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清江+杨一+夏洪波
[摘 要] “三位一体”人才培养体系的提出,为我军新型军事人才的培养指明了方向和路径。军事职业教育作为人才培养体系中的重要组成,是院校教育和部队训练的重要补充和拓展。深化对军事职业教育的理解,需要我们准确理解军事职业教育的内涵、意义和原则。
[关键词] 三位一体 军事职业教育
军事人才的培养历来是军队建设的重中之重。2013年11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明确指出:“深化军队院校改革,健全军队院校教育、部队训练实践、军事职业教育三位一体的新型军事人才培养体系。”[1]“三位一体”人才培养体系的提出,为我军的人才培养指明了方向和路径,也使军事职业教育再一次成为军事教育理论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
一、军事职业教育的内涵解读
关于军事职业教育的提法,在我军由来已久,在不同的时期有着不同的界定和内涵,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第一种认为我军的军事职业教育应该是按照军事职业岗位任职需要,给予军队受教育者以岗位任职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和态度的教育[2]P16。第二种认为军事职业教育是指为了提升军人职业素养、培育军人职业精神、增强部队能打仗打胜仗能力而对军队全体人员开展的教育,是军队人才培养的重要方式,是创建学习型军营的重要载体,是推动部队战斗力成长的重要途径。第三种认为军事职业教育其内涵就是职业教育,是针对军人这个特殊群体所进行的增进军人知识、技能,影响军人思想品德,发展军人智力和体力的教育活动,存在于一个国家的军事事业各个历史时期、各个方面、各个环节之中,包括生长干部的任职教育和在职干部的继续教育。第四种是2014年6月解放军四总部联合颁发的《关于加快军事职业教育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关于军事职业教育的解释:军事职业教育是围绕提升军事人才职业特质、专业品质、创新素质,有计划开展的全员学习、开放学习、终身学习活动,是院校教育、部队训练的拓展和补充,是素质教育在军事领域的重要实现方式。
以上的认识,都从不同的侧面反映了军事职业教育的基本属性,基本揭示了军事职业教育的本质。按照军事教育和职业教育的概念范畴,我们可以确认军事职业教育在教育目的上是为了塑造和提升从事军事职业的能力和素养,在对象上专指从事军事职业的一切人员,在手段上泛指一切教育形式。由此,根据权威工具书,从大教育观的角度我们可以这样来界定军事职业教育:军事职业教育是指按照军队建设和战争发展对军事职业人才的要求,以塑造和拓展军事职业特质、专业品质、创新素质为目标,对从事军事职业的一切人员进行的,有计划、持续的教育实践活动。从广义上讲,军事职业教育既包括军队院校教育又包括部队的教育训练,既包括学历教育又包括非学历教育和任职教育,因为从教育活动的目标上,其根本的目的都是为了塑造和提升职业岗位的任职能力。从狭义上讲,现行提出的军事职业教育是区别于院校教育和部队训练的,是以部队为主体组织实施的,通过在职学习的途径,提升和拓展军事职业素养的教育实践活动,是院校教育和部队训练的拓展和延伸。本文所指的军事职业教育是狭义概念,属于岗位在职教育范畴。
二、开展军事职业教育的重要意义
我军历来十分重视培养提高官兵的职业能力。《决定》和《意见》的出台,大力提倡发展我军军事职业教育,是中央军委从建设信息化军队的全局出发,适应时代发展的阶段性特点和要求,做出的重大决策,是深入贯彻科技强军战略、人才强军战略的具体举措。
1.促进官兵职业素质发展的迫切需要。信息化时代,战斗力生成模式正发生着深刻的转变,随着我军现代化建设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党在新形势下强军目标的提出,对包括职业品德、职业能力和职业发展潜力在内的军人职业素质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军人职业素质的高低决定着部队战斗力水平,特别是信息化条件下,大量高科技武器装备只有与具备高职业素质的军人结合,才能产生最佳的战斗力,大力提高军人职业素质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加快军队建设步伐的战略共识。作为一名现代军人,面对新形势、新情况、新任务对军人的职业要求,更加渴望能跟上知识更新的节奏和时代前进的步伐,满足自身社会化过程中与生俱来的对成才的渴望。这种需求的满足,需要自身所处的环境能够给予源源不断的、持续的学习资源供给,从而实现职业素质的提升。军事职业教育因其内在价值追求符合官兵职业素质提升的基本需求,在教育形式上符合职业素质的生成规律,从而成为促进官兵职业素质发展的重要平台。
2.完善人才培养体系的客观要求。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军队的建设和发展正处于跨越式发展的关键阶段。随着我国前所未有地靠近世界舞台中心,面对世界军事强国的竞争与挑战,以及军队使命任务的不断拓展,急需加快完善我军人才培养体系建设。教育学规律告诉我们,“人才的培养是一个由低到高、逐步积累、全程衔接的教育过程,需要各级各类教育机构通力合作、有机衔接,需要培养要素的实时耦合”。信息化条件下联合作战要求军事人才的培养,不但要应对新知识、新理论、新武器装备的不断更新,而且还要随着职业岗位的晋升和替换,不断地构建新的知识体系,以适应不同级别和类型的职业岗位对职业能力的需求。美军认为,军队人才培养主要依靠三种培养形式:有计划的院校教育培训,循序渐进的部队岗位任职,因人制宜的在职自我发展。三种形式相互衔接,互为补充和拓展,在长期实践中基本形成了一条进出有序、逐步提高的人才成长路线。从我军现阶段人才培养的现状来看,院校教育和部队训练这两条重要的学习渠道,在新军事变革迅猛前进的形势面前,已经无法包办官兵自身在专业岗位和自我成长方面,对知识和能力的源源不断需求。军事职业教育作为以部队为组织实施主体进行人才培养的教育形式,秉承“终身学习”“开放学习”“全员学习”的理念为部队官兵持续学习、在职学习提供重要的依托,使人才培养的全程化成为可能。
3.实现强军目标的现实需要。世界新军事变革,风起云涌,各国军事力量此消彼长,这背后无不折射出国际上不同力量之间的争夺,一些热点地区冲突不断,战事频发;大国对一些国家内部事务的干涉一刻没有停止,世界上仍存在一些复杂的动荡和不稳定因素。环顾我国周边,军事安全威胁和主权之争从未停息,因局部因素和外部原因引发高技术局部战争的可能性随时存在。“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作为当代革命军人,关键时刻能不能做到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是我军面临的现实考验。习近平主席站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鲜明提出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号召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面对世界军事领域激烈竞争,必须加快新型作战力量建设,尤其要在海洋、网络空间、太空等关键领域,深入推进作战理论创新和武器装备更新。残酷的现实告诉我们,必须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状态,全面提升打赢现代战争的能力。在武器装备的物理性能几乎达到极限的今天,人的因素在战争中的作用反而显得愈加突出。因此,“要加快构建与力量体系变革相适应的人才培养体系,在大力加强院校教育、部队训练基础上,加快发展军事职业教育。坚持岗位牵引、聚集核心能力,形成大规模群众性自主学习局面,着力解决官兵学习力不足、职业素养不够、岗位适应力不强等突出问题,实现知识结构优化、职业素质提升,切实发挥军事职业教育对我军力量体系建设的促进作用”。
三、军事职业教育应坚持的主要原则
军事职业教育的原则是教育活动应遵循的基本规律、内在要求和客观规律的主观反映,是进行军事职业教育活动必须遵循的基本准则。
1.着眼未来、能力为本的原则。现代军事职业教育是面向部队、面向战场、面向未来的教育,要紧盯部队信息化建设和信息化战争的新特点、新趋势,着眼基于信息系统的联合作战理论和新型装备技术创新,积极适应军队向信息化转型发展,服务军事斗争准备拓展深化,突出新理念、新知识、新技术、新装备、新战法、新成果教育,把提高从业人员的岗位适应能力作为军事职业教育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军事职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和提高从业人员的岗位适应能力,解决能力滞后和能力短板的问题,这是由军事职业教育所具有的“职业教育”的性质和特点决定的。牢牢把握“能力为本”的原则,就是要在培养目标上,优化人才培养目标设计。通过深入调研,反复论证,对各类人才的培养目标进行统一筹划、逐个研究,既要注重人才培养的共性要求,又要强调人才类型、职务等级、培训周期的不同,体现出个性特征和层次区分,使培训目标与岗位需要一致起来,实现与院校教育培养和部队训练的相互衔接和补充。在课程内容设置上,紧扣现实需要回答和解决的理论和实际问题,跟踪军事科技、作战训练理论发展和部队建设的最新成果,着眼知识掌握和能力培养,将各知识单元进行科学组合,实现教学内容模块集成、动态更新,构建起适应岗位任职需求的课程内容体系。在教学形式上,实行开放式教学,使每一名受训者能够结合自身的需求,进行个性化学习。进一步加强实践教学,突出部队作战训练、管理教育实践中的重点、难点问题研究,提高受训者分析解决问题岗位适应能力。
2.覆盖全员、分类施教的原则。军事职业教育的对象是针对所有从事军事职业的人,从士兵到军官以及非现役文职人员等等,是一种开放式、全员性的职业教育。覆盖全员,就是要求凡是从事军事职业的人员,无论任何级别和身处任何类型的岗位,为了能够满足职业岗位对人才职业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要求,都要接受旨在培养职业素养的教育实践活动。特别是对于军队来说,能否打胜仗,不是几个、几十个或几百个专家、能人,或几个组织就能做到的,而是全体新型军事职业人才组成的职业人才群体,他们整体职业素质的不断提高和优化,才能最终促进军队核心能力的提升。因此我们说,军事职业教育是对从业人员的普遍性要求,而非个别性要求。分类施教,是教育实施的一个重要原则,要求依据受教育者不同的需求和不同的素质基础,进行针对性的教育实践。我军岗位类型多样、人员构成复杂,不同的专业领域特色明显,尤其要坚持分类施教的原则以满足不同岗位人员的现实需求。随着军队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深入,专业分工越来越细,军事职业教育必须坚持普遍性要求与特殊性要求相结合。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对指挥军官、参谋军官、专业技术军官、文职干部、士兵和文职人员等不同层次、不同岗位官兵的具体需要进行科学分类,突出军种特色、突出专业领域特色、突出素质拓展特色,有针对性地进行培养,实现全员参与、全员提高。
3.资源共享、开放联合的原则。信息化时代,军事职业教育的学习不再局限于固定的时间和空间,而是延续至其军事职业生涯全过程。远程在岗网络教育作为军事职业教育主要的教育途径和手段,其最大特点就是能够开放共享教育资源,并对现有资源进行优化组合,将最好的学习资源传送到最需要使用的受训对象面前。这既是军事职业教育作为院校教育和部队训练的延伸与补充的固性要求,也是优质高效开展教育活动的现实需要。能否很好地坚持资源共享、开放联合的原则,是保证军事职业教育质量的前提条件。资源共享主要体现在军事职业教育资源的使用上。军事职业教育资源的高度共享,不仅有助于消除军事职业教育发展不平衡的状态,而且有利于最大限度地发挥各类军事职业教育资源的使用效益和潜在价值。推动军事职业教育资源共享,一个重要的前提是要建立能够连接部队基层、各级机关、院校、地方教育资源的信息资源建设标准,完善的行政管理体系,配套的政策法规和职责明确的落实部门,形成资源共享的活动规范和协作机制,使军事职业教育真正成为教育资源共用、发展效益共享的特色教育。开放联合主要体现在教育形式上,军事职业教育秉承继续教育思想中开放学习和联合学习的理念,满足官兵多样化学习需求。一方面学习者可以不受传统学习方式的限制,可依据自身的需要自由选择内容和学习形式;另一方面可以发挥职业教育联合育人的优势,统筹利用军队和地方院校优质资源,坚持系统整合、开放共享、合力育人。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N].解放军报,2013-11-16.
[2]周显军,刁军,商桑.军事职业教育定位研究[M].青岛:海军航空工程学院青岛分院出版社,2003.
责任编辑 马永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