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金娟
摘要:语文课程是学生学习运用语言文字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语文读写能力的培养,是学生语文素养形成的重要内容和根本保证。在语文常态教学中,如何使读写教学水乳交融,相得益彰,是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语文阅读 读写结合 教学策略 读写结合,将读与写置于同一教学时间、教学空间,整合读写目标,在阅读名篇佳作中积累写的语言和素材,酝酿写的情感与冲动,学习写的技巧和方法,提升写的认识与角度,为学生由感而发,自由表达奠定基础。也是在写中拓展与延伸读的内容,深化读的主题,抒发读的情感,实践读的方法与语言积累。读写结合,水乳交融,一定能使读与写互为羽翼,相得益彰,为语文教学开辟一条实用有效的新路。笔者从事语文教学数年,在长期的一线教学中,对中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读写结合,有了一些有效的尝试和看法,现将自己的收获及经验与同行共同分享交流。
一、读中学法,写在方法指导处
读写结合,不只是追求学生自主的原生态写作,即所谓的“原创”,而是要通过引导学生在大量的阅读中,潜移默化地感悟表达与写作的方法、技巧,适时适度地通过阅读教学指导学生表达与写作的方法,由读导写,以读促写,使阅读的过程成为学生感知写作技巧、教师指导写作方法的过程,真正实现读写结合。
一篇经典课文,不光是其丰富的内容、鲜明的主题值得学生学习,其精湛的文笔、巧妙的写作方法也值得重视。因此,教师要深入钻研教材,从一个词、一句话,从谋篇布局中去发现作者独具匠心的写作方法,适时适度地选择适合本年段学生的写作方法学习点,引导学生练写。可以写几个优美的词组、一两句优美的话,或者一段、一篇文章。如在低段教学中,对文中用得优美的词,可以现场鼓励学生进行相关的词语搭配,造句训练;在中高段的阅读教学中,对经典的语段进行仿写;对谋篇布局典型的课文,进行整篇的仿写。
二、读中明理,写在独特认识处
著名特级教师支玉恒认为,作文难,难在学生认识生活的能力。学生对生活的认识不足,导致学生对现实世界不能从一个更高的角度去立意、去感悟,导致写作时无话可说。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利用文章中优美的景物、生动的故事、高尚的人物,让学生感受自然景物的美、明白生活琐事中常常蕴含深刻的人生哲理,认识生活中平凡而伟大的人物所具有的精神,从而提升自己认识生活、认识社会,学会从多个角度去观察自己生活的这个美好、和谐社会的能力,从而使学生能以独特的视角、较高的立意作文,提升作文能力。
在学习老舍先生的《养花》,引导学生认识普通劳动中的酸甜苦辣也是一种写作素材,让学生记录自己平凡劳动中不一样的感受;在教学冯骥才的《花脸》一文,引导学生学习作者独特的记事角度,写写自己过年时难忘的事和明白的道理。在教学《大自然的秘密》时,引导学生明白自然界中看似寻常的现象,却往往有其深奥的道理,从而能把平时觉得平淡无奇的自然现象,作为写作的良好素材。这样,在读文中指导学生认识世界,学生的认识不断 提升,自然能在平常的生活经历中,觅得独特的写作素材。
三、读中激情,写在情感激动处
写作总是由内而外,为文先动情,情动而辞发。由于中小学生的知识基础和年龄特征,使得他们的写作不可能完全建立在理性的思考上,他们更多地需要借助对现实生活的认知感受,从而产生对所写事物的“激情”,使写作自然表达。在阅读教学中,善于引导学生抓住教学中情感的激动点,创造时机,让学生激情写作,从而在读中练写。当然,对阅读教学中的激情点的确定,不仅要建立在教师深入分析教材和学生实际的基础上,还应注意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地进入阅读和写作情境。学生的“激动”,一定要建立教师“激动”的基础上,密切关注学生自身的生活积累,使学生的“激动”有认识准备、有生活经验积累、有正确表达的方向,从而避免“无病呻吟”。
在学习方志敏的《可爱的中国》一文时,引导学生感受了革命先烈虽身陷囹圄,受尽折磨,但仍对自己可爱的祖国心怀赤诚、矢志不渝。我适时激发学生:“身处当今的中国,你想对牺牲的革命先烈说些什么?你想对那些背叛祖国的人说些什么,尽情地写出来吧。”学生思如泉涌,激情的文字从笔尖喷涌而出,语言生动,情感动人。
四、读中知事,写在内容延伸处
写作,是作者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和反思。写作的发生,总是来源于写作对象,来源于让人难以忘怀的事物或让人良久思索的话题。因此,在教学中,抓住课文讲述的故事的延伸点,进行扩写、续写,也是对学生进行习作训练的一个极好途径。
当然,对不同类型的课文,其拓展延伸点也有区别。对写景状物类课文,对文中略写部分,可指导学生依照其他部分,进行适当的扩写;对写人记事类课文,对事情发展中略写的部分,可引导学生进行适度的补充,或者对故事续写;对说明状物类课文,引导学生对从未提及的方面进行补充;对议论类课文,让学生结合作者观点,补充理由进行写作。
如在教学《跳水》一课后,适时点拨学生:“小男孩被水手救起后,又会怎样呢?船长、水手、小男孩分别会怎么做,怎么说?”学生通过学习课文,对文中人物的特点和文章中心有了一定理解的基础上,自然能做适当延伸,写出自己的认识。
五、对照生活,写在经历共同处
作文,是学生对真实生活的记录或反思。学生的习作,是建立在学生对现实生活有充分的体验和认识的基础上。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将文本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体验联系起来。这样既能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也容易使学生在研读文本的过程中,将自己的生活体验与文本联系起来,从而学习课文中作者的表达方法与形式,表达学生自己的生活经历。
在教学《荷塘旧事》后,特别是农村学生,对在荷塘中嬉戏、溺水被救的事,很有共鸣,此时适时引导学生写作,效果极好。
在中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要善于捕捉机会,创造机会,巧妙架设读与写的桥梁,让学生在常态的语文课堂中,形成读写结合必备的基本能力,使学生的读写成为有机的整体,让读写训练水到渠成。读写结合只有真正成为语文教师一种固有理念,成为学生进行语文学习的一种基本方法,持之以恒,才能真正使阅读与写作有机融合,使学生语文素养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贺丽萍.语文拓展性阅读教学的研究与实践.四川师范大学,2007,(06).
[2]简迎春.论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优化策略.上海师范大学,2010,(04).
[3]伏凤林.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教学模式探析.黑龙江教育,2014,(09).
[4]国贝贝.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体验式学习探析.陕西师范大学,2013,(05).
[5]贾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批判性思维的培养.中央民族大学,201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