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晋阳 李晔
【摘要】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转型, 我国当代大学生的道德缺失现象愈发严重, 许多大学生道德观念出现混乱、道德行为出现滑坡、道德状况不容乐观。因此,切实做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已迫在眉睫。本文对道德与道德缺失作了简要的说明,就大学生道德缺失现象的五项突出表现,从经济、政治、文化、家庭及学生五个方面进行了原因分析,并针对现象表现及原因分析提出了可行性的对策和途径。
【关键词】大学生 道德缺失 原因分析 对策
人类生活经验历程的本身同时演示着两个事实: 一是人类文明社会中的德育一直没有停止过; 二是人类非德(道德)的行为也伴随着人类生活。道德作为一种社会存在, 它是一个人自身修养的表现, 是一个社会的风向标, 更是一个国家乃至整个民族的内涵。
一、道德与道德缺失概述
道德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形成的关于善与恶、公正与偏私、诚实与虚伪等观念、情感和行为习惯,并依靠社会舆论和良心指导的人格完善与调节人与人、人与自然关系的规范体系。
马克思主义认为,道德是社会经济关系的产物,道德的根源只存在于人类的物质生活条件中,离开社会的物质生活条件谈道德根源是不切实际的。道德发展的最终目的是道德的进步,这个进步的过程不是平缓的直线,而是蜿蜒曲折的。用来衡量道德进步与否的标准不是人的主观意志和愿望,而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是否相适应。只有能促进生产力发展的道德才是进步的道德,反之,就是落后的道德。
道德缺失是由于道德规范、准则出现模糊,甚至多元化,以致缺少统一、明确、公认的标准进行道德评价,使实际道德状态出现混乱或无所适从。
二、大学生道德缺失的突出表现
勤劳智慧的中华民族曾经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明, 当今的中国继续谱写着辉煌的乐章。但在物质繁荣、经济发达的背后却潜伏着令人担忧的道德危机。
大学校园不仅是学术的殿堂,而且是多少学子梦寐以求的纯洁的象牙塔。学生们经过十几年的寒窗苦读,迈入大学的校园,为的就是实现自我价值,突破人生的新飞跃。在高校这个环境中,大学生的道德缺失现象较为普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诚信缺失。中国目前正处于严重的诚信危机之中。诚信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一个道德现象,是人际交往中最基本的要求,所有的人际交往手段、技巧都应该建立在真诚的基础之上。而令人痛惜的是,当代大学生诚信缺失的现象却越发严重, 学习方面: 一些大学生平时不认真学习,作业互相抄袭, 企图通过作弊的方式通过考试;经济方面:一些家庭条件良好的学生却虚报家庭收入状况, 骗取国家和学校的经济补助;就业方面: 伪造虚假证书, 各种仿造的四六级证书、计算机证书已屡见不鲜。
(二)价值观扭曲。由于道德价值追求的迷失, 一些学生的心灵严重扭曲, 他们找不准生活的坐标,沉缅于一种安逸、享乐的生活中。挥霍即气、消费即是道德、比阔攀富、沉缅感性的氛围一度笼罩了我们的社会。
(三)理论认知与现实实践脱节。当代大学都开设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 很多学生也清楚什么应该做, 什么不能做。但是在实际中, 由于学校的考核没有形成科学的实践与评价体系,导致学生们在现实中往往是说一套, 做一套, 在具体事件中往往是把理论抛在脑后,存在明显的从众意识。
(四)集体主义淡化。也许是现在的独生子女较多原因,现在许多大学生缺乏集体主义观念,无视集体利益、忽视集体荣誉,因此,不少学生个人主义严重,凡事以自我为中心,过分追求个人发展,注重个人得失,强调个人价值的实现。导致集体功能的弱化,使集体失去了凝聚力和向心力。
(五)社会道德缺乏核心。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整个中华民族的核心和内涵。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历经时间的变迁而积淀下来的,这种传统已经深入整个中华民族。如今的世界风云变幻, 政治多变, 形势复杂, 社会正处于转型期, 面对社会的变革而提出的要求在短时间内是很难被消化、流传甚至积淀的,所以社会缺乏强有力的道德核心。只提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而显得太过笼统, 单独提出各项则显得老套而没有生气。在校大学生在这些行为规范面前显得无所适从, 随波逐流。
三、大学生道德缺失的原因分析
针对大学生道德缺失的上述表现,不得不引起全社会的思考。关于道德缺失现象的原因, 我国很多学者都从各个方面展开了分析, 大多认为初步市场经济带来的负效应是经济原因, 分配机制不完善和法治不力是其政治原因, 道德奉献与回报的机制缺失是其社会原因, 文化的冲突与交融为文化原因等。
(一)经济原因
当前,我们正处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转型期,市场经济已逐步在我国形成,它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推动着中国改革开放的进程,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另一方面,又给传统的中国带来负面的影响,受西方思潮的影响,金钱、权力成为人们竞相追求的目标,腐败的滋生、社会上的不公平现象等给大学生带来前所未有的巨大冲击。
(二)政治原因
大学生在追求物质、经济利益的时候忘却了对自身存在意义的追问。过分地追求物质利益,把道德与良知问题束之高阁,把道德抛在了脑后。同时,学校在学生入党、评奖学金、勤工助学的过程中暗箱操作,加之学校的法治规章制度上不健全,执行不力,导致大学生陷入了道德缺失的误区,而且会陷得更深。
(三)文化原因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 信息的交流愈发频繁, 由于网络的虚幻性和延伸性,许多不良的思想和文化在网络上疯狂传播,腐蝕着大学生的心灵,一些沉溺于网络的大学生就更容易被影响。大学生正处于人格形成的重要阶段,思想和情绪容易产生波动,在这原因的催化下, 极易形成错误的世界观与人生观。
(四)家庭原因
中国的家庭教育长期以来所强调的是智育, 家长认为只要孩子学习好,进名校, 其他方面都是次要的, 可以忽略的,这样使他们与社会接触的机会少, 一直生活在父母的呵护中,对于社会的本质认识不清。 当今的大学生多属于独生子女,从小就在家庭
的宠爱,甚至是溺爱中成长, 使他们养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不良习惯。
(五)学生自身原因
自律意识的缺乏是大学生道德缺失的重要原因之一。在德育过程中,学校和家庭的管理只是被动的他律, 作为大多数已经成人的大学生来说,最重要的是靠自律来约束自己的行为。由于社会和家庭环境的影响, 当今大学生的自律意识普遍较低,这样就容易受到外界不良思想的影响。
四、解决大学生道德缺失的对策
道德缺失已经成为构建人文和谐环境的一大障碍,而大学生作为其中比较严重表现的主体,全社会必须高度重视起来,通过各方面的努力,逐步地解决这个问题,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 净化社会环境,构建和谐社会
大学生良好道德意识的培养离不开整个社会大环境的支持, 离不开社会舆论的引导、评价和监督。积极推进公民道德建设, 在全社会形成良好的舆论氛围。一方面,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倡导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发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提升整个中华民族素质、提高中华民族的战斗力。另一方面,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提高全体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广泛开展普法教育以及对《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贯彻落实, 积极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 提高整个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二) 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营造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
高校要更加重视学生德育的培养, 除开设相应的课程之外,还要多组织相应的宣传教育活动。切实加强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程内容应具有时代气息, 贴近大学生的生活和社会现实, 形式灵活多样;加强高校师德建设, 以老师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高校教师以高尚的人格影响学生、感染学生, 率先垂范, 做好表率, 用良好的形象带动受教育者。
(三) 家长以身作则,坚实家庭道德教育基础
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家庭教育对学生道德意识的培养是最直接、影响最大的。家长要意识到自己的一言一行都时刻影响着孩子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养成。以身作则, 对孩子进行良好的家庭教育, 给他们树立正确的道德榜样, 是每一个家长应尽的责任与义务。【8】
(四) 加强自律意识,提高自身道德素质
作为道德缺失主体的大学生,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一方面, 可以通过阅读经典书籍, 学习先进人物事迹,丰富自身的精神世界, 提高思想道德水平,要在书本中锤炼品行, 在社会实践中历练修养; 另一方面,在实践中严于律己, 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严格规范自己的一言一行,通过各种各样的实践活动, 去培养自己群体意识、团队精神、服务意识,展现自我价值, 实现自我的超越。
结语:
当代大学生道德缺失现象已经愈发严重。加强大学生乃至整个社会的思想道德教育的工作迫在眉睫。必须把各方面的因素深入总结,提出可行性的解決方式,全社会相互配合,相互促进,共同营造良好的学校道德氛围。
【参考文献】
[1]许勇,李秉中.大学生道德缺失现象的反思和策略[J].社会纵横, 2007, 22(6): 261- 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