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二元结构”的“都匀探索”

2015-06-15 16:12:17
当代贵州 2015年45期
关键词:二元结构都匀市都匀

文丨当代贵州全媒体记者 李 坤

破解“二元结构”的“都匀探索”

文丨当代贵州全媒体记者 李 坤

当前,我国城镇化进入加速发展时期,但同时也面临城乡之间及城市内部两个“二元结构”的严重制约。城乡“二元结构”本质上是城市居民和农民的权利不平等;城市内部“二元结构”形成了大量的外来务工人员群体和棚户区贫困居民。两个“二元结构”使得“半城镇化”、“伪城镇化”问题突出,人户分离、公共服务分享的不平等等问题更加凸显,如何实现有质量、有效益、可持续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成为各地城镇化建设应对的课题。

作为西南地区出海重要交通枢纽、黔中经济区重要节点城市、黔南州首府的都匀,以获批“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为契机,在新型城镇化建设方面先行先试,为破解城乡及城市两个“二元结构”困境做出了有益探索。

棚户区问题重在“改”。城市内部“二元结构”的突出表现之一就是棚户区的大量存在。棚户区内规划滞后、公共空间狭小、道路拥挤、配套跟不上等一系列问题亟待化解。都匀市按照城乡统筹、科学规划、成片开发的原则,把老城区和城乡结合部划分为十个棚户区进行改造,其规模之大,程度之深,曾一度备受质疑,但在棚户区改造过程中,都匀坚持“让利于民”的原则,让棚户区居民就近住进高楼,让其享受到更优质的公共服务,使棚户区居民成为最大的利益获得者,同时提高了城市品位。

农民市民化问题重在“融”。新型城镇化,核心是解决人的问题,重点是解决人口市民化问题。为适应城镇化发展新趋势,都匀市放开户口迁入门槛,取消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性质区分,统一登记为居民户口,对“农转非”居民和外来人员给予与本市居民同等待遇,同时扶持返乡农民工创业就业,使农业转移人口在城镇中进得来、留得住、有发展。这些举措消除对人的发展的体制歧视和不公平,实现市民与农民、本地居民与外来人口的身份平等、机会平等和权利平等,实现城乡一体化和城市内部一体化相统一,让广大农民、农民工和棚户区居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

功能配套问题重在“全”。新型城镇化不是简单的城市人口比例增加和规模扩张,而是强调在产业支撑、人居环境、社会保障、生活方式等配套方面能够跟上,满足所有流入城镇人口生产生活需求。都匀市作为黔南州“一圈两翼”的核心区,围绕“双百”城市目标,提出“一江带三城”的城市发展思路,拓展城市发展空间,加大城镇综合管网、电力设施、供水和水利、交通运输网络、文化教育医疗卫生、安居工程和生态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同时加大现代物流、康体旅游等第三产业发展,实施产城景文深度融合,逐步形成了支撑都匀市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基础性配套设施体系,为人的城镇化发展提供了基础保障。

城市管理问题重在“细”。城市建设“三分靠建七分靠管”, 城市管理的水平关系城市的形象,关系城市品位的提升。在城镇化快速推进过程中,都匀市坚持“建管结合、以管促建”的原则,用精细化管理提升城市发展品质。政府通过行政和市场“两只手”,整合各方资源和力量,初步构建“大城管”格局。利用“互联网+”加快智慧城市建设,推行“5531”社会治理模式,加强创新社会治理,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同时购买社会服务,将政府环卫作业公共资源投放市场,让社会资本注入市场,通过市场化运作模式实现社会效应与管理效能双赢,使“人性化城镇”环境逐步显现。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解决好人的问题是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关键。”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再次明确指出:要“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纵观都匀的城镇化建设,无不是在着力做足做好“人”的文章,这种遵循规律、因势利导、顺势而为的生动实践,是落实贵州新型城镇化战略的行动自觉,其方向明、步子稳、措施实,走出了一条山水人城和谐共生的新型城镇化之路。(责任编辑/喻丹)

图为都匀市文体艺中心(都匀市委宣传部供图)

猜你喜欢
二元结构都匀市都匀
茶园冬色
乡村地理(2023年4期)2024-01-14 13:13:24
云端公路
乡村地理(2023年3期)2023-11-24 21:52:32
都匀市科协联合开展刺梨管护及病虫害防
大众科学(2023年2期)2023-05-30 14:19:33
都匀毛尖茶荣誉榜
贵茶(2018年4期)2018-09-28 09:04:38
在都匀求学的日子
夜郎文学(2017年2期)2017-09-26 06:29:30
都匀市老干部争当义务宣传员
晚晴(2017年7期)2017-08-28 06:38:21
建成贵州创新型绿色生态区域中心城市都匀变都市
当代贵州(2017年16期)2017-06-07 08:21:51
都匀市挂牌成立老干部党校
晚晴(2017年5期)2017-05-23 23:29:32
国内在探讨城乡社会经济统筹发展的突破口方面的研究综述
农村消费者权益保护路径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