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未来戏剧与戏剧空间发展的思考

2015-06-11 00:27贺文汇上海戏剧学院上海200040
戏剧之家 2015年9期
关键词:戏剧舞台个性化

贺文汇(上海戏剧学院 上海 200040)

我对未来戏剧与戏剧空间发展的思考

贺文汇
(上海戏剧学院上海 200040)

戏剧是一门综合艺术,随着戏剧的发展形成了不同的承载戏剧演出的戏剧空间。并且,作为艺术门类的一个分支,戏剧艺术的发展趋势必然会成为整个艺术发展大趋势的一个缩影。戏剧艺术风格的个性化、受众的大众化、题材的民族化、表现手段的智能化是未来戏剧与戏剧空间发展的趋势。

戏剧;个性化;大众化;民族化;智能化

戏剧是一门综合了文学、音乐、舞蹈、美术等成分的综合艺术,是由演员当众表演故事来反映社会生活中的各种冲突的艺术。戏剧在诞生初期,除了演员和观众,就只有戏剧演出空间和舞台美术中的人物造型这两个因素。可见,有戏剧表演就会存在演出空间,二者是密不可分的。戏剧与电影、电视等表演艺术不同,戏剧是通过活生生的演员所创造的角色与接受主体——观众在一个演出空间交流,并在观众观看过程中再度创作而产生共同创造的观演关系。这正是戏剧艺术的优势所在,也是戏剧艺术永远不会被淘汰的原因。

随着戏剧发展至今,不同的戏剧背景产生了不同的表演场所,形成了不同的戏剧空间。古希腊罗马时期,为了适应奴隶社会酒神节庆典活动的需要,演出成为一种大型的节庆,环山修建的能够容纳几万观众的圆形剧场诞生。到公元16世纪,在资产阶级人文主义思潮影响下,文艺复兴运动兴起,戏剧中更多地表现了世俗生活,写实主义风格迅速发展,出现了追求透视布景的热潮,出现了世界上第一个镜框式舞台。在镜框式舞台存在了很长一段时间后,其过分追求幻觉、演员与观众隔离的缺陷也逐渐暴露出来。到20世纪随着自然主义、象征主义、存在主义、表现主义等流派的先后出现,新型的“伸出式舞台”、“中心式舞台”、“流动性舞台”、“可变式舞台”也应运而生。现在演出空间的创造,已成为舞台美术设计思考的主要课题。

戏剧作为艺术门类的一个分支,其历史发展与其他艺术门类的发展是相对应的。基于此,我认为,戏剧艺术的发展趋势必然是整个艺术发展大趋势的一个缩影。在艺术风格多元化、艺术表现多样化、艺术体裁不拘一格的大背景下,我认为,未来戏剧必然会出现以下趋势:戏剧艺术风格的个性化趋势日益明显;戏剧艺术受众的大众化、平民化日益显著;戏剧艺术题材的原生态、民族性特征日益被推崇;戏剧艺术表现手段的智能化、自动化必然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戏剧艺术的个性化日益明显是戏剧艺术人性化的集中体现。不同的剧作家对于社会、生活、人性不同的思考使得戏剧充满了个人风格,荒诞派戏剧、现实主义戏剧、表现主义戏剧等均是剧作家个性化的体现。小剧场运动的蓬勃发展也是戏剧艺术个性化的另一表现。以林兆华、牟森、孟京辉为代表的中国小剧场话剧体现了导演自己独特的戏剧理念,作品表达了他们对过于依赖文学剧本、表现手法单一的传统戏剧的强烈不满。让戏剧获得独立的艺术形式,并在此基础上探索戏剧表达方式的多种可能性成为他们共同的追求。而风格独树一帜的利贺铃木剧团、欧丁剧院的戏剧,也是导演独特艺术个性的呈现。日本戏剧导演铃木忠志创造了一种独特的演员训练法,着重强调演员的内在能量,恢复人类的动物性,要求演员将所有能量集中在下半身,以腹部发声法搭配滑行步伐,取得声音与身体的平衡。这种训练体系下排练出来的戏剧带有明显的铃木戏剧的特征。同样,在丹麦创办欧丁剧院的巴尔巴,其训练体系则是类似于“表演的物物交换”的体系,即与一些特定群体实践文化承载形式的交换,构建成一种整合性的跨文化表演。正是在文化百花齐放的现当代,在尊重文化多样性的大背景下,这种多样的戏剧表现方式才为越来越多的人们所了解和接受。就像前段时间我为上海音乐学院做的一个“三经注水”活动的舞台。这是一个以蒙古族、彝族的族人和道教的道长在舞台上表演长调、呼麦、舞蹈和手决等节目表现人与生态之间的关系的活动。当时活动主创问我该怎么定义这么一个活动,我想了很久,觉得“歌舞表演”、“公益性演出”、“宗教仪式”等都不适合,最后将它定义为“实验剧”。愈来愈多的个性化探索必然丰富戏剧的表现形式,也将会是未来戏剧的发展趋势。戏剧艺术的个性化使得舞台空间元素运用也变得多样化,例如《等待戈多》的空间可能就只有一棵孤零零的树;铃木的《辛德瑞拉》不再是梦幻写实的空间,而被解读成虚幻、压抑的基调。舞台的空间局限被打破,固定的解读模式被改变,这些都随着导演和剧作家的独特构想被带到观众面前。

戏剧艺术受众的大众化、平民化日益显著则是从观众的角度来谈。早在古希腊罗马时期到文艺复兴时期再到后面很长一段时间内,戏剧都是作为社会上层消遣欣赏的娱乐活动,现如今戏剧俨然已经成为普通民众可以消费得起的项目。在美国几美元就能观看一出戏剧,在国内也增加了许多戏剧下乡、公演、义演的活动,活跃了农村文化生活,受到广泛欢迎。丹麦、莫斯科、法国、香港等地也进行过街头戏剧表演,这种接地气的演出方式无疑也是扩大戏剧受众的体现。前段时间在上海戏剧学院举办的“青年艺术创想周”也是戏剧艺术向大众化的创新,无论男女老少只需花20元钱就能进入上戏校园观看演出,体验浓郁的戏剧氛围。除了这些,多样的戏剧节与戏剧活动也使群众和戏剧的关系愈加紧密,例如阿维尼翁戏剧节、爱丁堡戏剧节、乌镇戏剧节、戏剧奥林匹克等等。群众才是文化的真正缔造者,只有和民众息息相关,和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戏剧的魅力才得以真正体现出来。大众化趋势下的戏剧空间流动性、可塑性加强,可能随时随地都能够搭建好一个演戏的场所,观众可能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在戏剧表演本身。

戏剧艺术的体裁的原生态、民族性特征日益被推崇是基于当今文化发展的潮流下必然会产生的。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中华文明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由各民族共同创造的。在中国数千年的历史进程中,各民族都创造了灿烂的民族文化,丰富了中华文化宝库,为中华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贡献。习近平主席多次在讲话中强调要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要着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弘扬和发展中华文化,对于增强各民族对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认同,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要的意义。不仅如此,从国母彭丽媛身上我们也能看出,国母在国际重要场合都在极力推崇中国传统文化,如毛笔字、瓷器、丝绸、古代建筑等,这些不难看出国家这些年对于民族文化的高度重视。这也就是杨丽萍的云南印象、武汉的汉秀、张艺谋的印象系列被越来越多的人喜爱支持的原因;这也就是萨顶顶、阿宝等原生态歌手让人印象深刻的原因;这也就是国家斥巨资在澳门建设水舞间的原因。戏剧艺术的发展只有不忘本民族的根基才能走得长远,否则就会像一叶浮萍在世界浩瀚的戏剧海洋中找不到自己的方向。原生态、民族化趋势下的戏剧空间标志性会变得明显,观众能够一看就知道这是某个地域或者民族的空间环境,能够更快地进入演出之前营造的氛围。

戏剧艺术表现手段的智能化、自动化必然会得到更广泛的运用,尤其是在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现当代。《战马》、《金刚》、《驯龙记》、《蜘蛛侠》等紧密结合高科技手段创造逼真传奇的视觉效果的戏剧陆续进入中国,人们在享受视觉盛宴的同时也被高科技手段所深深折服。《金刚》里面逼真的大猩猩矗立在舞台上,完全还原了电影特效所做出来的感觉,甚至连大猩猩悲伤、愤怒、怜惜等细腻的情感都表现得淋漓尽致。这种在舞台上用机械创造舞台角色的手段令人称奇。《战马》也是如此,舞台机械工程师们用巧夺天工的双手结合高超的操控设备,将精神抖擞气宇轩昂的战马表现得栩栩如生,就连电影里好斗滑稽的鹅也被还原在了舞台上。高科技手段的运用,无疑会丰富戏剧的表现形式,加强戏剧的感染力,使戏剧更加与时俱进。这种情况下的戏剧空间必然会丰富多变,人们的想象力能够得到极大的发挥。

基于以上所述,随着戏剧历史的发展和科学带来的表现手法的解放,戏剧及戏剧空间的多元化日益显著。在日益多元化的戏剧和戏剧空间艺术的未来,注重戏剧的平民化和大众化是其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注重戏剧艺术的个性化是整个艺术发展的大趋势;发扬戏剧艺术的民族性特征必将是未来戏剧发展的核心竞争力;表现手法的自动化、智能化是戏剧艺术发展的必然要求。让我们拭目以待未来戏剧的新高潮。

J8

A

1007-0125(2015)05-0018-02

贺文汇(1990-),女,上海戏剧学院2014级研究生,研究方向:舞台设计MA。

猜你喜欢
戏剧舞台个性化
军迷大舞台
军迷大舞台
有趣的戏剧课
戏剧“乌托邦”的狂欢
戏剧观赏的认知研究
新闻的个性化写作
戏剧类
上汽大通:C2B个性化定制未来
满足群众的个性化需求
我们的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