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炎症性肠病”

2015-06-11 15:42
人人健康 2015年11期
关键词:炎症性肠病克罗恩肠病

据统计,近10年间炎症性肠病的病例数呈逐年增加趋势,克罗恩病尤其显著。炎症性肠病(IBD)主要包括克罗恩病(CD)和溃疡性结肠炎(UC)两种。

炎症性肠病是终身的致残性疾病,也是消化系统疾病中最难诊治的疾病之一。反复发作的腹痛、腹泻会给患者的身体和心理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

炎症性肠病的主要治疗目标是获得临床缓解(无症状或症状较轻),停用糖皮质激素快速控制症状及达到黏膜愈合(恢复肠道功能)。对于有2个或以上高危因素的患者适合在开始治疗时就考虑予以早期积极治疗。这些高危因素包括:首次治疗即需要激素;发病年龄<40岁;合并肛周疾病;广泛性病变>1米;食道、胃、十二指肠病变。

使用生物制剂治疗可使胃肠道黏膜愈合率达到50%~70%,早期联合免疫制剂治疗的患者可达到73%。生物制剂在黏膜愈合率和黏膜愈合质量上都优于传统药物。

【克罗恩病特性】

克罗恩病是一种可累及胃肠道全层的慢性进展性疾病,以多节段肠道溃疡为最主要临床特征。由于疾病无法治愈,部分患者在发病的前5年就会出现肠道狭窄和梗阻,以及肠道穿孔和瘘管形成的严重并发症。同时,相当一部分人还会出现眼部、关节、皮肤等肠道外合并症。

克罗恩病患者的免疫系统会对其胃肠道进行错误反应,引起炎症并导致相应的症状和频繁的复发。克罗恩病发生炎症的部位呈节段性分布,正常黏膜分布其间,且炎症可穿透性累及肠壁全层。病变肠道和正常健康的肠道可交替存在,这称之为“跳跃”现象。

克罗恩病常发生于15~35岁的青壮年人,但老年人和儿童也可患病。克罗恩病作为一种终身疾病,患者需反复进行内、外科治疗。伴随着疾病的进展,患者最终因病致残,丧失生活自理能力,且社会功能明显下降。克罗恩病致残率高,对个人、家庭和社会造成严重影响。

【溃疡性结肠炎特性】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结肠内层壁的炎症疾病,只累及结直肠黏膜层,病变通常始于直肠,但炎症也可连续性影响全段结肠。通过外科手术部分或全结肠切除可以去除病变部位。

溃疡性结肠炎可见于各个年龄段,但主要集中在30~50岁人群。50~60岁人群中,男性比女性更容易患病。 (李 鸣)

猜你喜欢
炎症性肠病克罗恩肠病
营养干预方法可改善炎症性肠病
克罗恩病早期诊断的研究进展
MDT在炎症性肠病诊断和治疗中的重要性
炎症性肠病与肝胆胰病变
克罗恩病与肠系膜脂肪
移植粪便治疗克罗恩病
血清抗体检测在炎症性肠病中的临床应用研究
益生菌治疗炎症性肠病的临床疗效分析
360例炎症性肠病及缺血性肠炎临床与病理诊断分析
免疫抑制剂在炎症性肠病治疗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