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应对网络信息行为失范的现状分析

2015-06-11 01:12刘书畅
决策与信息·中旬刊 2015年6期
关键词:新媒体

刘书畅

[摘要]网络已经成为最为快捷的传播手段,不仅仅由于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越来越多的人成为各个网络社区的成员,他们在其中共享着信息、想法和评价;又由于政府在应对网络信息行为中成为了信息传播的核心源,在很多事件中,最接近现场的录像、评论、描述都能够非常快速地在网络上发布、传播,这种力量在资源动员、舆论形成、影响决策等方面都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在公共危机事件中,政府应对网络信息行为能够在短时间内为参与者提供动员、组织的平台和途径,使人们能够在短时间内形成规模性的群体。本文就政府应对网络信息行为失范的主要表现和主要存在哪些困难进行分析。

[关键词]突发性公共危机;网络信息行为失范;新媒体

一、突发性公共危机事件中政府应对网络信息行为失范的主要表现

突发性公共危机事件发生之时,网民可以上网发帖、跟帖、或采用新闻跟帖等方式交换信息,传播危机事件中关键信息并发表观点,能在最短的时间里形成一定的舆论规模,迅速推动某一事件的发展,影响大多数民众的看法,若是处理不当,将会大大增加网络危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并极有可能诱发更大的公共危机事件。

目前我国突发性公共危机事件发生频率较高,政府在面临这类问题时也作出许多有效的应对,但其中也出现许多不足和问题。如:2013年的昆明PX事件,民众在得知这一项目之后反应强烈,昆明市及各地州均有游行表达抗议活动。事发后,政府在各单位各高校作出回应,并对PX项目进行详细解释,回应民众担心的污染问题。事件最终在政府对项目进行分析并公布事实后很快得以平息。政府的积极回应有效应对了该事件的烈焰趋势,但究其深层的原因及政府方面的问题,PX事件的发生是不可回避的,据了解该项目早已经得到批准成立,民众对真实信息并不知情。所以政府没有及时公开真相解释PX项目是导致事件发生的不可回避的原因。

即使是在汶川地震这样的全民紧张严肃、政府工作全面有效进行的突发性公共危机事件中,也不乏网络信息行为失范的现象,如全国地震谣言、缺水严重等不切实际信息的传播,造成全民的恐慌。所以这对研究突发性公共危机事件中政府应对网络信息行为失范策略提供有价值的思考。

对新闻媒体而言,快速准确地报道灾难性事件,能够及时满足受众的知情欲望。与此同时,从受众关注的角度来看,在严重威胁人类自身生存和生活的灾难面前,无论是与灾难有直接联系还是间接联系的人群,在灾难发生后都会出现不同表现方式的“信息饥渴”,迫切需要媒体传递的信息来填补这个空白。与传统媒体相比,作为逐渐上升起来的新媒体典型代表微博、QQ、MSN、人人等网络即时通讯工具在传播地震以及灾区信息、开展抗震救灾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针对汶川地震这一公共危机事件中出现的以论坛为主的谣言和不法信息传播行为,总结相关研究者提出的应对事件中网络信息行为失范的策略主要有:第一,天涯社区的制度化管理,天涯社区作为危机发生后网络主要交流论坛,制度化的管理成了控制流言传播的负面影响的重要环节。第二,网民之间的自我教育,加强网络虚假信息的防范意识。第三,倡导理性,鼓励理性发帖、理性讨论,许多广为传播的谣言在逻辑上是荒诞不经的,却被人们非理性地接收。因此,理性态度是客服留言传播的负面影响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二、政府治理网络信息行为失范的困难

(一)法律规范不充分及规范作用不明显

目前我过关于互联网管理的法律法规不断加强和完善,如2014最新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管理法律法规》,共三十五项内容,但有关网络信息规范的目前只有第三十一条互联网行业自律公约,此公约第九条规定容:互联网信息服务者应自觉遵守国家有关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的规定,自觉履行互联网信息服务的自律义务:(1)不制作、发布或传播危害国家安全、危害社会稳定、违反法律法规以及迷信、淫秽等有害信息,依法对用户在本网站上发布的信息进行监督,及时清除有害信息;(2)不链接含有有害信息的网站,确保网络信息内容的合法、健康;(3)制作、发布或传播网络信息,要遵守有关保护知识产权的法律、法规;(4)引导广大用户文明使用网络,增强网络道德意识,自觉抵制有害信息的传播。就目前实际情况来说,“网络行为规范”自身并未真正成型,法律规范自身大多呈现“不在场”的状。人们对于网络行为规范的了解和认识并没有达成一致,所以缺乏普遍的积极的认同,这就使现有规则规范的作用弱化甚至成为一纸空文。

(二)网络形态虚拟化给管理带来巨大的问题

虚拟的网络交流环境以其主体的匿名性为显著特征,很多网络主体在重大公共危机事件中仍然随意言论甚至辟谣闪动群众,形成一定规模后给社会带来恐慌和威胁,重要原因就在于网络主体在信息活动中以匿名方式存在。据了解,在许多危机事件中網络论坛出现主导舆论的集中集群主体,事实是同一用户注册不同网络主体用户名进行言论活动。在这样的电子空间里,网络主体活动迅速,信息生成快流传快,同时删除记录也很便利,网络主体可以随时出现也可以随时消失,这就导致许多网络主体在公共危机等重大事件中对自己的信息行为无所顾忌。这一问题是网络管理和监督困难的重要原因,也是网络主体信息行为失范的培育土壤。

其次,由于互联网空间的无限性延伸性,使信息交流跨越国际跨越政治领域的约束。更重要的是互联网主体交流及组成不具有中心主导和层次性,这就给依托互联网发生的信息行为进行控制时提出了困难和挑战。

(三)思想教育不到位,伦理意识不强

很多人认为互联网络的发展只属于技术问题,更多关心网络技术的更新,把互联当作纯粹的工具,只关心他的作用,却忽视了操作使用的合理性和合法性也就是说忽视了社会网络文明的精神内涵。许多网络行为主体价值观急剧变化,倡导绝对自由言论无政府主义等,这些思想价值的盛行严重与传统的言行上慎独自律主流文化想冲击,与社会公德要求背道而驰,这就是许多网络信息行为失范的一个重要原因。在公共危机事件中,网络交流主题特别是个论坛主体间之所以出现信息行为失范加剧公共危机事件的恶化,给政府管理带来困难的原因也在于网民思想教育不到位,没有潜在的自律约束意识。如,在公共危机事件爆发后,网络肇事者在虚拟及言论自由的网络空间环境下根据自己偏好随意扭曲和夸大事实,汶川地震中的“国际铁公鸡”事件的传播和夸张扩大化正是网络主体扭曲夸张信息,忽视网络行为规则规范,践行完全自由主义的表现。所以,网民缺乏内化的约束意识给网络信息行为有序管理带来了一定的阻碍等不利影响。

(四)缺乏外在监督与网络监督管理

在许多公共危机事件中,网络行为主体信息行为失范的重要原因也在于缺乏有力的监督。实际生活中许多人人为在网络上说什么那完全是自己的自由,即使发布错误信息也是可以理解的。之所以存在这些想法和行为是因为网络监督管理不到位,也就是说当出现信息行为失范时,并没有完善的监督体制对公共危机事件中的信息行为做约束,使得那些网络失范行为尤其是那些导致严重后果的在公共危机实践中出现的网络失范行为,由此而得以逃脱法网的惩戒。如在昆明3.14事件发生后腾讯微博等网络传播载体发布各种恐怖分子潜藏数据,官方发布数据的时候并没有指责微博主体任意发布信息,引起群众恐慌。

三、结论

一方面,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经济全球化等因素快速发展,突发事件呈现出不少新的特点:一是数量增加,各类突发事件的数量都呈上升趋势;二是强度加大,城市化的进程加大了突发事件受损的强度;三是常常产生叠加现象,连锁反应程度增加,复合型突发事件频发。另一方面,公众对突发事件的承受力和认识也在发生着变化。一是人类对自然灾害的承受力在下降,其中表现为灾害承受能力的脆弱性出现增大趋势;二是人的认识敏感度提高了,人的认知能力呈现逐步上升趋势,灾害对社会心理产生的影响越来越大。

近年来,面对突发性公共危机事件呈现出新特点,对政府应急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从第一代“常态——应急混合管理”加“单灾种应急管理”转向第二代“综合化应急管理”,形成了以政府为主导,全方位的预防、预案、预警、处置的网络治理结构,而网络治理结构不仅仅需要政府为主导,同时需要社会各个方面的积极响应,加强各方面应急管理知识的宣传教育显得十分迫切。

因此,加强应急科普知识的宣传教育理应成为加强应急管理工作的切入点和着力点之一。

参考文献

[1]郭素红.论网络环境下信息失范行为及其人文管理[N].作者现代学报,2004年03期.

[2]黎慈.政府防控大学生网络行为失范的责任体系建构[N].作者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12年05期.

[3]曹双喜,邓小超.網络用户行为研究述略[N].情报杂志,2006年02期.

[4]许尧.《中国公共冲突的起因、升级与治理》,2013年8月第一版,南开大学出版社.

指导教师:尤伟琼教授

猜你喜欢
新媒体
融媒体时代提升电视新闻传播的舆论影响力
新形势下精品图书的内容策划与艺术设计创新
报纸副刊的传播意义与运营策略研究
真我与偶像:新媒体语境下的明星与粉丝
新媒体语境下新华网国际传播问题与对策分析
政府危机公关中的新媒体传播机制透析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对农广播节目的媒体融合之路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全媒体时代地市党报媒体融合的四个着力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