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时节话墓联

2015-06-11 07:59江苏陈树德
对联 2015年8期
关键词:墓志铭

□江苏 陈树德

清明时节,是中国人上坟扫墓,祭奠先人的日子。任何一个人,无论是达官显贵,还是平民百姓,都无法逃避死亡这一自然规律。人一旦长眠,一切金钱、地位、事业都将化为乌有,唯一剩下的就是几撮骨灰、一抔黄土、一块墓碑。所以豁达明智的人,是不回避死亡的。

骨灰也好,黄土也罢,都很难久远,唯有那冰冷坚硬的石碑,常常会经历千年而不朽,镌刻在石碑上的墓志或墓联,也就随之流传百世,有人称之为“刻在墓碑上的人生”,这大概就是人们喜刻墓志或墓联的原因。

墓志铭比较普及,外国人、中国人一律通用,对联则中华独创。墓志铭文字随意,想怎么写就怎么写,因而比较直白。对联则注重格律,语言简洁,文字优美,且对称和谐,易读易记。外国人没有对联,只好写墓志铭,中国人得天独厚,应该提倡写墓联。笔者抄录了几位名人的墓志,并根据其记述的内容,“翻译”成墓联,供读者对比阅读。

美国大作家海明威的墓志铭只有一句话,而且有点诙谐,他说:“恕我不起来了!”

这句话可以翻译成墓联:

来人且小坐;

恕我已长眠。

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的墓志铭写道:“睡在这里的,是一个热爱自然和真理的人。”

翻译成墓联就是:

伴自然同住;

和真理永生。

美国作家马克·吐温的墓志铭说:“他观察着世态的变化,但讲述的却是人间的真理。”

翻译成墓联就是:

看炎凉世态;

叙挚爱情怀。

中国音乐家聂耳的墓志铭,引自法国诗人可拉托的诗句:“我的耳朵宛如贝壳,思念着大海的涛声。”

翻译成墓联就是:耳如贝壳承天籁;思似波涛起浪声。

16世纪的德国数学家鲁道夫把圆周率计算到小数后35位,是当时世界上最精确的圆周率数值。在他的墓碑上就刻着:

“π=3.141592653589793 23846264338327950288。”

这些数字,代表鲁道夫的探索,翻译成墓联就是:

穷圆周之奥秘;探数理之精微。

自号“丘八诗人”的爱国将领冯玉祥,他的墓志铭写道:“平民生,平民活,不讲美,不讲阔。只求为民,只求为国。旧志不懈,守诚守拙。此志不移,誓死抗倭。尽心尽力,我写我说,咬紧牙关,我便是我,努力努力,一点不错。”翻译成墓联就是:

一个平民将领,平民生,平民活;

半边丘八诗人,丘八志,丘八心。

(注:丘八:即“兵”字折写,军人的俗称。)

古希腊大数学家刁藩都,死后还恋恋不忘他钟爱的数学,他在墓志铭中给“过路人”出了一道数学题:“过路人:这里埋葬着刁藩都的骨灰,下面的数字可以告诉你,他的一生有多长。他生命的六分之一是愉快的童年。在他生命的十二分之一,他的面颊上长了细细的胡须。如此,又过了一生的七分之一,他结了婚。婚后五年,他获得了第一个孩子,感到很幸福。可是命运给这个孩子在世界上的光辉灿烂的生命,只有他父亲的一半。自从儿子死后,他在深切的悲痛中活了四年,也结束了尘世的生涯。”

解这道数学题,设刁藩都的年纪为x,可得方程:

解之,x=84,可知数学家享年84岁。翻译成墓联就是:

高寿一生穷数学;

四旬半世丧儿郎。

金庸先生给自己设计的墓志铭是:“这里躺着一个人,在二十世纪、二十一世纪,他写过几十部武侠小说,这些小说为几亿人喜欢。”

翻译成墓联就是:

书传侠义亿人喜;

笔写忠贞四海传。

启功先生66岁就为自己写了墓志铭:“中学生,副教授。博不精,专不透。名虽扬,实不够。高不成,低不就。瘫趋左,派曾右。面微圆,皮欠厚。妻已亡,并无后。丧犹新,病照旧。六十六,非不寿。八宝山,渐相凑。计平生,谥曰陋。名与声,一齐臭。”

启功是一位博学长者,是蜚声海内外的“国宝级”大师,为人谦恭随和,幽默风趣,素有“老顽童”之称,与66岁时自称的“中学生,副教授”,“名与声,一齐臭”,实在是不能同日而语。所以墓联也要作相应变化,特作嵌名联如下:

启姓开新,博透专精真国宝;

功名殿后,高成低就老顽童。

(注:启功本是清朝皇室后裔,原姓爱新觉罗,独创“启”姓,有自立门户之意。)

墓志和墓联,可以生前写,也可以死后写。生前写,可以自写,也可由他人代写;死后写,只能别人代笔,自己就没有推敲的余地了。所以无论墓志或墓联,都以生前准备为好。但墓联又是一种格律文体,有许多平仄对仗的讲究,作为流传后世的碑刻文字,一字重千斤,更要仔细斟酌,最好的办法是自拟和专家咨询相结合,以免贻笑后人。

墓联属专用对联,内容切合墓主人的身份是撰联的基本要求。俗话说“盖棺论定”,何况是已经入土的人,所以墓联要以褒扬、溢美为主。当然,对于历史上的少数奸佞小人,民族败类,则以鞭笞为主。墓联的立意,大体有三种角度:即实写、虚写和戏说。冯玉祥的墓联就是实写,直述其人、其事、其志。马克·吐温的墓联是虚写,以阐发墓主人的人生理念为主。海明威的墓联就是典型的“戏说”了,虽然是戏说,却也耐人寻味。

挽联和墓联虽然都是用于去世的人,但也有着明显的差别。

一、从时间上说,挽联是哀挽刚刚过世不久的人,墓联则是纪念已经逝去一段时间的人。从顺序上说,挽联应该在先,墓联应该在后。试比较:

噩耗惊传哀乐动:

遗容永在浩风存。(挽联)拆柬不胜悲,拔剑闻鸡惊起早;

盖棺何太速,扬鞭策马恨来迟。(挽联)

孤忠心不死;

故社柏犹存。

(汲县比干墓联)

是处青山可埋骨;

它年夜雨独伤神。

(郏县三苏墓联)

挽联使用“大星陨落”、“噩耗惊传”等词句,明显表示逝者去世的时间不长,墓联通常不用这类词句。特别是“噩耗”联,直接表明死期的短暂,用于墓联显然不适合。

二、从内容上说,挽联以哀悼为主,更多表示悲伤之情。墓联以纪念为主,更多包含褒扬和祝福。试比较:

老泪无多哭知己;

苍天何遽丧斯人。(挽联)

雨中竹叶含珠泪;

雪里梅花戴素冠。(挽联)

古冢城西留傲骨;

名士滇南有布衣。

(弥勒县孙髯翁苗墓联)

阡表不磨崇国范;

古坟犹带荻花香。

(庐陵欧阳修父母墓联)

英气永留,江原父老;

忠魂犹壮,蜀国山河。

(大邑县赵云墓联)

山水来归,黄蕉丹荔;

春秋报事,福我寿民。

(柳州柳侯祠联)

前二联含“哭”、“泪”、“戴素”、“老泪”,直接表示悲痛哀挽,墓联则尽量避免使用这些词,更多的是褒扬、祝福、祈祷,如“荻花香”、“忠魂犹壮”、“福我寿民”等。

三、从使用上说,挽联是暂时的,一般用纸张书写,墓联则是永久的,只能镌刻在石碑和石柱上。

四、由于载体不同,挽联不受篇幅限制,有时可以写得很长,将哀悼、悲伤、叙事、感怀等尽情渲染,字数长达数百言。墓联因受墓碑大小的限制,一般以短联为限,少则五至八言,最多“四七”式、“五七”式足已。祀祠联的性质类似墓联,但因楹柱比墓碑高大,字数也可以适当增加。

五、从艺术表现来说,挽联一般比较凝重,墓联则可以比较轻松,甚至允许适当的诙谐。例如:

百年忙半世;

四大本归虚。

(明庄际昌自题墓联)

为生民忧,直言极谏;

得山水乐,饮酒赋诗。

(洛阳白居易墓联)

香草美人怜,百代艳名齐小小;

茅亭花影宿,一泓清水向憨憨。

(虎丘真娘墓联)

墓联的撰写和其它应用联一样,一般分通用型和专一型两种。二者的区别,前者比较笼统,后者必须切合墓主的人和事。从创作的角度讲,专一型墓联要求更高一些。一般撰写墓联,可从以下五个方面入手。

第一、写风水宝地。此类墓联主要突出墓地山水风光,祥天福地,为逝者营造一个安乐的归宿,并且可以佑护后人。这种墓联一般缺少针对性,换个墓主也可以适用。例如:

前世龙山凤水;

再生福海祥天。(通用)

一湾财水千秋盛;

四面文峰百代兴。(通用)

古涧风回千壑响;

寒潭影落万松枝。

(常熟瞿式耜墓联)

亘古不磨,片石苍茫立天地;

一峦挺秀,群山奔赴若波涛。

(浏阳谭嗣同墓联)

第二、写祈祷祝福。此类墓联也是通用性强,专一性差。如:

千朵莲花三尺水;一弯明月半亭风。

(苏州唐寅墓联)

三更白月黄埃地;

一寸丹心紫极天。

(常熟瞿式耜墓联)

一代勋名昭国史;

千秋浩气壮名山。

(岳麓山黄兴墓联)

第三、写道德事业。此类墓联针对性较强,重点突出墓主的事迹、成就和品德,以溢美为主。

丹心托月;

赤手擎天。

(杭州于谦墓联)

一世英名基事汉;

历遍遗迹痛仇曹。

(勉县马超墓联)

壮志未能吞司马;

大业无惭继卧龙。

(剑阁姜维墓联)

歌吟总带忧民泪;

颠沛仍怀爱国心。

(巩县杜甫墓联)

刚直不阿,留将正气凌霄汉;

幽愁发愤,著成信史照尘寰。

(陕西韩城太史公祠联)

顾曲有闲情,不碍破曹真事业;

饮醇原雅量,偏嫌生亮并英雄。

(湖南岳阳周瑜墓联)

一片春云凝紫气;

几番秋雨忆黄花。

(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联)

第四、使用嵌名联。将墓主或墓地名号嵌入联中,自然更显专一和亲切。嵌名墓联更应突出墓主的品德和成就。

悲哉秋之为气;

惨矣瑾其可怀。

(秋瑾墓联)

君妃二魄芳千古;

山竹诸斑泪一人。

(君山二妃墓)

红拂有灵应识我;

青山何幸此埋香。

(醴陵红拂墓联)

达向九霄云路近;

峰连五岳众山低。

(湖南岳麓山焦达峰墓联)

虞兮奈何,自古红颜多薄命;

姬耶安在,独留青冢向黄昏。

(灵壁虞姬墓联)

第五、感物抒怀。感物抒怀墓联必须立意高雅,避免庸俗,以寓意丰富,辞藻优美为佳。感物抒怀墓联可以集取古人诗句,更臻古朴。

好山应待画中看;

新诗似与梅竹分。

(勉县武侯墓联)

墓联,特别是自写的墓联,是一个人在经历了人生数十年奋斗与奔波,成功与失败,并饱尝喜怒哀乐之后的自我感悟和总结。这种感悟和总结,或抒情,或陈述,或嘲讽,或诠释,或悟道,从不同角度,尽情抒发,无论对人对己,都是很有启迪意义的。如果能将这些精辟的文字,铭刻坚石,留传永世,那该是多么有意义的事情。所以,墓联好似一篇文章的结束语,更是一个人一生的归宿。

当涂李白墓:

气吞高力士;

眼识郭汾阳。

勉县武侯墓联:

丛花盛处松千尺;

群鸟喧时鹤一声。

湘潭陶侃衣冠墓:

百甓勤劳博茅土;

八州都督剩松楸。

岳阳周瑜墓:

大帝君臣同骨肉;

小乔夫婿是英雄。

苏小小墓有集句联:

桃花流水窅然去;

油壁香车不再逢。

孔子陵墓:

洙源萃秀;

泰岳钟灵。

浙江杭州西湖岳飞墓:

三字蒙冤千秋湛血;

一生忠勇万古纲常。

墓联和挽联有许多共性,但也有明显的区别,撰写技巧也不尽相同,限于篇幅,只能留待专题叙述。

猜你喜欢
墓志铭
充满自嘲与幽默的西方墓志铭
英语写就的墓志铭始于十四世纪中叶
墓志铭
墓志铭
墓志铭漫话
苏轼所写墓志铭与祭文里的人生观
墓志铭
墓志铭
墓志铭
墓志铭中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