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富
摘 要 党的十八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难点在农村,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没有农村的小康,就没有全社会的小康;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的现代化。在2014年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这充分证明,农业是“四化同步”的短腿,农村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只有农业基础稳固,农村和谐稳定,农民安居乐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才能真正实现。基于此,通过对武定县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有利条件和存在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对策建议,旨在对武定县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参考。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农业现代化;建议;云南省武定县
中图分类号:D267.2 文献标志码:C 文章编号:1673-890X(2015)09-089-02
1 有利条件
云南省武定县是一个典型的多民族山区农业县,从发展趋势上看具有主导的有利因素。主要表现在:一是土地广阔,土壤肥沃,森林茂盛,热量充足,水量充沛,具有潜在的农业发展资源优势。二是矿产资源较多。境内矿藏有钛、铜、铁、锌以及木纹石等10多种矿体,储量丰富,质地优良,为武定工业化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三是少数民族众多。全县有彝族、傈僳族、苗族、傣族及回族等19种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54%,民族文化、地方民俗风情底蕴丰厚。“壮鸡之乡”“白药之乡”“南国牡丹之乡”“中国彝族文化之乡”等民族文化品牌享誉省内外,具有较高的研发价值。四是旅游资源丰富。武定狮子山风景区、万松山原始森林、己衣大峡谷、水城河瀑布等是人们旅游、度假的极好休闲圣地。这些资源优势只要能充分发挥,武定的发展前景十分看好。
2 存在问题
武定县是国家重点扶持的贫困县,经济贫困是制约武定发展的重要因素,第一,农村经济收入水平低,集体经济薄弱,农民收入增长缓慢,是新农村建设最为突出的矛盾。第二,农村基础设施滞后。部分农村群众出行难、看病难、子女上学难、喝不上干净水的情况依然存在,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长期得不到改善,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十分脆弱,农业、农村发展后劲不足。第三,农村发展的体制性障碍依然存在,农村改革的任务重。第四,部分农民的素质偏低,思想观念陈旧,文化科技落后,旧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俗普遍存在,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相当缺乏。
3 建议与对策
在优势与困难、机遇和挑战并存条件下,要推进新农村建设,必须把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农民持续增收,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中心任务;把培养新型农民、构建和谐社会,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把开展村容村貌整治活动,作为新农村建设的关键环节;把深化农村改革,作为新农村建设的有力保障;把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作为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强劲动力,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到:村庄有科学合理的规划、有平整硬化的道路、有安全卫生的人畜饮水、有文化体育活动场(室)、有太阳能或节能路灯、有垃圾集中处理点并建立垃圾处理机制、有污水处理设施和措施、有一定数量的林木覆盖率、有干净整洁的环境、有特色优势产业;农户有美观安全的住房、有自来水、有太阳能热水、有沼气池和节能灶、有卫生厕所、有整洁的畜厩、有广播电视宽带信号覆盖、房前屋后有果木。实现村庄“十有”、农户“八有”的目标,扎实有效地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3.1 农村生产发展、农民生活富裕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点
要客观分析农村发展的现状,选准能使农民持续增收的主导产业,积极发展农村经济,努力拓宽农民增收渠道,积极探索建立农民持续增收的长效机制,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水平。首先,要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一是大力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农业增产增收,不断增加农民收入。二是要积极推进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大力推广先进的科学技术,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和普及,引导农民进行自主创业,大力发展高原特色农业、生态农业和观光农业,进一步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三是通过实施“三红惠民”工程,积极推行龙头企业+基地+农户的生产模式,不断开拓市场,走产、加、销为一体的产业化经营道路,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开创新的局面。
3.2 培养新型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内容
一是要加快发展农村教育事业。普及巩固农村九年义务教育,保障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改善办学条件;稳定农村教师队伍,促进城乡教育事业均衡协调发展。二是要强化农民技能培训。充分发挥农技人员的作用,对农民进行实用技术培训,推广科学种植养殖技术;大力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增强农民就业创业能力。三是要加强农村的文明建设。大力开展“文明村”“文明家庭”的创建活动。加强农村文化设施建设,通过实施“大喇叭小广场”等工程办好体育运动、文化娱乐活动,不断满足农民群众的文化生活需求。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努力创建“敬重老人、尊重妇女、家庭和睦、邻里团结、崇尚科学、破除迷信”的良好社会风气。
3.3 开展村容村貌整治活动,保障村容整洁,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环节
积极开展“六项整治”,达到“六项提升”。一是整治生活垃圾和农业废弃物,提升环境卫生;二是整治村庄污水,提升环境质量;三是整治村民生活设施,提升村民生活质量;四是整治村庄道路,提升通行条件;五是整治绿化景观,提升生态气息;六是整治公共设施,提升文化品位。通过改路、改水、改厕、垃圾处理、污水治理、村庄绿化、农村危房改造等措施,改善农村生活环境。
3.4 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稳定完善农村家庭承包经营责任制,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根本保证
一是深化农村土地使用权制度改革。在保护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保障农民的合法利益不受侵犯的基础上,大力推进土地流转,切实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二是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加大金融信贷的支农力度,解决农民生产过程中资金不足的问题。三是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鼓励农民通过招投标、竞买、租赁等方式取得林地使用权,促进林业产业发展。四是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改革和深化农村保障体系改革,解决农民老有所养、病有所医的问题,提高农民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
3.5 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农村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是新农村建设的关键
一是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要切实加强以村级党组织为重点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二是加强农村党员队伍教育。要充分利用当前开展“三严三实”和“忠诚干净担当”专题教育活动的有利时机,加强对农村党员和干部的教育,不断提高党员的思想政治素质;把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作为入党积极分子进行培养,吸收为党组织的成员,不断壮大党员队伍,提高农村党员带头致富的能力。三是加强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搞好党务、村务和财务“三公开”,推行村务民主听证制度,保障农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和监督权,建立健全村级党组织领导下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实现农民群众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构建民主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4 结语
总之,按照新农村建设的目标要求,坚持“多予少取放活”,加大各级财政对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健全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促进农业科技进步,调整农业产业结构,转变农业增长方式,促进农业增长、农民增收。加快发展农村文化、教育事业,切实培养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积极引导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有序转移,促进城乡统筹协调发展,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做出贡献。
(责任编辑:刘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