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画构曲,以音作画
——浅析《图画展览会》的形象构造

2015-06-11 00:27南京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江苏南京210097
戏剧之家 2015年9期
关键词:斯基侏儒乐章

俞 寅(南京师范大学 音乐学院,江苏 南京 210097)

以画构曲,以音作画
——浅析《图画展览会》的形象构造

俞寅
(南京师范大学 音乐学院,江苏 南京 210097)

俄国音乐家穆索尔斯基的钢琴套曲《图画展览会》具有鲜明的音画性,它因哈特曼的画作而诞生,并在此基础上增添了大量的想象与细节,是俄罗斯民族音乐的代表作。本文通过对《图画展览会》的乐曲进行分析,来展现这部作品如何从“一张静止的画”变为了“一段生动的场景”。

《图画展览会》;穆索尔斯基;音画性

在艺术领域,绘画与音乐的关系最为紧密,“音乐是流动的绘画,绘画是凝固的音乐”。“音乐给静止的造型名词加上了动词,活动和内心的波动,如果我们在那里认识了静止的内容:盛怒的、恋爱的,那么在这里我们也同样认识了真实的活动的内容:盛怒着、恋爱着、簌簌着、汹涌着、呼啸着”[1]。好的音乐作品往往给我们呈现出一幅幅动感的图画,俄国音乐家穆索尔斯基的《图画展览会》就是将图画和音乐完美结合的经典之作。

一、《图画展览会》的“图画性”

《图画展览会》是一段伟大友情的见证,穆索尔斯基和好友维克多·哈特曼同是俄罗斯艺术界的杰出代表人物,虽然他们一个是音乐家一个是绘画建筑家,但是却有着相似的艺术理念,都具有超前的创作意识,偏爱在自己的作品中融入俄罗斯民间传说、民众生活以及历史等俄罗斯民族元素。1873年,维克多·哈特曼因病去世,为了纪念他,艺术评论家斯塔索夫在彼得堡艺术学院举办了哈特曼的遗作展,穆索尔斯基在参观该展览后从中挑选出了十件作品写进了钢琴套曲,创作出了《图画展览会》,这十件作品中的大多数作品是哈特曼在旅行中创作的画作和水彩画,但令人遗憾的是,由于当时未受到人们的重视,这些画作大多数已流失,只有六幅和乐章有关的图能找到。因此,笔者在分析现有画作的基础上再辅之相关资料来探究图画的内容。

穆索尔斯基在创作过程中在将这些图画赋予不同的意境,他将每篇画作都看作有生命有活力的东西,这些图画的主题可以划分为人物肖像画作、生活场景画作、工艺品画作以及建筑画作等,在《图画展览会中》中,每一篇乐章都通过标题开门见山的写明画作的名称。穆索尔斯基依据画作的主题,根据画作的小细节加入了自己大量的想象,使得这些图画有了鲜活的动感。

(一)人物肖像画作

在《图画展览会》中,《侏儒》和《两个波兰犹太人,一富一穷》乐章所选取的画作属于人物肖像画。在《侏儒》乐章中,穆索尔斯基根据画作中一个行走着的又笨拙又丑陋的小侏儒,利用旋律、和声和节奏惟妙惟肖的塑造了侏儒滑稽的形象,更深入刻画了侏儒的玩世不恭与深切的自卑感。在《两个波兰犹太人,一富一穷》乐章中,穆索尔斯基选取了两幅图画作品,一幅作品刻画了一个富有的胖犹太人,一幅作品刻画了一个干瘦的穷人,前者的表情自得又喜悦,后者充满了悲哀,形成强烈的反差,其通过音乐刻画了两个犹太人鲜明的个性特点,而且也是在用音乐描绘社会现实。

(二)生活场景画作

在《图画展览会》中,《图伊特花园》和《利莫日市场》乐章所选取的画作属于生活场景画作。《图伊特花园》乐章中,穆索尔斯基看到了在图伊特花园里,孩子们在玩闹后起了争执,旁边一群孩子和护士在散步,孩子们的争吵声和护士的安静交织在一起。在《利莫日市场》乐章中,穆索尔斯基根据图画的内容写了两段文字,第一段文字是:“天大的好消息!德先生潘塔圣潘塔莱翁刚刚逮到了逃犯抓回来牛”。“是的,夫人,昨天是”。“不,夫人,那是前天”。“哦,是的,夫人,野兽出没遍布街区”。“哦,不,夫人,野兽从来没有离开过”。第二段文字是:“天大的好消息!绅士德Puissangeot刚刚逮到了逃犯抓回来牛。但他利莫日市场的好婆娘不完全同意这一点,因为夫人的remboursac刚刚收购了一个漂亮的一套新的假牙,而这位先生潘塔圣潘塔莱翁,他的鼻子还是始终保持着牡丹的红颜色”。

(三)工艺画作

在《图画展览会》中,《未出壳的小鸡》和《鸡脚上的茅屋》乐章所选取的画作属于工艺画作。在《未出壳的小鸡》乐章中,穆索尔斯基选取了哈特曼为一个芭蕾节目设计的演出服装素描画,画中描绘了一个尚未出壳的淡黄色小鸡,身上的鸡蛋壳仿佛盔甲一般。穆索尔斯基发挥想象力,通过音乐让小鸡有了生命力。在《鸡脚上的茅屋》乐章中,穆索尔斯基依据哈特曼画作中的俄罗斯女巫Baba-Yaga,加入了俄罗斯文化元素,讲述了女巫的旅程。

(四)建筑画作

在《图画展览会》中,《古堡》和《基辅大门》乐章所选取的画作属于建筑画作。在《古堡》乐章中,穆索尔斯基选取了哈特曼在旅行中所画的水彩画。《基辅大门》是哈特曼认为最好的画作之一,画中大规模的旧俄罗斯风格的基辅城市有一个斯拉夫头盔形式的大门,牌楼建立在花岗岩石柱上,沉没在地面里的有四分之三。其头部刻有俄罗斯巨大头盔作为装饰,竖立在俄罗斯国家老鹰的高峰之上。门右边描述了三个故事,在斯拉夫头盔形状圆屋顶有一个钟楼。穆索尔斯基用音乐描述了仪仗队中牧师的赞美诗和钟声的叮当声。

哈特曼的画作凝固住了一个个瞬间,而《图画展览会》用音乐再现了这些瞬间,这些特点让这部作品成为了“音乐中的图画,图画中的音乐”,堪称研究音乐“音画性”的最佳代表,这也是人们对这部作品最津津乐道的地方。更妙的是,穆索尔斯基还用音乐语音构造了一个个形象,这些形象不仅丰富了图画内容,还赋予了图画生命力,让它们从“一张静止的画”变为了“一段生动的场景”,“穆索尔斯基的音乐不仅在多方面体现了民族性,而且极大的发挥了形象的幻想性,其中场景性是他创作的主要手段”[2]。“穆索尔斯基的过人之处在于,他在此作品中并不是对静止的画作进行单纯的描写,而是充分地挖掘了俄罗斯的民族的音乐元素,用来进行音乐形象的塑造及情感表达[3]。

二、《图画展览会》的形象构造

《图画展览会》包括10段描绘画作内容的音乐和四段漫步,穆索尔斯基用新颖独特的创作手法和充满想象力的创作灵感,以“漫步”将“侏儒”、“古堡”、“花园”、“牛车”、“墓穴”、“犹太人”、“城门”等十个绘画中的详细形象串联起来,仿佛用钢琴音乐带着人走进一幅幅图画之中。

《漫步》是这部作品的开端篇章,也是贯穿全部作品,联系各个乐章的桥梁,在不同的乐章之间它有不同的变奏,穆索尔斯借鉴了俄罗斯民歌一人领唱,众人合唱的特征,用反复的和弦和不均匀的节奏塑造了一个“观画者”,这个“观画者”随着《漫步》的旋律和节奏,仿佛在展厅中的漫步,有时在悠闲的踱步,有时急促地走进画幅,时而欣喜,时而又在沉思。

紧随《漫步》的是第二乐章《侏儒》,它带来了令人恐惧的气氛。斯塔索夫认为“这个乐章描绘的是一个行走着的又笨拙又丑陋的小侏儒”。这个乐章是复三部曲式结构,在乐章的一开始就用广泛、频繁跳跃音区、颤音谱写了变化多变的节奏,一个滑稽而又卑微的侏儒由此跃入观众的眼帘,可能是为了表现侏儒内心的焦躁和惶恐,这个乐章的节奏十分不稳定,它包含了3/4、4/4拍的韵律,延长音记号(第2小节、第10小节、第18小节)和渐快(72~92小节)。这一乐章的主题动机对比强烈,在第1小节和第4小节,同样的旋律弹奏力度却是相反的,分别为“渐强”和“渐弱”,描述了侏儒的不可预知的行为。

《侏儒》后的《古堡》乐章在整套乐曲是最具有抒情诗调的一篇乐章。穆索尔斯基使用了弱奏来开启这个篇章,随后引入一个稳定而优美的低音旋律,行吟诗人的歌声伴随着这段抒情诗调的旋律线缓缓流出,鲁特琴的伴奏则用低音声部来表现,通过一个四分音符加上一个八分音符形成了恒定的节奏,酿造出了一种古老的情绪,高音声部多次出现了旋律的反复,仿佛诗人的哀切之情绵绵不绝。

《古堡》后的《漫步》与开篇《漫步》十分相似,乐曲显得庄严有力,五个升记号的调号(B大调),仿佛在指引着观众来到图伊特花园。穆索尔斯基在乐章前半部使用了扩张和紧缩的音程以及连续的十六分跳音来描述孩子们争吵声音的增强或减弱。从61小节开始的主题B部分,乐曲则十分平缓节制,好似看护们在安静地看着孩子们。这篇乐章既活泼诙谐,生动地再现了孩子们嬉戏的场景,又精巧细致,传达出了花园的优美和看护的慵懒。

斯塔索夫认为《牛车》乐章描述的是“有着巨大车轮的波兰牛车”,标题牛车来自波兰语“牛”。为了表现牛车车轮单调的轰响,穆索尔斯基在节奏方面用不变的八分音符低音和弦贯穿于整个乐章。本乐章的旋律侧重用重复的和弦低音来描述牛车轰响的车轮。在乐章第一段,从1~20小节起,低音包含3小节外声部的大调或小调的音程。第二段从21~26小节中的4小节都是同样的低音组合。低音声部音程逐渐扩大,力度记号逐渐渐强。这部分描绘的是牛车在不同的道路环境上行走,有平稳的道路也有突然的陡坡,牛车在随着路况不停地转动。从59小节开始,渐弱和渐慢的力度记号在暗示着牛车走远了,逐渐消失在人们的视线中。这篇乐章悠长沉重,音调苍凉而肃穆,艰难行走的牛车在某种程度上如同受苦的民众,即使生活充满困苦也勇敢的一直前行。

《牛车》之后的漫步,第一段从《漫步》1移调至d小调调性,包含降B音和升C音,然后在八度处(5~8小节)保持住。十六分音符的节奏型(第9小节)逐渐减少,并进入下一乐章《未出壳的小鸡》,营造了阴郁的气氛,仿佛穆索尔斯基沉浸在悲伤之中。

穆索尔斯基发挥想象力,在《未出壳的小鸡》乐章中通过音乐让小鸡有了生命力。乐章开始的高音区跳音和装饰音演奏出了小鸡美妙的鸣叫,乐章后面的颤音、依音和快速半音音列,则刻画了小鸡轻盈的舞步。穆索尔斯基用音乐,让这只活泼可爱的小鸡从画布上走了下来,跃入了观众的眼帘。

在《两个波兰犹太人,一富一穷》乐章中,穆索尔斯基用节奏描绘出两个波兰犹太人的讲话:第一段富人,用清晰的重音符号来强调;第二段穷人,用重复三连音的十六分音符来描绘。冷漠突兀的音调突出了富人的狂妄,颤音和装饰音突出了穷人的自卑。乐章的后期,穆索尔斯基还用音乐表现了穷人和富人进行的一段对话,左手代表的富人旋律用间歇性的长音和右手代表的穷人旋律所用的八度重复音描述了这样一幅场景:自大的富人傲慢的拒绝了卑微穷人的苦苦哀求,至此可以看到,本乐章不仅通过音乐刻画了两个犹太人鲜明的个性特点,而且也是在用音乐描绘社会现实。

《利莫日市场》乐章中描绘的是市场中的女人争吵拥挤的一个场景。本乐章的节奏由十六分音符占主体地位(1~36小节)。这个乐章的节奏特征是通过不断加强节奏,来形成一种连续敲击的感觉,意在表现市场中女人们快速的话语。重复的和弦和极快的速度,也同样意在营造市场生动活泼的氛围。突强记号屡次出现,以及短连音和断音标记则增添了忙乱之感。

《墓穴》乐章和《利莫日市场》乐章的喧闹繁华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它可以描述为:“巴黎的墓穴深处,哈特曼和建筑家VasilyKenel以及他们的导游拿着一盏灯”。这段乐章分为两段,一段是《魔窟》,另一段穆索尔斯基给它加了一个副标题《死亡的诺言和死者的对话》,这部分拉丁文本被直译为:“死者用死亡的语言讲述”。

在《墓穴》乐章中,穆索尔斯基通过协调的和弦连接来描述墓穴沉闷的感觉,内声部在不断改变。在节奏方面,穆索尔斯基运用了几个乐段的延长音记号来延长了节奏韵律,每个主题的开头都覆盖有3/4拍的节奏韵律,并标有延长音记号,借此表现了墓穴的阴森。在第二段《死亡的诺言和死者对话》乐章中,上方声部的冗长的、持久的颤音是暗淡灯光的象征,变形的低音部是忧郁的亡灵,共同营造了墓穴的神秘感,也暗示了作者思及好友的哀伤情绪。

《鸡脚上的茅屋》在哈特曼的原作中,是一个有家禽的小屋样式的钟。钟上有俄罗斯民间传说中的女巫,穆索尔斯基主要用音乐讲述了女巫的旅程。传统的三段式被用在了这个乐章,作曲家先用左右手八度跳跃音和右手带前倚音的和弦,营造了紧张的氛围,接着运用两个声部宽广的飞跃来描述女巫的飞行。然后用强烈的力度描述了可怕的一幕:女巫即将捕杀她的猎物。最后一段的节奏和曲调和第一段类似,音乐逐渐激昂直到尾声部分从高音区冲到低音区再冲到高音区,描述了女巫的胜利。这篇乐章的节奏和旋律都充斥着奇怪的感觉,仿佛将人们带到怪诞的奇幻世界。

《基辅大门》在乐章的终篇,整体风格庄严宏伟,主要塑造了威仪的仪仗队、吟唱的赞美诗和有力的钟声三个音乐形象。在本章第一段为了表现仪仗队的威仪,穆索尔斯基使用了连续性和弦,第二段牧师的赞美诗源于俄罗斯礼拜仪式的旋律,内容为基督日的洗礼,音乐纯澈徐缓,这两段旋律是阶梯式的。第三段为了表现了钟声的叮噹声,由稳固的低音音符降A音至降C音,最后再以强音弹奏出庄严宏伟的高潮,由此结束整部乐曲。

三、结语

音乐既可以仿声,也可以摹形,这是音乐所具备的反映功能[4]。《图画展览会》以画作融入音乐,并通过音乐将图画生动地呈现出来。周薇评价《图画展览会》时说:“这部作品在用音乐手法描绘生活场景方面,足以称为辉惶的范例”[5]。穆索尔斯基擅于且偏好用音乐来描绘普通人民的生活场景,从他选用的画作和他在《图画展览会》中构造的音乐形象,我们可以看到,他致力于用音乐表现民众的真实生活和他们在国家中的社会地位,他尤其对小人物们如穷人和被压迫者有着深切的感情。杜伊勒里宫的护士和孩子,农民的牛车,利莫日市场中的法国农民和厨师的闲话,这些不仅表明了穆索尔斯基对底层人民有着深厚的情谊,听众也因此更容易理解作曲者的意图,从而也更容易在情感上和作曲者产生共鸣。

[1]汉斯立克.论音乐的美[M].杨业治译.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0.110.

[2]M·阿兰诺夫斯基.俄罗斯作曲家与20世纪[M].张洪模译.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5.55.

[3]张倩榕.浅谈穆索尔斯基钢琴套曲《图画展览会》的创作特征与演奏[J].音乐生活,2011(2).

[4]谭金龙.浅谈音乐的反映功能[J].大家,2012(8).

[5]周薇.西方钢琴艺术史[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3.98.

J6

A

1007-0125(2015)05-0186-03

俞寅(1985-),女,江苏常州人,南京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研究生,研究方向:键盘教学与研究。

猜你喜欢
斯基侏儒乐章
建筑史话
“侏儒”蜻蜓
什么是“中华第一乐章”? 等
谱写肌肤新乐章
名导波兰斯基再遇性侵指认
穆索尔斯基艺术歌曲的创作思想浅论
侏儒的祈祷
思想的乐章
思想的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