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 迪(黑龙江省群众艺术馆 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0)
美声唱法与其它唱法的相互融合与借鉴
梁迪
(黑龙江省群众艺术馆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0)
美声唱法与其它唱法是在不同文化背景下孕育出的歌唱形式,其唱法既有相同之处,也有区别之处。在声乐表演艺术中,要用开放的审美理念,将本土艺术与外来艺术相互借鉴相互融合,在研究和实践的基础上,探讨中国的、科学的、可立于世界声乐艺术之林的中国新声乐艺术。
美声唱法;其它唱法;融合;借鉴
中国近现代音乐史上最早在高师设音乐科的学校,其前身是1906年创立的“四川通省师范学堂”,1915年增设乐歌体育专修科,开设课程有乐歌、唱歌、中外音乐史等。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音乐科前身为1903年设立的“京师女子师范学堂”,1920年9月增设音乐体育专修科,该校拥有两位优秀的专业声乐教师:霍瓦特太太和赵丽莲(曾留学欧美)。私立上海专科师范学校1919年9月由吴梦非、刘质平、丰子恺等兴办,音乐课程有声乐、钢琴、乐理、和声等,该校创建后的八年中共培养艺术师资近千名,几乎遍及全国各省。1926年成立的私立燕京大学系美国基督教会在中国创办的高等学校,1929年正式设立音乐系,系主任兼声乐教师是范天祥夫人,在该校的外籍声乐教师还有:史密斯夫人、撒埃迪夫人和威尔逊夫人。
这一时期,著名音乐家黎锦晖怀着以歌曲作为推广国语的得力工具的愿望,创作了一批流传全国的儿童歌舞表演曲和儿童歌舞剧。从1920年到1929年间,黎锦晖共创作了《可怜的秋香》、《老虎叫门》等24首儿童歌舞表演曲,《麻雀与小孩》、《月明之夜》等12部儿童歌舞剧。黎锦晖的儿童歌舞,音乐内容健康、曲调优美,适合儿童的特点,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在生动愉快的表演中,对儿童进行科学文明的教育,在全国儿童中广泛流传,大大超过了学堂乐歌的影响。黎锦晖的儿童歌舞剧,不仅在普及音乐教育、推动声乐活动方面,起到了很好的作用,而且成为中国新歌剧发展的一个开端。
音乐文化各不相同,声乐形式表现亦有所不同,但就人体发声生理来说,皆是依靠肺与声带来完成发声过程。而歌声的产生,还需要在此基础上,通过一定的发声技巧和对鼻腔、咽腔的控制,产生泛音,将这些因素合成在一起,就形成了我们所听到的歌声。因此,无论是通俗唱法还是美声唱法,都要求演唱者有绝对的演唱技巧与能力。其主要呼吸方式是采用腹式呼吸,尽可能地延长气息,对情感与乐感的表达都有较高要求,演唱者要绝对投入。如此来看,通俗与美声在唱法和对演唱者的要求上具有相通之处。利用一定的音乐技巧和编曲方式,将二者进行融合后,对音乐的情感表达,将更加热情,更能使人投入在艺术表现方面,二者结合后的音乐,对演唱者的要求要比单一形式更高,演唱者在演唱时,艺术表现力也会更强,更具爆发力。将通俗与美声两种唱法合二为一,这种演唱形式已经在国内外得到应用,且发展广泛,给人以震撼人心之感,受到人们的喜爱。
音乐艺术不仅仅是一门视听艺术,它是将视听与情感、时间结合在一起的艺术。人们将音乐创造出来,丰富了我们的精神世界。同时,人类在发展,对于音乐文化艺术形式也在不断地探索。到如今,各种演唱方式的出现,是人类音乐艺术发展的成果,也是音乐艺术形式不断升华的过程。于声乐方面,演唱方式也呈现多元化发展,这些多元的演唱方式,必将推动着音乐文化继续发展。通俗唱法与美声唱法的融合,虽然并没有受到全部人认同,但事实证明,两者的融合具有可行性,且具备一定的艺术欣赏性。这样的声乐演唱方式,也必能为音乐文化艺术的未来发展增加推动力,开创新的艺术天空。
在声乐演唱中,人们在创新本民族声乐演唱艺术的同时,不断地吸收西方的艺术文化,这便使得人们逐渐了解了作为两大歌唱方法的美声与民族唱法,其中最大的共性就是二者的演唱目的性要求一致,这从演唱者必须具备两个八度以上的音域便可知,并且在表演的状态歌曲演唱呼吸的位置来说,二者在本质要求上也是相同的,民族唱法倾向于深呼吸式的唱法,要求将气沉于底,美声唱法则采取倒吸凉气、叹气等方式。不难看出两者的共性在于都要求深呼吸,以便做到提气,形成通透的声音效果。无论是美声唱法还是民族唱法,二者在歌唱技巧方面也有一定的交集和共性。比如:两者在歌唱时均需要打开喉咙,使声音放开,提倡运用微笑或打哈欠的演唱形式,达到气息畅通、声音连贯,保证气息和声音以反方向游走,所以经过融合后的民族与美声唱法便具有柔和、圆润和饱满的特征。
声乐艺术没有国界限制,经历改革开放后的中国,在歌唱艺术领域积极改革创新,在容纳接受西方多元化的声乐艺术文化的同时,加强与本土声乐艺术的改造和融合。
J616
A
1007-0125(2015)05-009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