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后现代主义视角谈美国电视剧《绝望主妇》

2015-06-11 00:27潘越华大理电视台新闻中心云南大理671003
戏剧之家 2015年9期
关键词:主妇中产阶级爱丽丝

潘越华(大理电视台 新闻中心,云南 大理 671003)

用后现代主义视角谈美国电视剧《绝望主妇》

潘越华
(大理电视台 新闻中心,云南 大理 671003)

美国电视剧在中国的传播得益于网络,美剧无法依靠国内电视台引进而像《大长今》一样掀起收视热潮。美剧在国内以网络传播为载体,依靠其“大片化”的品质,和后现代叙事策略,用女性主义独特视角吸引了无数追剧者。随着美国电视剧在国内的影响不断扩大,在我们的视野中也出现了一些“克隆”版的中国电视剧,如《好想好想谈恋爱》、《家有儿女》等。对于正在谋求“文化输出”的中国电视剧而言,研究这类以“奇观”制造为策略、女性主义为独特视角的影像文本,有助于我们把握全球电视剧文本制作的动态。

美国电视剧;《绝望主妇》;后现代主义

法国《电影手册》曾对美国电视剧的成功做出总结,将其概括为“大片化”策略。从表象看,越来越多的好莱坞顶级导演与制片人投身电视剧创作。但从文本内部分析,所谓美国电视剧“大片化”,指的是其题材、体裁或是影像策略方面都坚持强化对特殊场景的繁复呈现,强调视听语言的绚丽表达,呈现出“奇观制造”、“聚众狂欢”等后现代主义特征。剧中,以一位“超然世外”的主妇和四位现实生活中的女性构建起来的生活社区,为人们制造了一个既接近现实生活,又无限远离现实世界的精神社区。

一、后现代主义解读 视听层面的释放

(一)解构完美

完美是否存在于现实生活?答案是否定的。在《绝望主妇》第一季第一集中,美景镇里拥有完美生活的主妇玛丽·爱丽丝·杨,在井井有条地完成了一天的工作之后举枪自杀,这一行为既是全剧的开始,也是对“完美”的终结。此后,这个完美的“画外音”以“超然世外”的身份,开始带着人们去探寻这个并不完美的世界,去发现这个世界中一切不完美的秘密。超然世外和现实世界两个视角,是《绝望主妇》得以窥探人性的法宝。正如剧中玛丽·爱丽丝·杨旁白的表述:

When the truth is ugly, people try to keep it hidden, because they know if revealed, the damage it will do. So they conceal it within sturdy walls, or they place it behind closed doors, or they obscure it with clever disguises,but truth, no matter how ugly,always emerges, and someone we care about always ends up getting hurt,and someone else will revel in their pain,and that's the ugliest truth of all.

(当真相很丑陋的时候,人们总是想方设法来掩盖它。因为他们知道如果真相被发现,灾难就会发生。因此人们把它密封在严实的墙里,或把真相紧紧地关在门后;或用聪明的伪装使它们变得扑朔迷离。但不管真相多么丑陋,它们总会浮现,那些我们关心的人最后还是会受到伤害,而另外一些人却为他们的痛苦而快乐,这才是最丑陋的事实。)——《绝望主妇》旁白

表象和内在是一对完美的矛盾体,美景镇的每一个人,无论是布丽、罗奈特、苏桑还是加布丽奈儿,她们都拥有看似完美的生活,但现实是,通过超然视角,你会发现,她们的生活并不完美,在看似美好的“面子”里,每个人的内心都充满了疑惑和彷徨,在现实世界中,人们不得不去和不完美的自己和不完美的周遭世界对抗,也不得不去和完美的认知和丑陋的人性对抗。自杀、暴力、犯罪、毒品等元素的大量出现,也正是编剧、导演用后现代主义反讽手法来解构“完美”。正如邻居看到倒在血泊中的玛丽·爱丽丝·杨,前一秒钟还在慌张惊叹,后一秒就能从最坏的现实世界里找到安慰——搅拌机上再也没有玛丽·爱丽丝·杨的名字,这台借来的搅拌机再也不用归还了。通过真与假、美与丑、善与恶的对比,在华丽的画外音、幽默风趣的台词、夸张的表演背后,一个美国中产阶级社区的“完美”外表被揭开,露出了人性中肮脏的秘密。

(二)终结堂皇语境

在传统美国大片中,圣贤与英雄、解放与拯救、光辉与胜利、壮丽与花环都是不可或缺的因素,它们的绚丽多姿也构成了传统美国大片富丽堂皇的叙事语境。然而人们常常怀疑,“英雄”是不是时代的推动者?传统的元叙事电影所遵循的以“英雄”为中心的叙事模式是不是值得质疑?在《绝望主妇》中,没有所谓的英雄,也没有一个时代的推动者,每一个段落与故事之前,没有顺理成章的结构模式。取而代之的是一个中产阶级社区中,平凡的人物、琐碎的事件交错杂糅、解构、拼贴。

这样的叙事也与韩国电视剧形成鲜明对比,韩国电视剧往往带给人们的是看开头知结尾的感受,在受众接受一定量的作品之后,总是可以带着“经验”去看——梦幻的场景设置、公主与王子的相遇、缜密的台词对白、封闭的故事结构、完美的结局。这样稳定的文本结构在《绝望主妇》中毫无踪影。正如所有后现代影视作品体现的特征一样,《绝望主妇》更倾向于打破稳定的结构模式,在多种差异性的元素中强调未来的不稳定、不可预知和多样性。也就是说,从影片的文本到传达再到受众接受,各个层面都引入了多元的概念,不再强求故事的圆满,转而更加宽容地看待影片不可预知的未来。

(三)“奇观”的制造

奇观,是指在影像文本中具有强烈视觉冲击力与吸引力的画面,因为其是具有可看性和强烈图像主导的影像,所以学界将这种影像形态称作为“奇观”。美国好莱坞电影是“奇观”制造的先驱,例如《指环王》、《星球大战》、《阿凡达》等等。随着人们对“奇观”的接受日益增多,

影像视觉文化日益强势,而只在“大片”中生存的“奇观”影像已经日益影响和扩散至其它类型文本。除《绝望主妇》之外,在《欲望都市》、《越狱》等等一系列美国电视剧中,“奇观制造”已经成为了一种影像话语策略。

《绝望主妇》首先让我们看到的是“语境奇观”,玛丽·爱丽丝·杨自杀之后,一个虚幻的人物成为叙事的主体,这位去世的旁白者以前所未有的淡然和超然状态,优雅而冷静地揭开了美国中产阶级家庭光鲜亮丽的外表,诙谐幽默的调侃着那些活着的人看不到的隐秘世界。

无论是《欲望都市》还是《绝望主妇》,这两部以女性为题材的美国电视剧,都有对于女性身体的“身体奇观”的展示。在“看”与“被看”中,剧中的都市女性在消费着物与性,她们“被看”;而电视前的观众则“看”,他们窥视与消费女性的“身体奇观”。美艳的外表、华丽的衣着、绚丽的场景,在这个由“奇观”组成的影像世界里,人们“聚众狂欢”。这些“奇观”也让处于不同社会文化背景、不同阶层的人们通过视听元素的强化带来主我释放。

除了以上两种“奇观”,我们还能看到的是“场景奇观”。虽然故事发生在一个虚构的美国中产阶级社区——美景镇,但是镇里的一切又都是美国中产阶级生活的真实场景。不同的是,在这个场景中,我们看到的隐秘“奇观”,看似安全的世界里,处处充满危机。频繁的凶杀、谋杀;夫妻之间的冷战与背叛;邻里之间的相互戒备、猜疑,这让原本平静的生活掀起了波澜。这也是编剧及导演为观众营造的一个后工业时代“场景奇观”。

二、结语

《绝望主妇》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样本,构建起了一个话语平台,带我们去了解美国中产阶级,尤其是家庭主妇们的生活。在工业时代之后,中产阶级的生活只是充满鲜花和掌声吗?我想,除了这些以外,还会有诸多消极影响。在完美的郊区社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绝望,每个人也都在掩饰自己的绝望。与美国传统家庭剧不同,妥协和坚持、认同和抗争,在男性与女性永恒的关系里,解构现实、多元解读,《绝望主妇》让我们看到了现代女性的焦虑与困惑,形象化了在后工业时代女性在大众话语传播中的艰难困境。《绝望主妇》也成为了研究后现代主义美国电视剧的样本。

[1]路璐.“奇观”制造:美国热播电视剧的新影像话语策略[J].现代传播,2008,(01):155-156.

[2]燕道成.电视剧的女性主义、消费主义及后现代主义——《绝望主妇》的多为解读[J].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学报,2008,(04):31-36.

[3]曹静.浅谈《绝望主妇》的类型杂糅[J].当代电影,2007,(2):100-103.

潘越华,硕士,云南大理电视台新闻中心副主任,编辑。

I207.352

A

1007-0125(2015)05-0135-02

猜你喜欢
主妇中产阶级爱丽丝
不做闲置主妇
爱丽丝的疯狂茶话会
谁最早提出了“中产阶级”?
谁最早提出了“中产阶级”
变大变大
谁最早提出了“中产阶级”
在美国哪些州生活成本最低
俏主妇的笃定 把生活过成诗
高不可攀
主妇与保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