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婉尧 王念
【摘要】构建一个符合社会需求、学院自身发展的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模式已成为当前各高职学校的核心问题。本文以云南林业职业技术学院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该院“平台+模块”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实践情况,指出了该模式是有利于高职学生发展,符合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平台 模块 复合型 人才培养
近年来,国家大力发展高职教育,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就明确指出: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职业教育要面向人人、面向社会,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1】因此高职教育的本质是培养具备以德为先的基本素质,同时要具备通过职业教育掌握的就业技能,以及通过高等教育积累的专门化知识底蕴的高技能人才。
一、人才培养模式
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学校为实现其培养目标而采取的培养过程的构造样式和运行方式,它主要包括专业设置、课程模式、教学设计、教育方法、师资队伍组成、培养途径与特色、实践教学等构成要素。【2】
目前我国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大致可归为:一是“2+2”人才培养方式,即学生入学后不分专业,在二年级结束时,由学生根据其个性特长及社会需求在院系内或二级专业范围内自主选择专业;二是“1+3”人才培养方式,即一年级结束,经过考试优秀生可在全校范围自主选择感兴趣的专业进行学习;三是复合型人才培养方式,即学校通过开办副修专业,跨专业、跨学科选修课程,培养复合型人才。
二、“平台+模块”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实践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实际上就是为受教育者构建出一个“接受什么样的专业知识、具备什么样的工作能力、拥有什么样的综合素质”以及怎样去实现这种结构的方式。随着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学科之间的交叉运用也越来越广泛,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也日渐凸显。
复合型人才,是指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但一般是两个)专业(或学科)的基本知识和基本能力的人才。
云南林业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云林职院”)自2009年以省级示范院校立项建设为契机,构建了“平台+模块”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课程体系。所谓“平台+模块”课程体系是指在专业群规划与设置的前提下,由文化素质课、专业群平台课和素质能力选修课组成的“平台”课程和由专业核心能力课(专业核心能力课 + 专业实践课)、專业拓展选修课(涵盖专业提升模块、横向拓展模块、专升本模块、专业+小语种模块等)组成的“模块”课程构建起来的课程体系。“平台+模块”课程体系,实现了“底层共享、中层分立、高层互选”使学生既有专业群知识技能的共性,又有不同专业的个性发展。[3]形成复合培养、动态调整的职业教育课程体系,满足学生的多样化选择、多路径成才。
云林职院各专业的课程体系是由文化素质课、专业群平台课、专业核心能力课、专业实践课、专业拓展选修课、素质能力选修课等构成。课程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两大类。学生毕业前必须修满培养计划规定的必修课、选修课的学分并且学分结构符合培养计划要求。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各类课程具体要求如下:
1、文化素质课是学院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和基本规格,要求学生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基本素质和基本技能。主要包括德育、数学、语文、英语、体育与健康等基础素质课程以及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概论、职业素质成长教育、实用写作、小语种、计算机文化基础、心理健康与心理素质拓展、军训与军事理论等。
2、专业群平台课是学生必须掌握的本专业群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的课程以及能体现专业群特色的课程。主要包括专业群的技术基础课、理论基础课以及特色课。原则上,该类课程中技术基础课、理论基础课应为考试课程。
3、专业核心能力课是加深专业理论和学习专业技能的课程,可以分为专业能力课和专业方向课(或职业方向课)。专业能力课是构建学生的专业知识、形成学生的专业技能的课程。专业方向课(或职业方向课)是体现专业办学特色的课程。建议该类课程中80%采取考试方式进行考核。
4、专业实践课是培养学生获得对实际问题的分析能力和解决能力的重要课程,重点培养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以及协作精神、职业认知、职业道德等,包括课程综合实训、专业综合实训、毕业论文(毕业设计)、毕业顶岗实习等。其中:专业综合实训不得少于10周或220学时;毕业论文(毕业设计)原则上安排6周;毕业顶岗实习安排为一学期。
5、专业拓展选修课是进一步拓宽专业口径,扩展知识面,提升专业能力(纵向拓展),或培养学生具备其他专业的职业资格(横向拓展)的选修课程,以模块化方式进行课程组合,原则上每个模块开设3门左右的课程,学分控制在10分。
6、素质能力选修课是为适应社会对人才多样化的需求、学生自我发展和全面发展的需求以及学生综合素质能力提升的需求,以改善学生知识结构、挖掘学生潜能、发展学生兴趣特长、培养人文素质等为目的所开设的课程。学生可以根据个人基础、志愿和职业生涯规划进行选修并取得规定的学分。
“平台+模块”人才培养模式经过近6年的实践,已经初具成效:
1、将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融合。首先根据高职教育基本特征建构科学合理的基础课程体系,保证了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规格的统一性和学科专业发展的基础性;其次根据社会对高职教育人才专业知识的需求建构科学的专业课程体系,保证了学院培养出的人才能达到“专”的水平,以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复合型高技能人才。
2、将职业性与发展性合二为一。“平台+模块”人才培养模式,从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所需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出发,科学定位了人才培养目标,按照“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毕业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的要求设置课程,确定教学内容,增强了我院学生的职业能力、发展能力、就业能力和创新能力,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结束语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是一个随着社会进步不断探索、发展的动态过程;是在高职教育实践中不断改进、完善的过程。构建一个符合学院自身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才能做到真正满足社会需求,培养出社会需要的“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实践能力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2]王前新.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J],2003(10)
[3]何静. 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的有效路--构建“平台+模块”专业群课程体系[J],20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