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尔泰交友记

2015-06-11 07:32余天国
小小说大世界 2015年6期
关键词:陈三立酒楼粮食

余天国

王尔泰为人义气,从学生时代起,他仗义疏财的个性就表现得淋漓尽致,但凡有人遇到难事,只要求助于他,他必定倾囊相助。因此,王尔泰的身边经常聚焦了一大帮朋友,一起吃喝玩乐,都管他叫大哥。由于每天只知道肆意潇洒,荒废了学业,高考时名落孙山,回家过起了娶妻生子的日子。

结婚后的王尔泰依然纵情于交友之道,所交朋友涉及三教几流、各行各业,不仅长期在外面聚会,还经常将他们带到家里来。妻子在厨房忙得不亦乐乎,简直成了王尔泰朋友聚会的专职厨子,哪有其他小夫妻的甜蜜生活,再加上两口子没有固定的职业收入,渐渐为生计所迫,就生出了不少怨言,叽叽喳喳地在王尔泰耳边说了不少闲言碎语。不过吵归吵,妻子还是注意维护王尔泰面子的,从没当着外人发过火。

由于王尔泰的热情好客,一个叫李季安的从外省来做粮食贩卖生意的朋友,每次来本地,都要跟王尔泰一起把酒言欢。两人认识了大约半年,有一天,李季安跟王尔泰说,最近粮食生意行情大涨,但是我在资金周转上遇到了困难。王尔泰问,兄弟,差多少?看我能不能帮上忙。李季安说,不是差钱的问题,关键是我想找一个合伙人,扩大经营的规模。王尔泰说,我帮你问问,看朋友中有没有愿意搭伙的。李季安说,这可是难得的赚钱好机遇,干脆我们俩一起做吧。王尔泰说,算了,我没有这本钱。李季安说,办法都是人想的,你为人义气,朋友这么多,还怕筹不到钱?就这样,在李季安的拉拢下,王尔泰借钱跟他合伙做起了粮食生意。

最初,生意果真像李季安说的那样,钱赚了不少,于是王尔泰再次跟人借钱,充分利用资源收购更多的粮食,扩大经营规模。到年底押运最后一批粮食时,王尔泰因为临时有事,就让李季安单独去押运,没想到李季安这一去就不再见面,人间蒸发了一般联系不上了。王尔泰不仅成本没捞着,还欠了一屁股债。妻子埋怨说,你怎么能这样轻易相信他呢?那可是我们的全部家当呀。

王尔泰生意破产的消息不胫而走。很多朋友走上门来,王尔泰说,兄弟们,你们的钱我一定会还上的。朋友说,大哥说的哪里话,我们可不是来讨债的,你什么时候有钱,就什么时候还。王尔泰说,你们都是我的好哥们儿,我先谢谢你们了,我王尔泰绝不会就此趴下,一定会尽快爬起来,把你们的钱还了。

不久,王尔泰找了一个开出租车的活儿,他白天开出租车,晚上摆地摊卖衣服,不分白日昼夜地拼命赚钱。还好生意不错,过了六七年,终于将欠下的债还清了,并且还有了一些积蓄。

王尔泰打算用剩下的钱开一家酒楼,说干就干,很快就开张了。开业那天,很多朋友前来捧场道贺。王尔泰说,兄弟们,你们在我最困难的时候支助了我,我王尔泰终生不会忘记。由于感念朋友们的好,很多来吃饭的朋友不仅不收钱,王尔泰还经常邀集大帮的朋友来酒楼吃饭。妻子渐渐有了意见,说你是做生意呢,还是专门摆宴席请客?两人经常为此吵架,感情也越来越淡。因为经营不善,酒楼入不敷出,不到一年就难支撑下去了,厨师跳槽后就关了门。老婆一气之下,跟王尔泰离了婚。

有一个经常来酒楼吃饭的朋友叫陈三立,是个耿直豪爽的汉子,在H集团西南分公司当总经理,跟王尔泰极为要好。王尔泰酒楼关门后,陈三立就请他去当他的销售主管。由于王尔泰的朋友多、人脉广,他在这个岗位上如鱼得水,销售业绩臻臻日上。让王尔泰百思不得其解的是,集团公司大老板张久年一直神神秘秘,公司见过他真面目的人很少,只有陈三立一年才能见上几次。公司的刊物资料、信息简报也从未刊登过张久年的照片。

王尔泰觉得好奇,就问陈三立,陈三立说张久年比较低调,不喜欢招摇,他有一个怪癖,从不让人公开他的照片和信息。

年底时,张久年突然心血来潮,要在北京宴请各分公司的有功之臣。宴会上,王尔泰惊讶地发现,张久年居然就是李季安。王尔泰喊道,李季安。张久年向这边转过身来,表情不由一僵,尴尬地说,我想你是认错人了。认错?就算这个人化成灰,我都不会认错的。王尔泰说,当年你押运粮食为什么一去不回?你知不知道,你可把我害苦了。张久年说,什么粮食?你是认错人了。张久年的脸绿得像西瓜皮。

一旁的陈三立忙附在王尔泰耳边轻声打圆场说,陈年往事就让他过去吧。王尔泰“霍”地站起身说,我不会给不讲诚信的人打工。说完,愤然离去。

猜你喜欢
陈三立酒楼粮食
珍惜粮食
珍惜粮食 从我做起
陈三立三拒蒋介石
陈三立三拒蒋介石
陈三立三拒蒋介石
我的粮食梦
酒楼失火案
茶社、酒楼与咖啡馆:民国时期上海知识群体的休闲生活(1927—1937)
陈三立:神州袖手人
北京重庆三峡酒楼创新菜选(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