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语堂英文作品翻译之特点

2015-06-16 15:29:02吴倩
北方文学·下旬 2015年3期
关键词:林语堂翻译特点

吴倩

摘 要:林语堂,名玉堂,笔名语堂,中国现代著名双语作家,语言家、翻译家,新道家代表性人物,他著作了很多以反映近代中国社会生活、政治现状为主题的英语作品,并将它们翻译为中文。与其他单纯的将国外作品翻译为中文相比,林语堂的此类翻译作品,具有自身独特的特点。本文将以这些独特的特点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以期给相关研究者以有益借鉴。

关键词:林语堂;英文作品;翻译;特点

林语堂1895年出生在福建一个清贫的基督教家庭,17岁考入上海圣约翰大学,24岁进入哈佛大学文学系,于1976年去世于香港。常年海外生活的经历使林语堂具有良好的东西方文化背景。深谙东西方文化的林语堂所创作的作品独具个性,虽然他的文章多数用英文书写,但却紧扣当时中国社会的生活、政治现状。所以我们不能用常用的视角看待林语堂的英文作品翻译。本文也将通过不同的方面研究林语堂英文作品翻译的独特特点。

一、自译和他译并存的翻译主体

林语堂17岁就进入了当时的上海圣约翰大学,后来又先后留学美国、德国等,具有深厚的外文功底,我们非常熟悉的《吾国与吾民》就是林语堂用英语写的,随着后续英文作品的相继问世,林语堂也开始被更多的人关注。林语堂还写作发表了很多著名的幽默、闲适的小品文。作为著名双语作家的林语堂,其作品在相当数量上都有自备的汉英双套文本,这就不难理解他的一部分后出作品中,带有直接翻译的性质。

(一)自译

林语堂认为,英文是典雅的,中文是漂亮的,都是炉火纯青的语言,两者都好到无法完全互译。作为优秀的翻译家和作家,林语堂将自己的部分英文作品也进行了自译。曾经有人对他的自译作品做了如下评价:一是从文字详略和文本内容来看,多数情况下英文文本相对于中文文本来讲更为丰富,或许是表达场合的不同,中文版作品有时反而简略,但凡涉及到我国民族特色和当时社会时局的双语文本,中文文本更为详尽。二是比较注重作品的主要内容,完全无法看出他的细节处理,甚至很多部分都是只保留了基本的意思,其余的完全是自由发挥。据此来讲,林语堂的自译作品很难区分是创作型改写还是忠实的翻译。

(二)他译

林语堂的绝大多数英文作品是他人翻译的,但是林语堂对这些译本持肯定态度的并不多见。但这未必能说明他不赞成他人翻译自己的作品,当英文版本的《京华烟云》完成后,忙于其他创作的林语堂曾写信让郁达夫翻译《京华烟云》,并将大量的原著签注交由郁达夫,出于其他原因,后者并没有完成翻译此书。其后张振玉和郑陀的译本接连出现,从翻译的角度看这两种译本都是合格的,但是要从林语堂本人角度评价这些译本的话,就必须按照其提出的忠实、通顺、美这三个标准来分析译本,林语堂指出虽然郑陀并不熟悉北平口语,但是译本中并没有删减原著的地方,而张振玉在翻译林语堂的《京华烟云》《风声鹤唳》《朱门》等作品的过程中,因为做到了忠实、通顺和美的统一,得到了读者的认可,使得林语堂的文学作品呈现自译与他译并存的局面。

二、翻译客体多译本并存

首先,译本中包含了明显的政治倾向。林语堂的作品创作于中国社会动荡时期,这一阶段中国的政治关系十分复杂,对于翻译者来说,其不可能脱离当时的历史背景,这就使得林语堂的英文作品的译本中都包含了一定的政治倾向。比如,《京华烟云》到1940年已经在日本出版了三个日译本,但是由于作者的原著中包含了中日关系、国共关系等当时较为敏感的政治问题,在日译本中都对这些内容进行了大量的删减,而这些也正说明了译者以及出版社的政治意识。

其次,林语堂的英文作品的译著繁多混杂,并存在很多复译,这就使得很多林语堂的翻译作品已经没有了其英文作品的独特之处。虽然他译是林语堂英文作品的翻译的主要渠道,但是只要是林语堂或者出版社授权的翻译作品,也无可厚非,但是,在实际的出版市场上,很多出版商在没有并清楚是“林语堂译”还是“林语堂著”的时候,就对所有的翻译作品标注上“林语堂著”的字样,影响了读者对作品的正确评价。除此之外,在林语堂英文作品的翻译中还缺乏对译者权利的保护和尊重,很多译本中并没有标准“某某译”的字样。

三、翻译作品中特殊的回译

林语堂的作品虽然是用英文写成的,但是其内容都是通过英文向西方国家传播中国文化,成为西方人了解东方文化的桥梁。比如,在其小说《京华烟云》中,林语堂就以生动的描写叙述向人们展现了内忧外患的近代中国,以及在这一社会环境下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也就是说,在林语堂的英文作品中包含了大量的中国传统文化,其包含了风俗习惯、思维方式以及宗教信仰等等。回译是指在作品翻译时,将甲语言翻译成乙语言之后,又将其作为一种素材引入到乙语种译回到甲语种,或者从第三或者第四种语言中译回到原始语种。对林语堂的英文作品来说,虽然是用英语写成,但是其中所包含的很多素材都来自中国文化,所以虽然林语堂的文学作品都没有一个完整中文作品在前,但是其英语作品中有很多已经带有了翻译的性质,我们可以将其理解为一种特殊的回译。

四、结语

林语堂的大多数创作都是用英语写成的,其英文作品作为中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翻译正方兴未艾。由于其作品内容包含了大量的中国传统文化,但是却以英文形式表达, 所以在其译本翻译中具有区别于其他一般翻译作品的独特之处。为此,笔者在本文中就其翻译特点进行简要的分析阐述。

参考文献:

[1] 高健.近年来林语堂作品重刊本中的编选、文本及其它问题[J].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04).

[2] 吕俊.翻译研究:从文本理论到权力话语[J].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2(01).

[3] 李永康.林语堂翻译文本的文化解读[J]. 郴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03),

[4] 王正仁,高健.林语堂前期中文作品与其英文原本的关系[J]. 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 1995(05).

猜你喜欢
林语堂翻译特点
林语堂:幽默艺术与快乐人生
文苑(2020年7期)2020-08-12 09:36:28
探访林语堂故里
海峡姐妹(2018年7期)2018-07-27 02:30:36
1940年林语堂短暂的重庆之行
文史春秋(2017年12期)2017-02-26 03:16:17
高压输配电线路工程施工技术控制之我见
中低压配网杆塔防撞措施浅析
商务英语翻译在国际贸易中的重要性及其应用
微信辅助对外汉语口语教学研究
科技视界(2016年21期)2016-10-17 17:18:00
小议翻译活动中的等值理论
考试周刊(2016年77期)2016-10-09 10:36:47
从语用学角度看英语口语交际活动的特点
考试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 09:16:03
HIS COUNTRY AND HISPEOPLE
汉语世界(2015年1期)2015-12-28 11:0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