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气韵生动”为南北朝南齐谢赫在《古画品录》中提出的“六法”之首,是“六法”中最重要的一法,全面奠定了中国古代传统绘画美学思想的基础。“气韵”与“传神”在说明人物形象的精神特质上是一致的,但“传神”一词多指人物的面部及眼神所传达的内在情感,而谢赫的“气韵生动” 侧重画的总体感觉,要求在作品中刻画的形象具有一种生动的气度韵致,显得富有生命力,系画之魂。是中国绘画美学思想的重大突破。这是绘画理念由浅入深的转变,是美学品味提高、艺术创作追求新高度的重要表现。我们要在艺术创作中,要深入理解“气韵生动”的内涵,体会其创作理念,做到形似神更似。
关键词:谢赫 六法论 气韵生动
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化艺术异常繁荣,在文学上出现以竹林七贤、陶渊明等人为代表的逸士,在绘画上则出现了以顾恺之、陆探微、杨子华等为代表的著名画家。这一时期的绘画艺术繁荣,受佛教、玄学、道教兴起的影响,风格自成一派。绘画艺术的繁荣催生了绘画理论的诞生,其中以南朝齐梁间画家、绘画理论家谢赫为代表,他的《古画品录》是我国最古的绘画论著,提出中国绘画上的“六法”,成为后世画家、批评家、鉴赏家所遵循的原则。
一、 谢赫艺术创作论产生的背景和原因
谢赫提出的“六法论”是绘画艺术发展的历史产物,是时代发展的结果。谢赫的《古画品录》品评了前代27位画家的作品,是中国画创作历史上的第一次系统总结。这一时期绘画的繁荣为其理论研究提供了研究对象,绘画品位的提高以及对绘画理论的需求为“六法”开拓了市场。其中,“六法”中的“气韵生动”系绘画之魂,是“六法”最关键的部分,为世人广为流传。
谢赫所生活的年代,是魏晋南北朝时期。在魏晋之前,对于艺术在功用上表现为“成教化,助人伦”。然魏晋南北朝时期政治黑暗,统治者实行血腥统治,文人画家无法直抒胸臆,但通过其作品表达不满与反抗,使这一时期的作品在“气韵生动”上表现出色。
其次,魏晋时期发玄学产生,形成一种新的人生观,这种人生观的具体表现形态就是任性放达、追求超然绝俗,更进一步地展现出对美学的影响。这一时期,文人与画家体现出豁达与接近自然的特点,出现以陶渊明为代表的田园诗人与以顾恺之为代表的人物画与山水画画家,美术思想开始转变,并为谢赫“六法”的出现和完成提供了物质条件和人文环境。
第三,在魏晋之前,艺术与美学一向是与政治、教化紧密相连的,是一种为政治、为功利服务的工具。发展到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美学艺术创作一方面承载着“成教化,助人伦”的社会作用,一方面又成为艺术品而独立出来。与此同时,士大夫文人极大程度地挣脱了政治对于艺术、美学的束缚。绘画题材多样化的趋势表现出对当世生活的热爱,实质更是士大夫阶层要求真自我的表现。正因如此,“气韵生动”的提出得到广泛的呼应,并对众多艺术家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二、 “气韵生动”论的艺术特色
(一) “气韵生动”论的产生及内涵
为了更好地认识“气韵生动”的内涵,首先要追溯其起源。谢赫在《古画品录》中提出了绘画的“六法”,分别为: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应物象形;随类赋彩;经营位置;传移模写,其中“气韵生动”系绘画之魂,是从审美的高度对绘画创作作出的要求,并显现出一种生动的精神涵义。是“六法”的核心,为世人所推崇 。
早在谢赫之前的半个世纪,东晋杰出的人物画家,《洛神赋》的作者顾恺之提出了“传神写照”的绘画主张,并广受推崇。《古画品录》评价了3世纪至4世纪的重要画家的作品,从中提炼出“六法”,其中“气韵生动”身为“六法”核心,亦从前人的经验总结而来。“气韵”与“传神”在说明人物形象的精神特质上是一致的,但“传神”一词多指人物的面部及眼神所传达的内在情感,而谢赫的“气韵生动” 侧重画的总体感觉,要求在作品中刻画的形象具有一种生动的气度韵致,显得富有生命力,系画之魂。
由于南北朝的绘画以人物画为主,因此人物形象的气韵生动尤为重要。这就要求画家在作品中刻画的形象要具有一种生动的气韵度,即人物从姿态、表情中显示出的精神气质、情味和韵致。而“气韵生动”就是这一要求的体现。因此,“气韵生动”是“六法”之第一法。
(二)“ 气韵生动”在绘画中的体现
在谢赫的时代,绘画尚以人物为主,“气韵生动”也是就人物画而言。山水、花鸟画还处在从属地位,所以他所品评的都是人物画家,唐代乃至五代对“气韵”的把握,也继续体现在人物画方面, 在此期间吴道子的《送子天王图》、阎立本的《历代帝王图》、顾闳中的《韩熙载夜宴图》、张萱的《虢国夫人游春图》等人物画代表作中,画中人物栩栩如生,表情丰富,动作流畅,风格各异,充分展示了“气韵生动”的作法典范。气韵生动之美学意蕴不局限于优雅的或是华丽的画面。如南宋龚开的《中山出游图》中描绘了相貌狰狞的钟馗及跟随在其身后的小鬼们,然钟馗的气度为世人所称道。《中山出游图》运用了吴道子的“传神”,描绘了群鬼们抬着钟馗及其妹妹外出的场景,钟馗的脸谱及神韵以及整个画面运用统一的黑色调,车中钟馗身上的色彩都偏黑,其妹的脸亦被涂黑,在这里,作者的运笔虽然粗犷,但却表现出了强劲的力度体现了钟馗正气凛然的“风度韵致”。画面中作家的技巧和画意很好地融合在一起了,使“气韵生动”在画面中得以独到的体现。画面通过描绘人物的阴沉质感, 不仅表现了人物的外在形象更把钟馗的精神气质和性格特征表现得淋漓尽致,体现了钟馗特有的“风气”和“韵度”,仍表现了一种盎然的生命力。
随着绘画的进一步繁荣,山水画不再成为人物画的陪衬,逐渐独立出来,并自成一派。像备受画家们推崇的金代武元直的《赤壁图》,画面中央的长江翻滚着汹涌波涛,长江气势磅礴铺满整个画面,而泛舟人悠然自得,与汹涌的江水形成强烈的对比,然二者却并不突兀,反而呈现出一种和谐的氛围。画面左边险峻的高山和冲泻而下的急流与画面右边平坦的山坡和平静的小溪的对比具有同样的效果。画中对山水的安排和塑造表达了一种旷达的“气势”,山水间雾气渺茫、远山近水若隐若现营造出如临仙境的奇妙“韻味”。整个画面和谐生动,通过表现长江激流的变化和悬崖峭壁的冷峻以及人生的从容,是对其内心精神的传送。
明清绘画体现出一种新的特点,“笔墨”的地位提升,与气韵地位不相上下。《墨葡萄图》是明代画家徐渭的作品。此图画面构图奇特,藤条错落低垂,枝叶分披,果实倒挂枝头,苍劲有力。茂盛的叶子以大块水墨点成,浓淡自然,杂而不乱,奔放淋漓,纵横错落,笔墨“韵”味十足。画上自题诗,反映了他悲观厌世、怀才不遇的心境。物我两融,将自己比作“笔底明珠”,借助随性“笔墨”,表达了自己的怀才不遇和对世俗厌恶的真实情感,更是由此而产生了如此“气韵”。
图2《孔雀图》是朱耷的作品,他的绘画严整而能放,不落俗套,自有创造。《孔雀图》是朱耷65岁时所作,是一幅画面简括、立意深刻的水墨作品。画面上部画一倾斜石壁,石壁底部垂着竹叶与牡丹,他用笔恣纵,用墨干擦而能滋润明洁,笔墨简洁明快,却是“气韵”的体现。石壁下面的一块上大下小的危石上,蹲着两只丑陋的孔雀,孔雀的尾巴上拖着三根短残的花翎,一只竖着脖子举目四顾,一只缩着脑袋侧眼顾盼,一副孤独疲惫、惊心衰寂之态,一花一叶、一鸟一石结构奇特,却“生意”盎然,他借助孔雀的花翎来比喻当时的官品,讽刺了当朝者的“风气”, 体现画中对当时权贵的讽刺是多么地辛辣和深刻。这幅画构图简练概括,笔墨洗练,充满着浑朴酣畅而又明朗秀健的“风神韵致”。宋元时期的绘画渐趋老成,山水花鸟画占据了统治地位,成就超过人物画。山水画的发展在中国绘画历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对中国画审美进程有重要的影响。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形成的“气韵生动”的绘画理念在宋元时期表现出其独特的特征。如“元四家”之一的倪瓚,他的绘画超凡脱俗。以《渔庄秋雾图》和《幽涧寒松图》为例,通过营造飘逸、安宁的氛围,表现人物身处纷繁人世却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超凡脱俗的崇高品格。
三、“气韵生动”的
地位及其影响
谢赫的“气韵”与顾恺之的“传神”在说明人物的精神特质上具有相似性。但“传神”一词多指人物的面部尤其是眼睛所传达的内在性情,而“气韵”则更多地指人物的全体传达其内在性情,是内在性情外在化的表现。
谢赫的“气韵生动”虽主要针对对象是人物画,但其理论亦广泛适用于其他类型的绘画创作,“气韵”因此成为中国美术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气韵生动”是内在精神外在化的表现,达到通过“形”来表达“神”的目的,是绘画的精髓所在,在中国绘画发展史占有重要的指导地位,影响着传统绘画的发展轨迹,是重要的艺术指导理论。
从顾恺之的“传神”到谢赫的“气韵生动”,是“形”到“神”的转变,是中国绘画美学思想的重大突破。这是绘画理念由浅入深的转变,是美学品味提高、艺术创作追求新高度的重要表现。“气韵生动”的艺术创作理念经久不衰,沿用至今并为世人所推崇,足见其正确性及经典性。我们要在艺术创作中,要深入理解“气韵生动”的内涵,体会其创作理念,做到形似神更似。
参考文献:
[1] 徐复观.中国艺术精神[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2] 葛路.中国画史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3] 贾涛.中国画论论纲[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
[4] 傅抱石.中国绘画理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3
[5] 俞建华.美术史论集[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9
[6] 叶朗.中国美术史大纲[M].上海:上海大学出版社,1985
作者简介:
郭娟,江苏师范大学14级在读研究生,硕士学位。研究方向:美术学国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