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艳君
在中等职业教育的改革发展中,中职学校课程标准对文化课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为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中职语文教学方法亟待创新和突破。语文教师应以阅读为契机,创造性地找准教学“抓手”,实现教学效果新突破。
一、中职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
1.学生语文基础薄弱
目前中职学校的学生学习基础比较差、学习能力不强,这造成他们入校后学习成绩不理想,学习效果很难提升,学习出现困难,甚至产生厌学情绪。
2.教师的教学观念陈旧
受社会大环境影响,很多中职语文教师无法摆脱应试教育的影响,大多在教学工作中仍套用普通高中语文教学模式,重视知识点传授,忽视培养学生语文应用能力;重视完成教学任务,忽视培育学生语文素养,从而导致教学效果低下。由于社会上对中职学校存有偏见,更导致教师自我价值感降低。还有一部分教师不注重教学内容的拓展和教学方法的更新,动辄就从学生身上找原因。
二、以阅读为“抓手”改革语文教学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主张通过课外活动促进问题学生的转变,尤其以劳动、观察、阅读三项内容为重。阅读教学是引导学生获得知识、认知世界、享受精神自由、提升人生价值的过程。阅读的文本林林总总,但无论哪类文本,都包含了丰富的信息:或陈述性的、或程序性的、或策略性的。文学作品更集中体现了人文情感。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办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
中职语文大纲强调,语文教学要“指导学生学习必需的语文基础知识,掌握日常生活和职业岗位需要的现代文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具有初步的文学作品欣赏能力和浅易文言文阅读能力。”现代社会要求人们思想敏锐,富有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对自然、社会和人生具有深刻的思考和认识。因此,促进中职学生探究能力的发展成为中职语文课程的重要任务。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阅读是一种针对基本技能的训练活动、增强品味的阅读活动、充满诗意的文学活动,也是丰富细腻的情感活动,可以加深阅读者对文章的理解和感悟。阅读让学生在充满情致的实践教学活动中认知文字、体味词句、感受声律、增强语感、领会情感、品味意境。因此,阅读教学在中职语文教学中可以起到“抓手” 作用,教师应通过阅读让学生对语文产生学习兴趣,进而提高语文素养。
三、优质阅读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兴趣
要使学生真正从阅读中找到语文学习的动力,扎扎实实地通过阅读提高自身语文素养,就必须让学生对阅读本身产生浓厚的兴趣,让学生真正感受到倾听优秀的朗诵作品能陶冶情操,全身心投入朗读是一种享受。如果学生能自觉地进入乐读的境界,把阅读文章当作对作品的一种再创造,阅读教学定会发挥理想的效果。那么如何令学生乐读呢?
1.以高质量范读启发学生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激起学生的阅读兴趣,教师的范读十分重要。课文中有些地方需要以读代讲,有些地方读不好就不能理解好。朗读不仅仅能营造学习气氛,更能让课堂气氛达到高潮。这需要教师提前研究教材,朗读好课文,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令学生情不自禁地进入课文的意境之中。很多学生听老师朗读自己也跃跃欲试,教师此时应抓住机会请学生朗读,并适时进行指导,从而使学生深切地体味优美的语言文字和其中蕴含的情感,进而更好地把握作者情感,加深对课文的学习理解。
2.作品鉴赏,高品质享受
大多语文教材都有配套朗读录音带,这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最好的教学资源。教师可以利用课堂给学生播放课文的示范朗读,同时在语文教学资源网上下载优质朗读素材给学生上作品欣赏课,还可以让学生自己把平时听到的、认为好的朗读材料推荐到课堂上供大家一起鉴赏。这样不仅调动了学生的参与性,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3.建立兴趣小组,带动全员进步
举行形式多样的阅读活动,是创造阅读氛围的有效途径。建立兴趣小组能使学生热情进一步高涨。成绩较好的学生用他们的热情和自身的进步对非兴趣小组学生起到了良好的感染和带动作用。通过训练,多数学生都能自觉地用心读书、有感情地读书,这为后面的“感悟”教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4.改革课堂教学模式
在课堂教学中开展阅读教学实践,必须打破传统教学模式。在阅读教学模式中,诵读贯穿了整个课堂教学,诵读、感悟、交流的教学环节,是一个相互穿插与促进的统一体。充分地诵读是感悟的基础,有所感悟是交流的基础;反过来,有所感悟才能使学生提高朗读水平,而积极地交流也能让学生获得更深层次的感悟。这个模式使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了充分的发挥,而教师仅充当了一个组织协调角色。学生不再是课堂的局外人,而是课堂真正的参与者,是课堂的主体;教师只在关键的时刻进行点拨,起到组织、协调和引导的作用。
长时间循序渐进的阅读教学,能使那些学习困难的中职生改变学习无兴趣、无动力、无收获的尴尬状态。语文课的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中职生毕业后马上就要进入社会,其语文素养成为他们融入社会、适应社会的一把利器。因此,应在中职学习阶段着力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以阅读为“抓手”,结合学生实际,创新语文教学方法,不断提高学生语文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责编 陈 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