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秋蓉
摘 要:收继婚是指寡居的妇人由其亡夫的亲属收娶为妻的婚姻制度,其一直是蒙古族的传统婚俗。官方记录往往比较隐晦。但在民间通俗的元杂剧保留了点星痕迹,从中可以看出在元代汉人收继婚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收继者之间是兄弟关系,二是被收继的对象必须是寡居的状态,三是对于寡居妇人立节守志的不收继。
关键词:元杂剧;收继婚;汉人
“收继婚”这个名词,虽然只见于《元典章》等书,但是收继婚作为古老的婚姻习俗一直存在。在《史记·三皇本纪》中提到舜的弟弟象在谋害舜之后,“舜妻尧二女与琴,象取之,牛羊仓廪予父母。”象打算收继舜的妻子娥皇和女英。对于收继婚,人类学家韦斯特·马尔克说:“许多民族中,多妻的家庭照例由长子或者诸子继承父亲的寡妇。”可知收继婚是指寡居的妇人由其亡夫的亲属收娶为妻的婚姻制度。
收继婚是蒙古族的传统婚俗,是他们入主中原以前的主要婚姻形式,在《元史》中将其称为“国俗”,即“父死则妻其从母,兄弟死则收其妻”。据《三朝北盟会编》记载:“(金人)父死,则妻其母,兄死,则妻其嫂,叔伯死,则侄亦如之。故物论贵贱,人有数妻。蒙古习俗亦如之。”不论在金代,还是在元代收继婚俗自始至终一直存在,随着统治者入主中原,收继婚俗已经影响到汉人婚习。
为了弄清元代汉人中收继婚的具体特征,现以元杂剧为例试以分析。现存元杂剧中涉及到收继婚俗的主要有马致远《马丹阳三度任风子》、郑廷玉《布袋和尚忍字记》、张国兵《相国寺公孙汗衫记》、孟汉卿《孙孔目智勘摩合罗》,其中涉及到的收继婚的共同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收继者之间兄弟关系
马致远《马丹阳三度任风子》主要写的是马丹阳度脱任屠得取长生的故事,马丹阳劝说其放弃世间荣华与娇妻,追求长生。在第三折中任屠要休妻,“(旦云)你不家去呵,与你个倒断。你休了我者。(小叔云)说的是。哥哥,你若休了嫂嫂,我就收了罢。”任屠的弟弟直言愿娶嫂子为妻。
郑廷玉《布袋和尚忍字记》也是度脱剧,布袋和尚设计陷害刘均佐,以一个忍字来教诲他得道成仙。为了后文刘钧祐和旦顺理成章地结合,对于剧中主人公刘均佐与刘均祐并没有任何亲属关系的两人,在楔子中“(正末背云)刘均佐,你寻思波!我问他那里人氏,他道是洛阳人氏,姓刘名均佑。可不道一般树上无两般花,五百年前是一家。既是关着我这心呵,兀那刘均佑,我有心待认义你做个兄弟,不知你意下如何?”两人也就存在名义上的血缘关系。
张国兵《相国寺公孙汗衫记》故事的梗概是张孝友的结义兄弟赵虎因看上其妻,祸害张孝友及其父母,最后张孝友的儿子长大为父报仇的故事。其中张孝友和赵虎也是结义兄弟,在第一折中“我有心认义做个兄弟,你意下如何?”同样存在着名义上的血缘关系,并且在财产上存在一定的继承关系,“(正末云)婆婆,你觑波,陈虎,我这家私早则由了你那。”
孟汉卿《孙孔目智勘摩合罗》属于公案剧,主要讲的是堂弟李文道杀害堂哥李德昌,以得到堂哥之妻刘玉娘的故事。在得知李德昌在古庙中重病时,“(李文道云)便好道人有所愿,天必从之。他如今得病了,我也不着嫂嫂知道。我将这服毒药走到城外药杀他,那其间老婆也是我的,钱物也是我的。”李文道和李德昌两人是堂兄弟的关系,可以从李文道的自白中,看出在元代,兄弟之间不仅存在财产继承的关系,还存在收继的关系。
为什么在仅有的几个收继婚的杂剧中,作者要强调兄弟关系呢?可知收继婚并不是毫无规则的乱交,也不是绝无道德观念的胡为,收继婚其存在的合理性在于保证氏族的财产。所以收继婚的规则,首先收继者必须是其习惯上的婚姻继承人的关系。
二、被收继者处于寡居状态
马致远《马丹阳三度任风子》任屠抛妻杀子,立志成仙,绝弃人欲。在第二折“(丹阳云)任屠,你既要出家,抛弃了你那妻子,方可出家。”任屠出家以后,其妻相当于是守活寡的状态,之后才被小叔收继,其与《元典章》中记载的收继婚俗不同的是:不只是兄亡才能收继,在嫂被兄休的情况下,弟也有收继的资格,这相当于是在改嫁基础上的一种变化的收继婚俗。郑廷玉《布袋和尚忍字记》情况与《任风子》类似,也是正末刘均佐因追求长生之术,最后选择出家。张国兵《相国寺公孙汗衫记》和孟汉卿《孙孔目智勘摩合罗》,都是丈夫被害,才存在收继婚的可能。
其实这种收继婚俗具有其合理性,在古代社会,女性没有独立的生活来源,必须依附于男性,例如在《任风子》中“(旦云)小叔叔,任屠不肯回家去,把孩儿又摔杀了,可怎生了也?(小叔云)真个苦恼。你不还俗便罢,又将孩儿摔死了,这般下的。嫂嫂,你如今真个不好过日子,不如跟着我一同回去住罢。”离开丈夫经济的维系,任屠妻子就无法正常生存。因此,妇女丧偶后再婚成为其维持生命、延续生活的途径。顾颉刚先生在解释收继婚出现的原因时也说:“从父系氏族社会直到奴隶制社会,妇女都是氏族和宗族里的一笔财产。在生产不发达的社会里,氏族和宗族要守住一笔财产是不容易的,所以从别的族里嫁来的女子不可任她流失,她的丈夫既死,弟、兄可以娶她,子、侄辈可以娶她,甚至孙辈也可以娶她。从当时说,也是团结同族的一个方法。”
三、守志妇不收继
在元杂剧中,对于“守节妇不收继”这条上,主要是以当时人对收继的排斥,以及收继的结果来表现的。《合汗衫》中在赵虎自以为杀害张孝友以后,“( 邦老上,云)那李玉娥要守了三年孝满,方肯随顺我。”李玉娥最开始是要求守孝三年,但是最后还是屈从了赵虎,这同《元典章》中对于“守志妇”的处理类似,据《元典章》卷十八《叔收兄嫂》记载,民户傅望伯已有妻室,其兄傅二因病去世,其嫂阿牛守服,阿牛反对过继于其弟,后来在衙门判为傅望伯收继为妻。这中审判是根据至元八年的“小娘阿嫂根底收者”。元朝统治者最初在处理汉人收继婚时,态度谨慎,以默许的形式允许汉人在特殊情况下收继。至元八年十二月,忽必烈颁布圣旨“小娘根底,阿嫂根底,收者”,明确准许汉人可以收继。收继婚的合法性导致了其在汉人众的蔓延。
然而收继婚的蔓延引起了坚持儒家礼制伦理思想的汉族官僚和知识分子的激烈反对。元成宗时,大臣郑介夫的奏章里陈述:“今有兄死未寒,弟即收嫂,或弟死而小弟复收,甚而四十之妇,而归未冠之儿。”这份奏章反映了当时汉人收继婚的一些扭曲情况,使得一直维系中原地区的人伦丧失,当时遭到了不少反对。受此影响,元朝统治者也不得不对汉人间的收继婚加以限制。应该承认,收继婚与汉族的伦理观念大相径庭,“有悖人伦之道”,也违背妇女的基本尊严,因此不少妇女都极力抵制。即使是蒙古族妇女,进入中原后,受到中原文化的习染,游牧风俗的生活基础逐步削弱,也开始抵制其“国俗”。由于受到中原地区礼教的影响,到了至元中期,元统治者对汉人收继婚的控制逐渐严格起来,主要表现在对守志寡妇的收继上,至元十年颁布了“妇人夫亡,服阙守志并欲归宗者,听其舅姑不得一而改嫁”的诏令。在《魔合罗》中当堂弟李文道胁迫堂哥李德昌之妻刘玉娘时,“(旦云)你是甚么言语?我宁死也不与你做老婆。”“守志不嫁”成了刘玉娘逃避收继的方式。
从民间通俗的元杂剧保留了点星痕迹,可以看出在元代汉人中,收继婚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收继者之间是兄弟关系,二是被收继的对象必须是寡居的状态,三是对于寡居妇人立节守志的不收继。其大致勾勒出汉人收继婚的特征,可以看出收继婚并不是所谓的“乱伦”,很多都是处于现实的需要,具有合理性。到明代时收继婚仍有发展,《户律·婚姻》“娶亲属妻妾”条规定:“若收父祖妾及伯叔母者,各斩。若兄亡收嫂,弟亡收弟妇者,各绞。妾各减二等。”可通过这一规定判断,元代社会收继婚俗在民间流传久远,至此影响至明代民间。
参考文献:
[1]宋濂等.元史 [M].北京:中华书局,1974.
[2]董家遵,中国古代婚姻史研究 [M].广东:人民出版社,1998.
[3](明)陶宗仪.南村辍耕录[M].北京:中华书局,1997.
[4]陈高华点校.元典章 [M].天津:古籍出版社,2011.
[5]王季思主编.全元曲 [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