好的度内,合理地对夸张程度进行运用,使得越剧的表演效果贴近现实生活。越剧对舞化动作也有一定程度上的修饰,但是它又注重实体动作的表现,很好地协调了假戏真做之间的度,为越剧舞台表演引进了写实性的基调。
(二)独树一帜的表演特色。中国的戏曲表演以人为主要载体,通过歌化的语言、舞化的形体动作来对剧本进行故事化的表演,对男女演员之间的表演也要求不同,男演员比较阳刚,女演员一般都要阐述柔美。但是越剧打破了这一常规现象,越剧的所有角色都是由女演员担纲,越剧中的男角色因为是由女性饰演的,所以极具女性的柔性,情感流露生动,极其真实。越剧形体动作曲线柔和流畅,舞台动作追求协调圆浑,动作与动作之间的衔接自然,具有节奏性以及有序性,一环紧扣一环,避免环节上出错,追求越剧表演的完美,使得越剧艺术效果风韵自然,环环驱动,极具江南水乡的情调。不同的戏曲表演对歌舞的要求不尽相同,歌与舞是戏曲的主要表达方式,相互牵绊相互依存。越剧侧重以歌为主的表演形式。越剧的剧种多为文戏,文字语言在越剧中占据主导地位,所以越剧以歌为主,能够高效地表达人物情感以及心意[3]。在现实生活中,人们之间的交流也是以语言为主,肢体语言对于我们的沟通也只是起到辅助作用,越剧侧重歌的表演形式正是与现实生活相贴近的例证。
越剧经过对其他戏曲剧种的精华进行汲取,结合江南水乡的风土人情对自身的表演形式以及语言进行创新,最终形成了“以似求变、以假拟真、神形兼备”的基本特色,使其舞台形体表演情真意切,语言生动优美,剧情贴近现实生活,加强与观众之间的情感交流,形成了独特的舞台艺术效果。
[1]宗白华.中国艺术意境之诞生[J].美学散步,2014,25(48):163-165.
[2]张仲年.上海戏剧界专家座谈青春越剧第一次亲密接触发言纪要[J].大舞台,2013,12(26):91-93.
[3]傅惜华.古典戏曲声乐论著丛编[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13,38(12):2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