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玉明
摘 要 现代化农业的发展主要是依靠各种先进的技术,虽然农业技术在很大程度上突破了传统农业活动中的各种限制,给农民的生产活动带来了便利,但现也给社会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如生态环境的污染、农产品药物残留等,影响了人民的生活质量。基于此,分析了现代农业技术对农业社会的利弊影响,以期为农业的健康发展提供部分理论及实践经验。
关键词 现代农业技术;积极意义;弊端
中图分类号:S572 文献标志码:C 文章编号:1673-890X(2015)09-177-02
科技的进步使农业技术也逐渐实现了现代化,现代农业的最大特点就是克服自然条件的限制,通过采用各种先进的技术手段和设备使人类摆脱自然气候和灾变带来的负面影响,并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人们生活所需。但是,现代化农业的发展需要以工业发展为基础,即工业为农业发展提供所需要的各种机械和技术的供应链。农业逐渐开始过度的依赖工业,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合理的使用现代化技术为农业服务十分重要。
1 现代农业技术给农业发展带来的积极影响
1.1 现代农业技术与实际生活相契合
工业革命以后,科学便逐渐被越来越多的人用来作为创收的手段。当前,无论是农民自身,还是国家的权力机构、企业或者科研人员,都对现代农业技术饱含憧憬。因此,在现代农业技术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使得现代农业技术与实际生活越加契合[1]。
1.2 现代农业技术给农民的生产带来了方便
应用现代农业技术不仅可以增加农作物的产量,还可以促进农业本身的发展,给农民的生产带来了极大的便利。现代农业技术的发展,使农民可以在正确的引导下使用各种高科技育种和与种子配套使用的化肥,进而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农民通过选择各种适宜的先进农业技术,不仅方便了生产,缩短了农业作业的时间,而且可以腾出更多精力投入到其他活动中。
1.3 现代农业技术具有发展性和科学性
现代化的农业技术遵循的是科学性、发展性和功能性的原则,目的是推动整个农业社会的全面化发展。通过现代化技术整合各种乡土资源,使新型农业在农村普及,塑造出来符合科学化、城市化以及现代化建设的新型农民。因此,“新农村建设”和“新型农民”,都在很大程度上使当代的农村、农业和农民自身发生了扭转性的变化,不仅解放了农民禁锢于土地的人身自由,也缩小了城乡之间的现实差距,在现代化技术的引导下,使农业发展更加科学化。
2 过度依赖现代农业技术的弊端
现代化农业技术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农业的发展,但在农业技术不断普及使用的发展过程中,存在一些过度依赖农业技术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埋下了隐患。如现代农业技术水平的提高和广泛的投入使用,最终使农产品的产量难以增长甚至下降。以往的农业技术,由于受到科学技术等的限制,尚处于依赖土地自然规律的基础上辅助农民实现增产。因此,在该阶段,人与自然之间的发展是和谐关系;现代农业中,各种先进技术的研发和使用,是的农民盲目的追求生产量,忽视了对自然的保护[2]。随着能够实现增产的种子、化肥、农药以及各种机械设备的大量投入使用,导致土地逐渐出现疲态,过度的人力以及物力的投入给土地造成了破坏。因此,过度的使用现代化农业技术产生了部分异化的问题,具体如下。
2.1 土地的异化
自20世纪以来,各种新型的农业技术越来越具有生物学的特征。当前,人们注重化肥和饲料的改良。随着基因在现代农业技术中的研究和应用,人类培育出了各种新品种。如杂交育种以及诱变育种等,但改良后的饲料在提高农民收益的同时,也会破坏到土地以及植物法的原有状态。此外,农药和化肥等对土地甚至是整个生物链也会造成一定程度的伤害。
2.2 农事劳动的异化
在传统的农业中,人民更加重视的是天时、地利及人和的情况,现代农业则更加注重依托于各种先进的技术手段操控天气,如通过人工降雨的方法缓解旱情等;同时,以各类农药和化肥对土地进行催化,通过相关专家的判断和推测影响着整个农业活动。因此,科技在不断帮助农民调节出农民需要的生产资料和生产条件的同时,从某种程度上说,农民也逐渐从劳作者和收获者转变成为农业的参与者和施行者。
2.3 农民自身的异化
随着工业化时代的到来,各国开始研究如何通过先进的机械设备省时省力的完成农业生产,其中,拖拉机的研制和投入使用是农业渗透工业化的开端。机械化的大生产使很多农民选择离开农村走向城市,甚至逐渐变成了地地道道的“农业商人”。但是,也有一大部分农民应在城市的完全工业体系中难以生存和发展,被城市遗弃。
3 完善农业技术的有效策略
3.1 进行农业科研的相关机构的改革
进行农业科研的相关机构的改革,一方面,相关部门应该注重借鉴各发达国家的成熟经验,并根据我国的国情和农业发展特点,建设出全面化的农业科研平台,通过不断提高各种农业资源的利用效率来增加收益,有效避免各科研机构之间的重复研究和恶性竞争行为的出现,最终实现我国农业生产和科研技术的科学结合。此外,相关部门应该注重肯定农民的农业主体地位,只有使农民以主人翁的态度对待农业生产,才能提高农民参与现代化农业科技技术创新的积极性,最终实现农业推广、技术研发与农民需求的紧密结合。
3.2 构建农业发展的信息化平台
当今,信息已经逐渐成为各行各业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对于现代化农业而言,信息已经作为一种基本要素,是积极的发展现代化农业的手段。构建农业发展的信息化平台,具体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定加强农业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革新农村农业信息技术服务体系,推动农业各部门与多媒体以及多运营商之间的相互沟通和合作。二是扩大农业信息服务的覆盖范围:相关部门应该构建出电台、电视、电话以及计算机网络的综合性农业信息服务的平台。三是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改造传统农业:建立并完善出重要农产品的安全预警体系,通过提高自然灾害以及各种病虫害的有效预测及预警水平,提高农业生产活动所需各种资源和农产品质量的安全监督力度[3]。四是实现农业信息资源的共享。坚持我国政府的主导地位,科学进行市场运作,提倡多元参与的模式,实现农业信息资源的共享,打造全面化的服务性信息平台,最终实现农业信息的长效机制管理。构建农业发展的信息化平台,可以使农业各部门之间相互联系、相互沟通、相互配合,打破部门间的界限,最终实现农业各部门数据的高效衔接和共享,使农业信息全方面的为人民服务。
3.3 健全创新农业技术的保障性体系
当前,很多农业比较发达国家为了实现农业技术的创新,不断推广出了一系列与之相匹配的政策及措施,并颁布了相应的法律法规。中国是农业大国,正处于发展阶段,借鉴发达国家在创新农业技术中的经验十分重要。相关部门应建立与农业科技体制改革相配套的法律法规。并在国家法律的保障条件下,建立更为合理的农业教育、推广和科研体系三者间相互协调,构建成为具有综合性功能的科技管理系统。
4 结语
综上所述,科学合理地运用现代化技术可以促进农业的平衡和稳定发展。农业本是一种人与自然之间相互互动和改造的生产方式,即农业可以依靠自然给予人类生存所需的物质产品,而人类则可以依靠自然,通过对其进行合理的利用和保护,实现收获生活必需品的过程,农业的最大特点应该是乡土性、劳作性以及有限性。因此,人类应该认真反思现代农业技术的弊端,避免采用征服自然的方式过度地向自然索取,进而保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叶敬忠,王为径.规训农业:反思现代农业技术[J].中国农村观察,2013,1(2):6.
[2]孙旭光.现代农业技术发展推广新模式的探索[J].中国农业信息,2013,1(23):215.
[3]陈慧文.试论现代农业技术创新问题[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1):8.
(责任编辑:赵中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