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廷梅
[摘要]目的:对针灸治疗脾胃虚寒症的临床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7月-2013年7月收治的64例脾胃虚寒症慢性胃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运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患者单纯给予针刺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针灸治疗,治疗后,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96.9%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1.9%(p<0.05)。结论:治疗脾胃虚寒症慢性胃炎患者采取针灸治疗,能够明显提高治疗有效率,获得较好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脾胃虚寒症;慢性胃炎;针灸;疗效
慢性胃炎是临床中的常见疾病,具有起病隐匿、症状不明显的特点。其为不同病因导致胃粘膜发生萎缩性病变或者慢性炎症,胃粘膜上皮受到反复性损害后,受到粘膜特异再生能力影响,使粘膜发生改变,最终导致胃腺体发生萎缩,甚至消失。笔者对我院收治的32例脾胃虚寒症患者给予针灸治疗,取得较好效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2年7月-2013年7月收治的64例脾胃虚寒症慢性胃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运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其中,观察组:男20例,女12例,年龄15-64岁,平均年龄(35.6±2.4)岁;病程2-25年,平均病程(4.2±1.6)年;对照组:男19例,女13例,年龄16-65岁,平均年龄(35.7±2.5)岁;病程3-26年,平均病程(4.5±1.8)年;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以及病程等资料对比无较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纳入排除标准
纳入伴有上腹隐痛、饱胀、呕吐、暖气以及反酸等症状的患者;纳入经x线、胃镜检查确诊为慢性胃炎(包括萎缩性胃炎、浅表性胃炎)的患者;纳入经中医辨症确诊为脾胃虚寒症的患者;排除伴有心、肝、肾以及造血系统等严重疾病的患者;排除伴有精神疾病的患者;排除疗程中断的患者。
1.3方法
对照组患者仅给予针刺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针灸治疗,主穴:取患者中脘穴、梁门穴、脾俞穴、胃俞穴以及足三里穴;配穴:主要取患者公孙穴和内关穴;首先对患者常规消毒处理,使用大小为0.30mm×40mm的一次性不锈钢管针,直接针刺,得气后,将艾条段点燃,将其插到针柄,灸两壮;在配穴部位使用大小为0.25mm×25mm的毫针,直接针刺,得气后,留针约半小时。两组患者每周均治疗三次,一个疗程为一个月,共治疗三个疗程,对患者进行半年随访。
1.4疗效评定标准
痊愈:经治疗后,患者的饱胀、胃痛、纳差、嘈杂以及纳差等临床症状完全消失,且随访半年后,无复发;显效:经治疗后,患者的主症减少超过一半,自觉症状也得到好转;好转:患者的主症减轻超过一项,其余症状好转较明显;无效:经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无变化甚至加重。治疗总有效率=痊愈率+显效率+好转率。
1.5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数据的统计与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痊愈22例,占68.7%,显效6例,占18.8%,好转3例,占9.4%,无效1例,占3.1%,总有效率为96.9%;对照组患者痊愈16例,占50.0%,显效4例,占12.5%,好转3例,占9.4%,无效9例,占28.1%,总有效率为71.9%。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3.讨论
中医学中,脾胃虚寒型慢性胃炎属于“痞满”、“胃脘痛”范畴,发病常常受到劳倦过度、饥饱失常、肾阳不足以及久病脾胃受伤等因素影响,导致患者脾胃虚弱,出现胃失温养、中焦虚寒所致;西医认为该病发病主要受到自身免疫、幽门螺杆菌感染、胆汁返流以及自身免疫等因素影响。西医治疗效果不为理想,具有较高的复发率。中医对患者辩症施治,该病关键为脾胃虚寒,以健脾和胃、温经散寒为治疗原则。所取穴位中,中脘穴为人脉穴,具备调理气机、健运中焦的作用,是治疗脾胃虚病的重要穴位,其配穴为梁门穴,是局部取穴;胃俞穴和脾俞穴是脾胃气体的主要输注地方,能够补充脾二穴位,和中脘穴联合应用,能够起到相配作用;内关穴具有行气止痛、宽胸解郁的作用,和公孙穴相配,能够有效治疗心、胃、胸等疾病;足三里是胃经下合穴,能够起到疏调胃气、导滞止痛的作用。有研究表明,对足三里进行针刺,不仅能够有效调整胃肠功能,而且还能够提高机体免疫力。艾条的药性能够经体表穴位渗入到体内,温针灸能够发挥温通经络、温阳散寒的效果。本组结果表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治疗脾胃虚寒症慢性胃炎患者采取针灸治疗,能够明显提高治疗有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