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本余
摘 要:随着农村信息化建设的深入,农村信息消费发展迅速。该文分析了农村信息化建设对信息消费发展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完善农村信息化建设,促进信息消费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农村信息化;信息消费;农村
中图分类号 F323.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5)10-141-02
Abstract:At present,information consumption develops quickly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rural information construction.The paper analyzed the effect that rural information construction put the information consumption.Then it put forward some rationalization improvement measures to improve rural information construction.
Key words:Rural information construction;Information consumption;Rural
信息消费是指直接或间接以信息产品和信息服务为消费对象的消费活动。随着我国信息化建设的快速发展,信息消费已成为我国居民消费性支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再加上信息产品和信息技术应用的普及和人民群众的文化素质的提高,信息消费将逐渐成为当今的消费潮流和消费热点。2013年国务院发布了《促进信息消费扩大内需的若干意见》,凸显出政府已经重视利用信息消费来促进经济发展,同时随着我国大力发展农业现代化,加强了农村信息化建设,也更加注重农村信息消费发展。
1 农村信息化建设对信息消费的影响
农村信息化建设主要包括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农村信息环境,农村居民信息意识和农村信息管理机构等要素,因此农村信息化建设对信息消费的影响主要通过这4个要素发挥作用。
1.1 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对信息消费的影响 农村信息基础设施水平高低直接影响农村信息消费水平。由于当前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薄弱,导致传播途径缺乏,信息覆盖率低。当前农民获取信息的主要来源就是通过电视、广播媒体,较少从报纸、杂志、网络等其它媒体获取信息,所以农村居民接触媒介的种类显得非常单一。因此农村居民很难获取与农业生产经营活动的信息,所得到的信息也是不完善,滞后性的。再加上由于农村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和网络媒体操作需要较高的专业操作、理解等能力,农民很少使用网络(智能手机、电脑等)的途径获取信息资源。正因为这些原因,农村居民很难获取到对他们有利的、与他们生活息息相关的信息,导致他们对信息产品或者信息服务的认知度不高,所以减少了自己在信息服务或者产品方面的支出。
“最后一公里”信息服务的问题仍然存在。由于经济发展比较落后,投入的资金很少等限制因素,导致农村信息服务体系的基础设施建设单一,不完善。由于农村地区比较偏远,交通不便利的因素,有线电视和网络宽带服务无法普及到每一户农村居民,所以信息获取量会大量减少。信息服务平台涉及政府公告和政策、农业生产与科技新闻、虫害疫情、灾害性天气预报等信息,农民非常需要这类信息,但当前农村信息服务平台建设的情况不容乐观,无法提供这些信息,因为无法获得足够的经济和政策支持。农村信息服务人才非常缺乏。其原因是农业信息服务人员往往工作在相对偏僻的农村,经济条件比较落后,专业人才都不愿意扎根于农村,导致在遇到关于农业生产或者经营方面的困难时,缺少农村信息员,问题经常得不到解决或者科学的解释。再加上信息服务人员需要充分了解每个地区不同环境下不同农户的具体信息需求和及时掌握各种惠农政策等才能提供准确的信息,所以这需要信息服务员具有更高的文化素质和各种媒体灵活运用的能力,在农村就缺少这样的高技术素质人才,影响了农村居民信息消费积极性的提高。
1.2 农村信息环境对信息消费的影响 农村信息环境最严重的问题是信息污染,这对信息消费的影响是较大的。信息污染是在众多的信息中掺杂了一些无关性、欺骗性、误导性的信息,对农民产生了不利影响。同时面对市场利益的诱惑,相当多的营销商利用不正当的营销术,例如电话短信诈骗或者给产品设置各种各样的收费项目。由于农村居民文化素质较低,对信息的认知水平较低,无法对信息的真假进行分辨,使越来越多的消费者落入陷阱。由于信息污染的影响,损害了消费者的权益,因而降低了农村居民的信息消费积极性。
1.3 农村信息管理机构对信息消费的影响 由于农村信息化建设缺乏相应的政策和经济扶持,大部分乡镇政府部门既没有建立相应的农村信息管理机构,也没有设立相应的信息反馈机制,引起信息不对称,直接导致农村居民对信息消费需求降低。由于缺乏相应的信息管理机构,政府部门对信息资源缺乏统筹协调,资源浪费现象比较严重,政府各级部门和其它机构之间共享程度低,导致信息市场环境得不到合理规划,从而抑制了信息消费的发展。
1.4 农村居民信息意识对信息消费的影响 农村居民信息意识对信息消费具有重要的影响。由于农村居民文化程度低,导致信息意识薄弱,接受信息的能力较差,直接导致对信息消费行为产生不利影响。由于现在农村信息媒介传播形式主要就是电视和广播为主,而且对其传播的信息需要较高的教育程度,这对农民是严重的信息障碍。特别是在一些偏远落后地区,农村居民思想比较陈旧,不会轻易尝试信息消费,所以相应的信息消费市场得不到有效建立,这直接限制了信息消费。
2 完善农村信息化建设,促进农村信息消费发展
2.1 加大资金投入,培养农村信息化建设人才 由于目前农村信息基础建设不完善,所以政府部门应投入更多的精力和资金来加强和完善。首先应建立健全相关政策和加大资金投入力度,特别是加大对农技部门或者农村信息服务机构的资金投入,用相应的优惠政策吸引高技术人才。同时也要加大农村信息服务人员的培训力度,增强他们对各种信息技术的灵活运用能力,切实为农民网上提供政策咨询、发布农业产品供给与需求信息和天气预报等信息,提高服务水平和质量。
2.2 优化信息消费环境 面对信息污染带来一系列问题,政府应该加强信息市场监督,完善信息消费法律法规,优化信息消费环境,降低信息污染和信息泛滥带给农村居民的损失,推动信息消费的可持续发展。同时政府要打击信息市场垄断行为,降低信息消费的成本,使农村居民具备对信息产品和信息服务的购买力,例如降低电话月租费、有线电视的年费、电脑入网费等。
2.3 提高农村居民的信息意识和信息认知水平 政府应积极提高农村居民的信息意识和认知水平。可以通过开办培训班的方式,灵活运用信息服务产品,提高对信息的分辨能力,从而培养农村居民的信息意识。政府应加大宣传力度,普及信息的重要性,加大对农村居民的宣传和讲解,使他们对信息产品和信息服务有更全面深入的了解,促进农村居民的信息消费。
2.4 建立信息管理机构,整合农村信息资源 各级政府应重视信息消费带来的经济影响,应设置相应的信息管理机构。面对海量的信息资源,通过信息管理机构可以有效整合农业信息,建立权威的农业信息数据库,形成合理的分类,便于农村居民搜索信息。同时各级政府部门应建立相应的信息反馈机制,有效了解农村居民信息消费的需求,扩大信息产品和信息服务的消费市场。政府建立信息服务平台,免费向信息用户推送农业科技信息、农业生产种植、惠农政策、天气预报等信息。
2.5 优化农村信息传播途径 农村居民信息主要来源是电视、广播媒体,他们在信息传播扮演了重要角色。所以应该加强和完善电视网络建设,提高有线电视普及率,加快电视“村村通”的建设。相关媒体应该深入农村调研,了解农民的真实的信息需求,增加农业科技的节目和提高节目制作质量,并合理安排播出时间。根据不同地区的农村居民对信息的需求,制作关于农业优良的信息电视或广播节目。报纸、杂志、网络等其他媒体应关注农村居民的信息需求,增加农民的寻求信息的渠道。
参考文献
[1]郑兵云.城镇居民信息消费的差异性研究[J].统计与信息论坛,2007(1):103-107.
[2]龚花萍,邓硕.我国中部地区城镇居民信息消费调研[J].现代情报,2011(11):54-56.
[3]沈司婷,李旭辉.安徽省农村居民信息消费制约因素及发展策略[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1):103-112.
[4]黄志文.论农村信息消费对农村经济的影响[J].商场现代化,2010(24):112-113.
[5]王硕.农村传播的边缘化现状与对策[J].传媒观察,2007(7):31-32. (责编:徐焕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