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族歧视下的身份困惑

2015-06-10 21:46刘锦丽
名作欣赏·学术版 2015年1期
关键词:混血儿种族主义查尔斯

摘 要:切斯纳特是美国第一个享有声誉的黑人作家和黑人文学的重要开拓者。他的小说围绕战后南方的种族问题,第一次真实地展现了南方黑人的生活,描写了南方黑人文化及北方黑人中产阶级的生活。本文分析与探讨了小说中触及的混血儿这个敏感而禁忌的话题,用当代后殖民主义理论阐释了这些混血儿追求白人文化,却永远摆脱不了黑皮肤的外壳,由此而造成的身份困惑与心灵灾难。

关键词:查尔斯·切斯纳特 种族主义 混血儿 身份

19世纪中叶以来美国社会的种族问题越来越尖锐,发展到无法调和的地步,国家面临分裂的危险,最终导致南北战争的爆发。这场战争最直接的表现是种族矛盾,矛盾的焦点就是奴隶制。黑人问题成为再也无法掩盖的社会问题,黑人知识阶层开始认真思考作为群体的黑人族裔身份,身份问题成为当时美国文学最突出的问题,由此也产生了第一批重要的黑人文学作品和作家。

查尔斯·沃德尔·切斯纳特(Charles Waddell Chesnutt,1858—1932)是世纪之交时期最著名的黑人小说家,是黑人文学的重要开拓者。切斯纳特出生于俄亥俄州,成长于北卡罗来纳州,祖父是白人,父母都是自由的黑人,他自己外表上几乎看不出是混血儿。切斯纳特只读到小学毕业,此后靠自学成才。1877年他到北卡政府开办的黑人师范学校任教,三年后成为该校的校长,此后他又通过了律师会考,办起自己的法律事务所,并且颇为成功。切斯纳特从童年时期就梦想当作家。但他的文学生涯开始于《大西洋月刊》,通过投稿,他的作品被刊登,要知道在大量的稿件中被编辑看中是很不容易的。編辑在1887年发现了切斯纳特的第一次稿件《上了咒语的葡萄藤》并且非常喜欢,他不但刊登了这篇文章,还向这个年轻的不知名的作者约了更多的稿子。切斯纳特在为《大西洋月刊》撰稿期间,一直隐瞒自己的黑人身份。他以擅长创作短篇小说而闻名,从小就立志通过当作家来证明黑人的智力潜能。他认为,“美国社会种族问题的实质是白人看待黑人种族的态度,因此自己从事文学创作的目的就是通过作品来实现一场道德革命,彻底改变白人的种族观,进而改变社会,最终使白人大众接受种族平等的观念”①。

切斯纳特的作品都涉及了种族主题。然而,由于他自己是混血儿的缘故,其作品又触及了混血儿这个敏感而禁忌的话题,对此评论者颇有微词。切斯纳特说到自己作品中很多是反映混血人种的问题,这是因为在生活中他们一方面与黑人面临同样的问题,但在许多情况下,他们的问题却更为复杂,更难处理。切斯纳特笔下的这些混血儿自视高于黑人,而他们内部又因肤色深浅的程度不同和经济社会地位的区别而分成等级,形成了一个荒谬扭曲的群体。浅肤色又有一定经济地位的混血儿凑在一起,成立“贵族血统社”,歧视深肤色和纯血统黑人。然而他们又身受白人种族主义的歧视和迫害。切斯纳特对这些自认为高贵的黑人的言行进行了讽刺和揭露。

短篇小说《事关原则》中克莱顿有四分之三的白人血统,因此不承认自己是黑人,不和黑人来往,甚至对深肤色的人避之如瘟疫。对他来说,这是原则问题。女儿艾丽斯和白人几乎没多少区别,他当然不能让她嫁给黑人,可白人又不愿娶她,而想要她嫁个肤色白皙的黑人,合格者又太少,因此在父母的怂恿下,她常外出旅行,探亲访友找机会。一次从华盛顿回来后三个星期,她收到一个叫汉密尔顿的下议院黑人议员的一封信,心中表达了在舞会上相遇后的倾慕之情,说想借公务到南方的机会来拜访她。由于那晚在华盛顿的舞会上请她跳过舞的人太多,虽然父母一再追问,艾丽斯仍然记不清究竟哪个是汉密尔顿了,印象里似乎是一个肤色较黑的人。事关原则问题,于是克莱顿设法打听,得知此人是个浅肤色的高个子以后,对女儿说要把他当作白人一样地接待。他怕当地接待黑人的旅馆不够高级,要把他接到家里来住,上上下下收拾房间,筹备欢迎晚会,发请帖,忙得不亦乐乎。克莱顿带着助手到车站去接汉密尔顿,旅客下完了,也未见浅肤色的人,只见一个矮个子、有着突出的非洲人相貌的黑人身旁放着两只贴着华盛顿市标签的皮箱,猜想他必定就是汉密尔顿。克莱顿不能接待这么黑的人,助手杰克便出主意,说艾丽斯病了,家里无法接待他,于是克莱顿让杰克把他送到旅馆,自己回家找医生,如此这般,一切安排妥当。他们暗自为之得意。第二天的报纸却登出了有关汉密尔顿的报道,浅肤色的汉密尔顿和深肤色的琼斯主教同行,克莱顿意识到他们在车站看到的是主教。报道还说城里的瓦特金斯家将举办晚会欢迎议员,结果浅肤色的瓦特金斯小姐和汉密尔顿订了婚。克莱顿的原则问题让他美好的希望落空了,成为了一个可怜、可恨又可笑的角色。

切斯纳特的第一部长篇小说《雪松后面的房子》是一部有争议的作品。小说女主人公丽娜·沃顿是个美丽的混血姑娘,和她的哥哥母亲一样都是看似白人的混血儿。她的哥哥约翰隐瞒黑人血统,以白人自居,获得律师资格,买下种植园成为当地的贵族。他把妹妹从家乡北卡罗莱纳的黑人社区带到他生活的白人山区并改名,丽娜被白人社交界称为当地最美丽的姑娘,白人青年乔治对她一见钟情。乔治向丽娜求婚后,丽娜内心极度矛盾。她怕她的黑人血统早晚会暴露,但是如果向乔治说明了真相,就要毁掉哥哥艰苦创下的事业。结婚前夕,丽娜接到母亲生病的电报,回家看望母亲,恰好乔治也到那里处理公务,终于明白了丽娜的真实身份。自认为宽容开明的乔治无法容忍丽娜的混血儿身份,离开了丽娜。丽娜只得回到家乡,在乡村的黑人学校教书。黑人校长人品恶劣,对她图谋不轨。乔治虽然不愿和丽娜结婚,却想让美丽的丽娜做他的情妇,遭到了丽娜的拒绝。她无法接受把肤色血统看得重于道德和爱情的社会,心力交瘁,最后郁郁寡欢而病逝。小说中有一个普通黑人弗兰克·福勒一直深爱着丽娜,曾救过她的命,但一直觉得丽娜那类人的肤色比普通黑人的肤色浅得多,因此也更加“优越”,所以一直把爱埋在心底。20世纪初一亿美国人口中有1000余万有色人种,其中150万和切斯纳特一样外表几乎就是白人,但不同肤色通婚在南方和一些北方州仍然禁止。切斯纳特在一次演讲中强烈谴责这种做法,认为这在法理和道德上都讲不通,是对人的侮辱。

切斯纳特用丽娜的悲剧性结局控诉了种族歧视的不公正,同时也通过揭示造成丽娜兄妹隐瞒黑人血统的社会、经济和心理原因,展示了这一部分混血人种的生存处境。小说中丽娜的母亲就存在着自视高于未混血的黑人思想,将自己的肤色接近白人作为资本,觉得自己虽然不是玫瑰,至少还接近玫瑰。有着这种肤色情结的人不惜一切代价使自己和“一般黑人”区别开来,构建一个由同类人形成的虚伪的小社会,以缓解既不为黑人也不为白人接受的边缘生存状态所造成的痛苦。丽娜的生活充满了悲剧色彩,但是她不像许多白人作品中所表现的混血儿那样恨自己身上的黑人血统。白人一贯认为,混血人种隐瞒黑人血统是因为对自己的身世感到耻辱,缺乏自尊心,是一种人格上的缺陷。小说对白人的种族偏见提出了公开批评。

切斯纳特小说中的人物不论是克莱顿和他的女儿艾丽斯,还是丽娜和他的哥哥及母亲,他们都试图伪装自己,即黑人模仿白人,以白人身份来自欺欺人。他们并不知道自己到底是谁,社会的性质决定了不让他们知道自己是谁,他们对自己的身份感到困惑。身份问题一直是美国黑人文学的基本主题。在一个疯狂的种族歧视的社会中,混血儿边缘的生存状况,让他们困惑的是他们代表的究竟是什么身份,同时他们究竟多大程度上在“伪装”自己。切斯纳特赞扬了弗兰克的美德,因此有人怀疑切斯纳特本人是不是也和麗娜一家人一样既深受种族偏见之苦,同时又下意识地感到自己比其他黑人更白,而感到比身边大多数黑人更加优越。

用当代后殖民主义理论看,这种现象反映的就是法农在《黑皮肤,白面具》里涉及的所谓的“内心殖民”现象。弗朗茨·法农(Frantz Fanon,1925—1961),法国马提尼克作家、散文家、心理分析学家、革命家。他是20世纪研究非殖民化和殖民主义的精神病理学的一个有影响力的思想家。法农也是近代最重要的黑人文化批评家之一,以黑人的角度探索黑色非洲,并使得非洲研究真正受到西方学界重视。在法期间,法农完成了《黑皮肤,白面具》一书,书中道尽身为黑人知识分子在法国的境遇。法国海外省的“法国人”,特别是“安的列斯人”,就法律意义而言是法国公民,他们鄙视法属非洲的黑人,而作为有色人,他们在面对白人时,内心又存在着自卑感。他们在潜意识中承认白人的优越地位,以白人的价值观来衡量自己的一切。书中就是从他们的这种精神迷惘和由此导致的精神痛苦入手,揭露长期的殖民统治在已经是法国公民的有色人的心理上留下的伤痛。在阿尔及利亚则完成了《地球上受苦受难的人们》,深度探讨阿尔及利亚人被法国殖民的痛苦。法农的著作被认为是有关20世纪五六十年代黑人解放斗争的经典著述,并对美国和欧洲的激进运动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法农在《黑皮肤,白面具》里涉及到“内心殖民”的现象,即“身处殖民文化中的‘我早已由殖民主义者事先确定了,从小灌输给‘我,使‘我不仅认同于这个外来的‘我,而且把它作为自己唯一身份,心甘情愿地放弃自己本来的文化属性”②。而“黑皮肤,白面具”的人,对自己的身份感到困惑,难以找到自己的归宿,他们以完全白人化的思维生存,从一出生就接受着完全白人化的教育,他们眼中的自己俨然白人一般,因此他们把那些真正意义上黑非洲土著视作黑人,而他们自己却从来没有怀疑自己的白人身份。悲剧产生了,当他们与那些皮肤白皙的欧洲人真正接触的时候,他们困惑了,迷茫了,开始丧失自我并进行内省,因为在那些白人眼中,他们与实际上的黑非洲土著没有本质上的区别。白人早已经建构起一套坚不可摧的霸权系统,在欧洲人眼中黑人的黑肤色象征着邪恶、罪孽、贫困、死亡、战争、饥荒。天下乌鸦一般黑。殖民地的黑人追求白人文化,却永远摆脱不了黑皮肤的外壳,由此而造成了心灵的灾难。客观地说,切斯纳特对这个“白人”自我是拼命加以抵制的,但内心殖民产生在意识的深层,并不是可以轻易否定的。他和他小说中的混血儿和北卡罗来纳人的身份差异明显,无疑感到比身边的大多数黑人更加优越,切斯纳特渴望成为美国精英的一分子——这个精英正好是白人而非黑人。其结果,就是切斯纳特的黑人同胞和他本人对其身份产生的迷茫。

① 王家湘:《20世纪美国黑人小说史》,译林出版社2006年版,第21页。

② 刘海平、王守仁主编:《美国文学史》(第二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4年版,第402—403页。

参考文献:

[1] 董衡巽主编.美国文学简史[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

[2] 王家湘.20世纪美国黑人小说史[M].南京:译林出版社,2006.

[3] 刘海平,王守仁主编.《美国文学史》(1-4卷)[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4] [法]法农.黑皮肤,白面具[M].万冰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5.

作者:刘锦丽,硕士,湖北科技学院外国语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英美文学。

编辑:水 涓 E-mail:shuijuanby@sina.com

猜你喜欢
混血儿种族主义查尔斯
I ’m a Dog Lover
Tricks or Treats
My New Teacher
与种族主义作战的艺术家
正视美国种族主义历史需正视“种族”这一概念的起源 精读
“空中混血儿”V-22
我们班的混血儿
虚伪美国文化下的种族和种族主义
虚伪美国文化下的种族和种族主义
以假乱真的“混血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