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梓豪
摘 要:芥川龙之介是日本文学史上具有独特艺术魅力与重要地位的作家,本文以作者独特视角探讨文学与生活、想象之间的矛盾,作家思想与作品内容的深层关系、
关键词:川龙之介;狱变;象
一九二七年的七月二十四日,芥川龙之介结束了自己三十五岁的生命。他曾经在给朋友的信里写道:“我感到了对未来的模糊的不安,为什么我对未来只有模糊的不安呢?”不安似乎是这位短命的小说家走向死亡的理由。我记忆起《侏儒的话》中的最后一句:“睡眠比死亡快乐,至少无疑是容易的。”他在作品的序中说《侏儒的话》是一根长着几节蔓的茎藤蔓,而这些支离破碎的语录确实也表达出了他与这个世界最后的柔软而缠绕的关系。芥川龙之介的死使我想到了与他来自生长在同一个国家的另一位作家三岛由纪夫,四十三年后的十一月二十五日,在一次激昂豪迈的演说之后他用一把刀剖开了自己的腹部。他们似乎是用同一种方式揭示出一个作者与笔下作品的关系,但是相比于三岛由纪夫,前者的动机似乎显得更为纯洁,我们看到的不只是一个青年作家的死去,而更多的是一个内心与身体同样孱弱的一个普通人的死去。皮疹与胃炎痉挛等疾病在三十岁时走向了他的身体,使人联想到傍晚的暮色逐渐的笼罩着死尸横卧的罗生门门楼。对未来感到模糊的芥川龙之介似乎从一开始就坐在了罗生门的陈旧灰暗的台阶中,并完成了之后所有关于文学的叙述。
芥川龙之介在《阿富的贞操》中里为女仆阿富作出了一个至关重要的选择,这个选择关系到阿富自己与主人宠物的命运。阿富在乞儿的威胁下终有了这样的表现:“阿富没奈何嘟囔了一句,却突然站起来,像下了决心,跨出几步走进茶间去。老新见她这么爽气,有点惊奇。这时雨声已停,云中还露出阳光,阴暗的厨房渐渐亮起来。老新站在茶间外,侧耳听着茶间里的动静,只听见阿富解去身上的小仓带,身子躺到席子上的声音——以后便没有声音了。”芥川龙之介擅长在一个令人不安的时间里构成小说人物的会面,无论是阿富与乞儿老新在深夜厨房里的相遇还是罗生门里家将与老妇人的相遇都显现出了始料未及的状况,甚至可以说芥川龙之介的叙述也是在一种毫无准备的情形下发生的。他从笔下的人物眼中看到了寻找猫儿的年轻丰满的女仆,也有罗生门破败楼梯上拔去女尸头发的老妇,但是他却没有看清自己的模糊的未来。
相比于一些简单有力的场景,芥川龙之介同时为许多小说注入了与生活相一致的节奏。虚构与平淡的情景在这里建立起亲密关系,同时为生活增添了想象的奇观。《虱》是发生在船上的故事,船上虱子成灾,而森权之进认为虱子的噬咬会为身体带来温暖,于是他让船上的其他人像米店用升子量米一样,把密密麻麻的虱子倒进了他领口中。在《猴子》中,一次因为物品失窃而进行的搜捕行动在我的记忆里与一只曾经生活在船上的猴子的相交叠。猴子偷窃了船长的手表没有被处罚,而这次犯罪的奈良岛却无法逃脱惩罚。而另一篇发生在火车上的《橘子》中,一个双手生冻疮的姑娘把揣在怀里的几个橘子扔出窗口的一幕令“我”感受到了喜悦与窒息。小说的最后一行写道:“直到这时我才聊以忘却那无法形容的疲劳和倦怠,以及那不可思议的庸碌而无聊的人生。”我们看到,想象潜入了生活的水面之下,而它们有着聚积着颠覆生活的可能。这种可能为我们带来了很多如同《沼泽地》《火男面具》《地狱变》般的自由而沉重的阅读历险。
在《地狱变》中我们看到了一个宫廷画师的命运。这位名叫良秀的艺术家只能画出自己亲眼所见的事物。这个习惯在他的《地狱变》的创作过程里演变为了一次触目惊心的经历。他构思出了一辆槟榔毛车与车中的一位女子被烈火焚烧的恐怖诡异的场景,大公满足了他的要求,命人准备了毛车与烈火,但是他在熊熊烈火之中发现车中被烧灼的女子竟然是自己的亲生女儿。芥川龙之介开始向我们描述出画师的女儿死前的状态:“她仰起被浓烟闷住的苍白的脸,披着被火焰燃烧的长发,一下子变成了一直火炬,绣着樱花的美丽的宫袍——多惨厉的景象啊!特别是夜风吹散浓烟时,只见在火花缤纷的烈焰中,出现口咬黑发,在铁索中使劲挣扎的身子,活活地画出了地狱的苦难。”于是这个触目惊心的场景成为了《地狱变》这幅画中最精彩的一部分。我们似乎可以看到,画师良秀就是芥川龙之介自己,一次次关于凌乱与荒凉的印象已经使小说变得激动人心。他把自己目击到的一切组合在不同的故事之中。但是与画师良秀有所不同的是,芥川龙之介使真实披上了一层自由的外衣。他笔下的画师目睹了女儿之死,而他目睹到的生活与写作之间的空白地带。《竹林中》这篇小说里芥川龙之介为不同人物设计了不同的证词,但其实这些多重叙述中最令人难以确定的恰恰是作者自己的声音。他发现笔下的角色在不停说谎,而属于他的真正的生活已经钻进了那辆等待烧毁的槟榔毛车。相比于生活的想象,芥川龙之介选择走向了想象的生活。所以他发现了这样一种现象:想象的生活里有那么多令人不安而富有趣味的遭遇,而生活的想象里却是模模糊糊而乏善可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