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彩华
社会实践活动课程注重以学生自主学习和直接体验为基本方式,将学生的个性养成为定为基本目标,才能有效的弥补教育目标中的结构性缺失,真正做到促进学生个性养成、知识整合、能力迁移、社会统合和科学世界观的形成。社会实践活动要突出主题,因而每个主题活动都蕴含相关的教育意义,让师生共同以一个主题为载体,使活动具有自主性,包括目标设计、资源开发、内容安排、方式选择、评价实施五个环节。让学生通过活动,逐步获得对自然、社会、自我之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从而形成亲近自然、关爱自然、关心社会以及自我发展的责任感。
一、设计富有新意的目标
在进行主题活动目标的设计时,教师应根据学龄段教育的性质、活动任务以及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来确定,在此基础上,应结合活动任务特点,大力发掘思想品德教育因素,明确德育目标,增强思想品德教育主动性、实效性,对相应年龄段学生的思想品德状况所应达到的标准做出一定的设想和规定。同时应该注意各学段德育目标间的承接与递进,各学科德育渗透的衔接与统合。
二、开发以育人为主的资源
社会实践活动的特性决定了设计主题活动时,第一位教师都必须以本年级学生具体情况为基础,深入细致地研究、开发、重组和利用地方、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就这样,才能真正有效地为主题活动的设计和实施服务。社会实践活动资源主要有学科资源、校內与校外资源、文本与非文本资源,涵括物质资源、文化资源、人力资源及信息资源等。在这极其丰富的活动资源中,蕴含着许多德育资源,如自然景观、英雄豪杰、科学发明、历史事件等,无不是德育工作的重要资源,教师们如不能适时发掘、整理和利用,将失去一笔宝贵的教育财富。
我所任教的小学地处水暖之乡,与此有关的资源非常丰富,为了使学生了解水暖之乡的由来,感受它给我们生活所带来的变化,学校在社会实践活动过程中设计了“我爱水暖之乡”的主题活动。
在设计这些活动时,我们要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认知特点,四年级通过让学生寻找家乡的变化,来了解“暖之乡”正发生怎样翻天覆地的变化。五年级通过参观水暖集团的工厂,让学生感受工人劳动的不易和企业经营的有序性。六年级组织学生参观“水暖集团的企业总部”,感受水暖集团发展的历史和经营企业的不易,使学生懂得创新进取的重要性。在这一案例中,德育资源得到了有效挖掘、整理和利用,真正发挥了育人价值。
三、安排具有适应性的内容
德育是让学生掌握一定的道德知识,从而形成深厚的道德情感和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而这一切都无法脱离德育内容而进行。如何选择德育内容以及如何组织和编制这些内容,对德育工作的实际效果将产生深刻的影响。社会实践活动的特点和目标要求决定了社会实践活动具体内容的开发必须以社会生活为主线。我们的世界丰富多彩、纷繁复杂,如何从中筛选出具有教育意义或教育意义相对较大,适合相应年级学生理解、领悟、接受的德育内容便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战胜自己”主题活动
主题一:调查
主题二:“小雷锋”在行动
主题三:战胜自己
这是我们小学四年级下学期的主题活动。根据四年级学生的兴趣爱好、年龄特点,设计了“挑战自己”主题活动。通过多形式的社会活动引导学生体会来自家庭、身边人的关爱,学会感恩;逐步体验挑战自己的真切感受,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清明节期间开展的“我会调查”活动,由于学生们有较浓的探究兴趣,活动自觉性强,主动了解清明节的习俗和清明节这一天大家都在做什么?在“学雷锋” 。“我来帮帮你”这一活动主题,通过来让学生学会如何帮助别人,体会别人需要帮助的热切希望,让学生在社会活动中挑战自己,通过这些主题活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知识技能在活动中均获得了发展。
四、选择有创新性的方式
为了更好地实现德育目标,提升德育工作针对性和实效性,教师可根据主题活动目标、内容和条件等因素的不同,创设道德情景,创新德育方式,开展研究性活动、体验型活动、实践性活动、生活活动等,把学校的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有机结合起来,在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
五、实施有导向性的评价
小学生的思想和行为都有很强的可塑性,他们正处在身心发育时期,所谓的是非观、价值观、人生观正处在形成阶段,因而,有行而有效的德育评价十分关键。在评价时,教师应该就主题活动的开展情况,从学生道德修养、学习表现、遵章守纪、环境卫生、社会实践、身心素质等方面,开展学生自评与互评、教师评价、活动总结。学生自评可以促使学生自我反省,互评则可以使学生通过评价他人反省自己、改变自己。教师评价是德育评价的关键,活动开展过程中指导教师要注重积累资料,尽可能掌握全体学生的情况,努力挖掘品德修养、行为习惯落后学生身上的闪光点,肯定其进步,以活动促发展。当活动结束后,应及时开展活动总结,只有及时、有针对性的总结,才能促使学生进一步明确今后努力的方向,并及时将评价情况记入学生学期档案,作为学期评价的基础材料,真正发挥评价的导向作用。这样,能取得最佳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