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猎广袤 寓意深邃

2015-06-11 02:38侯清
杂文月刊 2015年7期
关键词:南风

侯清

这几年有个感觉,随着网络文学的爆炸性发展,纸质阅读者已越来越少。笔者虽也难超然于这个大环境,但几十年来一直钟情于纸质图书,以为“纸写笔载”的东西,总具有一定收藏价值,而网络文章虽快捷、传播广泛,却难免给人一种过眼烟云、昙花一现之感。

我是讀着刘克定先生的文章走入“花甲”系列的,故而这本《南风陌上》一经捧在手上,就不自觉地立将近期一直在读的蔡东藩“历代通俗演义”丛书暂搁书架,而急不可耐地先将这本《南风陌上》一气看完。

屈指算来,克定君跟着“孔雀东南飞”大潮去深圳已经廿年有余,这本书只是他砚边余墨的杂文随笔小集。然而“针尖大的孔,箩筐大的风”,“书小”主题不小、内容不少、内涵不浅。全书分说文谈史、感悟人生、知人论道、鸿爪岁月四个部分,不谓字字珠玑,亦足称匠心独运,给人有如咀嚼橄榄的沁心、拍案叫绝之淋漓酣畅!其不少内容可作我读史的佐证和补衬。

书中第一辑“知人论道”十六篇作品,以《〈续诗品〉读稿》开篇,对清代著名诗人袁枚的诗论进行了入木三分的解读:袁枚之人品胜于诗品,科举为官后因不懂满文被降级,即一怒退出官场,筑随园勤笔耕,驰骋文坛诗苑,“接地气”抒胸臆。克定先生触类旁通,笔头一转,以一首民歌“昨夜等哥哥不来,一夜烧了七捆柴。捡个石头去压火,石头成灰你还没来”兼论无名氏的诗,真切,质朴,彰显“性灵说”的主题。

他从王维诗画的“不问四时”探索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苏轼语)的超凡脱俗,深刻阐述王摩诘对“出世入世一切法没有分别,也能至解脱境界”的思想认识,论定《卧雪图》所以不问四时,也就是参透这个不二法门的结果。《悲〈瓠子〉而作〈河渠书〉》《关于苏曼殊》《春秋以道名分》《老、庄亦是两家》《秦燔谈屑》等篇,亦皆涉笔成趣,娓娓道来,举重若轻,具有较高的可读性、知识性,参考价值和收藏价值。

第二辑“枕上诗书”里的《牛虻的残缺美》《阿喀琉斯之踵》(又名《“有机”神话》),谈及中国神话的不能与希腊相媲美,是历史和人文的发展与希腊不同,同时受孔子不谈怪力乱神的思想影响深远。此外如钟馗打鬼,老话重提,寓意非浅;从耳朵与音乐的关系谈及马克思的美学论述;从雕塑艺术谈到审美的移情作用;通过枣花说到中国官文化和做官必须为民的要义;通过“羔羊诗”论述诗经里老百姓对当时官员赞与讽的公案,认为所谓“诗赞羔羊”,实际是讽。《勾栏三谈》则是他的新著《勾栏谈谚》的一部分,对戏剧发展史以及戏剧谚语的流变作了独到阐述,曾得到戏剧史家蒋星煜先生的赞许和肯定。

第三辑名“驿寄梅花”,系宋代苏轼的郴州旅舍作的《踏莎行》中的句子,颇有离人情怀。其中《回望长安》写了关中平原、西北民风、秦腔以及武则天墓前怀古;《长沙水》从湖南四大河流湘、资、沅、澧,写出了历史和人文的沧桑;《古城会》则活灵活现地从笔尖流出作者对老家长沙的故土难离深情眷恋。

该书的最后一辑《世相闲拾》,作者运用跳跃性的思维谈古论今,借古讽今,对当前的一些现象进行评说,歌颂“正能量”,无情讽詈诸如官员腐败、民风不古、讲真话难、做好人不易、“转基因”图章的“神力”、人与人之间真情在减少、相互以利相连等丑陋和不谐。

俗话说,嬉笑怒骂皆成文章。《南风陌上》做到了,但文风多了一分儒雅,引导人们多读史、多读书,从史与书中破题作文,以史鉴今,可谓漫漫书海中,有雨后春笋般的文思泉涌,为我们读书写文章者开启了一扇窗,俾能对世事观察思考,发感慨、“鼓与呼”,而提供一把解牛刀,让人茅塞顿开。

刘克定先生是一个热爱生活、热爱历史、关注社会的智者,他从“小”入手,“小”中喻大,每每几百字或千多字即能给我们如在涓涓细流中悟出大江大河的汹涌澎湃,虽看起来只“四两”,细细品来却不乏千钧震撼,独具“润物细无声”的魅力!

好文章难写,在如今的信息爆炸时代,即使有好文章,也不一定能让读者读到并喜爱之。像《南风陌上》这样的好书,我读到了,而且非常喜欢,这是我的幸运!希望更多读者能拨冗而入,想必收获当不止我说的这些。信乎?请试试看!

猜你喜欢
南风
南风颂
诡异的偷蛋贼
智擒盗蜜贼
会纵火的花儿
猴店长的烦恼
现代透视眼
杂技演员
宝石迷踪
神奇的独眼机器
身边的核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