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磊
摘 要:该文基于笔者多年从事桥梁桩基施工的相关施工经验,以笔者曾经参与的某桥梁桩基工程为研究背景,以桥梁桩基钻孔及混凝土灌注施工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其中涉及到的具体施工技术,全文是笔者长期工作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升华,相信对从事相关工作的同行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关键词:工程实践 桥梁桩基 施工 要点
中图分类号:U4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5)12(c)-0050-02
桥梁桩基础是桥梁的重要部位,其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整座桥梁的工程质量。桩基施工的隐蔽性造成了其在施工过程中存在较多不可预见因素,经常出现一些问题也就不可避免,如果这些问题不及时解决,将直接影响到桩基的工程质量,给工程造成损失。因此,桥梁桩基施工不仅需要利用已有的先进科学技术,还需要丰富的施工经验,对施工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处理,以避免工程质量事故的发生。
1 工程概况
某桥为727.4 m的24跨预应力简支T梁特大桥,桥梁全宽24.5 m,由上下两座独立的桥梁组成,上部结构为24 m×30 m预应力混凝土简支T梁,下部结构为桩柱式桥墩,桩基为D=2.0 m钻孔灌注桩,共92棵,桩长40.6 m。
地质情况为:地下水埋深在6.8~7.5 m,土质情况为耕土、粉砂-细沙、亚粘土、卵石-圆砾、亚粘土、卵石-圆砾、亚粘土、卵石-圆砾、页岩、粘土岩层等。地质条件十分复杂,施工难度大。
2 准备阶段施工要点
准备阶段施工要点如图1所示。
2.1 场地平整
场地位于旱地时,清除现场杂物,硬化场地。场地位于浅水时,采用筑岛法(引桥),场地位于深水时,采用钢管桩施工平台法(主桥)。平台必须平整,连接牢固。
2.2 桩位测量
在平整好的场地上测定桩位,用方木桩准确标识各桩位的中心及标高,同时埋设护桩。护桩埋设方法:在桩中心向外大于桩径50 cm均匀分布3个并量出距离,护桩顶要与地面相平,并用砂浆固定牢固,做出明显标记。深水桩基的定位由钢护筒定位架固定。
2.3 埋设护筒
护筒采用钢护筒,水上主墩钢护筒用12 mm厚钢板卷制,在顶部和底部用12 mm钢板加固,直径2.5 m的钢护筒用14 mm厚钢板卷制,其余则用10 mm厚钢板卷制。护筒内径大于钻头直径20~40 cm,护筒高视土质而定,最小不小于2 m。安置时,护筒顶高出地面30 cm以上,高出最高施工水位或地下水位1.5~2.0 m。旱墩护筒周围50 cm范围内黏土夯实,深度至护筒底,并用稳定护筒内水头的措施。护筒的埋设位置必须保证其中心与桩位中心的偏差不超过50 mm,并应注意两节护筒的连接质量,护筒埋深为2~4 m,水上主墩护筒应沉入局部冲刷线以下不小于1.0~1.5 m。
2.4 钻孔泥浆
在开钻前,应选择和备足良好的造浆黏土或膨润土,科学选料配制,泥浆比重1.1~1.2,泥浆粘度一般地层为16~22 Pa·s。
含砂率必须小于2%。钻孔时泥浆需要不断的循环和净化,故在施工前应对泥浆的循环和净化做适当布置,设置好制浆池、储浆池、沉淀池,并用循环槽连接。废弃泥浆根据现场情况在桥旁设置一储浆池,作为废弃泥浆的倾倒场地。
泥浆配比如表1所示。各阶段泥浆性能控制指标如表2所示。
3 钻孔施工要点
该桥桩基施工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通过对钻机型号对比筛选,该工程选用了三一重工旋挖钻机。钻进过程中遇到页岩,直径2 m钻头很难钻进,通过合理技术措施即先用直径1.2 m钻头钻进,再用直径1.6 m钻头钻进,然后用直径2 m钻头钻进。成功解决难钻进的问题。在主河道内桩基施工,主河道内水位较高出现孔口坍塌现象时,采取以下技术措施,加长护筒长度,由2 m增加到4 m长。护筒周围50 cm内,用优质黏土填充夯实。加高钻孔水头高度,要比河水位高,成功解决了孔口坍塌。钻进过程中,必须每班次进行对中核对,防止移位。钻进作业必须连续,不得长时间停钻;钻孔过程中,应随时根据地质情况控制钻进速度,经常观察孔内情况,保证护筒内有足够的水位高度;钢筋骨架制作时要严格质量要求,尽量在每节端头加设加固十字撑。骨架入孔力求竖直快速。入孔完毕后,在孔口位置设置观察筋,用以观察钢筋是否上浮;浇筑混凝土之前,应认真检查起吊设备、绳索、搅拌、运输、衡器等设备的性能以及水电、道路状况,对混凝土配合比的各种原材料做到心中有数;浇筑临近终盘时,排水的泥浆可能会过稠,应进行剔除疏通。认真计算量测浇筑高度,控制好桩头的预留高度。
4 钢筋制作和水下混凝土灌注施工要点
4.1 钢筋笼制作和吊装就位
(1)钢筋笼视其长度采用整体预制或分节预制,钢筋笼骨架应具有足够的刚度和稳定性,以便运送、吊装和灌注混凝土时不致松散、变形。制作时每隔2 m增设加固钢筋一道,在骨架上端根据实际需要合理设置吊环。(2)在骨架主筋外侧,将定位钢筋焊接在骨架主筋上,数量每1.0~1.5 m一个,不少于4个,以控制保护层。(3)钢筋笼分节起吊要及时、准确就位,快速接长至设计深度加以固定,待混凝土灌注完毕并初凝后方可解除钢筋笼的固定设施。(4)在钢筋笼就位前仍需检查有无坍孔,以便及时采取措施。
4.2 导管的设立
用装有垫圈的法兰盘连接管节,导管应进行水密、承压和接头抗拉试验。导管连接牢固,接头封闭严密,上下成直线吊装,位于井孔中央,并在混凝土灌注前进行升降试验,防止导管卡住。
4.3 二次清孔
导管安装完毕后,再次检测孔底沉渣,如沉渣厚度超过设计图纸规定要求,可通过导管进行二次清孔。
4.4 灌注水下混凝土
(1)灌注混凝土是钻孔施工的关键,灌注前应探测孔底沉淀厚度,如大于设计厚度应再次清孔,直到满足要求为止。(2)混凝土采用自动计量拌合站集中拌和,混凝土运输车运送。混凝土拌合物应检查和易性、坍落度等指标,水下灌注混凝土的坍落度采用18~22 cm。(3)灌注首批混凝土时应注意:①导管下口至孔底的距离一般为20~40 cm;②首批灌注混凝土的数量应能满足导管埋入混凝土的深度不小于1.0 m;③封底混凝土灌入后,应仔细检查封底情况,确认封底成功后,进行正常灌注;④首批水下混凝土的灌注数量采用公式V≥(πd2/4)h1+(πD2/4)HC确定。(4)灌注要连续有序地进行,尽可能缩短拆除导管的时间,当导管内混凝土不满时,徐徐地灌注,防止在导管内造成高压空气囊,使混凝土灌不下去或压漏导管。(5)导管提升时,要保持位置居中,根据导管埋置深度确定导管提升高度,提升后导管埋深不得小于2.0 m且不得大于6 m。(6)在灌注将近结束时,导管内混凝土柱高度相对减小,导管内混凝土压力降低,而导管外井孔的泥浆稠度增加,比重增大。若出现混凝土顶升困难,可在孔内加水稀释泥浆,并掏出部分沉淀物,使灌注工作顺利进行。(7)为确保桩顶混凝土质量,混凝土灌注至桩顶设计标高以上1.0 m。(8)在灌注时,每根桩应制作不小于2组(6块)的混凝土试件。(9)高出地面及桩顶以下的井口整体式刚性护筒,在灌注混凝土后立即拔出。(10)混凝土灌注时间不得长于首批混凝土初凝时间,否则应掺入缓凝剂。
5 结语
桩基施工质量关系到整个桥梁结构的工程质量,桩基施工过程中,遇到预想不到的难题也是不可避免的,这就需要工程师根据具体情况,及时采取有效的处理措施。对施工中出现问题的分析与处理是否恰当正确,往往影响整个桥梁工程的安全使用、工程造价及工期。对于桩基施工中经常出现的施工质量问题必须在钻孔过程中及水下混凝土灌注过程中予以防治,唯如此方能保质保量地完成桥梁桩基的施工任务。
参考文献
[1] 李建中.公路桥梁桩基的施工与检测[J].山西建筑,2009(1):328-329.
[2] 陈虎,闫连军,桑贤克.桩基施工中常见问题的分析及处理[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9(2):80.
[3] 张在明,沈小克,周宏磊,等.国家体育场桩基工程的分析与实践[J].土木工程学报,2009(1):66-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