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增岗
摘 要:工业建筑遗产是城市工业技术发展以及经济发展的见证者,承载着城市的历史记忆与城市文脉。工业建筑遗产所蕴含的场所精神是一种对文化归属感的诉求,是城市文化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对场所“精神挖掘”也使工业建筑遗产中的时间和历史痕迹让人易于感知,从而呼唤起人们对环境的文化认同感,这对城市文脉的构建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
关键词:工业建筑遗产;场所;精神认同感;
中图分类号:TS95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5)-02-00-02
如果说建筑是一部凝固的史书,它承载了城市的记忆和历史,是一座城市文明发展的见证者,那么,工业建筑则是城市工业文明发展的产物,它用建筑的语意诉说着工业文明的历程。工业革命率先发生在欧洲,而随着20世纪60年代传统工业的衰落,大量废置的工业建筑随之产生。工业建筑作为人类历史的重要景观,而欧洲也最早对工业建筑遗产进行保护与利用。与欧洲相比,我国对工业建筑遗产保护与利用研究的起步比较晚。2006年《无锡建议》的通过,标志着我国工业建筑遗产正式走上保护与利用研究的轨道。
北京是我国工业建筑遗产保护与利用最早发生也是工业建筑遗产最为丰富的城市之一,可以说北京工业建筑遗产保护与利用是我国工业建筑遗产保护与利用的一个缩影,北京工业建筑遗产在保护与利用的过程中所面临和应对的问题也是我国其他城市共同面对的问题。
一、北京工业建筑遗产保护与利用现状
(一)近代工业建筑遗产贫乏,现代工业建筑遗产丰富。近代工业在清朝末年开始萌芽产生,而作为都城的特殊地位,北京一直以来是一座消费城市,民国时期工业总量有所发展,但是规模有限。建国后的很长一段时间,人们不重视保护工业建筑遗存,对很多工业建筑遗存进行了拆除和毁坏,使得近代工业建筑遗产数量极少。
建国后,我国制定了国民经济第一个五年计划,使北京从消费城市向生产城市转型,北京的工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这期间包括苏联援建的五个重点工程以及东郊的一厂、二厂、三厂。国民经济的第二个五年计划期间,建成了首钢通用机械厂、北京焦化、燕山石化等重要工程,使北京工业有了长足发展。改革开放以后,随着经济结构的转变,一些高耗能、高污染的企业迁出北京市,“一五”“二五”期间的大量工厂闲置,这些工厂规模较大、机构坚固、空间开阔、类型丰富,具有一定的工业建筑遗产的价值。
(二)工业建筑遗产再利用资源丰富。随着《北京市推进污染扰民企业搬迁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实施办法》、《北京市工业布局调整规划》和《北京市三四环路内工业企业搬迁实施方案》《利用工业资源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等文件的先后出台,促进了北京工业用地的调整与优化的同时,北京工业企业搬迁规模巨大,仅2008年奥运会之前实施搬迁的工业企业75家,包括北京焦化厂、北京齿轮总厂、北京有机化工厂等占地面积达到5.7平方千米。[1]北京工业建筑再利用的案例也逐年增多,主要改造成动漫产业基地、工业文明主题公园、文化创意产业园、博物馆或展览馆等集中在科技、艺术、设计等行业。因此,北京工业建筑遗产保护与利用有着丰富的资源和基础,北京工业建筑遗产保护和利用也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
(三)工業建筑遗产保护与利用面临的问题。北京工业建筑遗产保护与利用中面临许多问题急需解决,如缺少专门的保护法规、严重滥拆、保护不及时、保护与利用过于僵化等种种问题。然而,对工业建筑遗产文化的研究缺少深度和广度也是北京工业建筑遗产面临的重要问题。组成中国建筑学会工业建筑遗产学术委员会的研究人员多为建筑学和建筑历史背景,对于工业建筑遗产保护和利用所涉及的经济、社会和文化等综合,其专业背景结构过于单一。许多工业建筑遗产的开发利用采取了推倒重来的方式,工业建筑遗产遭到毁灭性毁坏,造成了城市工业文化的记忆缺失。工业建筑遗产保护与利用应传承工业历史文化,延续城市文化特色,使地域人文特色得以保留。[2]
二、场所与场所精神的含义
(一)场所的定义。一般来讲,场所是有人的活动的地方,即场所是与人有关联的。“诺伯特·舒尔茨认为建筑要回到‘场所,场所不是抽象的地点,而是由具体事物组成的整体,事物的集合决定了‘环境特征。‘场所是质量上的整体环境,人们不应将整体场所简化为所谓的空间关系、功能、结构组织和系统等各种抽象的分析范畴。这些空间关系、功能分析、功能分析和组织结构均非事物本质,用这些简化方法将失去场所可见的、实在的、具体的性质。不同的活动需要不同的环境和场所以利用该种活动在其中发生”。[3]诺伯格·舒尔茨认为场所是“由具体的本质、形态、质感及颜色的具体的事物组成的一个整体”[4]
(二)场所精神理论。“场所精神”(geniusloci)最早源于罗马的想法,“根据罗马人的信仰,每一种‘独立的本体都有自己的‘灵魂,守护神灵(guaraianspirit)这种灵魂赋予人和场所生命,自生至死伴随人和场所,同时决定他们的特性和本质。”[5]“场所精神”是为人提供活动空间所显现出的易为人感知的自然特征,并且在一定的阶段时期内对特定人群保持认同感和方向感。“场所精神”于人的身心相关联的是“方向感”和“认同感”两方面。
“方向感”是指人存在于场所中获得立足点辨别方向的能力,即明确自己与场所或环境之间的关系。节点、路径是构成空间的要素,是形成人的方向感的客体。人需要在空间的节点位置作为自己心灵的场所,而路径为人的到达和离开提供了条件。“认同感”是指人与空间或是环境产生身体和精神之间有意义的关联,通过对空间或是环境的理解达到内外世界的和谐关联,这种关联是在人在自主思考前就与空间或是环境自发形成。
三、“场所精神”在北京工业建筑遗产中的挖掘应用
“场所精神”的挖掘应用有两个基本原则:一是工业建筑遗产要与人们的实际生活发生关联,为人们对环境产生“方向感”提供必要的空间节点、路径和区域要素。另外是考察人们与具体的工业建筑环境的关系,发掘建筑环境的意义,从而产生认归属感和“认同感”。其具体应用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对工业建筑遗产的原真性保护。对具有较高文化价值与重要历史意义的工业建筑文化遗产进行重点保护,根据自身的特征特点改建成以工业文明为主题的博物馆或是工业遗址公园。如建成于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的正阳门东火车站,是清末至二十世纪中期北京最大的火车站,至今保存基本完整,现建成北京铁路博物馆。1908年,清朝在东直门援引孙河水建成京师自来水公司,现东直门水厂作为具有较高文化价值的工业建筑遗址,建成北京自来水博物馆。
(二)适应性改造改造工业建筑遗产,柔性介入保护。通过对工业建筑遗产适当改造,保证新的使用功能的同时保留主要建筑立面和既有歷史要素,结合既有的工业建筑基础,通过相关产业的升级和改造,形成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形成新的“场所精神”。如牡丹电视机厂通过升级改造,建成中国数字电视产业基地。
(三)新旧建筑和谐共存。将新建筑与工业建筑遗产有机结合,扩展原有的建筑空间和建筑语汇特征,如宽阔的建筑空间和独特的建筑个性,使新旧建筑和谐共生,改造成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或是工业旅游区,达到双赢的目的。如北京798艺术中心、北京珐琅厂、老字号同仁堂等。
四、场所精神在工业建筑遗产保护与利用中的意义
(一)有利于工业建筑遗产整体保护。工业建筑遗产特有的建筑符号是其他建筑不能比拟的,其独特的象征符号、空阔的开间、结构的秩序感、光线及特殊材料给人带来不同的体验,体现工业建筑空间的气质,即“场所精神”,从而激起人的思考。所以,场所精神展现了工业建筑遗产之于公众的联系,即工业建筑遗产对公众有着深刻的空间环境经验以及生活意义。工业建筑遗产是工业时期遗留的符号,是公众应有的集体财产,因此公众的有效参与和良性互动才能体现工业建筑遗产的存在意义。工业建筑遗产的“场所精神”容易唤起公众的情感认同,因而也有利于激发公众对工业建筑遗产保护的热情。[6]
(二)有利于城市的发展。工业建筑遗产作为城市的一部分,对于城市特色的塑造有着重要的作用。工业建筑遗产的“场所精神”在历史的背景下与城市共存共生,创造了城市和建筑的性格特色,优化公众的居住环境,有助于公众情感归属的构建。“历史精神的本质并不在于对过去事物的修复,而是在于与现时生命的思维性沟通。”[7]“场所精神”所营造的工业建筑的气质影响了城市文脉的特征,使城市不仅能够在时间上回望过去,而且对未来的发展也充满希望。
五、结语
中国的近代工业是在复杂的历史背景中发展起来的,因而我国的工业建筑遗产有着西方以及苏联的“烙印”。我国工业建筑遗产的保护与利用是西方工业建筑遗产保护理论的延伸和实践。“场所精神”的应用为适合我国工业建筑遗产保护与利用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在保护城市生态多样化以及城市文脉延续方面有着深远意义。
参考文献:
[1]朱文一,刘伯英《中国工业建筑遗产调查、研究与保护(三)》,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27
[2]刘伯英,中国工业建筑遗产研究综述[J],新建筑,2012,2.7—8
[3]沈克宁,建筑现象学[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2,45
[4][挪]诺伯格.舒尔茨著,施植明译《场所精神——关于建筑的现象学》,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0,7
[5][挪]诺伯格.舒尔茨著,施植明译《场所精神——关于建筑的现象学》,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0,18
[6]刘容,场所精神:中国城市工业遗产保护的核心价值选择[J],东南文化2013,1,20—21
[7][德]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台湾时报文化出版企业有限公司1993,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