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互联网环境的大学生个性化协同创新机制研究

2015-06-10 10:34孙剑明郝勇王树达王忠建孙颖
世纪桥 2015年5期
关键词:互联网环境协同创新创新教育

孙剑明+郝勇+王树达+王忠建+孙颖

摘要:目前大学生创新团队仍然在传统的自然组,这势必限制了创新思想的扩展以及创造能力的提升。借助互联网,将不同学校、不同领域甚至是不同国别的创新思想链接起来,形成合力。恰当的互补协同创新将成为今后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核心,因此如何构建基于互联网环境的大学生个性化协同创新机制将成为未来创新创业教育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 互联网环境;个性化创新;协同创新;创新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0475(2015)05-0051-02

一、个性化创新的概念

个性化创新,是群体化创新相对应的。个性化创新下的定义是:个性化创新是指学员对创新独立自主和灵活多变的安排。从宏观上讲,个性化创新是指创新者通过长时间的知识积累,性格养成,建构自己的知识结构和理解方法培养个性思维和逻辑结构并完成个性创新。从另一方面上看,个性化创新是指创新风格具有独特性、认知策略区别化的创新者在独有的创新环境中所进行的自主创新过程,并产生创新成果。

二、个性化创新的特点

培养教育大学生个性化创新是一种以大学生为培养目标的全新培养思路的展现和实施,这种培养理论是与现代创新理论的发展紧密相关,其是由构建创新理论与人本主义创新理论组成。构建创新理论旨在通过导师的引导,以创新者为中心的创新。兼顾创新者的认知主体作用和导师的导向作用。导师是应该作为培养创新人才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创新方法简单的授受者或灌输者。大学生作为是创新创造的主体、应该是创造物的主体思维人,而不是被外部操控的被动执行者。培养大学生自主创新、独立发现、主动探索,在导师引导下,主动完成创造创新的过程。个性化创新中所倡导的大学生成为独立自主的创新思维和变化多样的创新主张的主体。此外,以人为本创新理论强调的以大学生为中心、让大学生独立选择、独立发现的理念也为个性化创新方式提供了理论依据。经过既往研究发现,个性化创新方式的主要特点包括:

第一,个性化、独立性创造是个性化创新的基本特性。在个性化创新方式中,大学生创新不是以一个群体的形式出现,而是多以个体或是小组合形式出现,大学生在进行创新活动的前期准备包括基础理论学习、导师的启发性路径引导、初始范例建造、文献检索方法等,均可以以独立个体的形式进行。在此过程中大学生将逐渐抛弃传统创新理念的影响,逐渐适应创新方式。大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能力通过学习创新所需要的知识来完成创新。因此,个性化创新可以称之为一种创新方式的个性化过程。

第二,大学生的自主创新是个性化创新的基本形式。个性化创新是区别于制式化群体创造创新的过程,这个过程的成功与否完全取决于大学生的自主程度,由大学生自己掌控创新创造的过程、内容和结果。在这种创新过程中,导师通常为大学生创新创造各类有利的环境。这种便利和环境都是为大学生自主掌控创新活动服务的,是为大学生形成个体创新这个过程所提供和建立的。

第三,挖掘大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和最大程度发挥大学生个性想象力是个性化创新的追求目标。培养个性化创新所面对是大学生个体,根据每个大学生存在不同的认知能力、创造能力、理解能力,来激发他们创新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在这种以大学生为主的个性化创新环境中培养其自主创新和个性化思维能力营造适宜的条件。在个性化创新环境中,让所有加入创新团队的大学生们显现出其个体最大的创新潜力,让自身个性得到应有的彰显,让各类大学生在因人而异的创新过程中形成个性鲜明的配合与补充,以培养大学对创新各式各样的需求。与此同时,在创新创造过程中,我们发现自主创新能力与个性化的创新思维能力之间存在着紧密的关系,使用个性化创新方式培养大学生的个性化思维能力同时也对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有着至关重要作用。可以说提高大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与个性化思维能力是进行个性化创新的最终目的。

三、互联网环境个性化创新方式的创新目标

虽然在培养大学生个性化创新方式的研究己经取得了一些阶段性研究成果,但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猛扩展,互联网环境下个性化创新方式充满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新的互联网技术特别是具有互联互通的通讯软件技术为个性化创新提供了更好、更便捷、更宽松的个性化创新环境。当然与此同时也产生了新的课题,例如需要对互联网环境个性化创新方式进行研究,还需要研究互联网环境下创新研究目标、关键要素以及相应的协同机制等。

互联网环境中个性化创新方式的主要创新目标为:第一,分析创新者的个体特征,建立个性化的创新模型,培养创新人才的创造精神是此研究的终极目的,包容并融合不同大学生的个性化思维,以提升其创新能力,这是以往传统的创新环境做不到的,传统的创新环境例如以小组为单位在某个房间里进行头脑风暴等方式。在互联网创新环境中,在以互联网技术、跨平台跨系统、多终端技术为核心的互联网创新环境支持下,为大学生个性化创新提供了强大的技术基础。基于互联网的个性化创新从宏观上看是依靠各种信息科技技术,但微观上看也是这些信息技术对创新理论与个性化创新方式延伸和发展,在创新成果基础上又进行了新的创新与实践。互联网技术不但尊重个体差异,同时基于互联网的个性化创新系统避免和化解了注重技术主义实用主义的教授误区,坚持以创新者为中心、适应创新者创新的个体差异,激发大学生们创新的本能,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分析大学生这个创新者的个体特征,勾勒出培养他们个性化迥异的创新模型。大学生作为一个创新者所具有的个性相异特征、各类各式的需求,是个性化创新模型设计的立足点。通常概括来讲,培养创新性人才,不再是制式化大规模的批量培养,而是提倡培养手段多样、培养方式个性以及提高大学生自主意识创新意识的新培养方式。因此可以说,建立个性化创新模型,假以多种信息技术手段来加强创新环境对个性化创新模型的适应性,从而激励大学生创新者的创新意识,发挥大学生们创新能力,发挥网络多媒体的教授作用,激发大学生创新者新的创新灵感,这同时也是是创新延伸。互联网创新中的群智叠加效应也是区别于传统创新培养的主要特征,大学生们利用如微信、微博等互联互通工具在互联网上进行群体创新,指导教师也利用这一手段在虚拟网络上进行指导和培养。由于其区别于传统的创新培养模式,这使得创新培养过程更加便捷、廉价与高效。当一个大学生创新者成为网络创新一个发起者,这样的创新就会像一颗种子一样开始生根发芽,而互联网就像是为这枚种子提供的土壤,在广阔的互联网原野中生根发芽,在这个创新的过程中当然不能缺少导师网上指导,他人的创新思路添加也是不可或缺重要因素,伴随着同行者不断加入,创新创造的成果就会日臻完善,形成最终的创造成果,因此可以说研究讨论有关互联网环境下大学个别化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是未来大学生创新创造能力培养的主要手段之一。

第二,在导师的有效引导下,创新者构建自己的个性化互联网创新环境,这里所说的个性化互联网创新环境包括创新者的问题情景、资源互联网、人际关系互联网,以及自己的创新伙伴互联网。在互联网个性化创新中鼓励创新者构建自己的个性化互联网创新环境,而导师也是该互联网环境中的一员,但导师做起到的作用当然是区别于普通的创新团队成员,导师会时刻关注创新者对于创新过程的把控,关注创新团队融合程度,适时的提醒大学生创新者关注某些关键问题,同时也会以普通创新参与者一样,参与到创新过程中,可以说导师在培养大学生创新者的同时,不断的引导和改善创新者的创新策略与创新动机,从而真正培养出创新型人才。帮助创新者构建个性化互联网创新环境的外部机制一般为两个方面,第一就是对于初学者导师需要在一开始就利用不同教育教学方法来引导初学者如何发现问题,如何提出更加有意义的创新性提问。让学生们明白一个好的创新性问题是一个好的创新创造成果的种子;第二,创新性的创造过程再有了一个好的开端后,即问题的提出已经完成以后,如何利用互联网对创新创造进一步发展,在互联网进行利用群智进行创新创造,需要将提出的问题进行必要的概括性解决,也就是要为提出的问题提出一个大概解决思路,否则在网络的宽阔环境中无法聚集有效的解决手段使创新创造过程失败,这个过程就像是一个选育过程,需要对种子进行温室培养,待到长出青苗是才将其放入田地中进行培养,只有经过这一过程才能使创新创造借助互联网的“东风”远行。

第三,效用评价与自适应协同原理,互联网创新环境是汇集了大量的信息资源、互联网通信软件等通过互联网连接形成的复杂信息系统。这样的复杂信息系统,如何实现创新思维高效融合,创新协同的适应性,这就需要在建立该系统时使用效用评价与自适应协同,让系统内部的建立畅通的必要的控制与协同通道,每一个创新参与者根据自身的理解和知识蕴含围绕着创新题目提出不同的解决方法以及创新性思维,创新问题的提出者需要对这些五花八门甚至是天马行空般的想法进行综合的效用评价,利用自然语言分析工具对不同想法进行不同角度的协同构造,以达到或完善预期的创新目标。通过效用评价与适应协同机制对创新者提出的创新性问题进行扩展和构建提供实时的修正和调整,从而使该创新过程在互联网上产生有效的效用叠加效应,从而提高创新的成功率。

四、结论

个性化的创新离不开互联互通,在互联网的大背景下,当代大学生需要逐渐的摆脱“小作坊”式的个体创新,融入“信息2.0时代”的创新海洋,在这互联网创新的海洋里,没有校园的围墙、没有城市的边界、没有地域“方言”、没有国家的概念,创新将史无前例的展开巨大的翅膀,迎接期冀中的梦想。

参考文献:

[1]Martinez M. Key Design Considerations for

Personalized Learning on the Web.[J]. Educational

Technology & Society,2001,(1).

[2]邱峰.协同创新视角下的大学生创业教育研究[J].教   育探索,2014,(9).

[3]张宁,陈伟,张园.协同创新视阈下的高校创新人     才培养[J].中国成人教育,2015,(2).

[4]刘松竹.协同创新背景下新建财经类本科院校学生   科研创新能力培养与实践[J].广西财经学院学报,         2015,(1).

[5]侯二秀,李靖尧,杨洋,石晶.协同创新与地方高校    科研团队创新绩效评价[J]. 中国高校科技,2015,          (3).

[6]何一清,乔晓楠.协同创新、协同创新网络与技术创   新[J].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       (2).

[7]张彬.高校协同创新中心建设研究[J].青年与社会,       2013,(11).

[8]王纯旭.基于协同创新平台的我国高校创新人才培   养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3.

[9]徐建欣.知识共享、吸收能力及IT能力对企业协同    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3.

[责任编辑:胡 悦]

猜你喜欢
互联网环境协同创新创新教育
互联网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互联网环境下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探讨
互联网环境下高中班主任如何应用新媒体手段构建高效的班级管理系统
云服务环境下的高校协同创新研究
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创新教育
开展创新创业教育 促进应用型本科院校发展
小学数学创新教育开展研究
校企联合培养卓越工程师的产学研协同创新体系建设研究
高校脑科学人才培养模式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