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婧
摘 要:中外慈善事业在文化源头、政府角色、慈善主体和管理体制等方面存在诸多差异,这种差异是有深刻的历史和现实原因的。慈善商店,是流行于西方国家的社会援助形式,在百余年的发展过程中,为缓和贫富悬殊的社会矛盾,弥补国家社会保障体系漏洞,提高公众特别是富足阶层扶弱济贫意识,起到了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推进慈善事业社区化是我国慈善事业新探索的发展模式,国外慈善商店模式对于发展我国慈善事业社区化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关键词:慈善商店,社区化,慈善组织
1 慈善商店的运营模式和行业特点
慈善商店,又称节俭商店、转售商店、机会商店,是由民间或官方慈善机构以救助弱势人群,促进社会各阶层和谐共处为终极目标而组织、经营、管理的非赢利性零售机构。它受政府及公众监控,以销售捐赠者无偿赠与的有经济价值的过剩物资为主要筹集善款方式。这一运营模式是当代西方国家发展慈善事业的主要手段,已成为筹集慈善资金的有效途径。
总的来说,慈善商店与一般意义上的零售商店相比较具有以下两个突出特点:一是非赢利性。由于慈善商店所售商品均来自捐赠者的无偿赠与,因此它不是以赢利而是以社会援助为目的的。这里所实现的“社会援助”包含三个层次,即所有营业收入扣除必要开支均用于对某一特定弱势人群的经济援助;出售商品行为本身就构成援助事实,即不以赢利为目的的商品以绝对低于商品价值的价格出售给假定的低收入人群;所有雇用的店员都限定于需要经济援助的,尚有劳动能力的弱势人群。二是公益性。除少量付薪的店员以外,绝大部分店员由志愿者构成。这不仅大大降低了慈善商店的运营成本,更充分发挥了社会公众积极参与慈善事业的作用,扩大了慈善理念在社会整体中的影响力和号召力,使得扶贫济弱的意识深入人心,促使慈善成为公众自主、自发、自觉的行为。
2 我国慈善事业的发展现状
慈善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传统,但作为现代意义上的社会慈善事业,我们还只是处于初级阶段。一方面,我国慈善组织的发展规模小数量较少,大部分捐助来自于海外,只有20%左右来自内地,这说明公众参与率较低。另一方面,我国各种慈善机构在生存机制和发展背景方面还存在着较大差别。
由于受传统思维方式的影响,目前我国慈善事业的开展,仍主要是以民政部门牵头,机关和企事业单位作为参与主体,政府行政动员式的劝募行为作为基本运营模式。这种自上而下的募捐方式,在应对重大突发事件时,可以快速聚集更多的物资及时抵达受困人群。然而,从长远看,这种仍由政府包揽的方式容易在民众中引起错觉:即慈善事业就等于应急性的扶贫救灾活动,说到底就是上级下达的行政命令,完成了相应的募捐任务就可以大功告成。这将导致本应成为慈善事业参与主体的公众,在募捐过程中体验不到任何作为捐赠主体的心理满足与成就感,从而严重抑制了公众参与更多慈善事业的积极性。
从当今我国已有的非赢利性慈善机构的募捐方式来看,多数情况下仍是纯粹的金钱援助,轻视甚至排斥剩余物资形式的捐献,导致了民间募集物资捐赠无门的尴尬现象。这容易引起人们对募捐形式“认钱不认物”的功利主义倾向的反感和质疑。而慈善资金使用情况的信息反馈滞后、资金去向精确统计公开的缺失,更导致了民众对一些机构发起慈善活动产生信任危机。从而出现了慈善机构募集活动缺少普遍响应,民众自发捐助物资又无人受理的窘境。
3 我国慈善事业发展的新模式——慈善事业社区化
要走出当下慈善事业发展的僵局,有必要借鉴国外成功经验,探索以公众为参与主体的,走进百姓日常生活的,健康发展的模式。借鉴国外慈善商店的基本运营模式,并不是要照搬照抄,而是要探索更适宜在我国社会环境下生长的慈善事业模式。
慈善事业社区化就是我国慈善事业发展的一种新模式,是指将慈善事业与我国社区发展相结合,并以社区为基础,把捐助者、社会中介组织与受益人有机结合成为一个慈善网络,以实现慈善事业的最优化发展。慈善事业社区化是借鉴慈善商店模式,结合中国慈善组织的活动方式及社区发展要求,有针对性地不断推进中国慈善事业深化和拓展的具体方案。推进慈善事业社区化,具体来说,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加强社区慈善意识建设,营造浓郁社区慈善氛围。从我国慈善事业发展的现状来看,民众的慈善意识和氛围还不高。促进社会慈善意识的发展,首先,要扭转公众对慈善事业的认识,慈善事业是我国现代社会保障体系的组成部分,是一个制度化的事业,而不仅仅是传统的道德或美德的体现。其次,加大对慈善事业和慈善事业社区化的宣传力度,引起各级政府、企业界以及社区居民对慈善事业的地位、功能作用和新的发展模式的认知和重视。再次,加强慈善事业社区化发展的理论研究,提高我国学者对慈善事业的重视程度,引导更多的学者加强对慈善事业社区化的研究。
2、促进慈善组织社区化的发展。现代慈善事业仅依靠传统的救助模式,仅依靠爱心是不够的。要使慈善事业成为政府主导下的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补充,必须建立健全完善的慈善机制,发展多层面的规范的慈善组织。加强慈善组织的自身建设,尝试建立新的工作理念和模式。鼓励创办社区基金会,以此作为慈善事业社区化发展的基础。推广建立社区慈善超市,整合和利用社区慈善资源以及各种社会力量,有计划地对困难家庭实施社会救助。
3、提高慈善工作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目前,我国在慈善组织中的工作人员大多没有接受过系统的专业训练,一些负责人和工作人员直接来自于政府部门,他们的工作方法极易带有行政化倾向,因此加强慈善机构工作人员的职业培训和知识更新,不断提高慈善组织从业人员的道德素质和业务素质至关重要。慈善作为一项社会公益事业,需要有受过一定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和训练人员来担任。社会工作专业与慈善事业有着极强的契合性,对于我国的慈善事业有必要建立专业的培训系统,把社会工作专业的教学和研究成果结合到社区慈善事业中去,使我国的慈善事业逐步成为以具有专业背景的专职人员为主导、专职人员与志愿者相结合推进的社会事业。
参考文献
1.《慈善商店之研究》 英国
2.《关于城市社区服务的理论思考》 唐钧
3.《中国的社区化社会保障与非营利组织》 杨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