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元骏
南朝刘宋时,王僧虔之子王慈年方八岁,外祖父江夏王刘义恭摆放了很多珍宝,听任他选取。王慈只选择了素琴、石砚两种,得到了刘义恭的赞赏。这个故事真实性如何,难以考证,但是琴与砚被并列提出,作为文人精神世界的象征,长久以来都占据着崇高的地位。宋代以来,伴随着手工艺的繁荣进步与文人的热情参与,文房用具形式日益多样化,趋于雅致精巧。
砚
“砚为文房最要之具。”文人墨客日日与砚相伴,因而有“文人之有砚,犹美人之有镜,一生最相亲傍”之说。文人爱砚之癖由来已久,以苏子瞻、米元章最广为人知。自唐至宋,砚式型制已不下几十种,如有圭样、龙眼样、瓜样、瓢样、琴样砚等。北宋唐积《歙州砚谱》录入歙砚造型四十多种,“琴式砚”名列其中。南宋《端溪砚谱》亦载有“琴样砚”。从实物来看,宋代就有了琴样砚,且造型多样,形态各异。其材质有端石、澄泥、洮石等。从琴样砚形状看,设计巧妙,不饰琴弦,简洁而含蓄。宋砚的经典造型不是具体地描摹实物,而是以实物为基础,經过概括提炼后,删繁就简,从而为人们提供了广阔的想象空间。1964年广东佛山市澜石镇鼓颡岗墓葬出土
宋代琴式端砚即为一例,石色苍灰微带紫,长18.4、宽6.4、高2.6厘米。一端雕琢凸起的粗线条勾画出岳山和五根琴弦,外侧凿有5个下凹的小圆孔,示意琴弦于此处穿过琴面;另一端减地浅刻出琴尾的冠角。中部凿出椭圆形的砚堂和砚池,作研墨之用。砚底四足,简朴古拙(图1)。
“泠泠七弦上,静听松风寒。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琴声泠泠与松风、流水相和,其意境是何其高雅深远。而文人斗室之内,布置书法名画、古琴名砚,又是另一番雅趣。“雨过轩窗,凉生几案,不觉翰墨生香,而琴声含韵。”清代硕彦纪晓岚《题端石琴砚铭》作:“濡笔激吟,如对素琴。弦外有音,净说余心”,“无弦琴,不在音。仿琢砚,置墨林。浸太清,练余心。”更是将琴式砚看作素琴的化身,将挥毫当做了操琴,石琴无弦,然而即便“无弦”依然具有神奇的力量,能轻松扣响文人的内心。
明清时期,琴式砚造型更趋具象和精细。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有一件明末端石琴式砚,长8.5、宽3.7、高1.6厘米。砚面内凹,砚池和砚堂相通。砚背面有四小足,底刻“河东君研”,署“钱谦益题”。其下题诗:“‘《诗》云: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宜其家人,而后可以教国人。”款识为“崇祯壬午年”、“因亦柳隐录”。此砚石质细腻,造型小巧,实用与鉴赏完美统一。随砚形配有红木盒,盒面镶嵌竹刻《还砚图》,并题:“丁未初夏,戏作还砚图,以应竹亭一兄。清玩。”其下署名“程庭鹭”(图2)。河东君即著名歌妓才女柳如是,她与江南文宗钱谦益“白发红颜”的爱情故事广为流传,近代学者陈寅恪专门撰写《柳如是别传》,影响很大。程庭鹭(1796—1858)为清代画家、篆刻家,初名振鹭,改名庭鹭,字序伯,号蘅乡,嘉定(今属上海)人。与吴县潘曾莹、杭州钱杜、嘉兴郭容光、常熟蒋宝龄等为诗画友。
墨
明清两代,徽墨独领风骚,除却品质优良外,模刻精工、造型美观、装潢华丽的精鉴墨、集锦墨受到文人墨客的追捧。琴式墨首创者汪鸿渐,字仪卿,明代休宁派的后起者,署名又玄室。其墨传世较多,质色俱佳,被后世藏墨家所珍重。
清嘉庆汪节庵造“懋斋清玩”琴式墨一对,造型模仿古琴,惟妙惟肖,以描金勾画七根琴弦和十三徽位。墨背阴刻填金“懋斋清玩”、“玉壶仌(冰)”、“其德愔愔”、“函璞斋造”(图3)。汪节庵,名宣礼,字蓉坞,安徽歙县人,清代四大墨家之一。其制墨店号“函璞斋”与曹素功“艺粟斋”、汪近圣“鉴古斋”相颉颃。此墨为民国著名收藏家何澄灌木楼旧藏,现藏苏州博物馆。
琴式墨不仅作为单件鉴赏墨,还出现在成套的集锦墨中,如清康熙年间吴天章造龙宾十友集锦墨(苏州博物馆藏),甚至整套集锦墨都以琴式墨为主题。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有清康熙年间吴吴生(注6)(澄碧斋)、王丽文(漱芳斋)、胡星聚(宝笏斋)、开泰(姓氏待考)四家所制什锦套琴墨,均为传世佳品。这些琴墨按其题材可分为两种:
一种是依照斫琴的程序设计,如王丽文制什锦琴式墨(图4)与吴吴生制什锦套琴墨。吴吴生制什锦套琴墨外装黑地漆匣作琴形,匣面隶书涂金“理琴开宝匣,中有太古声”十字,下署“澄碧斋墨”四字。嵌以螺钿徽识,凡十三。匣内贮纳墨九锭,首尾两锭为长方形,其余七锭均作琴形。依次为:梧桐木琴材(第一锭)→形体略具、尚未雕制的琴(第二锭)→琴体刚刚漆成,通体漆衣(第三锭)→将琴面徽识制好,涂金标出,仍待继续加工(第四锭)→镌刻一弦,面隶书阴文涂金“一声已动物皆静”七字(第五锭)→七弦毕具,琴已做成(第六锭)→准备纳琴入囊,囊饰云纹涂金,琴头尚露(第七锭)→琴已入囊,通体卍字花纹涂金,不见琴身(第八锭)→一面填涂金绿,中间镌王维《竹里馆》诗意;一面填涂金蓝,中间楷书阴文涂金“深山人不知,明月来相照”十字(第九锭)。
一种是依历代名琴式样设计,例举胡星聚制什锦套琴墨(图5),其漆匣亦黑色,匣面隶书涂金“紫璚清角,振古所珍;隃麋克肖,允伴才人”十六字,下署“曹畬”款。嵌以螺钿徽识,凡十三。匣内贮墨九锭,仿自“太古遗音”、“檀阁”、“怡神”等名琴。
臂搁
臂搁的出现与古人的书写用具和书写方式有密切关系。古人书写时从右向左,为防止手腕或衣袖沾墨,就发明了枕臂之具——臂搁。枕上臂搁也会使腕部感到舒适,抄写蝇头小楷时尤甚。臂搁(或曰臂格)的出现约当北宋,时称“笔几”。传世实物中,最早的臂搁是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的宋代官窑天青釉臂搁,形如半剖的竹段,虽是一件瓷器,却以竹子的形象示人。
臂搁的材质多种多样,有竹、黄杨木、紫檀、紫砂、红木、象牙等材料,其中以竹子的最为常见。明代高濂的《遵生八笺》云:“臂搁,有以长样古玉为之者,甚多,而雕花紫檀者,亦常有之,近有以玉为臂搁,上碾螭文、卧蚕、梅花等样,长六、七寸者;有以竹雕花巧人物为之者,亦佳。而倭人黑漆臂搁如圭,圆首方下,阔二寸余,肚稍虚起,恐惹字墨,长七寸,上描金泥花样,其质轻如纸,此为臂搁上品。”在夏日里,书写时使用竹制臂搁,既可防汗水洇纸,又能借助竹子性凉的特性祛暑,因而文人将竹臂搁戏称为“竹夫人”。
南宋人林洪在《文房图赞》一书将臂搁唤作“竺可冯”:“竺秘阁字可冯,号无弦居士。”“冯”是“凭”的古字,“凭”意为依着、靠着。此竹可凭,清楚地交代了臂搁的用途和功能。配图中的“竺可冯”恰为琴式,修长秀美,小巧可爱(图6)。北宋谢薖有诗云“小琴承臂笔纵横,章草真行随所欲”及“琴不安弦制奇古,可怜不入文房谱。鼠须龙尾玉蟾蜍,与汝俱成会心侣”,所咏之物便是琴式臂搁。
玉雕
明代后期抚琴之风盛行,工艺品中大量出现携琴访友、抚琴图等图案。常熟博物馆藏清乾隆御题“碧峰馆”诗青玉山子(图7),正面主题为携琴访友:楼阁巍然,两位高士阁边闲谈;苍松掩映的山径上,一童子前面引路,老翁扶杖拾级而上,一仆童抱琴跟随。层次分明,从取景、布局,到层次排列都体现着文人画的章法与意匠。上端正中平面阴刻乾隆帝《御题碧峰馆》七绝诗一首:“芸馆崔嵬倚碧峰,分明树背玉芙蓉。只疑阿那云深处,应有佺乔錬药踪。”偓佺与王子乔的合称“佺乔”,皆传说中的仙人。 无独有偶,常熟博物馆收藏有一件翡翠雕古琴,长11.1、宽2.7、高1.1厘米。玻璃翠质地,半透明,表面油润亮泽,翠色纯正浓艳。整体呈长条形,外形轮廓仿照仲尼式,琴额上的“岳山”、“承露”部分略作凸起,以七个凹圆孔代表穿弦的弦眼。琴面上端刻一排13个小圈,表示古琴的徽位,背面随外形轮廓向内深挖为空心。
笔筒
竹刻人物笔筒高15.6、口径15厘米,两端以红木镶嵌,底座雕出五小足。笔筒正面居中为一圆形开光,开光之内门扉半开,屋檐下竹帘卷起,花格窗前一年轻男子头戴儒巾,端坐抚琴,身后有一童子陪侍。圆形开光以外,镌刻山石层叠、松竹掩映,刻画出环境的优雅宁静。左侧边湖石假山旁、柳荫之下,站立两位少女,似为一主一仆,被琴声所吸引。丫环回首而望,在前引导,小姐身形婀娜,衣裙轻飘,款款走向男子。笔筒背面镌刻行书四列:“文心却被琴心引,尽在潜身不语中。景行斋。”镌刻印文三方:“夜话”、“清”、“玩”(图9)。
检索资料,近代收藏家沈能毅有“景行斋”之斋号。沈能毅(1894—?)又名沈学仁,浙江桐鄉人,毕业于上海南洋公学,后从事新闻报业工作,曾任北平《新中国报》记者,上海《新申报》、《国语日报》及《时报》营业部部长。1930年后任财政部北平印刷局局长,兼东北边防军司令官公署秘书。暇时雅好收藏,居沪时与吴湖帆、陈巨来、蒋榖孙、庞莱臣等相契,其所钤收藏印鉴有“景行斋珍藏印”。此件竹笔筒是否与沈能毅有关,值得探究。
上述之外,琴式文房用具还有不少,如墨床、镇纸(图10)等,或繁或简,皆具匠心。五柳先生曾云:“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拿来形容融合了古琴元素的文房用具亦属贴切,虽无音律,惟得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