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北地区平欧杂交榛子栽培技术

2015-06-15 01:50丁旭光郭敬丽丁赓
安徽农学通报 2015年10期
关键词:栽培技术

丁旭光 郭敬丽 丁赓

摘 要:木兰林管局地处围场县境内,属高寒地区,近几年在中国林科院专家的指导下,引种平欧杂交榛子取得了一些栽培经验。该文主要介绍了冀北高寒地区平欧杂交榛子栽培技术,以供参考。

关键词:平欧杂交榛子;栽培技术;冀北地区

中图分类号 S664.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5)10-77-02

平欧杂交榛子是以平榛为母本、以欧洲榛为父本种间远缘杂交选育出的优良品系,该杂交榛子既具有平榛的抗寒性强和风味好的特点,又具有欧洲榛的大果、丰产、出仁率高的特点,并且具有较强的抗寒性,在平原、山地都可栽植。尽管该品系具有较强的抗寒性,但在海拔较高、相对寒冷的地区引种,仍需要精细栽培和管理。木兰林管局和中国林科院通过合作,在木兰林区开展了平欧杂交榛子引种实验,经过3a的栽培,在栽培技术方面取得了一些经验,现介绍如下。

1 品种选择

由于木兰林区地处冀北地区,海拔相对较高,无霜期较短,最低温度在-35℃以下,冬季寒冷且干燥,品种的适应性、抗寒性是关键。通过3a的栽培观察发现,达维、辽榛3号、辽榛7号、平欧28号、平欧210号这几个品种能抗-35℃以下的低温,适合在冀北地区栽植。

2 栽植地选择

栽植地的立地条件的好坏,对榛树的生长和产量会产生直接影响。以选择背风向阳、排水良好、土壤深厚肥沃、土壤质地为沙壤的平地为最佳,山坡地、沟谷两侧亦可。土壤黏重、瘠薄,低洼盐碱地,不适宜建榛园,但可以通过客土改良土壤、挖排涝沟等措施,满足榛树生长需要。

3 挖定植坑

3.1 确定行向 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1)等高线原则:即山坡地的定植坑行向宜与等高线一致;(2)长行向原则:长条形地块,树的行向宜与地块的长方向一致;(3)南北行向原则:有些地块可选择南北行向或东西行向时,优先选择南北行向;(4)有利于机械化生产作业的原则:行向越长越有利于机械化生产作业;(5)随地转弯原则:围山转、有弯弧度的梯田地,行向可随弯弧一致。

3.2 确定株行距 栽植密度因土壤条件的好坏而不同。冀北地区由于生长季节短,多数为山地、山坡,立地条件和土壤肥力相对差些,因此宜适当密植。株行距可采用(2~3)m×(3~4)m,一般情况下采用2m×3m(111株/667m2)或2.5m×3.5m(76株/667m2),树龄大了以后,可以在行上间伐或移植。注意树坑中心距离梯边一侧不少于2m,距离山坡一侧不少于1m。

3.3 挖坑 (1)挖坑前,应清除田内杂树、杂草,修补好梯田等;(2)坑大小为长60cm×宽60cm×深50cm(直径60cm×深50cm);(3)“品”字型错开;(4)确定好定植点后(拉线),在定植点做好标记,挖坑时确保定植点在坑的中心;(5)可人工挖坑也可机械挖坑,人工挖坑时,表土(上层25cm)和底土(下层25cm)宜分开放置;(6)挖坑时如遇到石头,需要将石头挖出、拣出,运走或摆放在梯田边。

3.4 施底肥并填土

3.4.1 施底肥 施腐熟的农家肥作底肥,羊粪每株施10kg,牛粪、猪圈肥等每株15~20kg,农家肥与土1∶1拌匀。

3.4.2 填土 施肥后定植坑须留有25cm深,然后用表土将树坑填平。施肥和填土时,要将石块拣出,不要埋入坑内。

4 苗木选择

选择根系发达、木质化根8条以上,根长20cm以上,芽饱满,苗高50cm以上,无机械损伤、无病虫害的苗木。对选好的苗木稍加修剪,将根系剪留长度10~12cm,剪除茎基部的根蘖枝以及苗茎过100cm的部分。

5 精细栽植

5.1 苗木保存 苗木从产地运到栽植地时,要及时假植,防止根系失水。榛子树发芽较早,为了防止榛芽过早萌发,可将苗木保存在冷库内,温度控制在0~5℃,用湿沙培埋根系保湿。

5.2 栽植时间 以春季栽植为宜,一般在4月中、下旬,土壤化冻25cm以上,定植必须在萌芽前结束。

5.3 栽植方法

5.3.1修根 栽植前进行苗木根系修剪,有利于促发新根。根系较短时,将伤根断面剪掉0.5cm;根系较长时,剪掉根长的1/3,剪口平滑,一般根系修剪后的长度以15~25cm为宜。

5.3.2 蘸浆 用塑料薄膜、大水缸、大塑料桶等作为容器,将水、土、生根剂等配制成稀泥浆,根系蘸泥浆后栽植。

5.3.3 授粉树配置 榛树为异花授粉植物,每块榛园地应选择3~5个主栽品种,每个品种栽3~5行,相间栽植可互相授粉。也可进行人工授粉,但要注意有些品种授粉不亲和,不能相邻栽植。

5.3.4 栽植 在准备好的定植穴中心挖一小穴,大小以能将根系舒展埋入即可(一般30cm见方),将苗木根系放入小穴内并摆正,湿土填至50%时,将苗轻轻向上提,根系舒展,边填土边踏实,使根系与土壤紧密结合,苗干与地面垂直,埋土深度,根颈在地面以下6~10cm,踩实,填土与地面平。然后将苗木的周围筑起灌水树盘,直径达lm,埂高8~12cm,便于浇水和蓄水。栽植后要立即浇水,浇足浇透。第2天撒面土封树盘,封土厚度2cm左右。

6 栽后管理

6.1 定干 栽植后及时定干,根据树苗的大小确定定干高度,一般为40~60cm,剪口下要有3~5个饱满芽,剪口距离顶芽以上3cm左右,定干后立即用铅油或油漆涂抹剪口,以防剪口抽干。

6.2 覆膜 定干后用幅宽80cm×80cm塑料膜(地膜)穿过主干盖严树盘,并用土将塑料膜压实,防止被风吹起。覆膜目的是增温保墒,促进苗木根系生长,提高成活率。

6.3 撤膜、浇水及施肥 栽植当年雨季来临前(一般5月底至6月初)撤去地膜,撤膜后浇水1次,并随浇水施用少量尿素(每株15~25g为宜);以后根据土壤墒情及时浇水,8月份以后控水控肥,防止后期徒长,入冬前浇防冻水1次。为保证榛树的健壮生长与结实,每年施肥补充养分,促进花芽形成,增加榛子结实量。每年秋季土壤结冻前,施入以农家肥为主的有机肥料作基肥,施肥量为10~20kg/株,随着树龄的增大而增加。榛树一般追肥2次,第1次在5月下旬至6月上旬,此时正值果实子房膨大期和新梢生长期;第2次在7月上旬至中旬,促进果实生长发育、花芽分化、枝条充实。

6.4 除草 行间生草,定期割除,并覆盖在行内,树盘内无杂草。

6.5 防寒 栽植的当年,当进入冬季后,对树干进行培土防寒,培土高度为20cm以上。树干其余部分用薄膜缠封,防止风干,以后随着树龄的增大,逐渐适应环境后可不予防寒。

6.6 病虫害防治(1)榛树病害主要是白粉病,主要危害叶片,也可侵染枝梢、幼芽和果苞。防治方法:改善通风、透光条件,增强树体的抗病能力。用多菌灵800倍液,进行树体喷施,每隔7~10d进行一次。(2)榛树的虫害主要是榛实象鼻甲,主要为害果实,蛀食榛仁。防治方法是在5月中旬至7月上旬使用60%D-M合剂300倍液毒杀成虫,对榛园全面喷施,每隔15d喷一次,连喷2~3次。并采摘虫果、脱果,集中烧掉。

参考文献

[1]赵中原.榛子栽培管理技术[J].防护林科技,2011(5).

[2]周一夫.高寒地区平欧榛子繁育与栽培技术[J].林业勘察设计,2010(5).

[3]何海清.黑龙江东部地区平欧榛子栽培管理技术[J].中国园艺文摘,2014(2).

(责编:张宏民)

猜你喜欢
栽培技术
提高大豆种植生产效益的栽培技术分析
兰山区义堂镇简易大棚蔬菜高效轮作栽培技术研究
番茄大棚栽培技术探析
早春大棚番茄高产栽培技术
石榴短枝红在驻马店引种表现及丰产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