臧海连
[摘 要] 积极参与课堂可引导学生掌握数学知识,发展思维能力,而被动参与则与此目标背道而驰. 本文将详细分析“虚假积极”与“真正积极”的表现、成因以及对学生发展的利弊,为日常教学提供有益借鉴.
[关键词] 虚假积极;真正积极;主体性;参与
所有教师都希望学生在课堂上踊跃回答问题,积极参与活动,这似乎是一堂好课的主要标志. 因此,我们经常听到一些老师与学生有这样的交流:“同学们,明天XXX老师给大家上课,请大家一定要踊跃发言,积极配合老师;你们的课堂死气沉沉,一点都不活跃. ”教师认为学生在课堂上必须积极活跃,如果课堂气氛沉闷,责任全在学生. 为了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上课教师招数尽使.
根据参与活动时是否体现自身的主体性,笔者将学生的积极状态分成两类,一是未能体现主体性的、综合能力未得到发展的低效甚至无效的积极状态,是一种“虚假积极”;二是学生真正主动参与,各方面能力得到有效发展的积极状态,即“真正积极”. 笔者现结合平日课堂观察,详细分析两种积极状态的表现、原因及利弊,为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和学生数学能力的发展奠基.
■ “虚假积极”的各种表现及分析
1. “装”出来的积极
在一次教研活动中,我与一位表现非常活跃的学生进行了简短交流,以下是当时的交流主要内容.
师:你对这堂数学课很感兴趣吗?
生:不太感兴趣.
师:那你为什么在课堂上非常积极?
生:因为如果大家都不回答老师的问题,也不参与活动,上课老师会很难过的.
孩子的话终于解开了笔者的疑团. 的确,如果不是几个懂事的孩子主动配合,上课老师一定会很尴尬,因为整个课堂几乎全是他们活跃的身影.
2. “逼”出来的积极
“同学们,今天XXX老师要在我们班上课,大家要好好表现. ”这是新老师借班上课前,原班级老师的训话. 老师的这番话看似是对学生的一种提醒,实际是对学生表现的一种规约. 有时我们看到高举的小手,貌似投入参与,其实是老师的要求和限制,是老师强迫学生参与课堂活动.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导,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 学生能否积极参与课堂活动,一方面取决于学生的精神状态和学习自觉性等主观因素. 作为学生,理应增强学习的自觉性,在积极参与的课堂活动中获得自主发展,但是人的积极状态很难在不感兴趣的事物上长久保持. 另一方面则取决于活动本身,有意义的、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活动自然能点燃学生参与的欲望,而不需要教师的强迫.
3. “诱”出来的积极
有时我们看到一些老师到其他班级上课,大包小包地拎着令人心动的礼物,作为奖品赠送给积极参与课堂的学生. 受到新奇、心动礼物的刺激,学生积极参与. 笔者将利用物质刺激诱发的积极状态称为“诱”出来的积极.
面对孩子们这样的积极状态,我们必须思考两点. 第一,这样的刺激手段具有普遍适用性吗,适用于每一节课吗?第二,假如没有礼物诱惑,孩子们还能保持积极状态吗?答案是否定的,这样的积极状态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 引导孩子积极参与的有效方法甚多,教师一句饱含深情的鼓励、一丝满怀期待的微笑、一句幽默激励的话语,都能让怠慢消极的学生积极投入课堂,而绝不是物质奖品驱动下的短暂兴奋.
4. “人造”出来的积极
有时我们发现,学生在课堂上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很高,教室里基本没有学生沉寂思考的“冷场现象”,这是很多教师心目中的理想课堂状态. 但仔细分析这类课堂上教师设计的问题可以发现,这些问题大部分是“对不对”“是不是”之类毫无意义的问题或一些答案非常明确、单一的问题. 这类问题充斥课堂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教师有意降低了问题的难度,目的是让大部分学生容易回答,并积极参与,从而制造课堂气氛活跃的表象,顺利完成教学任务. 笔者将这种由于教师人为降低问题难度或活动难度,学生则积极表现的现象称为“人造”出来的积极.
数学是一门思维严谨、逻辑性强的学科,因此,数学课堂提问的一个基本功能就是引导学生思考,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而此目标的有效达成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问题的质量,有赖于那些能启动学生思维的问题. 教师切不可为达到课堂顺畅的表象,设计思维含量极低的问题,置学生思维能力发展的目的于不顾,这是一种对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极不负责的行为.
常见的“真正积极”状态及其
分析
1. 有效问题启发积极思维
提问是教师促进学生思维、评价教学效果,以及推动学生实现预期目标的基本控制手段. 有效提问带来的是学生脑海中的思维激荡,是学生建立新旧知识联系的尝试,能够引导他们发现、研究、探索.
案例 在学生掌握了多位数乘一位数的方法后,我出示了如下竖式:
“我会”“我会”……孩子们争先恐后地举起了小手. 我指名一位平时不太爱发言的学生口算,“3乘1得3. ”“是哪位?”“是个位. ”“3乘2得6. ”“是哪位?”“是十位,60. ”“3乘3得9. ”“是哪位?”“是百位,900. ”我连续指名多个学生反复说明运算过程,突出每次得数应该写在哪个数位上. 孩子们对答如流,无一出错.
我接着问,如果在乘数3的前面添上“2”,那该怎样算呢?
教室里瞬间安静了下来.
“继续乘!”一个孩子抢着说.
“怎么乘呢?”
“像用3乘一样,一位一位地乘.”
“真棒,那该如何乘呢?2乘1的积应该写在哪一位上呢?为什么?自己先想一想,然后在小组里说一说.”
短时的安静过后,教室里又开始了激烈的讨论. 我在桌间巡视着、聆听着,不时地加入到讨论的行列中.
经过小组的深入讨论,孩子们一致认为:乘数23中的2表示2个十,所以这个2乘321中的1表示20,应写在十位,以此类推,2乘2表示20乘20,是400,应该写在百位,2乘3表示20乘300,是6000,应该写在千位.endprint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 ”显然,有效的提问能激起学生的思维,引导他们去发现、研究、探索,而这种问题引发的积极状态才有益学生的身心发展.
2. 有效评价引发积极探究
“课堂评价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决定教学的走向、影响教学效果. ”笔者认为,即时有效的课堂评价应具备以下功能:一是知道自己的答案或表现有哪些可取之处,体验成功的快乐;二是意识到自己的不足并保护其自尊.
案例?摇 教学“梯形面积的计算”时,我出了一道习题:一个梯形的上底是3.5米,下底是2.5米,高是2米,求梯形的面积. 一个学生的答案是:3.5+2.5=6(平方米). 此解法立即引起哄笑. 该同学瞬时脸涨得通红,此时我并没有立即表态,而是让他讲讲自己的思路. 我发现这位同学的思维独特而奇妙:梯形的高是2米,而计算面积时又要除以2,乘2与除以2相互抵消了,实际上就是上、下底之和. 他的发言引起一番激烈讨论后,大家达成共识:此方法求出的是上、下底之和,不符合题意,但在计算时可以采用,比较简便. 此时,该同学如释重负,满脸的自信和快乐代替了原来的羞愧.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儿童懂得认识的欢乐和取得成绩的欢乐,那么求知的愿望就将永远伴随着他的学习.”
3. 源于生活的课堂活动引发积极参与
教师应设计源于生活的学习活动,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中理解、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坚持“在生活中学习”的原则,让他们感觉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其活动参与积极性会自然迸发.
在教“认识物体和图形”第一课时,我课前让学生收集生活中用来装东西的盒子,如牙膏盒、可乐罐、粉笔盒等,并观察它们的特点及不同之处. 通过认真找寻、仔细观察,课上,同学们热情高涨,小组活动有序,体验到身边的事物中蕴涵着许多数学知识.
4. 学生感兴趣的事件引发积极交流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趣的活动或话题自然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只有以学生兴趣为基点设计课堂活动,学生才会积极参与.
在学生掌握了平均数之后,我介绍:目前中国男性的平均寿命大约是71岁,并提出——一位70岁的老伯知道后有点难过. 这是为什么呢?
生:我想,老伯可能以为平均寿命是71岁,而他已经70岁了,只能再活1年了.
师:你们打算怎么劝劝他?
生:老伯,平均寿命71岁反映的只是中国男性寿命的一般水平,这些人中一定会有超过70岁的. 说不定你会长命百岁呢!
师:谢谢你的祝福!愿大家今后能更好地认识生活中与平均数有关的各种问题.
一堂课虽然结束了,但孩子们思维的积极性意犹未尽,积极思维的习惯像春天的种子悄然生根、发芽.
结束语
课堂教学,我们需要学生的积极参与和踊跃交流. 但这种积极绝不是学生表面的有意配合和毫无意义的热闹娱乐,而是学生自我发展欲望驱使下的意义协商、思维碰撞和主动知识建构. 如何按照上述要求设计课堂活动,引导学生投入真正积极状态,这是每位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