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忠
【摘要】初中是学生数学综合素质与学习能力养成与提升的关键阶段,教学内容涉及代数、概率统计、平面几何等诸多方面。当前,我国初中教育强调数学规律与解题方法的掌握,而对于数学问题理解与思考的思维能力构建相对轻视,这对于学生的后续数学学习与知识体系构建有着不良的影响。本文以某中学数学理解性教学实验为例,探讨分析了初中数学理解性教学的实用效果,阐述了开展理解性教学中的关键环节,旨在提供一定参考借鉴。
【关键词】初中数学 理解性教学 实验
1初中数学理解性教学实验研究分析
1.1初中数学理解性教学实验准备
本次数学理解性教学实验,选择为某中学初中一年级两个班的学生为实验对象。两个班级人数均为42人,其中A班为实验组,B班为对照组。通过先期数学基础能力测试与以往数学考试成绩的综合评定,这两个班级的整体数学成绩与学习能力大致相当,符合数学理解性教学实验的前提条件。实验教学内容选定为,初中一年级数学科目,七年级上册《图形认识》章节中《角》这部分教学内容。课堂教学目标为,通过相应知识的讲解,引导学生准确理解角的概念,掌握平面几何中基础性的图形与符号语言,使学生能够熟练运用学到的《角》的几何知识处理实际问题。本次实验目的在于考察理解性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运用的可行性与合理性。
1.2初中数学理解性教学实验课程设计
理解性教学的特点在于课程内容情境设置时,能够更加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变抽象的数学问题为生动形象的学生生活经历,让学生能够通过常见的生活情景进入数学知识的学习与探索。学生生活中与《角》这部分数学知识内容联系较为紧密的是时钟的指针运行。教师可在理解性教学过程中,安排表针运行、重合、相互位置关系等内容的探讨,以此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角的定义与概念,更深层次的理解角的变化与分类,在此过程中引导学生思考时间单位与角度单位等相关内容的等量关系,帮助学生掌握换算技巧。
1.3初中数学理解性教学实验课程评价
针对此次理解性教学实验的实施,在课程结束后,A、B两个班级分别对学生学习的整体情况进行的问卷调查,同时安排随堂测试检验学习效果。其中,问卷调查的主要内容包括,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兴趣、对于“角”这部分知识的理解以及学习方法与心得等内容。随堂测试内容则包含,角概念的描述、角类型的划分、时间单位与角度单位换算等内容。上述两项评测结果表明,实验组A班的学生在学习兴趣、知识掌握程度以及角知识相关题目解答水平上有着显著的优势。另外,针对通过与A、B两个班级数学教师的对话了解到,采用理解性教学模式进行初中数学授课,课堂教学活动具有更强的规划性,教学目标任务明确,重点知识突出,在保证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前提下,给予了学生更多的自主学习空间,有效激发了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探索兴趣。
2初中数学理解性教学中的注意事项
2.1让学生积极参与理解性教学活动
新课标强调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突出教师对于课堂授课内容学习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初中数学教师在进行理解性教学时,应在了解学生整体数学能力与个体学习差异的基础上,尽可能的提高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参与程度,让学生共同思考解决理解性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一起探讨,共同分享,协同合作完成实践活动,让学生乐在其中,乐于深入了解掌握数学知识,提升自身的数学能力。以初中二年級数学科目中“一次函数”部分授课为例,对于涉及的函数图象内容,教师采用示范与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的方法展开理解性教学活动。教师板书出直角坐标系,然后让学生到讲台上任意选取两个点,连接两点形成一次函数图像,让学生针对自己选择的图像解出相应的解析式。这种教学形式,学生直接参与了问题的设置、分析与解答,对于一次函数的理解也更为深刻,之后对于相应问题的处理也会更得心应手。
2.2让学生在理解性学习中分析错误问题
贯穿在初中数学学习中的重要内容是错误与问题的产生和纠错与改正问题,因此在学生出现错误时帮助其认识理解并修正错误问题,同样是理解性教学的重要内容。以初三数学“圆锥的侧面积和全面积”部分内容为例,部分学生在解题计算的过程中常常混淆使用圆锥面积与体积计算公式,错误的在圆锥面积计算中使用体积计算中的“1/3”这个计算因子,最终出现计算结果错误。出现这一问题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对错误进行回溯,重新分析自己的解题过程,发现计算公式选择与使用中存在的问题,让学生一步步的发现错误根源,在今后的解题过程中,不再出现此类问题。
2.3提高学生学习中的反思能力
归纳、总结与反思是基本的科学思维与探究习惯,在理解性教学活动中教师应注重学生反思能力的培养。在完成课堂教学活动后,教师应安排组织学生进行学习反思,对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探讨,总结分享问题处理过程中的经验心得,也可以让学生表达自己的学习心态与习惯。让学生在自我反思中,认识自我,提高自我;让学生在共同分享中,取长补短,共同进步。通过理解性教学过程中的反思环节,进一步提高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程度,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构建更加全面的数学知识框架与问题处理方法体系。使学生养成课后反思的好习惯,从而不断加强自己在数学科目上的学习能力,进而提高对数学的认识和理解。
结语
综上所述,数学来源于生活、融于生活、服务于生活,所以不应当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产生距离感和排斥感,它应当是充实而有趣的.但由于当前教育过于注重考试成绩,忽视了教学的实践性发展,教学内容与生活实际产生了较大偏差,所以使得学生对数学产生厌恶感.将数学教学生活化,不仅可以消除学生的数学厌恶感,还可以提高学生的生活问题解决能力。
【参考文献】
[1]张鹤.初中数学理解性教学实验研究[D].江南大学,2013.
[2]魏玉华.初中数学实验的理论探索与教学设计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4.
[3]马玉娇.新课标下初中数学教学活动的探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