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常常在改革和调整中前行,一方面需要进行制度或体制改革,另一方面需要进行发展模式或经济社会结构调整。转型就是改革制度或体制、调整模式或结构的综合体现。
第三次大转型的背景与特色
不同的转型有不同的特点和规律,历史上的几次大转型没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及规律可循,但历史上的每一次大转型都有与其自身所处经济环境与发展阶段相匹配的特点和规律,古今中外概莫能外。
建国后我国大致经历了三次大的改革和调整,即三次大的转型:第一次是新中国成立初期推进社会主义改造,主要表现为社会根本制度的转变;第二次是1978 年以来推进改革开放,主要表现为从计划经济体制到市场经济体制的转轨;第三次是“十二五”开始系统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或发展模式转型,以及十八届三中全会开始启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和党的建设制度“六位一体”的全面改革。
第三次大转型与前两次大转型有所不同:一是转型面临的内外环境不同,从国际环境来看,2008年国际经济危机后全球转型如火如荼地进行,随着经济总量的增长和国际地位的提高,中国面临的外部环境日趋复杂。从国内环境来看,随着经济增长由高速增长阶段向中高速增长阶段转换,各种经济社会矛盾开始显现;二是转型的内容不同,这次转型不仅有体制或制度转型,还有发展模式转型,不仅有经济体制改革,还有一系列非经济方面制度的改革;三是转型的方式不同,这次转型将更多地表现为人本转型、全面转型、协调转型、创新转型、可持续转型等。
经过30多年的持续高速增长后,我国开始进入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第三次大转型面临新的国内环境:一则我国开始步入“中高速增长阶段”,经济增长速度从过去30多年的年均10%左右逐步转入年均增长6%~8%左右;二则进入“中等收入陷阱”敏感时段,根据国际经验,当人均收入超过4000美元后即进入这一阶段,而我国正好开始迈入此敏感时段,若不能适时推进改革和转型、培育新增长点,就有可能陷入其中;三则已经进入到“高成本时代”,土地成本、原材料成本、能源成本、劳动力成本、资金成本、知识产权成本等都越来越高,使得我国原有低成本竞争优势不再明显;四则工业化进入到中后期阶段,重化工业虽还在发展,但重化工业阶段开始进入到以提高质量为主的下半场;五则城市化开始步入加速阶段的后半场。根据国际经验,城市化水平达到 30%~70%时属于加速阶段,2012年我国城市化水平达到52.6%,开始进入到以提高质量为主的城市化加速阶段的下半场。与此同时,国内出现的消费比重低、房价高、债务过多、产能过剩、金融风险、政府公信力下降、信仰缺失、贫富差距拉大、环境污染等问题,也对转型提出了日益迫切的要求。
人本改革:对改革进行创新
转型与改革既有区别,也有联系。转型包括改革,制度转型也可表述为制度改革。但转型不限于改革,还包括发展模式的转变等。制度转型与其他转型并不是平行关系,而是其他转型的原动力,是最好的经济增长新动力,是最大的红利。因此,抓住改革或制度转型就抓住了第三次大转型的“牛鼻子”。
十八大后,中国新领导班子根据国内外新形势,重新高擎改革大旗,吹响了新一轮改革的号角。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圳视察时指出,“现在我国改革已经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我们必须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不失时机深化重要领域改革。”李克强总理在全国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工作座谈会指出:“改革还是最大的红利!”由于新一轮改革具有与过去改革不同的特点,预示着中國改革进入新阶段。十八届三中全会更是启动了新一轮全面改革。
1978年来,中国改革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78~1993年),以增量改革为主的阶段,主要推进农村改革、发展非国有经济、 推进沿海对外开放等;第二阶段(1994~2012年),以经济改革为主的阶段,主要推进国有企业改革、价格改革、财政改革、金融改革、外汇改革、全面对外开放等,虽也有一些非经济改革,但多为经济改革配套;第三阶段(2013年及以后),开始进入全面改革阶段,按照“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的要求,今后要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党的建设制度“六位一体”的“深水区”改革。
人本改革的理念
改革是对制度或体制、机制的创新,改革本身也要与时俱进,也要根据新形势进行创新。改革理念创新核心是以人为本,改革要满足绝大多数人的需要,要依靠绝大多数人推进改革,因此要探索人本改革理论,推进人本改革,发展人本市场经济,走向中国特色人本社会主义。
人本改革理论可以从笔者提出和倡导的人本发展理论延伸出来(参阅李佐军著《人本发展理论——解释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思路》)。人本发展理论以人为纽带,构建了一个包括满足人、依靠人、(制度)引导人、(资源)装备人和(分工)安置人在内的五人模型。其中,满足人是目的,依靠人是纽带或主体,(制度)引导人、(资源)装备人和(分工)安置人是影响因素或手段。
借鉴人本发展理论框架,人本改革理论也可包括如下五个方面内容:一是改革的目标——满足人;二是改革的主体——依靠人;三是改革的对象——(制度)引导人;四是改革的手段——(资源)装备人;五是改革的支撑——(分工)安置人。
其中,满足人是指通过改革满足人的物质需求、精神需求、成长需求和权利需求等多种需求;依靠人是指依靠民众来推进改革;(制度)引导人是指通过改革形成能激励人积极性和创造性、同时能约束人机会主义行为的文化制度、法律制度、组织制度(含市场组织、企业组织和政府组织)和管理制度;(资源)装备人是指利用自然资源、资本资源、知识资源和人力资源等为改革提供条件和手段,同时通过改革促进资源优化配置和资源升级;(分工)安置人是指利用市场分工(如商品化)、产业分工(如工业化)、区域分工(如城市化)、国际分工(如国际化)等为改革提供效率和发展支撑,同时通过改革促进分工深化,使每个人各得其所。
根据笔者提出的人本发展理论分析框架,树立人本改革观关键要抓住满足人、依靠人和引导人三个方面。满足人是指改革不能为改革而改革,要从满足人的各种需要出发推进改革,用人民需求的满足程度来检验改革成效。依靠人是指改革不能只成为少数领导者或少数精英的事业,而要成为绝大多数国民的共同事业,充分依靠全体国民来推进改革。引导人是指改革的主要对象——制度要成为激励人的合理合法行为、约束人的不合理不合法行为的手段,通过改革形成良好的制度秩序和社会秩序。
为何要推进“人本改革”
在过去30多年改革中,我们主要采取了“渐进改革”、“增量改革”、“体制外改革”、“双轨制改革”、“局部突破改革”、“试点试验改革”、“经济优先改革”等改革策略。事实证明,这些改革策略是有成效的。不过,这些改革策略还是一把“双刃剑”,在带来成效的同时,也带来了体制扭曲、信号混乱、“寻租”腐败严重、贫富差距加大、经济发展粗放、内外经济失衡等“后遗症”。随着改革进入新阶段及改革对象和改革形势的变化,今后的改革策略必须做出调整。那么,新的改革策略是什么呢?笔者认为是“人本改革”、“全面改革”、“协调改革”、“公正改革”、“创新改革”等,其中主要是“人本改革”。
首先,“人本改革”抓住了改革的基本方向和核心环节。改革最终都是为了满足人的需求,从满足多数人各种需求出发的“人本改革”就抓住了这个基本方向。改革必须依靠多数人才能取得成功,以依靠人为纽带的“人本改革”就抓住了这个核心环节。我们是人类社会,改革是对调整人与人之间责权利关系的制度的变革,只有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才不会偏离改革的大方向。
其次,从过去国内外改革的经验看,“人本改革”能取得较好的效果。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国有企业改革等依靠多数人的改革也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俄罗斯的打击权贵资本改革、越南的党内民主和国会选举改革都因为得到多数人支持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最后,“人本改革”是其他新改革策略的纽带和灵魂。“全面改革”、“协调改革”、“公正改革”、“创新改革”等其他新改革策略只有坚持“人本”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所谓“全面改革”就是要在推进经济改革的同时,加快推进政治改革、文化改革和社会改革,而这些改革主要是满足人的自由选择权和平等交易权等需求。所谓“协调改革”就是要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改革,协调推进城乡改革等,其实质是要协调满足人的各种需求。所谓“公正改革”就是要使改革的过程、程序和结果尽可能公平正义,其实质是让多数人分享改革的成果。所谓“创新改革”就是要不断创新改革的战略、途径和方式,其实质是要尽可能发挥多数人参与和推进改革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人本改革的意义
一是它为解释和判断各种好制度和坏制度现象提供了一个统一的分析框架。解释和判断一个制度或一项改革举措是好是坏,可以通过是否满足了多数人、依靠了多数人、引导了多数人、装备了多数人、安置了多数人来分析和识别。
二是它为提出国家、地区和企业等各个层面主体的改革对策提供了非常实用的框架思路。有了这一理论,我们就知道,改革对策无非要从满足人的需求、调动人的积极性、文化制度、法律制度、组织制度(市场组织、政府组织、企业组织)、管理制度、资源优化配置、资源升级、分工深化等方面去考虑。
三是它为整合各种零散的改革理论提供了平台。有了这一理论,我们就可以通过人这根纽带,将各种改革理论从逻辑上串起来,如所有制理论主要研究了其中法律制度中的所有权制度,比较体制理论主要研究了其中的組织制度,微观经济学主要研究了其中的资源配置等。
四是它建立了改革的个人微观基础。这一理论将个体人作为基本的微观单元,在个体人层面上建立了改革理论的最微观基础,从而为将各种改革理论融入统一的逻辑框架中提供了可能。
五是它同时适用于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文化体制改革和社会体制改革等各种改革。因为不管是哪种改革都离不开人与人之间责权利关系安排这一主题。而且,这一理论中的制度包括文化制度、法律制度、组织制度(含市场组织、企业组织和政府组织)和管理制度等。
六是它在改革与发展之间建立了沟通的桥梁。发展除了表现为总量增长外,更多地表现为要素升级(如技术进步、人力资源提升)和分工深化(如商品化、工业化、城市化等)等,而这一理论已将发展的这些内容涵盖进去了。
如何推进“人本改革”
一是要从满足多数人需要出发推进改革。对那些不损害任何人利益但有利于多数人利益的改革(即具有“帕累托改进”性质的改革)要优先推进;对那些有利于多数人但可能损害少数人利益的改革,也要在合理合法补偿少数人利益的情况下大胆推进;对那些只有利于少数人但不利于多数人的“伪改革”要停止推进。通过改革使绝大多数人“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
二是要充分依靠多数人推进改革。要尽可能让多数人成为改革的主体,成为改革的积极参与力量。为此,有必要对过去那种主要由政府和精英设计和主导的改革进行改革,转向“多数人参与式改革”,即让多数人可以参与设计改革、论证改革和监督改革,并分享改革的成果。
三是要尽可能形成激励多数人的制度。不管是文化制度、法律制度,还是组织制度、管理制度,都要通过改革尽可能形成激励多数人的制度,充分调动多数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与此相对应,要尽可能形成约束各种主体(如政府、企业和个人等)“机会主义行为”的制度。
四是要为多数人提供好的资源配置条件。要通过改革优化配置资源、促进资源升级,为多数人提供好的生存和发展条件,如土地、能源、基础设施、资金、技术、知识、信息和人力资本等。
五是要为多数人创造高效就业岗位。要通过改革形成好制度,降低分工交易成本,提高分工效益,促进商品化、农业产业化、新型工业化、新型城市化、区域一体化、国际化和品牌化等各种分工形式的深化,为多数人创造高效率和高效益的就业岗位,并使多数人各得其所,实现其人生的最大价值。
总之,“人本改革”是新时期新改革策略的核心和“旗手”,抓住“人本改革”,中国的改革必将走向新的辉煌。
产业转型的机遇和方向
机遇1:消费结构仍在升级。消费结构升级是有规律的。20世纪80年代主要满足吃穿的需求,所以当时纺织服装、食品加工等行业大发展;进入90年代,耐用消费品需求开始凸显了,于是彩电、冰箱、洗衣机、微波炉等行业获得了大发展;进入2000年后,住和行的需求开始凸显,于是房地产和汽车行业获得了大发展。前面吃、穿、用、住、行五大需求都涉及了,消费结构今后朝哪里升级?那就是“学、乐、康、安、美”,分别是:学习的需求、快乐的需求、健康的需求、安全的需求和美丽的需求。消费机构开始朝这些方向升级,那些与消费结构升级方向一致的新产业和新产品,就迎来了新的机遇。例如,同样是房地产行业,以前主要是发展住宅地产、商业地产,今后将更多地向文化地产、旅游地产、休闲地产和养老地产等方向拓展。
机遇2:工业化进入新阶段。工业化分为前期、中期和后期,现在是中期向后期过渡的阶段。工业化中后期阶段最主要的特征是重化工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含金融业、物流业、信息产业等)相交融发展的阶段。根据对英法德意美日以及“四小龙”等国家和地区历史经验的研究,重化工业阶段一般来说持续时间比较长,多则持续上百年,短则持续三五十年。中国作为后发国家虽然可以发挥后发优势,不需要那么长,但再短也要20年左右。目前中国重化工业阶段已经持续了10年,今后还有10年左右,也就是说10年后有部分地区开始进入后工业化时期。由于重化工业产业链比较长,对GDP贡献比较大,所以重化工业阶段持续对重化工业及其相关行业来说就是一个机遇。
机遇3:城镇化进入新阶段。根据国际经验,30%~70%是城镇化的加速阶段,2012年中国城镇化率为52.6%,目前正处于城镇化加速阶段上半段向下半段转折的阶段。这意味着中国还有20年左右的城镇化快速发展时期,还有几亿农民要进城,还有很多现有的农村和一些城市郊区要演化为新的城市、新的城区,意味着还有很多新的产业和消费发展的空间,意味着还有很多基础设施要建设。这里需要强调的是,今后的城镇化要以什么样的方式推进。现在中央强调的城镇化是新型城镇化,是人本城镇化、市场城镇化、协调城镇化(与市场化、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相协调,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相协调,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相协调)、特色品牌城镇化、集群城镇化、绿色低碳城镇化、智慧或智能城镇化、品质城镇化、人文城镇化等。
机遇4:区域经济一体化快速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意味着区域内部不同地区分工协作的加深,分工协作可以提高效率,提高区域的整体竞争力。亚当·斯密的理论看起来很复杂,但在我看来可以用制度、分工、效率、发展四个词来概括。发展取决于效率提高,效率提高取决于分工深化,分工深化取决于制度变革,因此分工协作是提高效率的源泉。正因为如此,现在全国各地都在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如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京津冀、成渝经济带等。我们的产业和企业可以再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中分享效率提高的好处。
机遇5:新规划和新政策。“十二五”规划强调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十七届六中全会强调发展文化产业,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也强调了发展若干重点产业。这些被规划、政策和改革强调的产业会享受到相关政策支持,为产业和企业发展提供了机遇。
机遇6:国际产业链转移和全球产业重组。国际产业转移开始呈现新态势,不仅制造业向中国转移,而且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开始呈产业链式地向中国转移,这就为我们承接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转移带来了机遇。同时,长期以来国际产业链高端被发达国家及其跨国公司所占据,中国企业难以进入其中,但在国际金融危机的重创下,部分发达国家不得不将部分产业链的高端让出来,这就为中国企业进入国际部分产业链高端带来了直接机遇。
机遇7:新一轮全球技术革命。国际经济危机带来很多挑战,但也带来一个重要机遇,那就是催生了新一轮技术革命。这一轮技术革命主要表现在信息技术、智能制造技术和新能源技术等方面。所谓第三次工业革命主要讲的就是新能源技术与IT技术相结合的故事。
产业转型是从一个领域转到另一个领域,产业升级是在同一个领域从低端升到高端,产业转型升级是产业转型和产业升级的综合体现。产业转型升级的主要方向表现为以下几个。
一是产业高度化或产业服务化。产业从原来主要发展农业,到主要发展制造业,再到主要发展服务业,非农产业或服务业比重不断提高的过程就是产业高度化或产业服务化的表现。这是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发展的规律性趋势。
二是产业高端化。所谓产业高端化,就是产业及其产品的附加值不断提高,产业中知识或技术密集型产业的比重不断提高。为什么一定要高端化呢?一是消费者的需求档次提高了,必须要高端化才能满足新的需求;二是“高成本时代”到来了,如果不实现高端化,企业就无法消化这些高成本、实现可持续发展。
三是产业特色化。在全球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各地和各企业都越来越强调发挥自身的特色优势,在特色中寻找生存之道。依靠自身的特色资源,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形成特色竞争力。只有有特色,才能有优势;只有有优势,才能有竞争力;只有有竞争力,才可持续发展。
四是产业集群化。即按照产业集群的规律去发展产业。各个相关产业和企业在特定区域内“扎堆”。因为产业集群蕴藏着产业发展的核心秘密,凡是产业集群发达的地方,经济也比较发达。产业集群可以从多方面降低成本,如降低生产成本、营销成本、运输成本、学习成本、信息成本、交易成本,同时可以产生多方面的效益,如规模经济、范围经济、网络效应、集聚效应等。
五是产业品牌化。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品牌產业在整个产业中的比重不断上升,企业通过品牌提高附加值,通过品牌提高自身竞争力,通过品牌占据“微笑曲线”两端中的有利位势。
六是产业绿色低碳化。绿色低碳乃世界潮流,产业要按照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和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去发展,顺之者昌,逆之者亡。
七是产业融合化。即按照产业链、产业上下游、产业生态的规律发展产业,各个产业之间日益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交融。
八是产业信息化。在信息化时代,所有产业都离不开信息技术,尤其是离不开互联网。所有产业和产品中都包括越来越多的信息技术和产品。工业化要与信息化相融合,农业现代化也要与信息化相融合。制造业需要借助信息化手段实现精益制造、智能制造。数字化工厂将信息技术、现代管理技术和制造技术相结合,实现产品设计、经营管理、生产制造等环节的数字化和集成化运行,从而提升企业的综合竞争力。
九是产业国际化。在当今经济全球化时代,企业只有积极主动地参与产业的全球分工协作,分享全球分工协作的好处,才能较好地生存。即便是在自己的家门口,在国际化的新形势下,跨国公司也打到了门口,不国际化没有出路。
如果将制度因素考虑进来,还有一个产业市场化的问题。也就是说,今后要更多地利用市场机制去发展产业,政府主要起适当的引导作用,主要为产业发展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
培养企业创新能力
经济增长的动力主要来自需求边“三驾马车”(出口、投资和消费)和供给边“三大发动机”(制度变革、结构优化和要素升级),以及要素低成本和政策刺激等。企业是经济增长的主体,创新则是企业提高生产率的重要源泉,是企业形成核心竞争力的不二法门。我们一方面要努力推进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另一方面要发挥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作用,形成万马奔腾的局面。
首先,创新可以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通过技术或工艺创新,企业可以实现对价格相对较昂贵的稀缺生产要素的替代,这样不仅能降低投入品的价格,有时甚至能打破资源的瓶颈约束,扩大生产能力,降低产品的单位成本。其次,创新能够提高企业产品或服务的价值。创新一方面可以增加产品的品种,满足市场多样化的需求,而且通过创新还可以改善企业产品的品质,如延长产品的使用寿命,增加产品的效用和功能,从而提高产品的性价比,使顾客得到更多的实惠。
企业创新能力是一个由不同要素构成的复杂系统,主要包括技术创新、制度创新、组织创新、管理创新、市场创新、产品创新和文化创新等。培养企业创新能力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至少包括以下六个方面。
1.提高创新意识。明确创新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創新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主要表现,是企业竞争优势的源泉。企业的管理层要达成共识,把创新放在关系企业生死存亡、发展壮大的高度来推动企业创新活动,而且要通过宣传、学习和培训,提高员工对创新的认知水平,增强他们的创新意识。
2.制定创新战略。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个系统工程,需要有长远的规划。通过制定创新战略,明确创新的目标,认清企业所拥有的优势与不足,把握企业面临的机遇,规避可能面临的风险,适时推动企业创新活动,这样才能做到未雨绸缪,提高创新的效率。
3.建立创新机制。创新能力的培养需要有相应的创新机制来提供保证。要不断建立和完善创新的投入机制、创新项目的实施机制、内外部的交流沟通机制、组织学习机制、人才引进与培养机制等。
4.培养创新文化。要在企业内部逐步培养鼓励创新、崇尚创新的文化。要鼓励员工勇于探索和试验,对创新失败采取宽容和积极的态度。要重视员工看似不合实际的想法,大力支持有利于企业发展的创新活动。在注重内部全员参与的同时,要加强企业与外部的沟通联系,使企业发展始终保持一个动态、开放的姿态,随时准备接受新鲜事物。
5.引进和培养创新人才。国家创新的主体是企业,企业创新的主体是人才。企业对创新人才的引进和培养要不拘一格,善于打破企业和区划界限,采取不同形式,尽量做到能人为我所用,在引进“外脑”的同时,要不断培养企业内部的创新人才。要善于发现人才、使用人才和激励人才,在激发他们创造性的同时,不断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
6.增加创新的投入。由于创新过程中充满了不确定性,风险高,短期内投资回报率低,抑制了企业创新投入的积极性。创新作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主要表现,其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有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只有不断增加企业的创新投入,才能做到基业长青。
培育在创新中追求效益的企业家
企业家最主要的行为特征是追求创新。熊彼特认为,所谓“企业家”,无非是那些实现经济要素新组合的人,是经济发展的带头人,其作用在于创新,即实现新的组合。实现新的组合包括:开发新产品或某产品的一种新的特性,采用某种新的生产方法,开辟新市场,获取新的生产要素的供应来源,实现某种新的组织形式或组织创新(如建立托拉斯)。奈特认为,企业家是在极不确定的环境中做出决策的人,必须自己承担决策的后果。卡森认为,企业家是专门就稀缺资源的配置做出判断性决策或非程序化决策的人。三种定义各有侧重,但其内核都是创新或创新决策。企业家与普通的经营管理者的区别在于:前者是对某些突如其来的事件或全新问题进行处理和决策,即进行非程序化决策;后者是指按部就班地进行日常管理,即进行程序化决策。在非程序化决策中,企业家追求创新乃是一种内在的要求。
企业家追求创新是市场竞争的内在要求。企业家在竞争中站稳脚跟或获取超额利润的“基本功”或“秘密武器”就是创新。那些总是先人一步,抢占市场制高点或开拓市场空白点的企业家,无疑是“高手”。创新的方式不仅仅是开发新产品和开拓新市场,组织制度创新和方法创新等也是很重要的内容。
追求创新对企业家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市场经济对企业家的要求比对其他许多职业的要求都要高。政府官员的非程序化决策的比重比企业家低得多;学者和专家的综合素质要求比企业家低,工作压力也要小。企业家要想在瞬息万变的市场上,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在扑面而来的非程序化决策中,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站稳脚跟,或获取超额利润,绝非一般人所能为。高超的决断能力要求企业家具备较高的知识水平、较深的阅历、广泛的见识、很强的思维能力、很强的协调和管理能力、较高的信息处理水平和很强的心理承受能力等。
企业家的才能特别是创新才能是一个重要的生产要素。在经济学分析中,“企业家才能”与土地、资本、劳动力一起构成生产的四大要素,产品的价值是由地租、利息、工资和企业家利润所组成的。在马克思所处的时代,企业的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并不明显,所有者往往就是经营管理者,这与今天的职业企业家有重大区别。那时的经营管理者即资本家,凭借对资本的所有权剥削工人,获取剩余价值;现在的职业企业家凭借自己的脑力劳动获取报酬,即使其所分股份也是凭业绩得来的。有时,企业家之所以获得比工人或者职员高得多的报酬,是因为企业家或者付出了超负荷的脑力劳动和心理劳动,或者以其创新经营管理获得了超常创新业绩,或者因其承担经营风险同时为企业家赢得了风险收入而承受了巨大的心理压力。所以,在四大生产要素中,最难获得的不是土地、资本和劳动力,而是企业家才能,古今中外概莫能外。我们不难发现,几乎所有的优秀或成功企业背后都有一位出色的企业家。可以说,一个企业若没有一位好的带头人,要想获得成功是不太可能的。其他三大生产要素要想转化为生产力,就必须通过企业家对其进行优化组合。
企业家的核心职责是追求经济效益。一方面,企业家追求经济效益是企业经营的内在要求。企业经营的本质是以尽量少的资源创造尽量多的新的社会财富。另一方面,企业家追求经济效益也是企业所有者的基本要求。企业所有者将资产交给企业家经营,目的是使资产保值增值。资产保值增值的基本途径就是提高经济效益。只有提高经济效益,才能使企业自有资产和净资产稳步增长。企业家要想对企业所有者真正负责,就必须追求经济效益。