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家宁 叶真福 邓适强 钟宇娴 伍尚松
摘 要:本项目课题以民办高校基层团支部建设为视觉点,基于团支部的建设现状,结合当今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当今社会、经济、文化、科技的发展特点,从团支部架构设置、团支部活动和团支部干部队伍建设等方面,对民办高校基层团支部的建设现状进行综合性的剖析研究,并对民办高校基层团支部的创新型建设进行对策性的调研。
关键词:高校;团支部;创新
基层团支部建设作为团组织发展的根本保证,是团组织具有战斗力、影响力和吸引力的决定性因素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团的十七大精神的要求和体现,也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根基和立足点。高教改革的全面深入使得共青团的工作目标、工作基础、工作环境等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当代大学生是渴望实现自身的理想与价值,肩负着在21世纪建设祖国的重任。而作为共青团组织“细胞”的高校基层团组织的工作,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高校的班级团支部和院级分团委是共青团工作的基本单位,是共青团组织与广大团员相联系的桥梁。
一、广东培正学院团支部建设的基本概述
1.民办高校团支部建设概述
(1)民办高校团建工作的现状调查
①民办高校其青年的思想建设及团组织先进性的现状。为了解现我校团建工作的现状,特在网上发出调查问卷,收回4320张。
在调查“共青团目前面临的最大困难及最需要解决的问题”时,结果显示最大的困难是“团员意识薄弱”(占46.6%),最需要解决的问题是解决“团员先进性的发挥”(占28.9%)。
统计结果表明:以团日活动作为团员意识教育活动形式的比例最高占(77.9%),团日活动开展形式以户外拓展和文体活动作为主题团日活动为主,分别占30%和35%,而开展团日活动的最大困难,主要是“团员的参与热情不够”,占58%,远远高于其他因素。
②民办高校共青团的组织建设及团组织活力的现状。在“一年一度内评优机制存在的问题”中,排在前两位的是“评优面太小”和“不够公正透明”,分别占31.8%和30.2%。在被调查的团员青年中,只有26%的人认为所在团支部工作“有声有色”,53.1%的人认为“成效一般”,11.6%的人认为“举步维艰”。而对团支部工作存在的问题,排在前四位的分别是:“与班级工作混为一谈”(26.3%),“缺乏指导”(24.7%),“即兴无序”(18.5%),“团支书业务不精”(15.4%)。
在调查团内民主时,有29.4%和20.3%的人所在团组织已实施“公开选拔干部”和“团务公开”措施。而同学们最关心的团务公开内容,“团组织,发展活动情况”占39.2%,远远高于“团员利益维护情况”(23.9%)、“评优程序”(19%)、“团费管理使用情况”(16.8%)。
统计结果表明:“召开团员大会投票推荐”来进行“推优”的占82.1%,占绝大多数。但也有1.6%人的班级由“团支书说了算”,2.9%的人“没参与过”。而由于所在支部推优程序的评价上,团员青年中有35.6%的人认为其所在团支部的“推优”是“公平、公开”的,但有34.2%的人认为“有待完善”,还有21.8%的人认为那“只是一种形式”。
③民辦高校共青团的制度建设及团建工作规范化的现状。统计结果表明,以竞争上岗的方式产生基层团干部是最好的方式(54.7%)。而在加强和改进团干部培训工作的关键环节中,排在前两位的是“坚持培训与实践相结合”(3l%)、“合理设置培训内容”(22.9%)。
在对交纳团费的看法上,大多数人认为交纳团费是“团员的义务”(60.2%);然而,仍有18.6%的人认为“交的金额偏多”。
在对团员关于“三会两制一课”的了解调查时,绝大多数的大学生不了解甚至没听说过“三会两制一课”,只有9.2%的人知道。
④高校共青团的作风建设及团组织形象的现状。在对高校共青团工作的总体评价上,认为达到80分以上的占47.5%,60分以上的占64.1%,认为不及格的仅占5.4%。在对校一级的团干队伍的总体评上,认为校团干队伍作风总体上“务实、勤奋”所占比例达59.2%;但不可忽视的是,认为“浮躁”和“脱离同学”的也分别占14.3%和14.6%。而在对于班级团支书的看法的调查中发现,认为各班团支书“有能力,称职”的占大部分,有48.4%;认为团支书“素质一般”的人占30.3%,有17.1%的人认为团支书“工作积极但素质一般”,还有2.3%的人认为“主动性不够且马虎应付工作”,仅有1.9%的人认为团支书“是班长的助手”。
2.广东培正学院团支部基本情况。调研结果表明,目前我校团建形式比较单一,仍然以班级建团为主,其他新型团建模式数量较少,没有形成一定的规模。本次调查中,班级建团模式占所有团建模式的95.9%,其他如网络建团、学生宿舍建团、学生社团建团、活动建团等团支部建设模式仅占4.1%。
3.广东培正学院团支部工作概述
(1)班级团建是我校团建的基本模式,在团员教育和管理中发挥着积极作用。班级建团是指以班级为单位注册的团支部,又称为注册团支部。截至2013年10月,我校共有8个二级团委(团总支)、315个团支部、11890名注册团员,团青比例为88.57%。
在本次的调查中,认为班级团支部在团员教育管理中,作用发挥较好的占60.1%,认为作用发挥一般的占29.8%,认为不发挥作用的占10.1%。这充分表明,班级建团仍是高校团建的基础环节,为此,应进一步加强对班级团支部的建设和管理,着重发挥其在团员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2)网络建团是我校基层团建的重要模式。通过树立精品网站(培正梦飞翔等)和培正学院团委等官方认证微博,创新发展新媒体团建工作,如学生通讯社原创杂志《newe》、集益文学社《集益》文学杂志来全方位宣传团学工作。另外,我校各院系基层团支部均建立了网络团支部,如QQ群、微博等,实现各种资源的共享。在本次调研中,网络建团模式仅占36.2%,在团员思想教育中发挥积极作用的占85.6%。
(3)学生宿舍建团是我校团建模式的有益补充。结合学生住宿相对稳定的实际,我校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2010年3月开始在学生公寓试点设立团组织。在本次调研中,学生宿舍建团占所有团建模式的3.5%,在团员教育中发挥积极作用的占72.6%。这充分表明,应使学生宿舍建团成为我校基层团建的有益补充。
(4)學生社团建团是我校基层团建的今后重点发展方向。学生社团建团是在学生社团中建立团支部,主要以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和文化活动为重点,引导团员青年成长成才。在对学生的调查中,认为喜欢学生社团建团模式,在团员教育中发挥积极作用的占90.5%。这充分表明,应大力发展学生社团建团,使其成为高校基层团建的重要组成部分。
(5)活动建团等其他团建模式需进一步研究和探索。活动团支部以团员教育为主线,抓住各类外出活动为契机建立临时的团组织,如以“挑战杯”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创业计划大赛、社会实践、展翅计划、学生学术科研项目等届次化的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围绕团的活动项目设立临时团支部。
二、广东培正学院团支部建设过程中存在问题和困难
1.民办高校对基层团建工作重视度不够。与普通高校相比,民办高校更加追求经济效益。我校党委于2008年底才正式建立,有两名院党委委员直接主管共青团工作,而我校党建带团建工作尚处于探索阶段,尚未系统化、制度化、规范化。
2.学生特点的变化给我校团建工作提出了新课题 。高等教育大众化趋势使共青团工作对象进一步复杂化,弹性学制和学分制的实施,使共青团工作组织模式不适应学校收费制度和毕业生就业制度的改革对共青团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下,开展团教育的活动,要考虑如何更好地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3.我校团组织自身的不适应使高校团建工作面临新问题。我校团建模式单一,仍以班级建团为主,这已很难适应新形势的发展。面临新形势,我们只有不断创新,建立适被学生所接受的团建模式,才能让团建工作占领新的制高点。通过团建新模式,更多地为团员青年提供教育和服务平台,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
三、民办高校团支部建设的对策与建议
1.对我校新型团建模式建设的思考。学校团委要强化为基层团组织服务意识,基层团组织要强化为青年学生服务意识,通过服务青年学生来达到凝聚青年学生、激发基层团组织活力的目的。我校积极探索新型团建模式,并初步建立了注册团支部与活动团支部相结合的团建新模式。
(1)注册团支部。注册团支部指以班级为单位建立的团支部,是高校团建的基本模式。因此,发挥基层团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是我校团组织的重要工作。抓住重要的时机开展形式多样的团日活动,吸引团员青年深入学习。
(2)动态团支部。动态团支部是指依托学生宿舍、网络、活动项目、社团等载体,完成团组织的工作职能。动态团支部也可以分担部分对团员进行考核的功能。这种团支部具有动态性、灵活性,适应性强。
(3)学生宿舍团组织。我校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团委率先于2009年在学生宿舍建立了团总支,坚持“活动引导,团队一体,分层教育”的工作思路,在团建中取得了良好效果。实践证明,学生宿舍团总支能更好地发挥团干部、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4)网络建团。我校团委创建了属于自己的思想教育网站(梦飞翔)和开通培正学院团委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号等,通过“网上团支部”进行团建,同时也便于学校团委及时了解基层团的发展建设情况,促进团建创新工作向科学化、信息化迈进。
(5)活动建团。依托学校体育文化节、艺术文化节、宿舍文化节、学术科技节、社会实践等项目丰富团支部活动,促进团员青年的学习和成长。团建新模式实现了注册团支部和活动团支部的有机结合,二者在相互促进、相互补充中有效地体现了共青团的工作优势。
四、结语
在新时期、新形势下,民办高校团支部建设被赋予新内涵,党建带团建尤为重要。民办高校党委要进一步提高认识,不断实践,从组织上带,从思想上带,从机制上带,使得民办高校团组织建设更加完善,思想建设上更加成熟,在工作机制上更加顺畅。
民办高校团委要做好带头作用,完善团建的相关制度,在民办高校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的创新型应用性人才的任务中发挥更大作用,培养更多的社会主义合格接班人和建设者。
民办高校团支部建设在实践中探索,在探索中成长。坚持理论学习与校园文化活动相结合,努力拓宽思想教育、理论学习的渠道,把青年学生的思想教育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王玉璇,陈淑华,陆俊.高校基层团组织建设工作的现状与对策[j].中国林业教育,2011,(7):24-27.
[2]宋庆彬.带组织 带思想 带机制[j].高校,2009,(12):11-03.
[3] 钟子斌.开展高校基层团建工作的思考[j].高校,2009,(12):65-02.
[4]李忠伟,姚远,孙德刚.新形势下做好高校共青团工作的思考[j].中国青年研究,2007,(1):51-52.
[5]雷勇泉.创建团建工作新模式[j].广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2):6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