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自涌
在全国各地的古玩、拍卖市场上,收藏或投资近代银元的爱好者热情不减,但也有少数的初涉者因对银元知识缺乏,盲目追风买了假货。为了让更多初涉银元收藏的爱好者,对认识银元、辨别银元、收藏银元的概念上有一个基本的了解,本刊记者近日专访了湖南省收藏家协会副会长、湖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委托对外执业机构“湖南省收藏协会文物鉴定中心”文物司法鉴定专家组成员卢伯雄,对相关问题答疑解惑。
记者:收藏爱好者要如何认识、鉴赏中国银元?
卢伯雄:银元曾是世界上银本位制国家中一种早期的主要流通货币,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在历史长河中也是海内外贸易集散地的大国,大约在16世纪,银元作为贸易结算的方式流入了我国。光绪十五年(1890)官方开始正式铸造银元,自民国时期建立银本位货币制度以后,在全国实现了银元作为主要的流通货币。在短短100多年历史中,铸造的银元种类达600多种。在收藏领域中较有代表性的银元品种,有光绪元宝(图1)、宣统元宝(图2)、大清银元、袁世凯头像银元(图3)、孙中山半身像银元(图4)及黎元洪(图5)、徐世昌(图6)、曹锟(图7)、段祺瑞(图8)等纪念银币和中华苏维埃银币(图9)等。晚清银元以光绪币为代表,其正面镌有“光绪元宝”,字下方为“库平七钱二分”,中间有小满文,背面为盘龙,但各省铸造的规格、面额等较为杂乱。版别、存世量不同的品种,在收藏品市场上的价格也相差甚远,但其中一些比较珍贵的品种在国内外拍卖市场上,却能够拍到上百万人民币乃至数千、上万美元。清代后期的银元是“龙图版”;民国时期的银元主要品种是“大头”和“小头”,“大头”银元的正面为袁世凯侧脸像和铸造年份,背面为嘉禾图和“壹圆”字样,存世中有不同年份和地区铸造且式样不一的众多品种。另外还有一些有关袁世凯的纪念币。“小头”银元正面为孙中山半身像,上方有“中华民国”,下方有“开国纪念币”字样,背面为麦穗和“壹圆”字样,四周为英文字;还有“孙船”银元,正面为孙中山大头像,背面为帆船图案。民国银元由于存世量较多,普通版在收藏、拍卖市场的价格都比较低。而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苏维埃政权也先后在中央苏区、鄂豫皖、闽浙赣和川陕等地铸有中华苏维埃银币,正面多为镰刀、斧头图案和“全世界无产阶级联合起来”等字样,这部分“苏币”银元是非常珍贵的革命历史文物,由于存世量不大,市场价格一般也较高。
记者:请谈谈真银元的重量、成色和较珍贵银元的市场行情?
卢伯雄:我国近代银元重量一般为26.5克左右(合库平七钱二分),经过流通中的磨损,也应在25.6克以上。大多数的成色为88%,最高的达98.5%,最低的只有60%左右。银元爱好者在选购收藏时,特别要注意从这两个方面加以辨认:重量够不够,是否经过人为处理和成色太低,是不是仿造的伪劣品等。
银元的成色,通俗地讲就是指含银量。早期银元因系手工冶炼、铸制,含银量出入较大,即使到了机铸币时代,各种银元的含银量也仍然存在较大的差异。如要弄清不同时期的具体状况,从各种正版本的银元目录或钱谱上就能查阅到相关信息。
银元面额除“壹圆”是主币外,还有半圆、二角、一角、五分、一钱、二钱、三钱等银角(毫)子作为辅币,一些较为稀珍,品相、成色较好的品种,在市场上常有不俗表现,交易也日趋活跃。目前,我国有一部分近代银元的价格与国际市场的价格相比,还远没有到位。如“湖南省造光绪元宝”目前市场参考价7万元左右,袁世凯戎装像“中华民国开国纪念银元”、孙中山骑马“开国纪念银元”参考价6万元左右,“云南造宣统元宝”参考价17万元左右。而近年在上海、香港等地举办的钱币专场国际拍卖会上,一枚“中华苏维埃造列宁像1元银元”以11万元成交;一枚1929年“孙中山地球版”银元,以高达60万元成交。
记者:为何银元收藏会那么吸引人的眼球?
卢伯雄: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银元的品鉴已成为了一项高雅的文化艺术生活享受。让近代银元成为收藏品大致上有以下优势:1.近代银元制作精良、图案考究、银光灿灿,使人们爱不释手;2.银元系稀有贵重金属所铸,制作数量比铜币、铁币、纸币等货币要少得多。由于银元材质用途广泛,回收后多被回炉熔化改作他用,因此存世数量有限;3.近代银元上很多的图案、文字出于名人名家之手,具有较高的文化艺术和史料研究价值;4.从事近代银元收藏投资,多是实物性交易,具有风险小、增值稳定、变现比较灵活的优势。
记者:机铸银元是用纯银制作吗?通常情况下它的含银量是多少?
答:银元不是采用99%的纯银铸制,近代机铸银元的成色差异也较大,但含银量一般都在85%—90%之间,个别在70%左右,如安庆铸造的袁世凯头像银元,有一部分成色低至60%—70%,虽然含银量未达标,但它毕竟是地方官铸版不是私铸,存在的史料价值获收藏界认可。
问:银元的版别是怎么回事?版别对银元的价格起重要作用吗?
卢伯雄:关于版别的区别不仅银元有,其他钱币也有。从理论上是指同一时期、同一名称、同一面额钱币的不同版式,一般情况下表现为文字、图案、齿边等诸方面的不同。一些版别上过于微小的差别,被收藏家称之为“细细目”,对纸币、银元、银锭等的版别、版式区分也大致相同。
不同版別银元的存世量,决定了不同版别银元的价值差异,这一点都会在银元的实际成交价格上表现出来。
记者:银元的品相内涵是什么?
卢伯雄:品相是指收藏品的完好程度。单就银元而言,品相包含着银元人为磨损、自然磕碰、表面氧化程度等因素,而品相又是决定银币价值的重要因素。只有在所涉银币为孤品的时候,品相才会失去意义。换句话说,只要某种银币存世在两枚或两枚以上,它们之间就存在比较,有比较就存在优劣,品相也就起着重要的作用。而仅此只一枚的孤品,因它不存有第二者之间的比较,其品相再怎么样,也难用优劣评述它。
记者:什么是银元上的包浆,包浆对银元的品相重要吗?
卢伯雄:银元上的包浆实质,是指银元表面自然氧化后所呈现出来的光泽与机理效果。由于银元的表面长时间与空气、水分等物质的自然性融合,与织物、皮肤等的相互摩擦,使其表面所产生的光泽与机理效果,润泽、自然,并体现了銀币质感之美,是评定传统银币的审美内涵。这种经历年代被自然风化而成的一层表面“外衣”,被行内称为“包浆”。
包浆对银币的品相非常重要,有经验的银元收藏家非常注重银元的包浆,在行内既把它作为鉴别银元真伪的重要依据,又把它作为银元完美和价格的重要内容。因此,内行的收藏家在银元清洗或除锈的时候,总是慎之又慎,唯恐伤及银元的这层“外衣”,不使银元失去它宁静悠远的意趣,保护好它的审美价值和应有的经济价值。
记者:有读者咨询什么是银币“原光”?
卢伯雄:银币“原光”是收藏圈内的一句术语,指机铸银元在铸造时用黄油脱模,使银元表面在黄油的作用下氧化形成浅褐色或微蓝色的一层很容易被破坏的原有光泽,它成为了银元收藏中一种特殊的原汁原味的美观,这种光泽被称为“原光”。由于这种光泽对银元表面起了保护,因此可认定“原光”的银元基本上是未经流通使用的,自然也就弥足珍贵。这种被人们公认为品相最好的银元“原光”,在价值上超过同种类同版别银元的十倍甚至几十倍(图10、11)。
记者:有些银元的文字是旋转排列,要怎样读才正确?
卢伯雄:一般顺序是上下、右左,顺时针读称右旋转,逆时针读称左旋转。在多数银元上都只存在两种旋读,一般是上为左旋读,下为右旋读(图12)。
记者:鉴别银元真伪有无简单的速成方法?
卢伯雄:鉴别银元的真伪是一门较为专业的课题,行内专业人士中各有各的高招。鉴别清代银元与近代机铸银元也略有不同,但同时又存在许多相通之处。单就机铸币而言,无外乎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大小(包括厚薄)。有些粗制滥造的假银元连大小都没有过关,对于这样的低级伪品,普通爱好者也不难区分;二是成色。与其它收藏品的作伪一样,质地的作伪是极为困难的一环,因为即使作伪者搞清楚了仿制对象的主要成分,但也无法弄清其中微量元素的含量,更不知道这些微量元素如何添加、铸入,而真银元的外观却常常决定于这些微量元素,在光泽结构上易使伪品露出马脚。一般来说,普通的伪造银元银色略偏黄,而一些档次较高的伪品银色偏白。三是分量。大小做像了,由于成色等原因,分量不一定仿得相同,各种传统机铸银元的同版之间虽有一些差别,但仍有规律可寻,用秤一称,真伪即可立辨。如袁世凯头像的一元银元,一般含银89%,含铜11%,重量为26.6克,而伪品重量一般在25克以下或27克以上。精于此道的行家,辨别银元真伪,有时候用手一掂,也就心中有数了。“掂”的功夫是长期积累的经验,在绝大多数实际交易中,买方往往是没有动秤称的机会,全凭手上的功力。四是音质音色。因为质地的原因,银元在受外物敲击的时候,会发出不同的声响。一般情况下,真银元敲击之下所发出的声音清脆悦耳、通透悠长,而伪品的声音有些短促发闷,有些尖利刺耳,显得不自然。五是铸造方式。传统机铸银元是用冲压技术制造的,如果作伪者用翻砂或其他方式浇铸,就会留下蛛丝马迹,要么底纹不平整,要么有翻砂颗粒。只要购买者细心和凭事先备好课的要素,再借助高倍放大镜,总能找出些是真或假的问题。六是文字图案。主要看是否后铸改刻,后铸改刻的最大特点,就在于作伪者无一例外都是以次充好,以普通版改刻后充珍稀版。因此重点观察普品与珍品的差别之处,这是破解作伪手段的良方。七是齿边。一般情况下,真银元齿边清晰、整齐均匀(有部分吉林银元除外),伪银元的齿边多为紊乱,混沌不自然。八是银元的整体效果。观察整体效果,是综合诸多因素之后更进一步的审视。
银元真伪辨别,说易不易,说难不难。在古玩收藏市场上,作伪与辨伪是矛盾的两个方面,从古至今在市场上是长期存在的抗衡。鉴别银元真伪没有一成不变的速成方法,要识得银元的真面目,既要多见各种真品,又要多见各类仿伪品,多见而识广。平时既要多问,又要多想,熟记各类银元的细微特征,积累、丰富自己的实践经验,炼就一双看见真品,一眼知真,晓得真在哪里;遇到赝品,一眼识假,知道假在何方的慧眼。收藏中鉴别银元,熟能生巧,贵在实践。辨别银元同时又是一种艺术享受,乐趣属于掌握了一手信息的勤奋者。
记者:机铸银元的作伪目前大体上有哪些?
卢伯雄:大体手法上用真银元作模翻砂浇铸、挖填改刻等和重新开模进行机铸高仿,其中翻砂、挖填改刻比较常见。机铸高仿由于设备投资价格不菲,前期投入成本较大,一般也只在具有相当等级的银元上才使用。此外,收藏界通常认为修补也是一种作伪,所不同的是前几种方式是在品种和版别上作伪,修补则是在品相上作伪。这些只是一些基本的作伪手法,当然每一种作伪手法都包含着许多具体的作伪技巧。有较内行的造假者受利益驱使,作伪时会不辞辛苦,对仿制好的银元放在动物死尸内保存相当长的时间,进行“尸水浸泡”,使其表面产生接近自然的“包浆”,以期达到以假乱真的目的。
记者:银元该怎样进行清洗与保养?
卢伯雄:如果银元氧化层锈蚀过重,或表面发黑,就需要及时清洗。传统银元清洗与除锈一般使用弱酸,白醋就比较理想,浸泡时间长短视锈蚀程度、锈迹多寡而定。浸泡过后用柔软的刷子轻轻地洗刷,一般锈迹污渍都能除去。对粘结牢固的附着物,用软刷刷洗不能奏效的情况下,可以用木锥顺着银元图案文字边缘慢慢剔除,直到干净为止。剔除银元表面附着物,忌用金属、牙骨等坚硬物质,以免划伤银元表面,降低银元品相。除锈的时候切忌使用牙膏等研磨剂,在除锈的同时,应尽力保持银元原有的包浆。对一些不影响品相的轻微锈浊,最好连弱酸都不用。目前许多对此认识不深的银元爱好者,恨不得把自己辛辛苦苦收集到的老银元,洗得如刚发行时白光闪耀的出库币一般。这等吃力不讨好的劳作,完全损害了老银元的温润典雅之美,在洗白银元表面的同时,差不多将银元的价值也“洗白”了。
对银元的保养,主要是防潮,避免氧化加速;防磨损,以免损坏品相。现在存放机铸银元的通常做法,是将银元用面巾纸包好,再用盒子装起来,既防潮湿,又防碰撞划伤。目前钱币市场上有专门存放银元的透明塑料盒子卖,质量好的价格15元左右一个,也有用白卡纸做的简易封套亦很便宜,但同样可以起到一定保护的作用。无论采用哪种存放方式,都要盛放在通风不潮湿的地方。银元存放好了还必须经常性检查,防止发生失误性的意外损伤。
记者:清晚期一枚“库平七钱二分”元宝等于多少人民币?
卢伯雄:这个问题问得有趣。据有关资料记载,北洋造光绪1枚“库平七钱二分”龙版元宝,1元宝=1000文,按当时粮价大约15文/升(一升米约现代1.25市斤),换算下来大概1银元约等于150元人民币,现在普通版在900元左右,较珍贵的市场参考价分别在5000元—20000元左右。
记者:藏银银元有没有价值?
卢伯雄:藏银是西藏、尼泊尔生产的一种含银较少的合金,主要成分包括镍、铜等。藏银是一种名称,其实是一种铜镍合金,传统上的藏银为30%银加上70%的白铜,藏银的含银量比较低。解放前时的西藏是存在贫穷落后农奴制的地方,而传承在服装上装饰纯银、宝石等物又是历史的民俗风情,一般人家在经济上难以承受。为让服装的装饰配带物漂亮美观,又要避免人身不被感染碱性毒,就把少量银加在白、黄、红铜里面,时间长了就成了一种工艺,由于实惠耐用,藏族人就给了它个雅称“藏银”。但在农奴主的家里,从使用的纯银饰品做工来看,确实要比藏银饰品更精致一些,且镶的石头大都是真正的松石、红珊瑚等,宝石的品质较好,其品质也比藏银镶的代用品饰物要珍贵很多。与藏银饰品相较之下,更显古朴原始一些,贵族的纯银饰品当然也比藏银饰品昂贵很多。从清晚期到民国从来没有用藏银铸制过货币,藏银银元是现代仿制的工艺品,把其作为一种镶入摆饰品的附属物中确有观赏价值(图13)。而现在市场上的藏银饰品,大多为30%银加上70%的合金。
记者:银元听响音是什么原理?
卢伯雄:掺杂了不同材质的银元,其结构密度就不同。在基本相似的受力方式下产生的振动,震颤声音和共鸣声音自然是不同的。这和市场上的Geek“共振音箱”一样,放在不同的地方会产出不同音质是一个道理。按历代老玩家“听响音”的说辞,加铜银元震动之后声音偏尖脆;加铅银元沉闷甚至吹不起颤亮的嗡鸣声。至于掺锡掺锌的,上手就飘轻,玩熟了的人不用过多分辨。
“听响音”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当铺常用的“落地响板”。一张红木柜台,落在台面上的银元會有固定的声音,或者用小锤敲击正中心的方法也可以。真的叫“响板”,假的叫“哑板”。所以在清末到民国年间,一些当铺或钱庄等处,经常看到典当、钱庄的铺内,一些伙计、账房经常不停地在手里耍弄着银元,这实际上是一种正常闲时的变相手感训练。另一种就是电视剧或者戏剧中常见的方式,拿手指的指甲掐捏银元上下中心,并留有振动的余地,从侧脊上猛吹一口气然后凑到耳边听声。这在清末、民国年间(清末即有银元了,张之洞年间的墨西哥鹰洋和后来清政府自制的蟠龙银元等)多为市井小民之中干的事情。
在贸易场所、银行、钱庄和有身份的人等,是不会用这种方式的,在影视戏剧中这只是一种艺术性的借鉴。准确地说,用嘴吹可以鉴别是否是“银”,但不能鉴别是否是“银元”。民国时的银元并非是纯银,用指甲捏住银元的边缘,用嘴吹气后,快速放到耳边,可以听到嗡嗡的振动声。由于民国时期,有人用其他金属伪造银元,是发不出这种声音的。现在,很多钱币收藏爱好者喜欢收藏民国银元,即银元在钱币市场上的价格远超同重量银的价格,于是有不法之徒用纯度相似的白银铸成假的民国银元兜售,这种“真银假币”使用嘴吹的方法去鉴别就有点不靠谱了,真正的辨别需要从多方面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